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显示,“中风”是中国的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有196万人因“中风”去世。此外,“中风”还有极高的致残率——我国超过2/3的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重度残疾者近半数。这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社会负担,可谓一人“中风”,全家“瘫痪”。
中国疾控中心一项研究显示,脑卒中(又称“卒中”,俗称“中风”)是中国人的第一杀手。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增“中风”患者200万人,每年有196万人因“中风”去世。
站在“卒中死亡带”上
苗舟倒下的时候还在酒桌上拼酒。这一天本是朋友的大喜之日,他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只为给朋友送上祝福,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
送到医院的时候,苗舟已经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医生诊断为“中风”。医生立即进行了治疗,让苗舟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34岁的苗舟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正值壮年会患上“中风”这种“老年病”。没有任何病史的他最后把责任归结于抽烟与喝酒。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简单地讲,大脑需要血液供应营养来完成其复杂的功能,而血液的供应是通过血管输送到大脑里去的,如果因为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血管闭塞或破裂,就会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一般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又称颅内出血)两大类。
我国处于全世界两大“卒中死亡带”(即卒中高死亡地区)之一,其一是包括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在内的远东地区,其二是非洲。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仍以9%的速度上升。
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研究结果显示,全球90.7%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吸烟、酒精摄入、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10个危险因素相关。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人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充当了脑卒中的推手,比如吃的食物“过咸”。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80%的社区每天钠摄入量超过5克(相当于每天摄入12.5克以上的食盐)的国家。同时有研究表明,每天增加摄入1.15克钠(相当于2.875克盐),可增加6%的脑卒中发病率。
“以徐州地区为例,饮食以咸、辣为主,过多摄入盐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副主任叶新春解释说,高盐饮食导致体内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增高,为了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就会吸收相应的水分到血液中,会导致血容量过多,对血管壁压力增加,血压也随之升高,加大脑卒中的患病率。
此外,过快的生活节奏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一日三餐几乎都叫外卖。而外卖商家为了追求烹饪的速度和口味,往往使用更多的油和盐。可以想象,当我们陷入到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时,脑卒中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中国脑卒中患者正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有10%至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岁之前就发病了。
脑卒中还有极高的致残率——我国超过2/3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重度残疾者近半数。
叶新春介绍称,脑卒中发生以后,大脑的耗氧量非常厉害,可在数分钟内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死亡,进而造成相应部位神经功能缺损。
如果脑卒中发生在左脑,那么右半部分身体会受到影响,包括:身体右侧瘫痪、言语或语言障碍、行动缓慢、记忆丧失等;如果脑卒中发生在右脑,那么左半部分身体会受到影响,包括:身体左侧癱痪、视力受损、记忆丧失等。
其中,语言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易引起患者情绪障碍。
高致残率还意味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直接费用约为200亿元,这还不包括患者死亡或致残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很多脑卒中患者背后,一般都有一个疲惫的家庭,患者家人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可谓一人“中风”,全家“瘫痪”。此外,脑卒中导致年轻劳动力丧失,对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来说,也是沉重的打击。
怎样应对来势汹汹的脑卒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三项快速识别脑卒中:
第一项:患者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第二项:患者能否顺利举起双手?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第三项:患者能否流利对答?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就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目前来看,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具体来看,一级预防要对存在高危因素和家族遗传倾向者进行早期干预,通过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叶新春认为,我国一级预防的难点在于很多国人缺乏相关预防的基本常识,甚至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脑卒中没什么关系”“脑卒中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这可能与公共科普还不够有关。
总体来看,我国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仍比较滞后,公众不但缺乏正确知识,而且对其治疗也缺乏理解,给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级预防的对象,往往是已经有卒中症状或已发生卒中的患者,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我国二级预防的拐点常常在半年左右出现,也就是说,很多脑卒中患者遵医嘱服药的时间通常只有半年,之后就可能自行减药甚至停药,从而导致了脑卒中的复发。
在叶新春看来,完善脑卒中预防体系,加大科普力度,让更多地区普及脑卒中筛查,是脑卒中防控的重中之重。而在治疗方面,需要建立起更加高效的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让更多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时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脑卒中阻击战。
