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定居和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寄托梦想和希望的地方。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断新陈代谢的运动过程。为保持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利用对建筑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城市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文章具体分析了旧城改造建筑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的发展,原有的城市规划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加之旧城的建筑年久失修,使得旧城改造成为目前城市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等问题。要打造现代化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就要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合理地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旧城改造的现状以及建筑规划设计
1.1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城市普遍以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缺乏对旧城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部分开发商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忽视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对工程高度与容积率制定的标准,导致开发强度值远远高于预期目标,缺乏对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预留。尽管这一举措实现了对旧城区的改造,但是,城市人口密度依然呈现出持续增加的状态,难以切实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2)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旧城改造的针对性较强,通常对某特定区域进行独立改造。诸多开发商只关注某一街区,在获得政府审核批准后建设基础设施。过于重复的建设内容,对未开发区域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破坏了现代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统,导致旧城区土地资源始终得不到合理开发。
2、城市区旧城更新改造原则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对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方式来对旧城的建筑和相关设施进行更新完善,由于其存在的历史和人文意义可能非常重要。对旧城更新改造的设计不应只注重一个单一的目的,合理的改造要考虑的改造范围内所有住户的利益,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与社会各个方面相结合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旧城的改造规划是一条线上的流程,其能否完成依靠是否构建了合理的城市改造规划设计模式。科学的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要很强。合理的城市改造设计模式是要综合考虑全社会各方面因素,从而对改造发生的公私权益的变化进行掌控,实现对旧城多方位的改造,实现改造的公平,并提高改造效率。要向全社会为收集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在改造时要满足改造對象的要求,防止社会矛盾更加假话,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
3.1 加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
(1)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商住房、办公房屋等等)、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等,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绝对不能为了“增收”而盲目地提升容积率,否则,旧城改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目前,部分城市旧城改造并不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是盲目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所以建设了一座座高楼,但是,绿化、配套设施、建筑质量、交通规划等配套服务却远远滞后于居民生活需求,严重的甚至于成为一个个“烂尾楼”。(2)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宜人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局部规划设计的“衔接”,确保旧城街区的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等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将旧城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讲景观与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3)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是旧城改造中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旧城大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道路交通设计、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设计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这就对建设部门的配套服务设施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考虑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尽量地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的满意度。
3.2 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
旧城改造并不是否定现有一切,而是综合评估,科学分析。旧城区中承载着一些以往的生活习惯、文化风格。旧城改造在赋予其新名片的同时,还要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等。作为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它的地标,而且也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特征。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先进的设计手段来设计,以此能够做到现代与历史的相互映衬,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而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还要特别注重对整体历史格局的保护,还要对本土特色资源进行挖掘,使其能够与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相符合。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对城市特征的体现,这就需要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尽量保持历史文化的延续,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方式来对旧城区改造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实现现有历史文化与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的目标,使城市的文化底蕴得到增强。在对建筑规划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民俗风貌特色进行重点保护,还要做到旧城可以完美融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之中。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这就要求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注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尽量保持“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设计“手法”来规划设计“新城”,达到与现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相互映衬的目的,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护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尽量与片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格调”相符。
3.3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
旧城改造的关键目标就是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优化,这就决定了居民一定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的最根本的条件。从人的角度出来,来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对影响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居民的生活各种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才可以保证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符合居民的需求,才可以使旧城改造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旧城改造想要实现从人的角度出发,还要对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规划设计进行全面考虑,从宏观看,建筑物的布局要尽量根据常规的布置方式,楼层尽量不要有过多的住户;从微观看,要对主要使用的房间的采光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对窗户面积进行准确计算,这样不仅使居民居住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旧城改造中,首先应该从整体规划与设计出发,结合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居民营造出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然后,注重协调生态环境的建设,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最后,重视对历史文化元素的延续与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快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广荣. 浅析旧城改造居住区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J]. 知识经济,2012(04):115.
[2] 王世福,沈爽婷.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5,(3):22-27.
