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引进了“学习领域”概念,将原来分列的9门文化课程综合归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学习领域。唯独地理课程横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大学习领域,笔者从地理跨文理设置的角度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选题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研究性学习的成败。目前存在不依照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条件出发的现象,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缺乏可行性,致使课题无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甚至半途而废,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热情。如农村学生调查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或是没有天文望远镜的学校开展星座辨别的研究课题、或是简单地提出很大的环境保护的研究课题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也很难达到开展的最初目的,导致研究的有始无终。
地理跨文理设置使得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都更丰富,使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可选择性更广。就研究主体而言,地理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大学习领域,所以不管是具有文科倾向还是理科倾向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根据现实情况,在高一对喜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开展“除傅科摆外,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地球的自转运动吗”、“还有其它户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所在地商品房的楼间距合理吗”等研究性学习;对文科有偏好的学生可开展“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灾害(台风、地震、旱涝等)”、“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调查”、“所在地城市绿地如何布局”等研究活动。还可利用地理的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性学习,如利用5.12汶川地震,在高二学生中开展“从地震看到的……”研究性学习。理科生可以利用物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技术的优势深入解释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利用生物知识分析地震生态环境的变化;文科生则从关爱生命、防灾减灾、地理事物的相关性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地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认识了自然环境,增强了学生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文、理科学生互通有无,学会分享与合作。当然,在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时要把握好地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点和切入点,侧重于基础知识,不必拓得太深、太宽。
二、教师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也称为导师。当前主要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种是教师包办,一种是教师置之不理,还有介于二者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教师。虽然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高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不完善,教师作为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的作用同样不能缺少。学生的视野及能力有限,对于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操作方法、表述方式等把握不太准确,如果不关注学生,不能及时给予相应指导,甚至明知而又无能力指导,只会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或放任自流,违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质量。教师间的协作也缺乏配合,一个课题只一个教师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找这个教师,出现教师指导片面,思维得不到拓展,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综合性的目的。
由于地理课题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性,研究小组的数量一般较多,仅仅地理任课教师并不能完全担负导师的任务,还需要其他地理教师、其它学科的教师、有关的专家学者、学有专长的家长等组成。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使其很容易成为开展综合性强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应做好设计,对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作充分分析,并安排相应活动的指导教师做好备课,使同一课题的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保证学习质量,实现学习目标。可以借鉴法国的综合实践课做法,2~3名各学科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提出课题,根据目标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方案,还可跨班,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前可以先讨论其课题将涉及的学习领域有哪些,联系相关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无教材、无现成模式,实施这门课的最大阻力来自教师自身,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而地理教师不论从地理专业来说还是从学科所处课程的地位来看,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完善自身的地理素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人文意识,
并真正在中学教育中起到纽带作用。
三、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的。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会有多种,不能机械地认为,一个课题中只能用一种方法。也许在课题中某个问题上用这一方法,而在解决课题中另一个问题时,可采用其它方法。总之,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实质性研究。如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预测研究法、溯因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看起来丰富多样,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具体怎样操作对学生而言理论多于实践,形式多于实用。如对某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中,文科生一般只是简单地查阅文献,在此基础上作个总结,而理科生可能更多选择对水土流失做一个模拟实验,如果文理科学生可以合作效果一定会更好,会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
地理学是一个文理兼容的学科,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可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如可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它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的变化,如“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还可具体应用地理技术方法,如地图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实察方法等。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主要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计量方法等。因此以地理课题为载体,地理教师作协调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创新
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者感兴趣的是与他过去经验有联系但又有新颖性且尚不了解的东西。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创新是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中学生往往较难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选题没有新意使得研究结果重复或无效,如研究的内容是别人已做过的,甚至是有结论呈现的;二是研究方法单一或传统,导致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过于简单或偏面,如在南方进行有关沙尘暴的研究性学习,与生活联系较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弱,只是在书本或网上查查资料,且结论自然创意不够,这样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地理现象和问题,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有研究价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特别是引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人口问题等。地理的综合性强,跨两个学习领域,学科的交叉性明显,也使得研究性学习容易找到创新点。如“某区域的大气污染”的研究性课题,除了地理的综合分析外,还涉及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具有问题意识,而生活就是问题的源泉。地理问题研究的内容大多是需要学生亲自深入生活观察和调查或对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因此是较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地理的综合性特点也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想,去提出问题,这样,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富有新意的选题,并培养出创新精神。▲
