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核心能力是在校大学生就业、再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必备的能力。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职业技能、职业岗位等结合起来,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在办学理念上把教育与就业相结合,注重“三全育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综合能力,适用于所有工作岗位和人员的一种能力。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将学生的素养和技能进行培养,积极响应“双高”建设,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结合。[1]这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要对其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养”“高技能”人才,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响应“双高”建设的号召下,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结合新形势和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成绩较为理想。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专业性质的职业培训,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其组成部分方面,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在职业教育中,未来职业还没有定型。这些就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解,适当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总结和分析新的就业条件、经验、新的挑战。采取科学对策,积极寻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如何结合“双高”建设,将我国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全球疫情,就业形势将继续严峻,失业率将上升。[2]中国的教育陷入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就业困难与高等院校的扩大相矛盾,这表明,目前的高等教育不足以满足教育的需要。关于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全国会议指出:为了提高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市场导向、市场准入、与工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对教师的培训。在职业培训模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教育质量。高职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与职业是不可分割的。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较差,轻视理论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招生的批次不同生源结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差,这样的情况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专业性较强,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专业知识学不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功利化思维的影响,注重考虑实际见效的成果,轻视和忽视理论课程学习。还有就是学校的理论课程压力不大,没有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了在一部分学生的认知里,理论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上理论课程是在浪费时间。为此产生了有学生在理论教学课程中看其他学科的书籍、不专心听讲,甚至不带教科书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的培养,对理论教学课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重视。另外,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例如在人才的选拔上,存在着重视技能、轻视精神文明素养的现象。这一价值取向的产生使得理论课程在学生心中无足轻重,没有对学校的“双高”建设有足够全面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了,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经验,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质量不高。为了使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不太愿意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这个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身心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学校管理的制度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要进行顺应时代的改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职工主要由公办高校和社会招聘人员组成。教育人员不稳定,管理人员质量不高,他们很多人不了解学生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理论知识,没有学习相应专业知识的动力,管理的方法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目前,由于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管理人员的人事关系是人事代理,他们对学校没有归属感,职称晋升也受阻,所以导致对学生管理工作往往缺乏热情,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也就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指导工作。[3]
(三)部分学生工作功利性意识较强,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强烈的实现事业的愿望,渴望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思想表现,如愿意承担后果,不推卸责任,能够冷静地面对挫折,更客观地处理事情,他们与他人合作良好,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往往十分关心自己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对等的回报,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是以经济报酬为准。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发现,开展很多校内实践活动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报酬,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低,并不去考虑通过这些活动,对自己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甚至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人员都很难组织,更谈不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了。这更说明对高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奉献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
解决对策
(一)建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更应该注重在办学理念上把教育与就业需求相结合。首先,必须加快对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的调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提高高职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最基本保障。这需要在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去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等教育的方向必须和社会的需求同步,积极促进课程编制的调整,以及职业培训的改革,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其次,在课程的制定上应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要要求学生有运用原理解決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5]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转换教学的模式,将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讲清理论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 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响应“双高”建设的号召下,对于课程的开展形式是尝试着多种多样和更符合学生要求的形式进行,比如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的录制,课程与思政的深入融合等等。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居家期间,学校机电工程分院创新推出的由专业课教师围绕专业课教学拍摄的“杨职电影”将课程内容以轻松、新颖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教育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同时,也注意教学方向和专业精神相结合,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方面也要进行大力的、用心的培养,积极响应“双高”建设,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二)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课堂效率
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课堂效率无疑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首先,从获取专业技能的角度来看,课堂教育是获取大量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实践技能的关键。就职业态度而言,教师的课堂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学生职业热情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需要学生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有乐观的职业精神,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从而引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课堂管理方面,要求每天尤其是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学生要进行二十分钟的经典晨读时间。通过晨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经典文章,还可以通过清晨的朗读让学生精神焕发,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好的精神状态,一举两得。同时,进行适宜的课堂提问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职业发展、职业选择乃至职业生活的深刻反思。利用课堂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6]
(三)加强校企合作,响应“双高建设”
在“双高”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进行两把抓。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引起重视,这些都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落实。将课程与就业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熟悉实验实训的过程,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全面铺垫,并使其对工作有第一手感觉和认识,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就业企业中工作的职能、内容的认识。[7]实习也是一种双向学习过程,可以将人才引到企业中去,为企业提供效益,也可以在企业中学习到更多的技术进一步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效率。将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将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具体措施为:定期邀请外界专家到学校对学生以及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开展讲座,指导教师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建议,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用人需求。还可以邀约外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讲解以及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完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的“双高”建设。[8]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实行的培养方式是“2.5+0.5”的培養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校学习两个半学期后,大三第二学期就前往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就通过实习对于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试验,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合理和更科学的认识。还有就是学校长期聘任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课程传授,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和企业进行互动和沟通,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和需求,也才能真正实现“双高”建设的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必须朝着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方向迈进。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教育由于企业教育的普及就业指导方案的改革,高职院校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教学方案进行改变,应当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为学生提供就业知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王云江,宋晓玲.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5-8.
[2]周建松.“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13-18.
[4]朱春花,任晓龙.“双高”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路径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32-34.
[5][7]杨素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岗位聘任考核创新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4):59-62.
[6][8]韩华柳,赵蕾蕾.“双高计划”背景下构建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3):93-99.
