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来源 :文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f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海东大将(1900-1970),湖北黄陂人,六代窑工世家,历经百余仗,九次负伤,身上战伤十七处。时人称“中国之夏伯阳”(夏伯阳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红军指挥员,他足智多谋、顽强勇敢、屡建奇功)。徐海东参加革命后,其亲属66人被国民党杀害,其中27位近亲,39位远亲。
  毛泽东曾如此评价徐海东:“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蒋介石则视徐海东为“文明一大害”,曾发通缉令:“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投诚我军,当赏洋十万。”徐海东入晋,阎锡山亦发通缉令:“凡击毙徐海东者,赏洋五万元。”徐海东闻之,自摸后脑勺说:“阎老西不如蒋介石,太小气了。”
  1933年初春,红二十五军围攻七里坪,战斗失败,损失了3000余人。鄂豫皖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大计。徐海东直言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小资产阶级的领导,只顾自己喝饱吃足,不顾红军战士死活。”沈大怒,当场推押徐东海出会场,命令他做检讨,并准备以“肃反重点人物”处置。
  这时,忽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徐海东暗忖:冤死不如战死。于是直奔前线,脱去棉衣,赤膊挥刀,亲率交通队官兵冲向敌阵。敌军大骇而溃退。沈泽民得知后,紧握徐海东的手说:“惭愧,惭愧,险些误杀忠良。”徐海东说:“杀了我,谁去杀敌人?”
  1934年12月上旬,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于陕南庾家河与敌激战。一颗子弹洞穿他的左眼底,由颈后出。徐海东昏迷四天四夜,醒后第五天,即由四人抬着指挥作战,屡战屡胜。每次大战之后,徐海东倒头即睡,雷打不动,短者一天一夜,长者两至三日。他睡后,部属皆不安,既忧其醒,又忧其一睡不醒。他醒了,大家皆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徐海东平时闻战则喜。不战,则病发,精神恍惚;战,则病愈,精神焕发。他常常自言:作战为治病之良药。
  徐海东治军极严,有时挥鞭挞人。某人提意见:“军阀主义。”他说:“不打好人。”坚持不改其习。长征途中某日,大雨。部队宿营某村,夜半,前方传令:“快速前进。”其时,敌前堵后追,官兵亦十分疲劳,号声嗒嗒,全然不觉。徐海东挨家挨户检查,挥鞭先将团长政委抽醒,然后又驱出200余人。某人亦在内,后徐问之:“不用鞭抽你,你能活到今日?”此人无言以对。
  1935年冬,毛泽东派军委后勤部部长杨至诚向徐海东借2500块钱,以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问供给部部长查国桢:“家底有多少?”查答:“7000块。”徐海东毫不犹豫命令:“留2000块,拿出5000块,送中央。”故毛泽东常说:“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责任编辑/亚 闻)
  (电子邮箱:2003xyw@163.com)
其他文献
承台主要应用于跨度比较大的水利工程桥梁施工中,是连接桩基础与墩台的重要部位,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入手,重点对深水承台施工的注意要点以及桥梁承台的质
中学写作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写作教学的创新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写作教学改革的步伐
让英语课堂充满情感,以师生积极的情感互动来增强课堂的生命力。可以通过体态表情,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以境生情,情境渲染诱发学生情感;以情动情,让课堂流动师生真情。 Let
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夫人以首相的身份入住唐宁街10号。在首相府,撒切尔夫人以超人的政治智慧运筹帷幄,为英国作出了杰出贡献。不过,当有人问及撒切尔的幕僚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他们却众口一词地回答,是丹尼斯。  丹尼斯是撒切尔的老公,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人。撒切尔一直是个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女人,即便在青葱岁月里,也对政治以外的花花世界毫无兴趣。一直到24岁遇到丹尼斯,撒切尔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爱情。
根据应急重大军事行动的任务特点将整个执行任务过程和人员心理变化过程分为以下4个时期,掌握和了解每个时期任务和人员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做好相应的工作,对于部队任务的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之一。本文从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困惑
作文在许多孩子的心里一直是件可怕的事。作文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如何让教师轻轻松松教作文,学生快快乐乐写作文呢?如果在作文教学中能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语文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立足
“特色学校”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的.有志于教育的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特色学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作出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