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二十多年以来,广受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不仅因为《文化苦旅》中有着强烈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色彩,同时也是因为余秋雨本身在散文创作上的独到之处,体现出明显的戏剧性色彩。《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戏剧性,不仅体现在部分篇章的内容排布上,同时也体现在余秋雨悬念设置等方面的应用上。本文结合《文化苦旅》中具体的篇章,从戏剧性手法应用和内容设置两个方面,对该散文集的戏剧性体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化苦旅》;余秋雨;散文;戏剧性;内容设置;手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24-02
余秋雨不仅是著名的作家学者,同时在戏剧方面也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曾出版《戏剧十五讲》等著作,对其在戏剧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也正因为此,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能够体现出明显的戏剧性色彩,这不仅提升了散文本身的可看性,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散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播效果,部分篇章中由于冲突性设置较为巧妙,能够给人以阅读的沉浸感,使读者能够形成与作品本身的深层互动[1]。一定程度上,戏剧与散文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体裁,但是由于文学本身的关联性,两者也在一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如在戏剧中进行散文化的表达、散文内容的戏剧化设置,这也是文学交融的一种体现。从散文的戏剧性来看,体现在深层与浅层两个方面,深层的戏剧性就是指戏剧性内容的设置,浅层的戏剧性则是体现在戏剧性表现手法的应用,但无论是深层还是浅层的应用,均能从另外一种体裁中赋予散文作品一种活力,将静态的文字流淌出具有动态美和冲突美的韵味。
一、《文化苦旅》中戏剧性手法的应用
(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
余秋雨曾在一本学术研究中提到,在戏剧创编与表演中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在开头要能够吸引观众,然后通过内容中悬念的设置,形成基于兴趣调动的持续吸引与加固吸引,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戏剧表演效果。
由此可见,余秋雨对观众的心理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而一定程度上,观众与读者之间具有类似性,均作为内容传播的对象,并且在面对的内容上具有固定性。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也有着同样的应用,这也是其在散文戏剧性的表现,以下结合《文化苦旅》中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与分析。
1.接近性与艺术性开头,吸引注意力
所谓接近性与艺术性的开头,是指选择与创作内容接近、广大读者认知接近的人物或者故事,以艺术性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在开篇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并随着对这种艺术性的持续推进,进一步起到引导读者继续阅读的效果。如,在《文化苦旅》的《寂寞天柱山》这一文章中,余秋雨通过对古代文人与天柱山的交际进行阐述,一方面向读者传递出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无意间向读者抛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喜欢天柱山,这就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够调动读者的好奇心。此外,在文人墨客与天柱山的交集上,文章中选用了知名度較高的文人,即李白、苏轼以及王安石等人,既与读者有着接近性,又和描写的内容有着相关性。一系列接近性素材,在秋雨先生艺术性的组合下,引发了读者的注意,让诸多读者在阅读到开头就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2.调动兴趣,确保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兴趣是确保读者能否持续阅读下去的关键,如果缺乏兴趣的依托,那么阅读便成了索然无味的过程,而当读者产生了阅读兴趣之后,阅读便如同一场盛世的华宴,能够使读者收获的盆满钵满。就散文的阅读来看,兴趣既要保证读者对悬念性的内容缺乏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确保读者能够依稀猜到部分内容,形成作者与读者的浅层互动。在《文化苦旅》的一些篇章中就是体现出了这种对兴趣的调动,如在《寂寞天柱山》中,余秋雨抛出问题以后,读者能够进行部分的猜想,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肯定是因为天柱山本身的风景比较优美,余秋雨在后续给出的答案中也涉及了风景优美,但是只是在第三个答案中进行浅尝辄止的提及,而第一和第二个答案为宗教文化与历史氛围,这就使读者能够才出部分内容,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认知[2]。随后,余秋雨没有将笔墨过度停留在风景是如何优美,而是打通与读者的视线关联,邀请读者在后续的文字中进行欣赏,这就完全的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确保读者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3.悬念的节奏性连缀,加固注意力
