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是当今社会,更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十分重要,而且是可能的。习作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因此,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层次拓展;情景感染;闪光点
习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习作总是伴随着观察、思维、想象及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习作空间,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飨读者。
1. 习作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1 习作题材生活化。 习作教学虽是在课堂上,但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只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积极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一切所见所闻只是对生活的“实录”,而不是新的、自己的东西。
以适应生活为目标的习作,其训练内容也应该体现生活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命题要能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能使他们利用起熟悉的题材。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种命题范围:(1)课堂情境。 课堂命题习作,要尽量创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表达情境。(2)课外情境。 组织学生写课外习作,不可放任自流,也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比如,对社会都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列出若干题目,如:《环境不好的原因在哪儿》,让学生在节假日开展调查访问,互相交流,最后写出文章。(3)自然环境。 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练习写作的机会,我的责任是善于利用这种机会,不让它错过。(4)日常练笔。 心有所感,如鲠在喉,非倾吐不可,于是写一篇日记;读一本好书,深受感动不能自已,于是写一篇读书笔记。这种自觉地写作练习是真情的流露,张扬个性,表现了创见。教学中应及时表扬,号召学生多练笔、勤练笔。
1.2 习作形式生活化。 写作要达到适应生活的目标,在训练形式上即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法。 生活化的教学法是指创设或利用一定的写作情境,使学生能自由表达心中的体验。这种写作情境有:(1)社会关注的、又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2)理想问题;(3)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4)与各科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5)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比如:最感兴趣的事,最苦恼的事,最高兴的事,理想中的好老师,心中的疑问等等。写这类习作,会使学生感到习作是有事实要记叙,有意思要陈述,有问题要讨论,有苦恼要倾吐,有欢乐要同享。
2. 发挥想像与联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能力。就习作训练来说,“联想”与“想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应该说,学生的习作还不能算是完全创造),没有联想与想像,就没有好文章。从形式上说,那些“扩写”、“续写”、“补写”之类,也完全是联想与想象的结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想像与联想,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2.1 多角度表达。 多角度习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以同一题材写不同文体的作品。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 另一种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利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可提供这样的题材给学生:如王强和马伟同学在教室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题材写一篇习作,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结果他们写出了下面的文章:《知错就改》,赞扬王强和马伟有了错误及时改正的精神;《我们不应该那样做》写马伟想溜走时,王强劝阻他不该那样做;《你们都猜错了》,写马伟和王强犯了错误,悄悄溜走了。
2.2 多层次拓展。 多层次拓展就是在课文已有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习作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象的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羽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针对这个结局,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几十年后,我和闰土再相见》。学生见了这个题目后,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几十年后,闰土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家园;有的说,闰土已经没有当年的机智和勇敢,变得懦弱了;也有的说,闰土像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过着宁静的生活。由于孩子们互相启发,思维活跃,因此,较好地完成了习作。
2.3 多情境感染。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穷苦孩子的生活现状,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如学生在学了《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章后,都为课文中的主人公鸣不平,对他们的处境非常同情。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假如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我们班》,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生活会怎样?最后的结局又将怎样?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思维更活跃了。
3. 发现与展示“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习作批阅评改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3.1 善于发现“闪光点”。 习作写完后,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如选材、立意、词句乃至一个标点的新颖用法,并写上为什么。
3.2 勤于展示“闪光点”。 对于“闪光点”的文章,我给予充分肯定,并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展示学生的闪光之处,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使学生在习作中的创新活动得到肯定,产生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欲望,有利于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全新地再现生活、表达情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层次拓展;情景感染;闪光点
习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习作总是伴随着观察、思维、想象及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那么,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习作空间,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飨读者。
1. 习作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1 习作题材生活化。 习作教学虽是在课堂上,但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只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积极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一切所见所闻只是对生活的“实录”,而不是新的、自己的东西。
以适应生活为目标的习作,其训练内容也应该体现生活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命题要能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能使他们利用起熟悉的题材。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种命题范围:(1)课堂情境。 课堂命题习作,要尽量创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表达情境。(2)课外情境。 组织学生写课外习作,不可放任自流,也需要创设一种情境。比如,对社会都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列出若干题目,如:《环境不好的原因在哪儿》,让学生在节假日开展调查访问,互相交流,最后写出文章。(3)自然环境。 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练习写作的机会,我的责任是善于利用这种机会,不让它错过。(4)日常练笔。 心有所感,如鲠在喉,非倾吐不可,于是写一篇日记;读一本好书,深受感动不能自已,于是写一篇读书笔记。这种自觉地写作练习是真情的流露,张扬个性,表现了创见。教学中应及时表扬,号召学生多练笔、勤练笔。
1.2 习作形式生活化。 写作要达到适应生活的目标,在训练形式上即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法。 生活化的教学法是指创设或利用一定的写作情境,使学生能自由表达心中的体验。这种写作情境有:(1)社会关注的、又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2)理想问题;(3)学生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4)与各科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5)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比如:最感兴趣的事,最苦恼的事,最高兴的事,理想中的好老师,心中的疑问等等。写这类习作,会使学生感到习作是有事实要记叙,有意思要陈述,有问题要讨论,有苦恼要倾吐,有欢乐要同享。
2. 发挥想像与联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一问题的思维能力。就习作训练来说,“联想”与“想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应该说,学生的习作还不能算是完全创造),没有联想与想像,就没有好文章。从形式上说,那些“扩写”、“续写”、“补写”之类,也完全是联想与想象的结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想像与联想,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2.1 多角度表达。 多角度习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以同一题材写不同文体的作品。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 另一种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即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利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可提供这样的题材给学生:如王强和马伟同学在教室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题材写一篇习作,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结果他们写出了下面的文章:《知错就改》,赞扬王强和马伟有了错误及时改正的精神;《我们不应该那样做》写马伟想溜走时,王强劝阻他不该那样做;《你们都猜错了》,写马伟和王强犯了错误,悄悄溜走了。
2.2 多层次拓展。 多层次拓展就是在课文已有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故事添加新的结尾。进行这样的习作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别人想象的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羽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针对这个结局,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几十年后,我和闰土再相见》。学生见了这个题目后,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几十年后,闰土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家园;有的说,闰土已经没有当年的机智和勇敢,变得懦弱了;也有的说,闰土像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一样,过着宁静的生活。由于孩子们互相启发,思维活跃,因此,较好地完成了习作。
2.3 多情境感染。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是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穷苦孩子的生活现状,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如学生在学了《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章后,都为课文中的主人公鸣不平,对他们的处境非常同情。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假如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我们班》,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生活会怎样?最后的结局又将怎样?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思维更活跃了。
3. 发现与展示“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习作批阅评改也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3.1 善于发现“闪光点”。 习作写完后,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令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如选材、立意、词句乃至一个标点的新颖用法,并写上为什么。
3.2 勤于展示“闪光点”。 对于“闪光点”的文章,我给予充分肯定,并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展示学生的闪光之处,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使学生在习作中的创新活动得到肯定,产生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新欲望,有利于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全新地再现生活、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