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辐射对小鼠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ezi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剂量辐射(LDR)对小鼠全血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以及DNMT1、MBD2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P级BALB/c雄性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单次0.5 Gy照射组和分次0.5 Gy(0.05 Gy/d ×10 d)照射组.照射组均行6MVX射线全身照射.其中分析早期效应的15只小鼠(5只/组)在末次照射后2h,每组10只处死,分析延迟效应的另外15只小鼠末次照射后30 d处死.收集PBMC、肾脏、肝脏、脾脏、脑及肺组织.采用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全血DNA甲基化水平,RT-PCR法检测小鼠PBMC及各组织DNMT1和MBD2 mRNA的表达.结果 末次照射后2h,与对照组比较,分次照射组全血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两种检测方法,t=10.19和8.93,P<0.05),DNMT1和MBD2 mRNA在小鼠PBMC、肾脏和肝脏中表达均降低(t=5.06、3.01、3.97、12.25、3.50和3.73,P<0.05),MBD2 mRNA表达在脾脏中降低(t=3.03,P<0.05);而单次照射组均无明显改变.末次照射后1个月,单次、分次照射组的全血甲基化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分次照射组小鼠PBMC和脑组织MBD2 mRNA水平降低(t=3.52和2.85,P<0.05).结论 分次LDR可引起全基因组低甲基化,这种效应具有组织特异性,可能与DNMTI、MBD2的表达降低有关。

其他文献
放射复合伤多发生于核事故、核战争及核恐怖袭击中,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1-2].放烧复合伤(即放射损伤合并烧伤)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发病早期即表现出复杂的病理改变,最主要的特征是造血功能障碍、免疫调节紊乱、胃肠道功能受损、烧伤创面的延迟愈合和急性炎性反应[3].在整个放烧复合伤(尤其是重度及以上放烧复合伤)病程中,各个病理发生环节之间的交互影响使得病情逐渐加重和恶化,同时也使放烧复合伤的治疗变
期刊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国内外关于化疗药物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的进展,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对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已有共识,其放疗增敏作用也被认同[1].对中晚期宫颈癌多使用同步放化疗和序贯化放疗.本研究以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各自的优、缺点为目的,对12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成骨细胞RANKL和OPG表达的影响,探讨辐射导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C3T3-E1细胞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经0、2和4Gy137cs1射线照射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电离辐射对于成骨细胞RANKL和OPGmRNA及其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4Gy照射可以导致成骨细胞RANKLmRNA(t=5.41,P〈0.05)及其蛋白(t=68.37,
期刊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TLD)联合照射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食管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标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TLD组、20 Gy组、20 Gy+ TLD组,每组6只.计算肿瘤抑制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正电子湮灭产生γ光子的辐射防护最佳屏蔽计算方法.方法 以18F为典型核素,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或文献关于剂量常数及十分之一衰减厚度(TVL)的计算或推荐值,以铅为屏蔽材料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以1周40个患者、每个患者给药555 MBq,1h的受药时间、1h的候诊时间的情况为例,采用点源模型计算的剂量常数(0.142 μSv· m2· MBq-1·h-1)及NCRP推荐的铅的TVL值计算的屏蔽
目的 对比分析婴幼儿先心病双源CT(DSCT)前瞻性心电触发血管造影中,Flash(大螺距扫描)与序列扫描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 60例临床拟诊先天性心脏病并进行DSCT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的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Flash扫描模式,B组30例采用序列扫描模式.比较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以及CT图像质量,并以
目的 研究和探讨射波刀脊柱追踪影像引导放疗中X射线曝光条件与错误节点比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脊柱追踪放疗计划,采用不同X射线曝光条件对体模进行影像引导定位,观察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及体模表面吸收剂量的变化规律,确定X射线曝光条件与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之间是否存在优化曝光剂量.结果 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随着X射线曝光条件增加而降低,初期明显,但随着曝光条件的增加到一定水平,脊柱追踪错误节点比率不再降低
目的 采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动物模型,检测抑癌基因BCL11b和miR-92a的表达变化,探讨miR-92a对BCL11b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采用γ射线全身照射,单次照射剂量和剂量率分别为1.75 Gy和0.382 Gy/min,每周1次,连续照射4周,计算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胸腺淋巴瘤发生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92a表达变化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
期刊
目的 探讨80 kV低管电压对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60例行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管电压80 kV组和常规管电压120 kV组各30例,两组均开启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值;测量图像背景噪声(BN)、肺动脉强化CT
乏氧是多数实质性肿瘤微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肿瘤的乏氧状态可通过对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转录的影响而产生有利于肿瘤恶性进程的作用。硫化氢(H2S)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型内源性气体分子,在诸多缺氧缺血性疾病的研究中均已被证实,但其在肿瘤细胞辐射生物学领域的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