余秋雨曾说道,要想在戏剧中持续加固读者的注意力,就应当在大的悬念下进行小悬念的设置,并要确保小悬念能够呼应大悬念,并且小悬念之间要能够体现出节奏的协调性。在《文化苦旅》中也能够体现出余秋雨的这种戏剧思维。如《寂寞天柱山》中余秋雨在后续的内容中提出了三个小的悬念,这三个悬念均是围绕天柱山的“寂寞”进行开展,并与大的悬念“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风景美好、知名文人的偏爱,一边是当前的山道孤寂、游客稀少,引导读者不仅发出疑问,而这种疑问的解答就需要继续对文章进行阅读,从而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整篇文章中[3]。
(二)以无意传达刻意,引导读者沉浸
无论是戏剧的表演还是散文内容的推进,要是过度表明自身的意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反感,造成读者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在戏剧表演中强调,要能够以无意传达刻意,通过隐性的方式引导观众沉浸在整个作品中。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对这种无意传达刻意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并在一些篇章上取得了成功,如《酒公墓》等作用就是成功的应用了这种思想。同时,余秋雨在进行这种手法应用的过程中,也选用的固定的基调,即悲剧性,以悲为美是戏剧创作与表演中常用的手法,余秋雨将这种手法应用到散文写作中以后,通过将悲剧美与文章内容的融合,进一步吸引了读者的沉浸式阅读。此外,余秋雨在进行悲剧美应用的过程中,也在一些作品中精准地把握住了悲剧情感的度,度之为情,过度则显娇柔,乏度则情有不足,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这种手法的应用,也有失败之处,如在《道士塔》这一作品中,就是情感的过度表达,并将戏剧性手法的应用显得有些强硬,进而导致作品效果的弱化。当然,这种失败则是相对于其他成功作品而言,如其在《信客》《酒公墓》等文章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4]。 二、《文化苦旅》中冲突性与动作性内容的设置
(一)《文化苦旅》种冲突性的设置
在余秋雨《文化苦旅》散文作品中,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对文章内容冲突性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内容的表现力。
1.巧用读者期待,设置读者与文章冲突
观众在进行表演敢看的过程中,本身会基于名称、开头等形成一种发展与推进的期待,这种期待也是观众“美好性幻想”的一种展现。应用到散文的阅读中,读者也会形成这种期待,而作者如何把握这种期待,与观众进行巧妙的互动,也成了阅读有效性的关键。余秋雨在散文创作的过程中,也把握住了读者本身的期待,并依此设置了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冲突,当读者的期待与作者给出的结果出现冲突与差异时,就是进一步调动读者本身的阅读兴趣。如,在《寂寞天柱山》中,读者根据作者的疑问想出来的结果是天柱山的风景,而作者却给出了三个答案,只有一个与读者的想法相符合,这就形成了读者与文章之间的重读,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兴趣。相反,如果读者的期待与作者给出的结果相符合时,就是使读者催发出“不过如此”的想法,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余秋雨对读者心里的有效掌握[5]。
2.内部组合,形成文章内部戏剧冲突
余秋雨也在文章的内部设置了戏剧的冲突性,进一步提高了文章的可阅读性。如在《老屋窗口》的写作中,余秋雨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并从现代化思想与传统思想中设置对比性的矛盾冲突,给出的结果是这个小女孩向传统的思想折服,最终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掌握。在这一文章中,以这个小女孩为主角,设置了基于两种强烈差异对比的戏剧冲突,即环境的冲突和小女孩自身思想的冲突,通过结果的表明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悲剧美,通过过程的描写,展现了文章本身的斗争与冲突之美,给读者形成一种深深地吸引。
(二)《文化苦旅》中动作性内容的设置
有学者称余秋雨的散文为小说化散文,这不仅体现在余秋雨在散文写作时的小说化思路与戏剧化内容设置,同时也体现在其在散文创作上的一种创新[6]。从《文化苦旅》来看,余秋雨的这种创新应用也体现在文章中对动作应内容的设置,如将故事的内容引入到散文的内容中,赋予文章灵活性和故事性,使得文章能够从静态化转向动态化。
三、结语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散文中进行戏剧性手法的应用,不仅释放了散文作品的活力,形成了散文作品内部的冲突、动作,提升散文本身的阅读效果以及表现效果,同时也为散文创作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余秋雨将戏剧性手法与散文文体的融合,不仅与其个人的经历、文化学识相关,同时也与其本人对散文的看法与探索相关,这些要素的综合,共同凸显出了余秋雨本身的散文风格。
参考文献:
[1]孔艳梅.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2):151-154.
[2]解殿双.纵横捭阖思不群 文采风流谁得似——赏析余秋雨散文的魅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132-133.
[3]杨丹凤.余秋雨散文的特征分析[J].现代交际,2017,(24):109.
[4]曾锋.论余秋雨文化使徒情结的现代内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6):116-121.
[5]周敏.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解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03):74-76.
