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我想学;创设趣味情境,实现我爱学来发挥好多媒体功能。
[关键词]创设 实现 发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65-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成了农村学校教师的重要教学工具,更成了农村学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笔者以为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发挥好多媒体功至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我想学
时下,许多农村孩子不喜欢数学,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传统的数学教学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画面、文字于一身,既可以将现实生活原汁原味地再现,又可以对客观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和提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室里张灯结彩,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圈跳舞,庆祝“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围绕“小朋友是怎样排列的?挂在教室里的小灯笼小旗子等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计算机的闪烁、放大、定格等进行验证和说明,学生对规律感到豁然开朗。最后计算机又出示了一组生活中的规律,如淘气堡中的蹦蹦床、广场上的音乐喷泉等。漂亮的界面、熟悉的影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源于生活,数学是一门多么有用,同时也是多么有趣的课程。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无意识地爱上了数学的学习。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变我不学为我想学。
二、创设趣味情境,实现我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固然有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原因在内,但就小学生而言,其学习欲望还主要源于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趣味情境就是以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的、能够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它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想学、好学,学得轻松、主动。多媒体课件创设趣味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效果犹为明显,学生更能爱上数学学习。如,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节课时,我利用《两只小熊分饼》的动画课件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分数的浓厚兴趣;又以“狡猾的狐狸给两只小熊分饼”为主线设计课件,把学习新知的过程分为几个板块,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数的意义。整堂课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趣味情境中,兴趣从一开始就完全被调动,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变我厌学为我要学。
三、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我会学
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也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积极学习。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地使上述理论变成现实。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猴子坐在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车子上,在音乐的伴奏下狼狈地往前行进。同学们看到猴子被颠得一上一下,乐得哈哈大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在问“为什么”的同时思维迸发出火花。学生展开想象:有的想把车轮改成三角形的试试,有的想把车轮换成椭圆形的看看效果,这便是孩子们心中久存的疑惑:大街上飞驰的汽车,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呢?各种形状的车轮岂不是能让世界显得五彩缤纷。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论证学生的想法:车轮换成椭圆形的,可怜的猴子仍被颠得七上八下。在“怎么办”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悦耳的音乐响起,小猴子愉快的表情映射出学生快乐的心情。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眼前,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学生动机,还能让学生变我不会学为我会学。
[关键词]创设 实现 发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65-01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大,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多媒体教学不仅成了农村学校教师的重要教学工具,更成了农村学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笔者以为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发挥好多媒体功至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创设生活情境,实现我想学
时下,许多农村孩子不喜欢数学,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了好奇。传统的数学教学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画面、文字于一身,既可以将现实生活原汁原味地再现,又可以对客观现实生活进行加工和提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既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教室里张灯结彩,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圈跳舞,庆祝“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围绕“小朋友是怎样排列的?挂在教室里的小灯笼小旗子等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计算机的闪烁、放大、定格等进行验证和说明,学生对规律感到豁然开朗。最后计算机又出示了一组生活中的规律,如淘气堡中的蹦蹦床、广场上的音乐喷泉等。漂亮的界面、熟悉的影像,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源于生活,数学是一门多么有用,同时也是多么有趣的课程。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无意识地爱上了数学的学习。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培养了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变我不学为我想学。
二、创设趣味情境,实现我爱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固然有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原因在内,但就小学生而言,其学习欲望还主要源于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趣味情境就是以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创设的、能够吸引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情境。它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想学、好学,学得轻松、主动。多媒体课件创设趣味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效果犹为明显,学生更能爱上数学学习。如,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节课时,我利用《两只小熊分饼》的动画课件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分数的浓厚兴趣;又以“狡猾的狐狸给两只小熊分饼”为主线设计课件,把学习新知的过程分为几个板块,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分数的意义。整堂课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趣味情境中,兴趣从一开始就完全被调动,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变我厌学为我要学。
三、创设问题情境,实现我会学
学习的创造性源于问题的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刺激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知识在情感的作用下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也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积极学习。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地使上述理论变成现实。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只猴子坐在一辆正方形车轮的车子上,在音乐的伴奏下狼狈地往前行进。同学们看到猴子被颠得一上一下,乐得哈哈大笑,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在问“为什么”的同时思维迸发出火花。学生展开想象:有的想把车轮改成三角形的试试,有的想把车轮换成椭圆形的看看效果,这便是孩子们心中久存的疑惑:大街上飞驰的汽车,车轮为什么一定要是圆的呢?各种形状的车轮岂不是能让世界显得五彩缤纷。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论证学生的想法:车轮换成椭圆形的,可怜的猴子仍被颠得七上八下。在“怎么办”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开始深入。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悦耳的音乐响起,小猴子愉快的表情映射出学生快乐的心情。多媒体创设的问题情境,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眼前,不仅能诱发学生的学生动机,还能让学生变我不会学为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