(《瞭望》新闻周刊等)
中国疾控中心一项研究显示,脑卒中(又称“卒中”,俗称“中风”)是中国人的第一杀手。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增“中风”患者200万人,每年有196万人因“中风”去世。
站在“卒中死亡带”上
苗舟倒下的时候还在酒桌上拼酒。这一天本是朋友的大喜之日,他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只为给朋友送上祝福,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
送到医院的时候,苗舟已经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医生诊断为“中风”。医生立即进行了治疗,让苗舟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34岁的苗舟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自己正值壮年会患上“中风”这种“老年病”。没有任何病史的他最后把责任归结于抽烟与喝酒。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简单地讲,大脑需要血液供应营养来完成其复杂的功能,而血液的供应是通过血管输送到大脑里去的,如果因为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血管闭塞或破裂,就会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一般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又称颅内出血)两大类。
我国处于全世界两大“卒中死亡带”(即卒中高死亡地区)之一,其一是包括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在内的远东地区,其二是非洲。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脑卒中发病率下降的背景下,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仍以9%的速度上升。
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研究结果显示,全球90.7%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吸烟、酒精摄入、不健康饮食、腹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和心理因素10个危险因素相关。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人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充当了脑卒中的推手,比如吃的食物“过咸”。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80%的社区每天钠摄入量超过5克(相当于每天摄入12.5克以上的食盐)的国家。同时有研究表明,每天增加摄入1.15克钠(相当于2.875克盐),可增加6%的脑卒中发病率。
“以徐州地区为例,饮食以咸、辣为主,过多摄入盐是造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副主任叶新春解释说,高盐饮食导致体内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增高,为了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就会吸收相应的水分到血液中,会导致血容量过多,对血管壁压力增加,血压也随之升高,加大脑卒中的患病率。
此外,过快的生活节奏下,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一日三餐几乎都叫外卖。而外卖商家为了追求烹饪的速度和口味,往往使用更多的油和盐。可以想象,当我们陷入到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时,脑卒中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今,中国脑卒中患者正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有10%至15%的中青年患者在45岁之前就发病了。
脑卒中还有极高的致残率——我国超过2/3的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重度残疾者近半数。
叶新春介绍称,脑卒中发生以后,大脑的耗氧量非常厉害,可在数分钟内引起脑细胞不可逆死亡,进而造成相应部位神经功能缺损。
如果脑卒中发生在左脑,那么右半部分身体会受到影响,包括:身体右侧瘫痪、言语或语言障碍、行动缓慢、记忆丧失等;如果脑卒中发生在右脑,那么左半部分身体会受到影响,包括:身体左侧癱痪、视力受损、记忆丧失等。
其中,语言障碍是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失语症,易引起患者情绪障碍。
高致残率还意味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直接费用约为200亿元,这还不包括患者死亡或致残导致的劳动力丧失引起的间接经济损失。很多脑卒中患者背后,一般都有一个疲惫的家庭,患者家人付出了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可谓一人“中风”,全家“瘫痪”。此外,脑卒中导致年轻劳动力丧失,对渐渐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来说,也是沉重的打击。
怎样应对来势汹汹的脑卒中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三项快速识别脑卒中:
第一项:患者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第二项:患者能否顺利举起双手?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第三项:患者能否流利对答?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就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目前来看,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具体来看,一级预防要对存在高危因素和家族遗传倾向者进行早期干预,通过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危因素,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叶新春认为,我国一级预防的难点在于很多国人缺乏相关预防的基本常识,甚至很多人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脑卒中没什么关系”“脑卒中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这可能与公共科普还不够有关。
总体来看,我国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仍比较滞后,公众不但缺乏正确知识,而且对其治疗也缺乏理解,给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级预防的对象,往往是已经有卒中症状或已发生卒中的患者,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我国二级预防的拐点常常在半年左右出现,也就是说,很多脑卒中患者遵医嘱服药的时间通常只有半年,之后就可能自行减药甚至停药,从而导致了脑卒中的复发。
在叶新春看来,完善脑卒中预防体系,加大科普力度,让更多地区普及脑卒中筛查,是脑卒中防控的重中之重。而在治疗方面,需要建立起更加高效的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让更多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及时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脑卒中阻击战。
(《瞭望》新闻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