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物质文明愈发达,对道德水准要求也愈高。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大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他们公德行为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公德养成教育,就是要强化他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适应过程, 其目的是有意识培养在公共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70-01
一、公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而社会的物质文明愈发达,对道德水准要求也愈高。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社会公德作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对大学生进行公德养成教育,就是要强化他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适应过程, 其目的是有意识培养在公共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当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公共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是未来的职业人,他们公德行为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良好公德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实践过程,既有学校的理论教育,也有学生自身参与的实践过程,公德教育,养成是出发点,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教育的重点在于受教育者的主动行为和自然行为。
二、公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公德养成的环境
营造一个整齐干净的校园环境,建设绿色生活区。大学生的活动时间空间几乎都在校内,学校的操场、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等构成了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环境。学校既有教育管理的任务,同时又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内心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公德意识的增强,取决于其自觉性和能动性。” [1]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上课不迟到;进入图书馆走路要轻,不应拨打、接听手机,爱护书刊资料,自觉把书刊、桌椅复归到原位,不应为他人占座位;在食堂时自觉排队,餐后不在桌上留下餐具和食物残渣;在其他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随地吐痰或大声喧哗。
(二)培养自我养成教育能力
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的公德教育要植根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社会公德内涵。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为当代大學生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如《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礼”既是内在品格,又是外在的修养。
2.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的养成,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而且还需要道德认知的理性引导、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意志的磨炼。”[2]良好的公德规范首先从养成意识教育开始,在养成教育中强化规则意识、尊重意识、底线意识,从学校校园文化教育、到课堂教育、教学等环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最终形成稳定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
(三)强化行为养成
1.良好行为的养成,关键是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书育人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地方,抓住学校教育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习惯成自然”。
2.良好行为的养成,教师是表率
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升自身的公德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教育、影响、启迪学生做文明的使者,“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文化素养,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良好行为的养成,从细节入手
培养好习惯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抓起。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举止要端正、优雅,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上的反应,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貌,是大学生应有的修养和风度,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4.良好行为的养成,要持之以恒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训练过程,好的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在活动中感受,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要常抓不懈,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使其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不断提升。
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以“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使其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不断提升,养成文明习惯,让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成刚.试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教育[J].理论界 2013(5)
[2]牟世晶.简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个体维度[J].教育探索2012(6)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070-01
一、公德养成教育的意义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高要求。而社会的物质文明愈发达,对道德水准要求也愈高。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社会公德作为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对大学生进行公德养成教育,就是要强化他们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适应过程, 其目的是有意识培养在公共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当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公共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是未来的职业人,他们公德行为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良好公德的形成和行为的养成,需要长期不懈的实践过程,既有学校的理论教育,也有学生自身参与的实践过程,公德教育,养成是出发点,通过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教育的重点在于受教育者的主动行为和自然行为。
二、公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营造公德养成的环境
营造一个整齐干净的校园环境,建设绿色生活区。大学生的活动时间空间几乎都在校内,学校的操场、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等构成了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环境。学校既有教育管理的任务,同时又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内心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公德意识的增强,取决于其自觉性和能动性。” [1]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上课不迟到;进入图书馆走路要轻,不应拨打、接听手机,爱护书刊资料,自觉把书刊、桌椅复归到原位,不应为他人占座位;在食堂时自觉排队,餐后不在桌上留下餐具和食物残渣;在其他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随地吐痰或大声喧哗。
(二)培养自我养成教育能力
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的公德教育要植根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社会公德内涵。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为当代大學生社会公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如《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礼”既是内在品格,又是外在的修养。
2.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
“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的养成,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环境而且还需要道德认知的理性引导、道德情感的培育、道德意志的磨炼。”[2]良好的公德规范首先从养成意识教育开始,在养成教育中强化规则意识、尊重意识、底线意识,从学校校园文化教育、到课堂教育、教学等环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最终形成稳定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
(三)强化行为养成
1.良好行为的养成,关键是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书育人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地方,抓住学校教育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习惯成自然”。
2.良好行为的养成,教师是表率
教师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升自身的公德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通过自身良好的道德行为来教育、影响、启迪学生做文明的使者,“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文化素养,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良好行为的养成,从细节入手
培养好习惯就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抓起。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举止要端正、优雅,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上的反应,良好的言谈举止和文明礼貌,是大学生应有的修养和风度,也是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4.良好行为的养成,要持之以恒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训练过程,好的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在活动中感受,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行为方式。养成教育要常抓不懈,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从现在做起, 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使其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不断提升。
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以“善小”而为之,虽“恶小”而不为,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使其自身的社会公德素质不断提升,养成文明习惯,让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成刚.试论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教育[J].理论界 2013(5)
[2]牟世晶.简论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个体维度[J].教育探索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