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图书出版单位的生存面临诸多困境,而如何适应时代变化,改变经营之道,实现转型发展,笔者从读者、内容、人才机制、销售渠道、跨界融合等方面做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出版困境;转型;发展;互联网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进一步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出版业更好更快发展。以此为契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不再故步自封,结合传统出版优势,转变经营之道,改变传统出版的当前颓势,打开新兴市场大门,走出当前困境,重现出版的辉煌历史,是传统出版行业当今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 出版的当下困境
从印刷术的发明开始,传统出版逐渐显露光芒,在历史长河中如一颗明星一样照耀众人。然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发展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出版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一度被人称为“夕阳产业”,至今仍在苦苦寻求转型之道。
1. 实体书店的倒闭
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实体书店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体书店对于文化发展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纵观市场,当前,实体书店频现倒闭潮风波。在内地,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将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因人力成本、高昂房租、利润微薄等各种原因接连倒闭。2011年,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公司博德斯集团宣告破产,作为成立近四十年、曾引领全球书店风潮的老牌图书零售商,它的倒闭无疑宣告了实体书店寒冬的到来。
2. 人才流失严重
一代伟人小平同志曾说:“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人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保证。然而,与之相反,出版行业却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现象。当前,人才流失在出版业中呈现常态化趋势。招人难,留人更难成为出版行业之痛。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员在进入出版行业三年左右内选择跳槽。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经历十年浩劫后,人们对图书需求十分旺盛,导致短时间内大量人员涌入出版行业,致使人员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出版行业存在一种怪相:年龄较大员工相对稳定,年轻员工流失率大,高学历、复合型人才流失更为严重,这样的人才结构不适宜出版行业的长久发展。
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呈现碎片化趋势。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不仅越来越受年轻读者追捧,亦受到中老年读者的关注。与之相反,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纸质图书逐渐沦为人们阅读的配角。以微信阅读为例,截至目前,订阅微信公众账号,阅读碎片化文章已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只要智能手机在手,阅读随处可有。根据2016年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国民每天手机阅读的时长首次超过了一个小时,手机阅读率更是高达六成。以此数据为依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阅读比例将呈现崩塌式下滑趋势。
4. 网络平台冲击
在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网络购物因其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成为当今人们休闲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互联网线上销售冲击下,纸质图书的线下销售额逐步下滑。有鉴于此,不少出版社的有识之士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转型,与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等网络平台合作,希冀借助网络平台的线上销售弥补纸质图书当前存在的困局。然而,事与愿违,以京东“6·18”活动为例,从2011年起,京东商城开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优惠活动,如“满600元减450元”“满200元减100元”等,这让消费者实际以不足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拿到图书。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利好之事;于出版者而言,除去图书出版的各项费用及网络平台的抽成,更多的是赔钱赚吆喝,即销售越多亏损越多。
二、 关于当前图书出版的思考
从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实体书店的不断倒闭,人才流失严重等,传统图书出版面临诸多不足与困境,似乎出版行业的寒冬已来临。然而,根据《2016年全球及中国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图书及期刊在内的出版业营业收入为277.8亿美元(约1853亿元人民币),中国图书经济期刊出版营业收入为1023亿元人民币。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出版仍具有广阔市场及巨大潜力,加之我国人口众多,读者数量庞大,图书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可以说,传统纸质出版仍大有可为。而如何让传统图书出版走出当前困境,重现辉煌历史,笔者有以下思考:
1. 以读者需求为首位
以读者需求为首位,从读者需求出发,决定图书的选题、品种等,将读者服务意识贯穿出版活动始终。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综合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未能得到满足。以传统纸质图书为例,一方面,每年出版的纸质图书数以万计,让人眼花缭乱;但另一方面,“市场上难以找到好书,不怕花钱就怕买不到喜欢、有用的书籍”等读者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在市场环境下,将读者需求放置首位,要求出版行业根据自身优势划分读者群,确定目标读者,然后对目标读者进行调查,如网络调查、问卷调查、有奖抽查等,确定目标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容、设计、价格等要求。出版单位根据调查结果策划相应出版物,满足目标读者需求。
