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中慢性炎症因子、内皮素—1的变化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内皮素-1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5-10岁单纯肥胖儿童45例作为肥胖组,另选取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55例作为正常组。测定2组患者BMI指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肥胖组儿童的BMI、TC、TG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5),而肥胖组中炎症因子(TNF-α、IL-6)、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1);经相关分析直线分析法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素-1与TC、TNF-α、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素表达升高。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炎症因子;氧自由基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人数急剧增加,尤其表现在城市生活的人口。根据中国家庭健康调查(CHNS)调查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超重和肥胖人数仅有1.6亿多,而2009年统计发现该数字已超过5亿,并且以年增长率10.8%速度递增。另据国外研究报道,2013年我国肥胖症人口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达到4600万[1]。肥胖在儿童中发展更加迅速,城市中5岁以下儿童肥胖率已从2005年的5.3%升至2010年的8.5%,目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人数已高达12%[2]。肥胖已在少年儿童中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其不仅影响儿童正常发育,成年后还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据多项研究报道,单纯性儿童肥胖由于摄入热量过多,导致脂肪组织堆积引起一系列的心血管代谢紊乱,同时引发过多的炎症因子产生[3]。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中炎症因子与调节心血管的内皮素的关系,探讨其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选取本院5-10岁儿童45例,依据身高体重标准同时排除继发性引起的肥胖症状,超过平均体重20%的儿童患者即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排除内分泌及感染性疾病。单纯性肥胖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0岁,平均(8.19±2.84)岁。另选取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5-9岁,平均(7.52±2.19)岁。
  1.2指标观察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即为身体质量指数,系为由专业护士测定其身高、体重,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平方m2。
  取两组儿童空腹清晨的静脉血5ml,通过检验科沉淀、离心,获取该儿童血清,用于测定各种生化指标。常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采用放射免疫法依据南京建成生物所的试剂盒进行测定。内皮素-1(ET-1)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依据南京建成生物所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各项指标数据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计量资料正态分布后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
  2.1 两组儿童基本资料比较
  两组儿童性别、年龄、肝功能、肾功能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2.2两组儿童临床指标比较
  肥胖组儿童的BMI、TC、TG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5),而肥胖组中炎症因子(TNF-α、IL-6)、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P<0.01)。结果见表1。
  2.3 肥胖组内皮素-1与BMI、TC、TG 、TNF-α、IL-6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分析直线分析法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素-1与TC、TNF-α、IL-6呈正相关(P<0.05),结果见表 3。
  3 讨论
  从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肥胖症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不断改善,肥胖人口剧增,其中单纯性肥胖儿童增长快速。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脂肪组织除具有储备能量外,还参与炎症因子(TNF-α、IL-6)、血管紧张素原、内皮素-1的释放过程,引起机体内的慢性炎症,血管组织过度收缩,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环节[4-5]。血管内皮由单层细胞连续包围血管的物理表面,为血液流动运输营养物质提供基本的保障功能,同时受多种代谢和内分泌物质的调控,如内皮素、血小板因子、一氧化氮等调节因子,其中内皮素-1主要调节血管内皮收缩运动。正常人体当中舒张因子占主导地位,血管处于一定舒张程度的状态,有利于平滑肌增值并抑制血小板[6]。而在心血管发病前期,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过多的内皮素-1,使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血管内皮正常代谢功能紊乱[7]。肥胖者脂肪组织中长期积累于血管组织,肥大的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过渡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参与特异性免疫和炎症反应。有关其损坏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中发现,TNF-α、IL-6可降低血管内皮因子生成,引起血管内皮障碍[8-9]。本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BMI、TC、TG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而炎症因子(TNF-α、IL-6)、ET-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单纯性肥胖儿童内皮素-1与TC、TNF-α、IL-6呈正相关,说明肥胖儿童TC、TNF-α、IL-6均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素表达升高。因此,肥胖儿童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对于肥胖症患者应积极治疗、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以期延缓血管内皮障碍引起的疾病。
  参考文献:
  [1] 崔明辰,向国艳,王建国等.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5):1776-1777.
  [2] 阿依古丽,陈永红,杜军保等.单纯性肥胖儿童临床与血脂成分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7):398-399.
  [3] 周剑昕,杨永青.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生物标志物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3):416-418.
  [4] 王娟,夏焙,李薇玢等.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的超声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2):81-84.
  [5] 李亲.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和载脂蛋白变化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55-356.
  [6] 陈年发,段永强.内皮素-1和C反应蛋白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7):486-487.
  [7] 卢静鸣,王郁文,王柳等.儿童肥胖症与内皮素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2):104-105.
  [8] 李慧,邹大进.2型糖尿病及肥胖与慢性炎症因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24(11):1244-1246.
  [9] 王晓惠,经小梅,张俊芳等.肥胖人群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2):29-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体检了解上海某小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今后该小区老年人预防保健措施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对65岁以上自愿参加健康体检社区居民共1533人按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结果:1533名受检者各项项目正常283人,占18.46%;检出各类项目异常者1250例,占81.54%。结论:社区老年居民身体健康不容乐观,多数老年人有慢性病或与慢性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今后我们社区工作
期刊
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将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现代医学的前沿科学之一,其不但已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诊断不可缺少的工具,且已渗透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医学免疫学已
期刊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  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历海清 刘卫 唐郡 合肥解放军第105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目的:对在利用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选出236例病历,对患者中出现再出血情况的患者进行统计,将其作为再出血组;将治疗后未出现再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检测结果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资料。结果:①支原体感染共计11例,其中Uu阳性6例,Mh阳性2例,Uu +Mh阳性3例;②Uu对林可霉素的耐药率为83.3%,对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50.0%,Mh对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司帕沙星、壮观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为50.0%,Uu+Mh对林可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口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男性疝气患儿,患儿行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口高位结扎术。结果:本术试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为28.47±2.26min,手术切口平均1.4±0.3cm平均住院天数在6.4±1.2d,术后出现阴囊血肿患儿1例,于术后1周内吸收,经术后24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结论:小儿疝气小切口经外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康复训练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一般康复指导。康复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疼痛程度、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康复组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期刊
骨恶性肿瘤非常少见,只占人类全部肿瘤的0.2%【1】,虽然其病因学基本不清楚,且临床表现及体征又无明显特征性,但由于骨组织在X线上有显著高分辨率的特征,且X线可全面直观地显示骨肿瘤的大小、部位、骨质破坏范围,能观察轻微的骨膜反应。因而骨肿瘤在X线的资料为临床提供不可替代的初诊资料,这不仅是影像科的医师要掌握的诊断技术,也是骨科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诊断技能,此外骨肿瘤独特的影像资料也是病理诊断医师需要
期刊
摘要: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己逐步代替传统的开腹手术,国际各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证实其具好良好的疗效,本文将回顾分析以往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以预测。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 研究进展  直肠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开腹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经典方法,但是自1990年Jocobs[1]进行第一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腹腔镜治疗结肠癌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数据的搜集,进行分析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过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胰腺癌患者50例,通过JC型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系统进行胰腺癌的治疗,不同程度的胰腺癌患者通过不同频率的聚焦超声进行治疗,观察胰腺癌患者体内所呈现的影像变化以及胰腺癌病症治疗情况,根据胰腺肿瘤消融体积评价聚焦超声的疗效,并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