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短视频中苗族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女性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快手为代表的社交短视频平台兴起之后,苗族女性有了主动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本文从快手平台上抽取了200个有关苗族女性的短视频,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内容对比分析快手短视频中的苗族女性形象。研究结果显示:苗族女性在快手平台上的自我呈现以年轻女性为主,大多以单人形式出现;呈现方式较为多元,体现出苗族女性不同于大众传统印象的特征;同时,苗族女性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职业身份更加多样化,表现出更多的社交和经济需求。但是部分展现苗族女性形象的短视频内容也存在同质化、过度迎合大众审美等问题。
  关键词:苗族;女性形象;快手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095-03
  一、引言
  苗族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从历史上看,苗族女性地位的变迁经历了从母系社会的地位崇高到父系社会的地位低下,再到如今的男女平等。有学者认为:“苗族女性几乎参与了苗族所有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苗族女性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比男性文化更具代表性。”[1]
  一直以来,苗族的女性形象一直都处于被建构的状态,苗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也未能实现大范围传播。想要真正了解苗族女性群体的真实形象,就必须选择一个用户可以直接展现自我的平台。因此本文选择快手作为研究目标媒体, 2021年1月5日到2021年1月12日为样本采集时段,共筛选出200个有效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以期了解苗族女性在快手平台的形象呈现特征。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与抽样
  鉴于本文研究的是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的特定群体,在选取样本时需要根据主观经验选择符合标准的视频。因此本文主要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在2021年1月10日和1月11日的同一时间段进行样本的收集和抽取。具体方法是在用户集中使用快手的晚间时段20点至22点,在快手的搜索栏中,输入关键词“苗族”“苗族 女”等,在视频栏中进行样本收集,剔除不符合上述样本选取标准的视频,并将符合要求的样本视频,昵称、内容、发布时间等进行截图存档,以便进行二次筛选,保证样本收集的准确性,最后获得200个有效样本。
  (二)类目建构
  本研究的类目建构过程是在课题组导师的指导下,由八位硕士生共同参与完成,笔者又依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有所增添或删减。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进行,分析方法主要是频率分析和交叉表分析。
  具体类目建构为:将样本类型分为形象展示类/日常展示类/技能展示类/剧情段子类/作品(产品)展示类/知识科普类/其他;按照社会年龄,将年龄划分为未成年女性/青年女性/中年女性/老年女性;根据苗族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的特点[2],将女性人数划分单人/多人。在女性外在形象的变量中,苗族女性的服饰是苗族服饰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苗族历史和文化[3],因此将穿着服饰分为着民族服饰/着非民族服饰但配有标志性民族装饰/着非民族服饰;将妆容划分为有化妆/未化妆/无明显体现;将发型划分为長发/短发/中长发/无明显体现;把身材划分为正常/苗条/肥胖/无明显显现;人物出现场所划分为私人空间/公共场所/自然环境;语言划分为使用苗语/使用普通话/本民族语言和普通话并用/使用地方方言/无个人语言;职业分为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业人员/上班族/领导者/未显现;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不详;文案类型划分为无文案/解释画面内容/补充画面内容/情感抒发式/观点输出式/互动式/其他;样本调性分为/正面/负面/中性;视频诉求分为自我展示/售卖产品/传承民族技艺/教授知识/社交/其他;加入何种群聊根据快手的系统分类,可分为粉丝/游戏/吃喝玩乐/兴趣爱好/同城同乡/同学/亲友/交友/行业交流/学习成长;最后统计了是否有快手小店、有无视频包装、有无明显剪辑。
  三、结果与分析
  (一)视频类型多样,缺乏优质内容
  1.样本类型分布较均匀,身体叙事突出。根据对样本类型的频率统计,抽取的200个有效样本中,形象展示类的视频最多,占比32.5%,这类作品大多数都是通过自拍或者他拍的方式,以单个或多个女性为展示对象,配以平台上的音乐来展示女性的身材和容貌。这类视频中的女性主要是用自己的身体在镜头前“表演”,身体叙事成为视频的主要内容。在这类视频中,女性成为被凝视的对象。技能展示类占比29.5%,这类视频的内容主要是唱歌跳舞,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的苗歌和苗舞,还有苗族芦笙、苗族刺绣技术等的展示。其次就是日常展示类的视频,占比23.5%,这类视频展示的是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比如美食、婚嫁、节庆活动等等,体现苗族习俗多样,苗族女性热爱生活、朴实等特点。作品(产品)展示类和知识科普类的视频也有体现,分别占6.5%和5.5%。剧情段子类的视频最少,只有5个,这一类的视频是模仿网络流行段子或者对口型,其目的也是为了自我展示,或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