2. 内容为王是根本
全球媒体领军人物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于2002年在北京提出“內容为王”,他强调:“传媒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必须坚持一个理念——任何传媒的基础是内容,内容可以创造品牌,可以成就未来,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内容对传媒的重要,那就是‘内容为王’。” 以内容为王,要求出版行业在确定目标读者、细分市场后,为目标读者提供优质的、有价值的信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出版者,人人都是出版者,只有把握“内容为王”原则,出版优质内容,满足读者需要,才有可能在竞争残酷的自媒体时代胜出。
所谓“内容为王”,即以内容为根本,在出版行业,谁拥有优质内容,谁就占领市场。互联网时代,尽管图书出版形式众多,但是,不论是纸质作品还是数字化作品,其能经过时间检验最终广泛传播甚至可流传数年依靠的是内容——不论出版形式如何,不论载体如何,内容依旧是王。
3. 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共存的人才机制
一切活动终究是人的活动,人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保证。归根结底,出版行业的荣辱兴衰还是由人决定的。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市场。纵观传统图书出版,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批编辑、校对、发行等出版队伍,这些人员在传统纸质出版时代为出版行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出版社而言,对于传统出版人员,应对其进行内部培养,建立定期培训,使定期培训制度化。通过邀请新媒体技术专家、复合型人才等进行授课,派员工到新媒体运营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学习经验探讨学习心得,针对不同员工的岗位特点进行差异化培训,并根据员工在工作中对于新知识的应用表现,建立符合实际的奖惩制度等,逐步建立一支与时代相适应的出版队伍。
内部培养外,图书出版单位还应建立外部引进机制。在互联网时代下,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成为各行各业争夺对象。引进外部高端人才,给予其相适应平台,让其在平台上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当前,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结合时代发展,顺应时代趋势,出版社也可尝试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让高端人才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对传统出版社进行改造,并根据改造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奖惩;同时,为了更好地吸引顶尖人才,可给予其一定股份,有恒产者有恒心,让其为传统出版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下,于传统出版社而言,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出版队伍刻不容缓。只有将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机制共存,既不放弃出版社传统出版人员原有优势,又通过引进外部人才,打破出版社传统出版观念,树立出版新思想、新方向,双管齐下,才能使传统出版在信息时代下立于不败之地。
4. 多种销售渠道并存
渠道建设对于出版行业至关重要,当前,单一的线下销售已难适应时代变化,风起云涌的电商时代为图书销售增加了多种渠道。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坚守线下销售,开拓线上销售,多种销售渠道并存,实现线下与线上销售共行。于线上销售而言,结合当前网络平台及智能手机发展趋势,可以采取多种销售方式。第一,与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知名网络平台合作,将产品委托给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的知名度及流量为图书销售打造新的线上渠道。第二,与网络平台合作外,借助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出版社也要建立自己的网点,实现线上自主营销。这样可避免受制于网络平台,不会丢失自主销售权,不会因网络平台的各种活动而使自身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打造线上品牌店。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企业的认可。对于出版单位而言,借助天猫网络平台,在天猫建立旗舰店,逐步强化品牌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第四,打造品牌微店。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移动电商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微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品牌微店更是能够吸引众多粉丝,为出版企业打开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对于传统出版企业而言,结合当下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不放弃传统的线下销售,以线下销售为根本,以线上销售为重要补充,多种线上销售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多种销售渠道并存,为出版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渠道优势。
5. 免费与支付模式共存
2017年以来,知识付费领域增长引人注目。根据现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已达5000万。可以说,用户付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可以预见,在未来,基于网络和移动端的内容消费会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主流。作为传统出版社,拥有海量资源,而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细分,以内容为王,以满足读者需要为目标,高精准地划分目标读者群,让其愿意对有价值知识进行有偿支付,是其现在及未来的探索之道。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与其他微信公众号相比,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所经营的微信公众号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内容资源为例,出版单位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以免费阅读为吸引力,以有偿付费为重要支撑,在免费阅读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具价值的知识内容,让读者愿意为其埋单。这样既能使图书出版单位获得品牌效应,拥有忠实读者,并获取线上利润,同时在线上宣传下,又能带动相关图书的实体销售。
