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冬天,周迅走在巴黎大街上。一个男人向她走来,“你好,可以帮你拍张照片吗?”多年后周迅在司各特·舒曼的《街拍时尚》中认出自己。那天她穿着黑色的大毛外套,黑色手套,黑色短靴,黑色围巾遮住脸,显得缺少保护而不完整。
那时司各特·舒曼还没有出名。四年后,他的博客 The Sartorialist 声名鹊起。“时尚有关衣服,风格却是身份认同,我不会因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摄,我是被人的魅力、独特吸引。”这种观念下,街拍被舒曼只手抬到艺术的高度。
街拍,一种源于欧美国家的文化,最早源于时尚杂志的需要,用相机捕捉街上的时尚元素,传递民间的流行信息。
和时装周比起来,街拍的特点是民间、自然、没有距离感。这个行业在欧美国家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且成本较低,它可以自然地把品牌、明星、消费者、广告和媒体联系到一起,而形成产品营销手段。
而在中国,街拍才刚刚上路。
近几年,网络、纸媒、电视,都相继开辟了“街拍”的栏目,职业街拍客应运而生。2007年后,街拍摄影师逐渐成为一个新兴职业。
“我已习惯被不耐烦地拒绝”
鲍秋晨一般在北京的三里屯蹲点,挂着相机,习惯性地跺着脚,手缩在衣服袖子里,眼睛看向人群,专注又不带表情。北京的10月已经很凉,下午五点之后,冷气一点一点侵上来,越站越冷。
“冬天工作时间短,顶多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七点,夏天比较长,两点到十一点都有人,别人放假你要工作,职业性质就是这样。”鲍秋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下午拍片,晚上修片,他已经习惯了连年假都没有的生活。
做街拍摄影师两年了,国际商务专业毕业,一口京腔,25岁的鲍秋晨穿着高脚裤、运动鞋,黑色夹克的拉链拉到下颌,日常而职业。
一个穿着荧光绿拼色风衣的女人走过,他把烟扔在地上,从她前面兜过去,带着一种有分寸的、恳求的态度。
在一旁的另一个摄影师用脚把他扔下的烟蒂碾灭,预测性地说:“这个人不会接受的,她走路的姿势带着一种不合作。”话没说完,就见女人径直从鲍秋晨左手边斜插着抄过去,像没有看见他。
鲍秋晨回来,没有被冒犯的神情,“坦白说我习惯了”。
但他一直想不通,街拍这个行为,对对方是一种赞美,穿衣服原本也是一种分享。为什么人们拒绝,且态度粗鲁。
一次在国贸的街拍中,对方朝他喊:“滚!” 他躲进国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了几个小时无法静下心来工作。“我当时很难想通,我一个男孩,为什么要在大街上这样?这个职业有时让你有一种卑微感。”
还有一次街拍,女孩不肯,同行另一个女孩奚落地说:你让他拍吧,不拍他回不了家。“这个行业可以做得低俗,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我礼貌地问你,你至少该耐心地回绝。” 鲍秋晨觉得不被尊重的委屈。
“大多数人可能有这样一种心态:这么多人挑上我,别人都不同意,我却同意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也有人怕照片被不恰当的利用,用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引导,给它定性,引起误解。” YOKA 时尚的街拍主编刘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中国,很多人对街拍不理解,有些人觉得,你是要对我女朋友做什么吧?有些人怕你把她的照片挂到不干净的网站上去。当然还有对你的看不起。”鲍秋晨说。一次在大悦城,一位女孩不肯拍,男朋友从后面过来,把摄影师一拳抡到落地玻璃窗上。
让鲍秋晨感觉无辜的是,他自己从未想过从街拍中得到额外收获,搭讪只是出于职业需要,拍摄之后他也从未联系过这些女孩。内心里,他抵触外人,也敬畏专业,“人家只是你一个街拍对象,发展关系太麻烦,也不专业。”