一、选题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研究性学习的成败。目前存在不依照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条件出发的现象,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缺乏可行性,致使课题无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甚至半途而废,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热情。如农村学生调查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或是没有天文望远镜的学校开展星座辨别的研究课题、或是简单地提出很大的环境保护的研究课题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也很难达到开展的最初目的,导致研究的有始无终。
地理跨文理设置使得研究主体和研究内容都更丰富,使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可选择性更广。就研究主体而言,地理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大学习领域,所以不管是具有文科倾向还是理科倾向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根据现实情况,在高一对喜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开展“除傅科摆外,你还有其它方法证明地球的自转运动吗”、“还有其它户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所在地商品房的楼间距合理吗”等研究性学习;对文科有偏好的学生可开展“如何正确看待自然灾害(台风、地震、旱涝等)”、“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调查”、“所在地城市绿地如何布局”等研究活动。还可利用地理的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性学习,如利用5.12汶川地震,在高二学生中开展“从地震看到的……”研究性学习。理科生可以利用物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应用技术的优势深入解释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利用生物知识分析地震生态环境的变化;文科生则从关爱生命、防灾减灾、地理事物的相关性等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地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认识了自然环境,增强了学生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文、理科学生互通有无,学会分享与合作。当然,在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时要把握好地理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点和切入点,侧重于基础知识,不必拓得太深、太宽。
二、教师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也称为导师。当前主要存在几种不良现象,一种是教师包办,一种是教师置之不理,还有介于二者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教师。虽然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高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不完善,教师作为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的作用同样不能缺少。学生的视野及能力有限,对于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操作方法、表述方式等把握不太准确,如果不关注学生,不能及时给予相应指导,甚至明知而又无能力指导,只会导致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或放任自流,违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质量。教师间的协作也缺乏配合,一个课题只一个教师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只能找这个教师,出现教师指导片面,思维得不到拓展,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综合性的目的。
由于地理课题研究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性,研究小组的数量一般较多,仅仅地理任课教师并不能完全担负导师的任务,还需要其他地理教师、其它学科的教师、有关的专家学者、学有专长的家长等组成。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同时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使其很容易成为开展综合性强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应做好设计,对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作充分分析,并安排相应活动的指导教师做好备课,使同一课题的同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保证学习质量,实现学习目标。可以借鉴法国的综合实践课做法,2~3名各学科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提出课题,根据目标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方案,还可跨班,强调多学科综合和尽可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前可以先讨论其课题将涉及的学习领域有哪些,联系相关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无教材、无现成模式,实施这门课的最大阻力来自教师自身,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关键。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和保证。而地理教师不论从地理专业来说还是从学科所处课程的地位来看,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完善自身的地理素养,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人文意识,
并真正在中学教育中起到纽带作用。
三、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的。因此,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会有多种,不能机械地认为,一个课题中只能用一种方法。也许在课题中某个问题上用这一方法,而在解决课题中另一个问题时,可采用其它方法。总之,在研究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课题的研究方法,才能进行实质性研究。如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预测研究法、溯因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这些方法看起来丰富多样,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具体怎样操作对学生而言理论多于实践,形式多于实用。如对某地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中,文科生一般只是简单地查阅文献,在此基础上作个总结,而理科生可能更多选择对水土流失做一个模拟实验,如果文理科学生可以合作效果一定会更好,会产生更多智慧的火花。
地理学是一个文理兼容的学科,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自然地理学利用生物学来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地理学,可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动物区系样式,如可以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利用数学、物理学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以及它和其它太阳系中星体的关系,可研究位置和空间上地球的变化,如“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还可具体应用地理技术方法,如地图学、地理数量方法、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实察方法等。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及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发展规律,主要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计量方法等。因此以地理课题为载体,地理教师作协调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习的过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四、创新
心理学实验表明:学习者感兴趣的是与他过去经验有联系但又有新颖性且尚不了解的东西。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创新是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中学生往往较难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是选题没有新意使得研究结果重复或无效,如研究的内容是别人已做过的,甚至是有结论呈现的;二是研究方法单一或传统,导致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过于简单或偏面,如在南方进行有关沙尘暴的研究性学习,与生活联系较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弱,只是在书本或网上查查资料,且结论自然创意不够,这样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地理现象和问题,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有研究价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特别是引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如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人口问题等。地理的综合性强,跨两个学习领域,学科的交叉性明显,也使得研究性学习容易找到创新点。如“某区域的大气污染”的研究性课题,除了地理的综合分析外,还涉及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具有问题意识,而生活就是问题的源泉。地理问题研究的内容大多是需要学生亲自深入生活观察和调查或对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的,因此是较容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地理的综合性特点也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去想,去提出问题,这样,就一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富有新意的选题,并培养出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