作者简介
陈 荣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是一种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的综合能力,适用于所有工作岗位和人员的一种能力。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将学生的素养和技能进行培养,积极响应“双高”建设,要求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充分结合。[1]这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要对其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养”“高技能”人才,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响应“双高”建设的号召下,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结合新形势和大学生特点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成绩较为理想。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专业性质的职业培训,其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其组成部分方面,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在职业教育中,未来职业还没有定型。这些就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解,适当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总结和分析新的就业条件、经验、新的挑战。采取科学对策,积极寻求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如何结合“双高”建设,将我国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与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全球疫情,就业形势将继续严峻,失业率将上升。[2]中国的教育陷入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就业困难与高等院校的扩大相矛盾,这表明,目前的高等教育不足以满足教育的需要。关于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全国会议指出:为了提高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市场导向、市场准入、与工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对教师的培训。在职业培训模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以确保教育质量。高职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与职业是不可分割的。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较差,轻视理论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招生的批次不同生源结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差,这样的情况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专业性较强,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专业知识学不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功利化思维的影响,注重考虑实际见效的成果,轻视和忽视理论课程学习。还有就是学校的理论课程压力不大,没有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了在一部分学生的认知里,理论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上理论课程是在浪费时间。为此产生了有学生在理论教学课程中看其他学科的书籍、不专心听讲,甚至不带教科书的情况时有发生。学生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的培养,对理论教学课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重视。另外,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趋势下,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例如在人才的选拔上,存在着重视技能、轻视精神文明素养的现象。这一价值取向的产生使得理论课程在学生心中无足轻重,没有对学校的“双高”建设有足够全面的认识,更谈不上重视了,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由于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经验,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质量不高。为了使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不太愿意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这个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身心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学校管理的制度不能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要进行顺应时代的改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职工主要由公办高校和社会招聘人员组成。教育人员不稳定,管理人员质量不高,他们很多人不了解学生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理论知识,没有学习相应专业知识的动力,管理的方法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目前,由于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管理人员的人事关系是人事代理,他们对学校没有归属感,职称晋升也受阻,所以导致对学生管理工作往往缺乏热情,容易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也就无法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指导工作。[3]
(三)部分学生工作功利性意识较强,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都有强烈的实现事业的愿望,渴望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调查显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思想表现,如愿意承担后果,不推卸责任,能够冷静地面对挫折,更客观地处理事情,他们与他人合作良好,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往往十分关心自己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对等的回报,大多数学生的职业规划是以经济报酬为准。在日常的管理中我们发现,开展很多校内实践活动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报酬,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低,并不去考虑通过这些活动,对自己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甚至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人员都很难组织,更谈不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了。这更说明对高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奉献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
解决对策
(一)建立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更应该注重在办学理念上把教育与就业需求相结合。首先,必须加快对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的调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提高高职学生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最基本保障。这需要在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去寻找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进行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高等教育的方向必须和社会的需求同步,积极促进课程编制的调整,以及职业培训的改革,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其次,在课程的制定上应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要要求学生有运用原理解決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5]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转换教学的模式,将理论联系实践。不仅要讲清理论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提升。 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响应“双高”建设的号召下,对于课程的开展形式是尝试着多种多样和更符合学生要求的形式进行,比如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的录制,课程与思政的深入融合等等。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居家期间,学校机电工程分院创新推出的由专业课教师围绕专业课教学拍摄的“杨职电影”将课程内容以轻松、新颖的方式进行线上教学,教育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同时,也注意教学方向和专业精神相结合,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方面也要进行大力的、用心的培养,积极响应“双高”建设,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二)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课堂效率
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职业素养教育的课堂效率无疑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首先,从获取专业技能的角度来看,课堂教育是获取大量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实践技能的关键。就职业态度而言,教师的课堂行为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学生职业热情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需要学生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行为、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有乐观的职业精神,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从而引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实现课堂管理方面,要求每天尤其是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学生要进行二十分钟的经典晨读时间。通过晨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经典文章,还可以通过清晨的朗读让学生精神焕发,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好的精神状态,一举两得。同时,进行适宜的课堂提问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职业发展、职业选择乃至职业生活的深刻反思。利用课堂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6]
(三)加强校企合作,响应“双高建设”
在“双高”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进行两把抓。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引起重视,这些都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和落实。将课程与就业相结合,使得学生可以熟悉实验实训的过程,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全面铺垫,并使其对工作有第一手感觉和认识,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就业企业中工作的职能、内容的认识。[7]实习也是一种双向学习过程,可以将人才引到企业中去,为企业提供效益,也可以在企业中学习到更多的技术进一步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效率。将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去,将理论与实践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具体措施为:定期邀请外界专家到学校对学生以及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开展讲座,指导教师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建议,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用人需求。还可以邀约外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讲解以及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完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积极响应国家的“双高”建设。[8]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实行的培养方式是“2.5+0.5”的培養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校学习两个半学期后,大三第二学期就前往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就通过实习对于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试验,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合理和更科学的认识。还有就是学校长期聘任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课程传授,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和企业进行互动和沟通,这样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和需求,也才能真正实现“双高”建设的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必须朝着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方向迈进。在“双高”建设的背景下,教育由于企业教育的普及就业指导方案的改革,高职院校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教学方案进行改变,应当适应当前的就业状况,为学生提供就业知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王云江,宋晓玲.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2):5-8.
[2]周建松.“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13-18.
[4]朱春花,任晓龙.“双高”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路径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32-34.
[5][7]杨素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岗位聘任考核创新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04):59-62.
[6][8]韩华柳,赵蕾蕾.“双高计划”背景下构建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3):93-99.
作者简介
陈 荣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