当然,通过搭讪而获得进一步机会的,在行业里屡见不鲜。鲍秋晨就曾亲眼看见一些街拍摄影师和模特搭讪,最后改行做了经纪人。
鲍秋晨至今有一个改不掉的习惯,他不能自己一个人工作,每次街拍,必须至少有一个同事和他一起。他说,自己会有孤独感,几个小时不知道怎么等,尤其当别人泼一盆冷水,有个人聊聊会好很多。
鲍秋晨常碰到别人会指着他说:你看,他们就是做街拍的。“我特别不喜欢这种眼神。”
什么叫专业?肯自己掏两万块钱买相机;拍照的时候地上有烟头,一定要捡起来;灯光不好的时候事先调好感光度;搭讪的时候要直接,不能贫;拍完发大图,不打LOGO——在鲍秋晨看来,这是专业。
鲍秋晨的收入在业内不算低, “我们的收入有几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所谓绩效,跟片子的数量、质量都有关,被选入公司电子杂志或相册的片子价格会更高。中国的街拍客大多在1982到1990年之间出生,他们的收入三千到八千不等。
做街拍却起步较晚的李南,目前在一家刚起步的电子杂志公司上班,每个月三千左右的收入,住在丰台的他,每天来回四个小时花在路上,房租之外,额外支出不多。
前时尚芭莎时装总监、时尚博主李晖说起这些街拍客,“他们都是第一线的英雄。”
冬天穿丝袜,不见得是时尚
温光,P1公司的街拍主管,28岁的他语速极快,匆忙中带着一种摄影师特有的细致。他发型保守,衣着正常,外形上看,他与摄影师给人的一贯印象相去甚远。
拥有300万会员的P1是国内一家面向中高端阶层的邀请制社交网站。街拍曾是P1吸引会员的重要方式。被P1街拍摄影师看中的“街头模特”,即可能会被邀请成为P1会员。
做过一年街拍摄影师的他,已经是P1公司的街拍主管。他坦言摄影并非自己的梦想,“相机只是我跟人交流的一个工具。”
做街拍摄影师时,温光每天都出去拍照,早晨和中午拍上班的人群,晚上去商业区蹲点。他的日程很满,职业病一样随时带着相机,“有一次坐公交,看到一个好的拍摄对象,我中途下车,拍完再重新搭下一班”。
初到P1,温光除了街拍之外,还有发展会员的压力。他本身喜欢与人交流,不同的人给他不同的故事。从街拍开始,有的聊着聊着就成为了朋友。
“我会赞美他们的细节,”温光说,“比如你戴了一件装饰,或你有一个别致的背包,如果你纠正,我会承认我讲错了,如果你认可,我们就聊下去。” 街拍一年,温光积累起大把人脉资源。敏感的审美,活络的待人接物,让温光从摄影师开始,一路走到主管和销售的职位。 街拍的经验,也让他发现了许多人的时尚误区。
比如温光自己偏爱季节性混搭,在气候适宜的地方,如香港、广州,冬天虽冷,但临海气候温和,穿衣服有很大余地。毛衣、短裤、丝袜这样的搭配成为可能,俏皮又有镜头感。
而北京是个不适合季节性混搭的城市,穿衣的空间较小。理论上说,没有私家车,冬天穿丝袜出门几乎是种冒险。温光就亲眼看到两个丝袜高跟的女孩,从三里屯出来,在零下10度的北京城里,搀扶摇晃着去很远的公交站搭车。
“其实时尚是一种生活,仓廪足而知礼节,也就是有了一个好的生活,才会培养出时尚的理念。穿其实是最后一步的事儿。你住在六环外的地下室,出于自卫,矫枉过正地穿得格外时尚,那是装出来的,不是真正的时尚。”温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温光看来,中国人对时尚的体现总是从穿开始,之后才是住,行,人文素质,生活方式,这和西方的时尚观念有些不同。这样“穿丝袜挤公交式”的时尚观念,显然也给街拍这个捕捉新的时尚元素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温光认为,通过街拍应该展现的是一种时尚品位,“这个年代,时尚行业太浮夸,表面的东西看上去太假,所以,既使看起来真的假东西就已经很打动人。”
街拍有商机
而目前在中国,以个人名义做街拍,又能吸引到相当注意力的,李晖是为数不多的博主之一。
离开《时尚芭莎》三刊资深时装总监的位置,李晖犹豫过,“那个平台太好,可我总有一种危机感。之前你去巴黎看秀,坐在第一排的是时尚杂志主编,可是后来,坐在第一排的变成了12岁博主。”
她感觉到媒体在变轻,微博、博客、APP,这一切像病毒蔓延一样被人接受,双子座的她感到刺激和不安。凭着十年的媒体经验,有大把品牌资源的她隐约感觉到了街拍中的机会。