6. “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融合
2012年,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互联网 ”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 ”,使其成为国家战略。
所谓“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加上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带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 ”时代下,单打独斗很难占领市场,跨界融合,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当前互联网席卷经济下,“互联网 零售”铸就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互联网 支付”铸就支付宝,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 旅游”铸就途牛网、去哪儿网等,为人们旅游出行带来便利;“互联网 住宿”铸就艺龙、携程等,让人们不再为遥远异地的住宿而发愁……
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在传统纸质出版的基础上,转变单纯销售之路,让纸质图书的销售额,不再成为实现利润的唯一点。利用互联网,实现跨界经营和生态资源的整合,实现盈利模式的多样性。如线上有网络课程、培训、相关产品导入等方式,线下有书店 咖啡、书店 培训、书店 旅店等形式。
以书店为例,一方面,传统书店近几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倒闭潮;另一方面,新兴的、跨界的连锁书店却在市场升温。台湾诚品书店作为新型书店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诚品书店从设立之日起,就摒弃传统书店经营模式,其以文化创意为经营理念,在选址上,与众不同地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城市繁华地带,书店并非简单的卖书,而是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组织,并努力打造成为城市中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让读者在闹市中就可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三、 结语
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传统出版的重大变化。于传统图书出版单位而言,结合传统优势,以读者需求为首位,将“内容为王”作根本,以人才制度为重要支撑,在“互联网 ”时代下,以线下线上并存的销售渠道与有偿支付作为两翼,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融合。相信在此之下,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定能走出当前困境,实现转型升级与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55-58.
[2]许衍凤.全球最美20家书店生存之道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3,(12):9-11.
[3]谢廖斌.出版社人才流失现狀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4,(5):35-37.
[4]黄先蓉,刘玲武.“互联网 ”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J].出版广角,2016,(8):6-8.
[5]秦伟,佘春华.“互联网 ”教育出版的实践探索[J].出版广角,2016,(7):82-83.
关键词:出版困境;转型;发展;互联网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进一步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出版业更好更快发展。以此为契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不再故步自封,结合传统出版优势,转变经营之道,改变传统出版的当前颓势,打开新兴市场大门,走出当前困境,重现出版的辉煌历史,是传统出版行业当今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 出版的当下困境
从印刷术的发明开始,传统出版逐渐显露光芒,在历史长河中如一颗明星一样照耀众人。然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发展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出版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一度被人称为“夕阳产业”,至今仍在苦苦寻求转型之道。
1. 实体书店的倒闭
作为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实体书店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繁荣、提高全民族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体书店对于文化发展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纵观市场,当前,实体书店频现倒闭潮风波。在内地,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十年,将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因人力成本、高昂房租、利润微薄等各种原因接连倒闭。2011年,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公司博德斯集团宣告破产,作为成立近四十年、曾引领全球书店风潮的老牌图书零售商,它的倒闭无疑宣告了实体书店寒冬的到来。
2. 人才流失严重
一代伟人小平同志曾说:“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人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保证。然而,与之相反,出版行业却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现象。当前,人才流失在出版业中呈现常态化趋势。招人难,留人更难成为出版行业之痛。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员在进入出版行业三年左右内选择跳槽。同时由于历史原因,经历十年浩劫后,人们对图书需求十分旺盛,导致短时间内大量人员涌入出版行业,致使人员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出版行业存在一种怪相:年龄较大员工相对稳定,年轻员工流失率大,高学历、复合型人才流失更为严重,这样的人才结构不适宜出版行业的长久发展。