关键词: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
引言
城市的发展,原有的城市规划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加之旧城的建筑年久失修,使得旧城改造成为目前城市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等问题。要打造现代化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就要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合理地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对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旧城改造的现状以及建筑规划设计
1.1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大多数城市普遍以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缺乏对旧城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部分开发商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忽视了现代城市规划中对工程高度与容积率制定的标准,导致开发强度值远远高于预期目标,缺乏对城市基础设施空间的预留。尽管这一举措实现了对旧城区的改造,但是,城市人口密度依然呈现出持续增加的状态,难以切实改善旧城区的环境质量。(2)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旧城改造的针对性较强,通常对某特定区域进行独立改造。诸多开发商只关注某一街区,在获得政府审核批准后建设基础设施。过于重复的建设内容,对未开发区域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破坏了现代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统,导致旧城区土地资源始终得不到合理开发。
2、城市区旧城更新改造原则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对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方式来对旧城的建筑和相关设施进行更新完善,由于其存在的历史和人文意义可能非常重要。对旧城更新改造的设计不应只注重一个单一的目的,合理的改造要考虑的改造范围内所有住户的利益,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与社会各个方面相结合来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旧城的改造规划是一条线上的流程,其能否完成依靠是否构建了合理的城市改造规划设计模式。科学的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方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要很强。合理的城市改造设计模式是要综合考虑全社会各方面因素,从而对改造发生的公私权益的变化进行掌控,实现对旧城多方位的改造,实现改造的公平,并提高改造效率。要向全社会为收集改造的意见和建议,在改造时要满足改造對象的要求,防止社会矛盾更加假话,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
3.1 加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
(1)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商住房、办公房屋等等)、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等,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绝对不能为了“增收”而盲目地提升容积率,否则,旧城改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目前,部分城市旧城改造并不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是盲目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所以建设了一座座高楼,但是,绿化、配套设施、建筑质量、交通规划等配套服务却远远滞后于居民生活需求,严重的甚至于成为一个个“烂尾楼”。(2)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宜人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局部规划设计的“衔接”,确保旧城街区的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等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将旧城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讲景观与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3)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是旧城改造中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旧城大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道路交通设计、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设计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这就对建设部门的配套服务设施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考虑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尽量地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的满意度。
3.2 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
旧城改造并不是否定现有一切,而是综合评估,科学分析。旧城区中承载着一些以往的生活习惯、文化风格。旧城改造在赋予其新名片的同时,还要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以及一些物质文化遗产等。作为一座城市来说,历史文化是它的地标,而且也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特征。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先进的设计手段来设计,以此能够做到现代与历史的相互映衬,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而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还要特别注重对整体历史格局的保护,还要对本土特色资源进行挖掘,使其能够与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相符合。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对城市特征的体现,这就需要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加强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尽量保持历史文化的延续,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方式来对旧城区改造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实现现有历史文化与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的目标,使城市的文化底蕴得到增强。在对建筑规划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民俗风貌特色进行重点保护,还要做到旧城可以完美融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之中。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这就要求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注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尽量保持“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设计“手法”来规划设计“新城”,达到与现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相互映衬的目的,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护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尽量与片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格调”相符。
3.3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
旧城改造的关键目标就是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优化,这就决定了居民一定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注意的最根本的条件。从人的角度出来,来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对影响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居民的生活各种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这样才可以保证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符合居民的需求,才可以使旧城改造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旧城改造想要实现从人的角度出发,还要对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规划设计进行全面考虑,从宏观看,建筑物的布局要尽量根据常规的布置方式,楼层尽量不要有过多的住户;从微观看,要对主要使用的房间的采光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对窗户面积进行准确计算,这样不仅使居民居住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也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旧城改造中,首先应该从整体规划与设计出发,结合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其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居民营造出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然后,注重协调生态环境的建设,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最后,重视对历史文化元素的延续与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快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广荣. 浅析旧城改造居住区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J]. 知识经济,2012(04):115.
[2] 王世福,沈爽婷. 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5,(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