由她创建的“我们的街拍时刻”博客很快崭露头角。她在微博、博客上上传一些明星街拍,搭配品牌单品,每星期定期发布。“街拍是一个很随意的方式,成本很低,但你可以把品牌、明星、消费这些不同的线搭在一起。”李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她看中的街拍商机。
最初也遭到质疑,有人说明星摆拍不是街拍,也有对她直接的人身攻击,之前做时尚杂志的时候,从未这样直接地把自己公开在众人眼中,业内即使有批评,也总有分寸,她感到网络的一种自由伤害到了自己,“我只能调侃自己说,有人骂我,难道我要红了”。
除了明星街拍外,李晖自己也做模特,一米八零的她穿着深绿色长款毛衣,配玫瑰木色圆帽,人群中辨识度极高。
“同样的衣服穿三天,在我不太常见,这个行业衣着也是投入,投入越高回报越高”,李晖说。生活中她也会消费奢侈品,她不避讳这一点。时尚行业里呆了十年,李晖对时尚和奢侈的态度已经比较从容。
李晖自己喜欢欧美风格,她操着一口京腔,表情丰富,语气懒散,摘掉玫瑰木色圆帽,咬着皮筋把一头长发束成马尾,“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挺简单的,因为个子高,有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是我不愿意站好,体质上做不到。”她自嘲、大笑着说。
街拍客、时尚自由人、时装总监,很多种身份围着李晖,她很难从中认定一个单一的定位。虽然也做街拍,但李晖对街头抓拍,也有一种戒备。“街上有人要来拍我,我大概也会拒绝,拍成什么样,做什么用?这当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这几天一直在失眠,连续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里”。李晖带着自己的街拍团队,和在芭莎的生活比起来,单干的生活自由,但也紧张。她希望自己的街拍可以给明星街拍这个行业做出引导。
YOKA时尚网的主编刘萧眼里的时尚,则是一种自信和自由。“有一个外国女孩,胖胖的,但她也是知名街拍博主,穿衣风格很被认可。”
那时司各特·舒曼还没有出名。四年后,他的博客 The Sartorialist 声名鹊起。“时尚有关衣服,风格却是身份认同,我不会因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摄,我是被人的魅力、独特吸引。”这种观念下,街拍被舒曼只手抬到艺术的高度。
街拍,一种源于欧美国家的文化,最早源于时尚杂志的需要,用相机捕捉街上的时尚元素,传递民间的流行信息。
和时装周比起来,街拍的特点是民间、自然、没有距离感。这个行业在欧美国家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且成本较低,它可以自然地把品牌、明星、消费者、广告和媒体联系到一起,而形成产品营销手段。
而在中国,街拍才刚刚上路。
近几年,网络、纸媒、电视,都相继开辟了“街拍”的栏目,职业街拍客应运而生。2007年后,街拍摄影师逐渐成为一个新兴职业。
“我已习惯被不耐烦地拒绝”
鲍秋晨一般在北京的三里屯蹲点,挂着相机,习惯性地跺着脚,手缩在衣服袖子里,眼睛看向人群,专注又不带表情。北京的10月已经很凉,下午五点之后,冷气一点一点侵上来,越站越冷。
“冬天工作时间短,顶多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七点,夏天比较长,两点到十一点都有人,别人放假你要工作,职业性质就是这样。”鲍秋晨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下午拍片,晚上修片,他已经习惯了连年假都没有的生活。
做街拍摄影师两年了,国际商务专业毕业,一口京腔,25岁的鲍秋晨穿着高脚裤、运动鞋,黑色夹克的拉链拉到下颌,日常而职业。
一个穿着荧光绿拼色风衣的女人走过,他把烟扔在地上,从她前面兜过去,带着一种有分寸的、恳求的态度。
在一旁的另一个摄影师用脚把他扔下的烟蒂碾灭,预测性地说:“这个人不会接受的,她走路的姿势带着一种不合作。”话没说完,就见女人径直从鲍秋晨左手边斜插着抄过去,像没有看见他。