[6]祁生贵.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J].中国市场,2016,(22):273-274.
作者简介:
刘美丽,女,苗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文化苦旅》;余秋雨;散文;戏剧性;内容设置;手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24-02
余秋雨不仅是著名的作家学者,同时在戏剧方面也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曾出版《戏剧十五讲》等著作,对其在戏剧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也正因为此,余秋雨的散文作品中能够体现出明显的戏剧性色彩,这不仅提升了散文本身的可看性,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散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传播效果,部分篇章中由于冲突性设置较为巧妙,能够给人以阅读的沉浸感,使读者能够形成与作品本身的深层互动[1]。一定程度上,戏剧与散文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两种体裁,但是由于文学本身的关联性,两者也在一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如在戏剧中进行散文化的表达、散文内容的戏剧化设置,这也是文学交融的一种体现。从散文的戏剧性来看,体现在深层与浅层两个方面,深层的戏剧性就是指戏剧性内容的设置,浅层的戏剧性则是体现在戏剧性表现手法的应用,但无论是深层还是浅层的应用,均能从另外一种体裁中赋予散文作品一种活力,将静态的文字流淌出具有动态美和冲突美的韵味。
一、《文化苦旅》中戏剧性手法的应用
(一)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
余秋雨曾在一本学术研究中提到,在戏剧创编与表演中一定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在开头要能够吸引观众,然后通过内容中悬念的设置,形成基于兴趣调动的持续吸引与加固吸引,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戏剧表演效果。
由此可见,余秋雨对观众的心理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而一定程度上,观众与读者之间具有类似性,均作为内容传播的对象,并且在面对的内容上具有固定性。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也有着同样的应用,这也是其在散文戏剧性的表现,以下结合《文化苦旅》中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与分析。
1.接近性与艺术性开头,吸引注意力
所谓接近性与艺术性的开头,是指选择与创作内容接近、广大读者认知接近的人物或者故事,以艺术性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在开篇就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并随着对这种艺术性的持续推进,进一步起到引导读者继续阅读的效果。如,在《文化苦旅》的《寂寞天柱山》这一文章中,余秋雨通过对古代文人与天柱山的交际进行阐述,一方面向读者传递出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无意间向读者抛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喜欢天柱山,这就为读者的阅读设置了一个悬念,能够调动读者的好奇心。此外,在文人墨客与天柱山的交集上,文章中选用了知名度較高的文人,即李白、苏轼以及王安石等人,既与读者有着接近性,又和描写的内容有着相关性。一系列接近性素材,在秋雨先生艺术性的组合下,引发了读者的注意,让诸多读者在阅读到开头就产生了继续阅读的兴趣。
2.调动兴趣,确保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兴趣是确保读者能否持续阅读下去的关键,如果缺乏兴趣的依托,那么阅读便成了索然无味的过程,而当读者产生了阅读兴趣之后,阅读便如同一场盛世的华宴,能够使读者收获的盆满钵满。就散文的阅读来看,兴趣既要保证读者对悬念性的内容缺乏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确保读者能够依稀猜到部分内容,形成作者与读者的浅层互动。在《文化苦旅》的一些篇章中就是体现出了这种对兴趣的调动,如在《寂寞天柱山》中,余秋雨抛出问题以后,读者能够进行部分的猜想,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肯定是因为天柱山本身的风景比较优美,余秋雨在后续给出的答案中也涉及了风景优美,但是只是在第三个答案中进行浅尝辄止的提及,而第一和第二个答案为宗教文化与历史氛围,这就使读者能够才出部分内容,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认知[2]。随后,余秋雨没有将笔墨过度停留在风景是如何优美,而是打通与读者的视线关联,邀请读者在后续的文字中进行欣赏,这就完全的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确保读者注意力的持续集中。
3.悬念的节奏性连缀,加固注意力
余秋雨曾说道,要想在戏剧中持续加固读者的注意力,就应当在大的悬念下进行小悬念的设置,并要确保小悬念能够呼应大悬念,并且小悬念之间要能够体现出节奏的协调性。在《文化苦旅》中也能够体现出余秋雨的这种戏剧思维。如《寂寞天柱山》中余秋雨在后续的内容中提出了三个小的悬念,这三个悬念均是围绕天柱山的“寂寞”进行开展,并与大的悬念“古代文人喜欢天柱山”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风景美好、知名文人的偏爱,一边是当前的山道孤寂、游客稀少,引导读者不仅发出疑问,而这种疑问的解答就需要继续对文章进行阅读,从而成功地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整篇文章中[3]。
