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旅行。有人去过森林享受新鲜的空气;有人去过草原欣赏自然的美丽;有人去过海边沐浴温暖的阳光。那么你有过深海中的经历吗? 第一次穿上黑色的潜水服,我难免有些紧张。我走在沙滩上,感受着海风咸咸的气息。两位教练帮我戴上氧气面罩,向海洋行进。第一次漂浮在海面上,我有些不适应,我随两位教练慢慢潜入海底,沉迷于一路上不同的美景。 畅游在浅海中,一群小银鱼环绕着我,似乎在向我倾诉它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旅行。有人去过森林享受新鲜的空气;有人去过草原欣赏自然的美丽;有人去过海边沐浴温暖的阳光。那么你有过深海中的经历吗?
第一次穿上黑色的潜水服,我难免有些紧张。我走在沙滩上,感受着海风咸咸的气息。两位教练帮我戴上氧气面罩,向海洋行进。第一次漂浮在海面上,我有些不适应,我随两位教练慢慢潜入海底,沉迷于一路上不同的美景。
畅游在浅海中,一群小银鱼环绕着我,似乎在向我倾诉它们的故事,又好像要伴我完成这一次奇妙的旅行。我抓住一条,捧在手心,它用那明亮的黑宝石般的眼睛诧异地看着我,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大陆。我对着它笑了笑,又把它放回它的队伍中,让它再一次跟同伴们嬉戏,我看着这列“长队”,很开心可以与这么可爱的鱼儿“交流”,它们玩耍时的样子是那么生动,那么活泼。
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呼吸也愈加困难。经过一段漫长的等待,我终于到达了海底。一条条小丑鱼在我眼前经过,一只只海星趴在海底,一块块珊瑚礁在细沙中屹立,各种奇观尽收我的眼底。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科幻片中的场景,会在现实中被我一览无余!我抚摸了魔鬼鱼柔软的身体,多么舒适;我模仿着海归遨游的姿势,多么滑稽;我牵着水母那纤细的触手,多么可爱!我在海底捞了两只粉嫩的海星,慢慢地游上岸,摘掉氧气面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向父母展示着自己的收藏品——那兩只海星。
我把那两只海星放在鱼缸中,每每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次奇妙的旅行——我与海底的亲密接触。
(指导教师:周嘉均)
其他文献
我的妈妈会魔法,可以变这又变那。变成老师、变成洗衣机、变成暖宝宝……你相信吗? 妈妈变成了老师,把我的错题精心地整理在一起,在白板上抑扬顿挫地为我讲解。直到我明白了,她才肯停下沙哑的嗓音。我多想说:“妈妈您辛苦了!” 妈妈变成了洗衣机。她把我、姐姐和爸爸脱下来的脏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她一天又一天不停地转着,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时,我想说:“妈妈您歇歇吧。” 妈妈变成了暖宝宝。我在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语言文字的启蒙阶段,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在教学中实施有意识的写作练习,是小学生写作的必要和必须。 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结合。低年级教学要让学生把“轻松读、快乐写”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一、重视词汇教学是写作的根基 写作首先源于词汇的积累,只有广泛的阅读,对其他文章、语句形成印象性,才能形成
我妈妈像个闹钟。每当到了早上六点时,如果我还没有起床,妈妈就会像闹钟一样把我叫醒。没有一次让我上学迟到,除了我自己做事时很墨迹。她从来都没有失职过,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的四年级。 我妈妈像台学习电脑。我每次遇到了不会的题时,妈妈都会认真地教我,不管是数学题、语文题,还是英语题……只要是在我实在不会的时候,都能得到妈妈的帮助。 我妈妈像一本字典。每当我做作业和看书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媽
吃过晚饭,我走上阳台。隔窗向外望去,只见天空中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又大又圆。明亮的玉盘中还有些淡淡的黑影,像一棵桂花树。那棵桂花树下有一个点,很像一个人——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嫦娥吧?她抱着兔子,坐在桂花树下。 關于月亮的故事,我也是知道几个的,最有名的就是嫦娥奔月。后羿和嫦娥是一对夫妻,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了一包不死药,吃了会长生不老,而且可以升天。后来嫦娥被骗,独自把药吃了,飞去月亮上当了神仙。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可以对课堂教学气氛产生影响。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态促进课堂气氛 教态,指的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情绪、表情、体态动作、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不仅要隆重召开“家长会”,还要代替妈妈当一位临时保姆,你说,今天能寻常吗? 如果不是爸爸出差未回,这项“苦差事”也不会落在我身上。我一直以学习为重,对于照顾妹妹这一块,我实在是有些“秀才遇上兵”,更何况是如此一位调皮的两岁多的孩子呢?此时,我也只能祈祷这令我惴惴不安的家长会能快点结束。 放学后,妈妈带着妹妹准时抵达校门。只见妈妈一脸“坏笑”地看着我,说了一
新课改下,一线语文老师对新教材的实施,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又各显神通。但综观老师们的做法,首先都有“大格局”的思想,这个“大格局”可以是对一个作家的整体认识,也可以是对一本书的整体认识。由此延伸出去,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下面是我的一点浅知拙见: 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开始倡导“整本书阅读”。剖析“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价值,同时也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和学生阅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且不论人活一世,单就语文教材中大江东去的雄豪,怒发冲冠的悲愤,大漠孤烟的阔大,小桥流水的婉约……这些或豪情万丈或清丽淡雅的片片诗情、点点诗意就将语文的天空装点的异常绚丽多姿。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万不可让琐碎的篇章结构碾去那片片诗情,让所谓规范的答题套路冲走那点点诗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怀一颗诗心,一片诗
随着电脑的普及,“下载”一词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了,但是对于这个词语的读音还是存在争议的。但到底是“下zǎi”还是“下zài”,在现实生活中用错的还是大有人在,甚至包括一些权威人士。 “下载”一词属于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而出现的新词条,要分析它的正确读音,还是应该从“载”的意义去进行辨析。判断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最主要的依据是它的意义,而意义有很多形式: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而要确定读音还是要靠字
培根说:“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而更华丽。”那天的那张和蔼的脸,那个及时的电话,就是一种美德,不但让雨天中多了一份温情,同时也温暖着我的心。 天阴沉沉的,“黑云翻墨”,眼看就要下雨了。伴随着沉闷的雷声和断断续续的闪电,我有些不安。因为这一天爸爸出差了,妈妈下班后要赶回家做饭和照顾小弟,所以我只得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可豆大的雨点不一会儿就噼里啪啦地打下来了。校门外的家长与行人都纷纷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