鲍秋晨回来,没有被冒犯的神情,“坦白说我习惯了”。
但他一直想不通,街拍这个行为,对对方是一种赞美,穿衣服原本也是一种分享。为什么人们拒绝,且态度粗鲁。
一次在国贸的街拍中,对方朝他喊:“滚!” 他躲进国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了几个小时无法静下心来工作。“我当时很难想通,我一个男孩,为什么要在大街上这样?这个职业有时让你有一种卑微感。”
还有一次街拍,女孩不肯,同行另一个女孩奚落地说:你让他拍吧,不拍他回不了家。“这个行业可以做得低俗,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我礼貌地问你,你至少该耐心地回绝。” 鲍秋晨觉得不被尊重的委屈。
“大多数人可能有这样一种心态:这么多人挑上我,别人都不同意,我却同意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也有人怕照片被不恰当的利用,用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引导,给它定性,引起误解。” YOKA 时尚的街拍主编刘萧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中国,很多人对街拍不理解,有些人觉得,你是要对我女朋友做什么吧?有些人怕你把她的照片挂到不干净的网站上去。当然还有对你的看不起。”鲍秋晨说。一次在大悦城,一位女孩不肯拍,男朋友从后面过来,把摄影师一拳抡到落地玻璃窗上。
让鲍秋晨感觉无辜的是,他自己从未想过从街拍中得到额外收获,搭讪只是出于职业需要,拍摄之后他也从未联系过这些女孩。内心里,他抵触外人,也敬畏专业,“人家只是你一个街拍对象,发展关系太麻烦,也不专业。”
当然,通过搭讪而获得进一步机会的,在行业里屡见不鲜。鲍秋晨就曾亲眼看见一些街拍摄影师和模特搭讪,最后改行做了经纪人。
鲍秋晨至今有一个改不掉的习惯,他不能自己一个人工作,每次街拍,必须至少有一个同事和他一起。他说,自己会有孤独感,几个小时不知道怎么等,尤其当别人泼一盆冷水,有个人聊聊会好很多。
鲍秋晨常碰到别人会指着他说:你看,他们就是做街拍的。“我特别不喜欢这种眼神。”
什么叫专业?肯自己掏两万块钱买相机;拍照的时候地上有烟头,一定要捡起来;灯光不好的时候事先调好感光度;搭讪的时候要直接,不能贫;拍完发大图,不打LOGO——在鲍秋晨看来,这是专业。
鲍秋晨的收入在业内不算低, “我们的收入有几个部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所谓绩效,跟片子的数量、质量都有关,被选入公司电子杂志或相册的片子价格会更高。中国的街拍客大多在1982到1990年之间出生,他们的收入三千到八千不等。
做街拍却起步较晚的李南,目前在一家刚起步的电子杂志公司上班,每个月三千左右的收入,住在丰台的他,每天来回四个小时花在路上,房租之外,额外支出不多。
前时尚芭莎时装总监、时尚博主李晖说起这些街拍客,“他们都是第一线的英雄。”
冬天穿丝袜,不见得是时尚
温光,P1公司的街拍主管,28岁的他语速极快,匆忙中带着一种摄影师特有的细致。他发型保守,衣着正常,外形上看,他与摄影师给人的一贯印象相去甚远。
拥有300万会员的P1是国内一家面向中高端阶层的邀请制社交网站。街拍曾是P1吸引会员的重要方式。被P1街拍摄影师看中的“街头模特”,即可能会被邀请成为P1会员。
做过一年街拍摄影师的他,已经是P1公司的街拍主管。他坦言摄影并非自己的梦想,“相机只是我跟人交流的一个工具。”
做街拍摄影师时,温光每天都出去拍照,早晨和中午拍上班的人群,晚上去商业区蹲点。他的日程很满,职业病一样随时带着相机,“有一次坐公交,看到一个好的拍摄对象,我中途下车,拍完再重新搭下一班”。
初到P1,温光除了街拍之外,还有发展会员的压力。他本身喜欢与人交流,不同的人给他不同的故事。从街拍开始,有的聊着聊着就成为了朋友。
“我会赞美他们的细节,”温光说,“比如你戴了一件装饰,或你有一个别致的背包,如果你纠正,我会承认我讲错了,如果你认可,我们就聊下去。” 街拍一年,温光积累起大把人脉资源。敏感的审美,活络的待人接物,让温光从摄影师开始,一路走到主管和销售的职位。 街拍的经验,也让他发现了许多人的时尚误区。