  总的来说,每一种视频类型在本文所抽取的200个样本中都有所体现。类型的多样体现了苗族女性在快手平台上乐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也和快手“拥抱每一种生活”的理念相契合。
  2.内容缺乏新意,优质内容少。本文抽取的各类型样本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形象展示类的视频,大部分女性都是面对镜头跳简单的舞蹈、对口型唱歌,甚至只是在镜头前做表情或者手势,再配以平台音乐进行展示。技能展示类的视频则以唱歌跳舞为主,且只是作为用户的个人兴趣展示,专业化程度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表明,苗族女性在发布内容时并未对视频进行精心的包装和修饰,呈现形式较为简单。
  (二)年龄段集中,各年龄段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1.视频呈现以年轻女性为主。根据数据统计,样本中青年女性的呈现最多,占比77%;将年龄段和视频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青年女性的展示内容包含了所有类型,其中形象展示类占比最多,其次是技能展示类和日常展示类。对中年女性进行展现的样本占比12%,其次是未成年女性和老年女性。由此可见,快手上苗族女性用户的年龄覆盖率广,包容性强,但是青年女性依然是主流,其他群体存在被边缘化的问题,尤其是老年女性的形象展现大多是由其晚辈拍摄上传,她们本身也许并没有进行软件操作的能力和展现意愿,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不高。   2.样本女性以单人出现为主。对样本中的女性人数进行统计,在所有的有效样本中,单人展现的视频占比70%,且单人展示的视频多是进行形象展示和技能展示类;多人呈现的视频仅占30%,以日常生活展示为主,重点突出苗族女性在节庆活动、婚礼等场合的聚集性。
  (三)女性外在形象迎合大众审美
  1.对民族服饰认同感强。民族服饰,作为最直接的视觉符号,可以有效作为识别民族身份信息的工具[4]。根据统计显示,样本中着民族服饰的最多,占比88.5%;对穿着和视频诉求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着民族服饰的视频主要是为了自我展示。另外,苗族内部的不同支系有不同的服饰种类,在一些苗族支系当中,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服饰区别也很大,在不同的视频中不同的服饰类型标识着她们的身份。可见,苗族女性在快手这样的大众化平台中进行自我展示时会通过民族服饰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
  2.化妆女性居多,头部有配饰的样本居多。在所有的有效样本中,化妆的视频占比72.5%,未化妆的仅有44个,还有11人对女性的脸部没有特别展示,即以背面拍摄的形式出现。人物妆容和年龄段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在化妆的女性当中,以年轻女性为主,未成年中也有7人有明显的化妆痕迹,这些未成年人的年龄在15~18岁之间,而所有老年女性的样本都没有化妆的痕迹。这些数据表明,苗族女性在快手上的呈现以年轻漂亮为重要特征。
  对视频中女性的头发长短进行统计显示,“无明显显现”的样本数目最多,占比47%,这是因为苗族女性服饰中的头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体现他们的身份标识。长发的样本有70个,占比35%,其次是中长发,占比16%,短发仅有4个样本。总的来说,在大众的固有审美当中,短发总与中性相关联,长发代表女性温柔知性的形象,而快手中的苗族女性发型也是以长发和中长发为主。
  3.身材以苗条和正常为主。在对女性身材的统计中,女性身材分布最多的是苗条身材,共118个视频,占比达到59%。对身材和样本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在苗条身材的女性中,形象展示类占比最大,达39%,其次分别是技能展示类和日常展示类。对身材和年龄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在118个身材苗条的女性视频中,青年女性有103个,而样本中体型是肥胖的青年女性只有3个,可以看出一些苗条的苗族年轻女性会更愿意在镜头前自我展示,苗族女性的形象呈现在身材上也会迎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另外,在肥胖的9个样本中,5个都是中年女性,也可以看出中年女性在快手上的形象展示相较青年女性来说,对身材的关注程度较低。
  (四)展示自我的场合分布均匀
  统计发现,样本中女性出现的地点分别出现在私人空间、公共场所和自然环境当中,场景丰富,分布较为均匀,主要呈现出私人领域前台化、敢于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的特点。首先,出现地点在私人空间的视频有74个,占比37%,这些私人空间包括家庭、房间、庭院。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家庭环境是后台,但是快手作为一个公共传播平台,用户将自己的私人空间展示在前台,将自己的私人领域前台化。除此以外,出现地点在公共场所的有74个,占比37%,出现在自然环境中的样本数是52个,占比26%,在这两个场所的展示屬于社会前台,给了其他人围观的机会,自然环境包括劳动地点、农村地区的树林、湖泊等,体现了苗族女性生活的场所景观。
