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无脉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不能触及桡动脉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住院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肱骨髁上骨折伴“无脉手”的病例45例.其中男孩23例,平均年龄5岁8个月;女孩22例,平均年龄5岁6个月;摔伤37例,乘坐电动车摔伤4例,高空坠落伤3例,交通伤1例.均为GartlandⅢ型骨折.予以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18例,切开探查血管及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术27例.多普勒评价动脉搏动及有无血流灌注.术后4周去除石膏及克氏针.结果 患儿随访12至15个月,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均在4~12周骨性愈合.采用Flynn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肘关节功能优42例,良3例.末次随访时桡动脉搏动良好,未出现再移位、针道感染及肘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苍白手”应立刻探查血管,“粉红手”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后48h内应密切观察桡动脉搏动,闭合复位术失败者或术后多普勒检查与术前有异者应切开探查血管、复位骨折并固定.移位大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术后应注意观察桡动脉搏动.
其他文献
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呼吸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有效清除气道深处分泌物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一直是临床上难以兼顾的问题,常用的气道廓清方案包括雾化吸入祛痰药、体位引流、震动排痰仪及经气道吸出等,大多对细支气管深部的分泌物效果有限,同时给患者带来痛苦.此外,呼吸康复的普及率也低,2018年一篇发表在《respiratory medi-cine》的系统综述检索了Ovid Medline,CINAHL和EMBASE等数据库内245篇文献发现,转诊至呼吸康复的中位比率仅为17%[1].而盐气溶胶疗法可以在患者无明显不适
期刊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2/3会出现步行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改善下肢功能是卒中后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髋关节能够完成屈曲运动是正常步态周期摆动相的功能基础,与步行能力密切相关[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患者出现偏瘫侧髋关节屈肌表面肌电信号兴奋性降低的现象[3].
期刊
目的 通过三维立体可视化测量国人肱骨近端骨解剖参数,为手术中骨折端复位、内植物放置及设计匹配我国患者的内植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2019年肩部外伤患者90例,根据有无肱骨近端骨折诊断设置为骨折组和正常组.使用E-3D数字医疗软件对60例骨折组模拟复位后,测量90例患者肱骨近端骨骼的肱骨头参数、肱骨干髓腔参数、肱骨头干间参数和肱骨头及大、小结节垂直距离参数:肱骨头高度(HH)、肱骨头关节面直径(ASD)、肱骨头关节面曲率半径(ROC)、颈干角(NSA)、向内偏心距(MO)、向后偏心距(PO)、多层
作者在解剖1具10%福尔马林固定的被解离的成年男性左上肢时,发现其肌皮神经变异,查阅相关文献,本例变异未经报道,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rn本例左侧臂丛外侧束发出1细支,穿进喙肱肌并支配该肌,该分支横径约1.2 mm;正中神经合成正常,在下行过程中发出肌皮神经.以喙突平面为测量点,左侧肌皮神经发出点距胸小肌下缘4.4 cm,横径3.2 mm.左侧肌皮神经下行4.3 cm发出分支支配肱二头肌,继续下行4.6 cm发出另一分支支配肱肌,主干走行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并从肱二头肌外侧缘穿出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期刊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测量正常儿童甲状腺大小、体积的应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 2019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颈部CT检查的8、9、10、11岁等年龄段儿童240名,每个年龄组男、女儿童各30名;计算儿童体表面积,测量儿童两侧甲状腺前后径、内外径、上下径及体积;比较各个年龄段儿童甲状腺测量值,比较相同年龄段男、女儿童甲状腺测量值,比较相同年龄段儿童甲状腺左叶、右叶测量值,分析儿童甲状腺测量值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结果 8~11岁年龄段儿童甲状腺体积右叶大于左叶(P<0.05);
目的 探讨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特点.方法 制备肝硬化合并HPS大鼠模型,随机设立4周组、6周组、8周组3个时点,同期设置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肺组织病理变化;VG染色法对肝纤维化进行观察;免疫荧光法对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进行观察,RT-PCR检测肺组织标本中M1、M2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CD86及CD206,Elisa检测iNOS、TNF-α、Arg-1及IL10.结果 随病程进展,模型组大鼠CD86、
目的 研究马蹄内翻足畸形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胎鼠足踝部组织结构差异,免疫组化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足踝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Notch-1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足踝部组织结构相对紊乱,组织间隙增大,软组织松散,局部软组织聚集挛缩.免疫组化染色
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右侧下肢尸体标本中,发现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从第5跖骨基底部追踪至胫、腓骨附着部位,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rn在修去足背皮肤和浅筋膜,清理肌腱时,发现长伸肌和(足母)短伸肌附着于第1趾背的肌腱,趾长伸肌附着于第2~5趾背的肌腱,趾短伸肌附着于第2~4趾背的肌腱,未见到第3腓骨肌腱,但可见附着于第5跖骨粗隆的第3跖伸肌腱(图1).第3跖伸肌腹从腓骨中下2/3内侧面发出,经胫腓连结背面,即外踝内侧面,于伸肌上、下支持带深面走行,逐步过渡为肌腱,呈半羽肌状,附着于第
期刊
目的 探索制作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的血管显示方法.方法 于3例猪股骨头3根支持带动脉主干显微灌注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凝固后进行碱腐蚀去除软组织,3D扫描股骨头轮廓并打印模具.酸腐蚀及冲洗股骨头至完全显露头内动脉.3D打印模具置于暴露血管的股骨头上并填充环氧树脂,凝固后去除模具并对股骨头表面进行抛光,制成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果 环氧树脂大红色精混合液铸型剂灌注后酸碱腐蚀冲洗,成功制成了猪股骨头内动脉铸型标本.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复原股骨头,并制成了显露股骨头内血管网的透明股骨头.结论 显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30只存活的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左西孟旦组(Levo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n=10)的大鼠接受相同的外科手术,只是不进行动脉结扎.Levo组胃灌注左西孟旦4.67 μg.kg-1·d-1治疗28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同时给等量蒸馏水.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Masson-trichrome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RT-qPCR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