比如温光自己偏爱季节性混搭,在气候适宜的地方,如香港、广州,冬天虽冷,但临海气候温和,穿衣服有很大余地。毛衣、短裤、丝袜这样的搭配成为可能,俏皮又有镜头感。
而北京是个不适合季节性混搭的城市,穿衣的空间较小。理论上说,没有私家车,冬天穿丝袜出门几乎是种冒险。温光就亲眼看到两个丝袜高跟的女孩,从三里屯出来,在零下10度的北京城里,搀扶摇晃着去很远的公交站搭车。
“其实时尚是一种生活,仓廪足而知礼节,也就是有了一个好的生活,才会培养出时尚的理念。穿其实是最后一步的事儿。你住在六环外的地下室,出于自卫,矫枉过正地穿得格外时尚,那是装出来的,不是真正的时尚。”温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温光看来,中国人对时尚的体现总是从穿开始,之后才是住,行,人文素质,生活方式,这和西方的时尚观念有些不同。这样“穿丝袜挤公交式”的时尚观念,显然也给街拍这个捕捉新的时尚元素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温光认为,通过街拍应该展现的是一种时尚品位,“这个年代,时尚行业太浮夸,表面的东西看上去太假,所以,既使看起来真的假东西就已经很打动人。”
街拍有商机
而目前在中国,以个人名义做街拍,又能吸引到相当注意力的,李晖是为数不多的博主之一。
离开《时尚芭莎》三刊资深时装总监的位置,李晖犹豫过,“那个平台太好,可我总有一种危机感。之前你去巴黎看秀,坐在第一排的是时尚杂志主编,可是后来,坐在第一排的变成了12岁博主。”
她感觉到媒体在变轻,微博、博客、APP,这一切像病毒蔓延一样被人接受,双子座的她感到刺激和不安。凭着十年的媒体经验,有大把品牌资源的她隐约感觉到了街拍中的机会。
由她创建的“我们的街拍时刻”博客很快崭露头角。她在微博、博客上上传一些明星街拍,搭配品牌单品,每星期定期发布。“街拍是一个很随意的方式,成本很低,但你可以把品牌、明星、消费这些不同的线搭在一起。”李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她看中的街拍商机。
最初也遭到质疑,有人说明星摆拍不是街拍,也有对她直接的人身攻击,之前做时尚杂志的时候,从未这样直接地把自己公开在众人眼中,业内即使有批评,也总有分寸,她感到网络的一种自由伤害到了自己,“我只能调侃自己说,有人骂我,难道我要红了”。
除了明星街拍外,李晖自己也做模特,一米八零的她穿着深绿色长款毛衣,配玫瑰木色圆帽,人群中辨识度极高。
“同样的衣服穿三天,在我不太常见,这个行业衣着也是投入,投入越高回报越高”,李晖说。生活中她也会消费奢侈品,她不避讳这一点。时尚行业里呆了十年,李晖对时尚和奢侈的态度已经比较从容。
李晖自己喜欢欧美风格,她操着一口京腔,表情丰富,语气懒散,摘掉玫瑰木色圆帽,咬着皮筋把一头长发束成马尾,“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挺简单的,因为个子高,有时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不是我不愿意站好,体质上做不到。”她自嘲、大笑着说。
街拍客、时尚自由人、时装总监,很多种身份围着李晖,她很难从中认定一个单一的定位。虽然也做街拍,但李晖对街头抓拍,也有一种戒备。“街上有人要来拍我,我大概也会拒绝,拍成什么样,做什么用?这当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这几天一直在失眠,连续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里”。李晖带着自己的街拍团队,和在芭莎的生活比起来,单干的生活自由,但也紧张。她希望自己的街拍可以给明星街拍这个行业做出引导。
YOKA时尚网的主编刘萧眼里的时尚,则是一种自信和自由。“有一个外国女孩,胖胖的,但她也是知名街拍博主,穿衣风格很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