(二)以无意传达刻意,引导读者沉浸
无论是戏剧的表演还是散文内容的推进,要是过度表明自身的意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读者的反感,造成读者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在戏剧表演中强调,要能够以无意传达刻意,通过隐性的方式引导观众沉浸在整个作品中。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对这种无意传达刻意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并在一些篇章上取得了成功,如《酒公墓》等作用就是成功的应用了这种思想。同时,余秋雨在进行这种手法应用的过程中,也选用的固定的基调,即悲剧性,以悲为美是戏剧创作与表演中常用的手法,余秋雨将这种手法应用到散文写作中以后,通过将悲剧美与文章内容的融合,进一步吸引了读者的沉浸式阅读。此外,余秋雨在进行悲剧美应用的过程中,也在一些作品中精准地把握住了悲剧情感的度,度之为情,过度则显娇柔,乏度则情有不足,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这种手法的应用,也有失败之处,如在《道士塔》这一作品中,就是情感的过度表达,并将戏剧性手法的应用显得有些强硬,进而导致作品效果的弱化。当然,这种失败则是相对于其他成功作品而言,如其在《信客》《酒公墓》等文章中取得了成功的应用[4]。 二、《文化苦旅》中冲突性与动作性内容的设置
(一)《文化苦旅》种冲突性的设置
在余秋雨《文化苦旅》散文作品中,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其对文章内容冲突性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内容的表现力。
1.巧用读者期待,设置读者与文章冲突
观众在进行表演敢看的过程中,本身会基于名称、开头等形成一种发展与推进的期待,这种期待也是观众“美好性幻想”的一种展现。应用到散文的阅读中,读者也会形成这种期待,而作者如何把握这种期待,与观众进行巧妙的互动,也成了阅读有效性的关键。余秋雨在散文创作的过程中,也把握住了读者本身的期待,并依此设置了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冲突,当读者的期待与作者给出的结果出现冲突与差异时,就是进一步调动读者本身的阅读兴趣。如,在《寂寞天柱山》中,读者根据作者的疑问想出来的结果是天柱山的风景,而作者却给出了三个答案,只有一个与读者的想法相符合,这就形成了读者与文章之间的重读,进一步调动了读者的兴趣。相反,如果读者的期待与作者给出的结果相符合时,就是使读者催发出“不过如此”的想法,对文章阅读的兴趣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余秋雨对读者心里的有效掌握[5]。
2.内部组合,形成文章内部戏剧冲突
余秋雨也在文章的内部设置了戏剧的冲突性,进一步提高了文章的可阅读性。如在《老屋窗口》的写作中,余秋雨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并从现代化思想与传统思想中设置对比性的矛盾冲突,给出的结果是这个小女孩向传统的思想折服,最终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掌握。在这一文章中,以这个小女孩为主角,设置了基于两种强烈差异对比的戏剧冲突,即环境的冲突和小女孩自身思想的冲突,通过结果的表明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悲剧美,通过过程的描写,展现了文章本身的斗争与冲突之美,给读者形成一种深深地吸引。
(二)《文化苦旅》中动作性内容的设置
有学者称余秋雨的散文为小说化散文,这不仅体现在余秋雨在散文写作时的小说化思路与戏剧化内容设置,同时也体现在其在散文创作上的一种创新[6]。从《文化苦旅》来看,余秋雨的这种创新应用也体现在文章中对动作应内容的设置,如将故事的内容引入到散文的内容中,赋予文章灵活性和故事性,使得文章能够从静态化转向动态化。
三、结语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散文中进行戏剧性手法的应用,不仅释放了散文作品的活力,形成了散文作品内部的冲突、动作,提升散文本身的阅读效果以及表现效果,同时也为散文创作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余秋雨将戏剧性手法与散文文体的融合,不仅与其个人的经历、文化学识相关,同时也与其本人对散文的看法与探索相关,这些要素的综合,共同凸显出了余秋雨本身的散文风格。
参考文献:
[1]孔艳梅.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02):151-154.
[2]解殿双.纵横捭阖思不群 文采风流谁得似——赏析余秋雨散文的魅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132-133.
[3]杨丹凤.余秋雨散文的特征分析[J].现代交际,2017,(24):109.
[4]曾锋.论余秋雨文化使徒情结的现代内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6):116-121.
[5]周敏.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解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03):74-76.
[6]祁生贵.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J].中国市场,2016,(22):273-274.
作者简介:
刘美丽,女,苗族,湖南湘潭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