3. 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呈现碎片化趋势。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不仅越来越受年轻读者追捧,亦受到中老年读者的关注。与之相反,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的纸质图书逐渐沦为人们阅读的配角。以微信阅读为例,截至目前,订阅微信公众账号,阅读碎片化文章已成为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只要智能手机在手,阅读随处可有。根据2016年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我国国民每天手机阅读的时长首次超过了一个小时,手机阅读率更是高达六成。以此数据为依托,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纸质阅读比例将呈现崩塌式下滑趋势。
4. 网络平台冲击
在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网络购物因其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成为当今人们休闲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互联网线上销售冲击下,纸质图书的线下销售额逐步下滑。有鉴于此,不少出版社的有识之士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转型,与当当网、京东网上商城等网络平台合作,希冀借助网络平台的线上销售弥补纸质图书当前存在的困局。然而,事与愿违,以京东“6·18”活动为例,从2011年起,京东商城开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优惠活动,如“满600元减450元”“满200元减100元”等,这让消费者实际以不足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拿到图书。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利好之事;于出版者而言,除去图书出版的各项费用及网络平台的抽成,更多的是赔钱赚吆喝,即销售越多亏损越多。
二、 关于当前图书出版的思考
从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实体书店的不断倒闭,人才流失严重等,传统图书出版面临诸多不足与困境,似乎出版行业的寒冬已来临。然而,根据《2016年全球及中国出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显示:2015年,美国图书及期刊在内的出版业营业收入为277.8亿美元(约1853亿元人民币),中国图书经济期刊出版营业收入为1023亿元人民币。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出版仍具有广阔市场及巨大潜力,加之我国人口众多,读者数量庞大,图书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可以说,传统纸质出版仍大有可为。而如何让传统图书出版走出当前困境,重现辉煌历史,笔者有以下思考:
1. 以读者需求为首位
以读者需求为首位,从读者需求出发,决定图书的选题、品种等,将读者服务意识贯穿出版活动始终。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综合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然而,与之相反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未能得到满足。以传统纸质图书为例,一方面,每年出版的纸质图书数以万计,让人眼花缭乱;但另一方面,“市场上难以找到好书,不怕花钱就怕买不到喜欢、有用的书籍”等读者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在市场环境下,将读者需求放置首位,要求出版行业根据自身优势划分读者群,确定目标读者,然后对目标读者进行调查,如网络调查、问卷调查、有奖抽查等,确定目标读者对出版物的内容、设计、价格等要求。出版单位根据调查结果策划相应出版物,满足目标读者需求。
2. 内容为王是根本
全球媒体领军人物维亚康姆公司总裁雷石东于2002年在北京提出“內容为王”,他强调:“传媒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必须坚持一个理念——任何传媒的基础是内容,内容可以创造品牌,可以成就未来,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内容对传媒的重要,那就是‘内容为王’。” 以内容为王,要求出版行业在确定目标读者、细分市场后,为目标读者提供优质的、有价值的信息。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出版者,人人都是出版者,只有把握“内容为王”原则,出版优质内容,满足读者需要,才有可能在竞争残酷的自媒体时代胜出。
所谓“内容为王”,即以内容为根本,在出版行业,谁拥有优质内容,谁就占领市场。互联网时代,尽管图书出版形式众多,但是,不论是纸质作品还是数字化作品,其能经过时间检验最终广泛传播甚至可流传数年依靠的是内容——不论出版形式如何,不论载体如何,内容依旧是王。
3. 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共存的人才机制
一切活动终究是人的活动,人才是任何事业成功的保证。归根结底,出版行业的荣辱兴衰还是由人决定的。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市场。纵观传统图书出版,在数十年的发展中培养了一批编辑、校对、发行等出版队伍,这些人员在传统纸质出版时代为出版行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出版社而言,对于传统出版人员,应对其进行内部培养,建立定期培训,使定期培训制度化。通过邀请新媒体技术专家、复合型人才等进行授课,派员工到新媒体运营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学习经验探讨学习心得,针对不同员工的岗位特点进行差异化培训,并根据员工在工作中对于新知识的应用表现,建立符合实际的奖惩制度等,逐步建立一支与时代相适应的出版队伍。
内部培养外,图书出版单位还应建立外部引进机制。在互联网时代下,高科技人才、复合型人才成为各行各业争夺对象。引进外部高端人才,给予其相适应平台,让其在平台上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当前,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结合时代发展,顺应时代趋势,出版社也可尝试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让高端人才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对传统出版社进行改造,并根据改造成果对其进行一定的奖惩;同时,为了更好地吸引顶尖人才,可给予其一定股份,有恒产者有恒心,让其为传统出版的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下,于传统出版社而言,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出版队伍刻不容缓。只有将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机制共存,既不放弃出版社传统出版人员原有优势,又通过引进外部人才,打破出版社传统出版观念,树立出版新思想、新方向,双管齐下,才能使传统出版在信息时代下立于不败之地。
4. 多种销售渠道并存
