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的。五十多年 来,学习风格成为教学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
【关键词】化学;风格
西方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大体可以为早期(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研究和近期(70年代以后)研究两个阶段。早期的学习风格研究侧重于从不同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对学习风格的研究也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展开,但是不够系统全面展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风格中个别要素和类型的探讨。理论介绍居多、实证研究则较少。
1.学习风格的含义
对于学习风格,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正如托马斯?贝勒(Thomas Bello)所说:“学习风格的定义差不多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者一样多。” 各研究者描述学习风格的角度不同,大致归结为4类:
1.1 从信息加工方式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Kinsella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信息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Dun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Marlin languis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体用来处理教育信息的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制约人发展的各 种变量影响下形成并贮存在个体神经组织和个性的深层结构之中。
1.2 从行为反应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Ciaxton和 Ralsto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刺激作出反应并运用刺激的一贯方式。
Keefe 先生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Tallmadge 和Shearer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体与教学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特征,这一方式导致作为刺激函数的各不相同的学习成就。
1.3 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Renzuui 和 Smith认为,学习风格是在特殊且被认定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人与课程、教材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偏好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
Schmeck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学习新材料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独特结合。
1.4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Knopke&diekelma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定向或偏爱,它表明某特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喜欢采纳的学习方式”(1979年)。[2]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的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3]
2.学习风格的特征
关于学习风格的特征,南师大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特征的分析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学习风格有三个特征。
2.1 独特性。学习风格使学习者在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通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2 稳定性。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非表明它是不可改变的,同时要注意其可塑性,尤其在年幼时期可塑性更大,这一点恰恰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完善其学习风格的主要依据。
2.3 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3.学习风格的类型
七十年代以后,开始运用测量、实验等方法对学习风格的类型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他们把学习风格分成不同的类型。
3.1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知觉个别差别时发现有些人易从视野中区分若干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则不然。由此,他根据场理论把人划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两类。
3.2 冲动型思维和反省型思维
卡根(Kagan,etal,1964)经过一系列实验后发现,有些学生知觉与思维的方式是以冲动为特征的,有些学生则以反省为特征。
3.3 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Pask,1976)曾和他的同事对整体性学习和系列性学习作了比较研究。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Pask,1976)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大量调查发现,有些学生把学习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后者被称为整体性策略,而前者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3.4 辐合型与发散型
据美国的吉尔福特(J.P.Guilford)研究,辐合型(即求同思维)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辐合思维特性。
3.5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学习风格类型
3.5.1 费尔德模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费尔德(Richard M.Felder)教授及其同事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学习风格的内涵,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积极主动型/深思熟虑型学习者;感觉型/直觉型学习者;视觉型/语言表达型学习者;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学习者。
● 积极主动型/深思熟虑型学习者
积极主动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保持和理解信息。深思熟虑型学习者则习惯于首先静静的思考一番才从事一些活动。
● 感觉型/直觉型学习者
感觉型学习者情形与喜欢事实性的内容,而直觉性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 视觉型/语言表达型学习者
视觉型学习者善于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电影、表演等,而语言表达型的学习者则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常敏感。
● 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学习者
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层次分明的步骤来理解课程材料,每一步骤遵循严格的逻辑程序。总体统揽型学习者情形与跳跃式思维,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而注重偶然性联系,然后以顿悟的方式获得对课程材料的理解。
3.5.2 杰斯特模式
这是学习障碍专家杰斯特等人提出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风格是由不同知觉方式和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提出了四种学习风格,即视觉/语言型学习风格,视觉/非语言型学习风格,触觉/身体运动型学习风格,听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 视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视觉化和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能学得最好。
●视觉/非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视觉化和图表形式呈现的时候,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学得最好。
●触觉/身体运动型学习风格
当身体在从事活动时,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学的最好。
●听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呈现是,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能学得最好
3.5.3 西尔弗模式
这是由美国西尔弗、斯特朗等人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学习风格的内涵而编制的学习风格模式。
通常,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景与不同的学习内容而灵活的选择学习风格,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反省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保持自己的优势风格,提升自己的弱势风格,形成均衡的学习风格。