  (五)人物原声少,多以配乐表达
  对语言元素的统计显示,在所有的视频样本中,有52%的视频没有使用人物原声,这类视频中主要是使用视频配乐,或是视频中的主体人物没有讲话。视频的配乐大多是网络流行音乐或者纯音乐,也有一些是苗族歌曲。除了没有使用个人语言的样本中,占比最多的是使用苗语的视频,共有61个,占比30.5%;其次有26个使用普通话的视频,占比13%,且很多使用普通话的样本带有地方口音。
  概括而言,在快手上自我展示的苗族女性大多数都会本民族语言,苗语在苗族女性群体中的视频传播中使用率更高,且由于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普通话的使用率不如民族语言。
  (六)样本调性以中性为主
  对样本调性的统计显示,中性调性的视频占比77%;对样本调性和样本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中性调性视频最多的是形象展示类和技能展示类,其次是日常展示类。本文将以传承民族文化为目的的视频和展现苗族女性正面积极形象的样本归为正面视频,得到正面调性的样本33个,占16.5%,这类视频最多体现在日常展示类和技能展示类,正面调性的视频为我们呈现了苗族的文化科普和苗族女性吃苦耐劳、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美好形象。负面调性的样本有13个,占比6.5%,这类视频全部属于形象展示类,这些视频中的女性故意穿着暴露,也会在文案中故意说一些夸张低俗的话语,比如“00后缺一个爱人”“祝所有爱人都分手”“不小心曝光了”等,以此来追求关注度和播放量,这类视频中也有多达上万的点赞。
  对样本调性的统计表明,快手上的苗族女性呈现的形象是多元丰富的;负面调性的视频占比少,表明,虽然存在一些审丑、低俗的现象,但是总体素质是较高的。同时正面调性视频较少也表明大众对苗族女性的正面形象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
  (七)苗族女性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1.不轻易显示身份,部分女性经济独立意识突出。本文对苗族女性的公共角色和私人角色进行了统计,公共角色主要体现在职业这一变量,私人角色主要体现在其婚姻状况。在所有的有效样本中无法解读职业身份的视频有148个,占比74%,无法判断出婚姻状况的有150个,占比75%。可见,在快手平台上,苗族女性用户的身份不会轻易在时长有限的视频中有所显现。在身份有所显现的视频中,职业为商人的视频占比最高,其次分别是农民和上班族,占比非常小。
  总体来说,苗族女性群体在快手上呈现的形象,角色身份并不突出,私人身份和公共身份不是视频呈现的重点。但是在视频中体现的角色可以表明,苗族的女性在现代经济发展当中,除了扮演传统的家庭角色之外,形成了新的经济角色,苗族女性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实现。当今社会,苗族女性的职业选择多样化,她们开始摆脱家庭的束缚,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依托于苗族女性群体在传统民族文化中沿袭下来的苗族特色技能,如刺绣、芦笙、苗服等,再加上快手传播速度快、算法推送技术的成熟,她们迎合市场发展,开始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把产品的文化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   2.苗族女性的社交和经济需求凸显。苗族女性在时代的推动之下开始主动地调整自己,促使其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都有所拓展。本文的数据发现,部分苗族女性在快手平台上表现出了售卖产品的诉求和社交诉求。
  对苗族女性发布视频的诉求进行统计后得出,在所有有效样本中,售卖产品的诉求有25个,占12.5%,社交诉求有12个,占6%;在加入群聊的统计中,70.5%的女性没有加入任何群聊,但是有24%的苗族女性创建了“粉丝”群聊;在所有样本中,有40个样本用户拥有快手小店。这些数据表明,部分苗族女性发掘到了快手的营销价值,利用短视频吸引潜在消费者,通过自我形象呈现展示产品,还有一些用户在视频文案或者自我简介中加入定位信息或联系方式,宣传自己的店面。同时还通过建立粉丝群的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推销产品,宣传商铺的目的。
  另外,情感也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建立、维系与他人联系的重要因素。一些以社交需求为目的的视频用户没有进行商业活动,她们将快手作为自己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的平台,从而获得自我认同、他人认同和情感上的满足。
  四、结语
  快手为苗族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苗族女性可以在这个平台展现真实面貌。本文的研究发现,与传统媒体所建构的形象相比,苗族女性在快手中的形象丰富多元,更加符合苗族女性的现实状况,且苗族女性更敢于展现和表达自己,视频诉求也各不相同,体现了苗族女性在时代变迁之下社会地位的提高、身份角色的拓展和更深层次需求的满足。但是整体看来,苗族女性形象的展现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刻板印象,其外在形象特征依然迎合了大众审美趋向,且视频质量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一些视频甚至存在低俗、博眼球等現象,对苗族女性形象有所损害。因此,要想改善苗族女性在快手平台上的形象,需要女性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慧琴.苗族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8.