渠道建设对于出版行业至关重要,当前,单一的线下销售已难适应时代变化,风起云涌的电商时代为图书销售增加了多种渠道。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坚守线下销售,开拓线上销售,多种销售渠道并存,实现线下与线上销售共行。于线上销售而言,结合当前网络平台及智能手机发展趋势,可以采取多种销售方式。第一,与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知名网络平台合作,将产品委托给网络平台,借助网络平台的知名度及流量为图书销售打造新的线上渠道。第二,与网络平台合作外,借助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出版社也要建立自己的网点,实现线上自主营销。这样可避免受制于网络平台,不会丢失自主销售权,不会因网络平台的各种活动而使自身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打造线上品牌店。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企业的认可。对于出版单位而言,借助天猫网络平台,在天猫建立旗舰店,逐步强化品牌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第四,打造品牌微店。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移动电商也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微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品牌微店更是能够吸引众多粉丝,为出版企业打开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对于传统出版企业而言,结合当下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不放弃传统的线下销售,以线下销售为根本,以线上销售为重要补充,多种线上销售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多种销售渠道并存,为出版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渠道优势。
5. 免费与支付模式共存
2017年以来,知识付费领域增长引人注目。根据现有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已达5000万。可以说,用户付费习惯正在逐步养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可以预见,在未来,基于网络和移动端的内容消费会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方式的主流。作为传统出版社,拥有海量资源,而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细分,以内容为王,以满足读者需要为目标,高精准地划分目标读者群,让其愿意对有价值知识进行有偿支付,是其现在及未来的探索之道。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与其他微信公众号相比,传统图书出版单位所经营的微信公众号更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内容资源为例,出版单位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以免费阅读为吸引力,以有偿付费为重要支撑,在免费阅读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更具价值的知识内容,让读者愿意为其埋单。这样既能使图书出版单位获得品牌效应,拥有忠实读者,并获取线上利润,同时在线上宣传下,又能带动相关图书的实体销售。
6. “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融合
2012年,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互联网 ”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 ”,使其成为国家战略。
所谓“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加上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带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 ”时代下,单打独斗很难占领市场,跨界融合,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当前互联网席卷经济下,“互联网 零售”铸就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互联网 支付”铸就支付宝,一定程度上颠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 旅游”铸就途牛网、去哪儿网等,为人们旅游出行带来便利;“互联网 住宿”铸就艺龙、携程等,让人们不再为遥远异地的住宿而发愁……
对于出版行业而言,在传统纸质出版的基础上,转变单纯销售之路,让纸质图书的销售额,不再成为实现利润的唯一点。利用互联网,实现跨界经营和生态资源的整合,实现盈利模式的多样性。如线上有网络课程、培训、相关产品导入等方式,线下有书店 咖啡、书店 培训、书店 旅店等形式。
以书店为例,一方面,传统书店近几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倒闭潮;另一方面,新兴的、跨界的连锁书店却在市场升温。台湾诚品书店作为新型书店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诚品书店从设立之日起,就摒弃传统书店经营模式,其以文化创意为经营理念,在选址上,与众不同地选择在人流密集的城市繁华地带,书店并非简单的卖书,而是包罗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的复合组织,并努力打造成为城市中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让读者在闹市中就可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三、 结语
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传统出版的重大变化。于传统图书出版单位而言,结合传统优势,以读者需求为首位,将“内容为王”作根本,以人才制度为重要支撑,在“互联网 ”时代下,以线下线上并存的销售渠道与有偿支付作为两翼,与时俱进,努力实现“互联网 ”时代下的跨界融合。相信在此之下,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定能走出当前困境,实现转型升级与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3,(11):55-58.
[2]许衍凤.全球最美20家书店生存之道的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3,(12):9-11.
[3]谢廖斌.出版社人才流失现狀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4,(5):35-37.
[4]黄先蓉,刘玲武.“互联网 ”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J].出版广角,2016,(8):6-8.
[5]秦伟,佘春华.“互联网 ”教育出版的实践探索[J].出版广角,2016,(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