收稿日期:2012-08-12
【关键词】化学;风格
西方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大体可以为早期(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研究和近期(70年代以后)研究两个阶段。早期的学习风格研究侧重于从不同的学习方式。目前我国对学习风格的研究也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展开,但是不够系统全面展开,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习风格中个别要素和类型的探讨。理论介绍居多、实证研究则较少。
1.学习风格的含义
对于学习风格,研究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释,正如托马斯?贝勒(Thomas Bello)所说:“学习风格的定义差不多与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者一样多。” 各研究者描述学习风格的角度不同,大致归结为4类:
1.1 从信息加工方式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Kinsella认为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接受信息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取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Dun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Marlin languis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体用来处理教育信息的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制约人发展的各 种变量影响下形成并贮存在个体神经组织和个性的深层结构之中。
1.2 从行为反应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Ciaxton和 Ralsto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刺激作出反应并运用刺激的一贯方式。
Keefe 先生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Tallmadge 和Shearer认为学习风格是个体与教学刺激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特征,这一方式导致作为刺激函数的各不相同的学习成就。
1.3 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Renzuui 和 Smith认为,学习风格是在特殊且被认定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人与课程、教材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偏好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的学习方法。
Schmeck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学习新材料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独特结合。
1.4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描述学习风格
Knopke&diekelman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定向或偏爱,它表明某特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喜欢采纳的学习方式”(1979年)。[2]
南京师范大学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的界定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3]
2.学习风格的特征
关于学习风格的特征,南师大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特征的分析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学习风格有三个特征。
2.1 独特性。学习风格使学习者在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通过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2 稳定性。学习风格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非表明它是不可改变的,同时要注意其可塑性,尤其在年幼时期可塑性更大,这一点恰恰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培养、完善其学习风格的主要依据。
2.3 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3.学习风格的类型
七十年代以后,开始运用测量、实验等方法对学习风格的类型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他们把学习风格分成不同的类型。
3.1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在20世纪40年代研究知觉个别差别时发现有些人易从视野中区分若干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则不然。由此,他根据场理论把人划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两类。
3.2 冲动型思维和反省型思维
卡根(Kagan,etal,1964)经过一系列实验后发现,有些学生知觉与思维的方式是以冲动为特征的,有些学生则以反省为特征。
3.3 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
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Pask,1976)曾和他的同事对整体性学习和系列性学习作了比较研究。英国心理学家帕斯克(Pask,1976)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大量调查发现,有些学生把学习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而另一些学生则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后者被称为整体性策略,而前者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3.4 辐合型与发散型
据美国的吉尔福特(J.P.Guilford)研究,辐合型(即求同思维)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辐合思维特性。
3.5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学习风格类型
3.5.1 费尔德模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费尔德(Richard M.Felder)教授及其同事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学习风格的内涵,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积极主动型/深思熟虑型学习者;感觉型/直觉型学习者;视觉型/语言表达型学习者;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学习者。
● 积极主动型/深思熟虑型学习者
积极主动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从事一些与积极主动有关的活动,如讨论、解释等来保持和理解信息。深思熟虑型学习者则习惯于首先静静的思考一番才从事一些活动。
● 感觉型/直觉型学习者
感觉型学习者情形与喜欢事实性的内容,而直觉性的学习者则常常更喜欢发现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及其相互关系。
● 视觉型/语言表达型学习者
视觉型学习者善于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表、流程图、电影、表演等,而语言表达型的学习者则对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常敏感。
● 循序渐进型/总体统揽型学习者
循序渐进型学习者倾向于用层次分明的步骤来理解课程材料,每一步骤遵循严格的逻辑程序。总体统揽型学习者情形与跳跃式思维,几乎不关注概念间的联系,而注重偶然性联系,然后以顿悟的方式获得对课程材料的理解。
3.5.2 杰斯特模式
这是学习障碍专家杰斯特等人提出的学习风格类型。学习风格是由不同知觉方式和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提出了四种学习风格,即视觉/语言型学习风格,视觉/非语言型学习风格,触觉/身体运动型学习风格,听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 视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视觉化和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能学得最好。
●视觉/非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视觉化和图表形式呈现的时候,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学得最好。
●触觉/身体运动型学习风格
当身体在从事活动时,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学的最好。
●听觉/语言型学习风格
当信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呈现是,具有这类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能学得最好
3.5.3 西尔弗模式
这是由美国西尔弗、斯特朗等人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学习风格的内涵而编制的学习风格模式。
通常,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景与不同的学习内容而灵活的选择学习风格,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反省识别自己的学习风格,保持自己的优势风格,提升自己的弱势风格,形成均衡的学习风格。
收稿日期:201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