  [2] 何晓艺.社会性别文化视野下的贵州苗族女性发展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9.
  [3] 周梦.贵州苗族女性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研究[J].纺织导报,2017(07):103-105.
  [4] 安丽哲.民族服饰的符号功能与伦理秩序的建构——以苗族服饰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33(05):56-61.
  作者简介:张旋(1998—),女,山西晋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栏目纪录片是以记录真实事件发展过程编制的电视节目,纪录片的内容均保持真实性和具体性,电视观众的审美水平大幅度提升,使得纪录片得到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网络媒体的崛起,给电视纪录片带来了生存困境与挑战。因而,本文对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生存困境与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电视栏目;纪录片;生存困境;生存对策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1
摘要:融媒体时代,民族地区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互联网表达与民族语态相融合的范式转型,有利于构建融媒体语境传播的新理念、新格局。本文通过分析西藏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在表达上适应融媒体变革、主动介入节目真实表达,如何不断践行“四力”、增强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如何提升政治素养和知识储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民族地区播音员主持人成长路径与努力方向。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民族语态;播音员主持人;传播范式  中图分类号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发表在重点中文学刊上的以“新生代农民工和新媒体关系”为核心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试图勾勒出此研究领域的知识地图。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赋权;认同;融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087-0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时代产物,农民工因其能折射出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时代变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到来,这给纪录片的创作、传播等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同时涌现出的VR、5G等新媒体技术也正在改写纪录片的生态景观,逐渐步入立体式融合阶段。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生态的变迁进行探讨,分析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融合范式,重点探索纪录片的转型路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纪录片;融合范式;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
摘要:高校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其学习、生活、成长的内在需求。本文基于社会渗透理论分析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在四个发展阶段的新特性:场域空间扩散启动多元化关系链、信息多元供给卷入浅层次情感交互、信任情感堆叠转化人际强弱关系、高频互动模式形成人际亲密“圈层”。同时指出网络人际交往的风险和危机:“圈层效应”导致的社会认知偏差、“信息爆炸”导致的价值取向盲从、“信任危机”导致的隐私泄露风险、“数字化生存”
近年来,暖新闻在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积极传播暖新闻是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需要.本文以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最美安徽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出版物的营销每况愈下。本文旨在探讨纸质出版物在目前的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路径展开探索,旨在促进我国出版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新闻宣传;纸质出版物;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0210-03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数码产品日新月异,新媒体蓬勃兴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电脑终
摘要:新媒體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进步,给现代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传统新闻媒体可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从而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环境。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融合,在给现代新闻传播提供新的发展路径的同时,也让传统新闻传播主体面临采编、传播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分析传统新闻的发展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是研究传统新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摘要:標点符号作为语言文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语言书面语中起着大体一致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符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文章对现代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标点符号系统进行梳理,着重比较几种主要的用法互不相同的符号。只有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方可提高出版物质量。  关键词:标点符号;出版物;汉语;英语;用法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1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纸质图书出版为主导业务的传统出版企业仅仅靠优质内容已很难保持用户黏度,留住用户越来越难。出版企业唯有积极应对挑战,探索利用新媒体提升用户黏度的路径,才可能跟上出版业快速发展的脚步。本文提出建立数字平台,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专题直播圈粉,锁定目标用户;持续、定期推送专题文章,形成对用户的黏度三大措施,探析新媒体在提升土木类图书用户黏度中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土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