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林电影节的政治口味和红毯已经让人倒胃口,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开始关注一些更先锋的电影大趴,同在二月落幕的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屌丝电影节没有星光耀眼的红毯,更偏爱第三世界国家电影和处女作,因此很多新导演都是在此初露头角。中国独立电影也在这里找到了伯乐——刚刚带着《推拿》在柏林开全球发布会的娄烨,13年前也曾来到寒冷的鹿特丹,那时候他的电影《苏州河》还没获奖,没那么被人熟识呢。
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凭一个巨大的港口而建。这里的冬天阴冷潮湿,白昼很短,并不是最佳的探访季节。但每年在最寒冷的一月,总有一群人从世界各地辗转来到这里,他们倒也不需要太多日光,而是连轴看电影。
第43届鹿特丹国际影展在2014年1月22日到2月2日间如期举行。相比法国戛纳影展的海滩阳光和各路明星,以独立精神著称的鹿特丹影展坚持不设红毯首映礼,并且大多放映另类、新锐的作品,围绕影展的话语多以“真实”、“个体话语”、“原创”、“先锋”、“急迫性”展开,凛冽的寒冬几乎就是在为这样的特立独行做证明。
对独立电影的坚持并没有减少鹿特丹影展的观众缘,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每年数十万的观众数量,一跃让鹿特丹国际影展成为欧洲五大电影节(包括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及瑞士罗家诺)之一。助其成长的是影展传奇的创始人休伯·巴斯(Hubert Bals)先生。
这位据说每年都看超过1000部电影的第一任鹿特丹影展主席,经常在电影开始一小会儿就离开不看,自认对电影的品位是用“肚子”来衡量的。他还坚信大众去电影院的花费应该由国家健康服务预算承担。从1972年起,巴斯就确定了影展对非商业电影的支持,更标志性地表示“未来主宰影院的将是‘第三’世界”。那个年代所谓的“第三”影院,简单地说就是除了好莱坞娱乐片和欧洲文艺片外的其他电影,后起的拉美、亚洲和中东、非洲等都在此列。
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获得影展竞赛单元“金虎奖”的三部电影中,依然有两部来自亚洲(另一部来自瑞典),分别是日本籍导演池田晓(Ikeda Akira)的《Anatomy of a Paper Clip》(《曲别针的邻居》)和韩国籍导演李秀镇(Lee Su-Jin)的《Han Gong-Ju》(《韩宫菊》)。影展在90年代后顺应市场设立竞赛单元,但仍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对巴斯的敬意(巴斯痛恨在影展上评比电影),譬如入围“金虎奖”的都是来自全球新晋导演的处女作或二年生作品。中国青年导演如张元、娄烨、韩杰和黄骥等都曾获得过该奖项。
今天的鹿特丹影展,有16个大小不一的影院连续10多天为二十万观众连番上映数百部独立电影,不无骄傲地追随着巴斯先生当年“为艺术电影找到观众”的理想。对这座曾在二战期间被德军连番轰炸、损失了整个市中心的城市而言,影展的发展也见证着鹿特丹重建“文化身份”的努力。
在这些强调地缘的国际影展上,“身份”是很有趣的概念。影展经常用来呈现发展中国家电影的主题单元,今年交还给了欧洲,称作“欧洲国度”(State of Europe),放映“只可能在欧洲制作的电影”。借电影来点拨各界对“欧洲”的讨论,似乎也能嗅出影展自己身份的变化。
独家专访选片人葛文:张艺谋不是看着电影长大的
影展开幕后的第一天,在主会场De Doelen见到了影展策划人葛文·塔姆斯玛(Gerwin Tamsma)先生。葛文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参加鹿特丹影展工作,现在是影展7位选片人之一。今天葛文所处的影展,已经与当年巴斯一手设计的场景大不同,“影展有一整套的关系网络、形象要通过选片体现出来”。“中国的独立电影并不受到鼓励”
鹿特丹影展与中国青年导演的渊源很深,1995年第一届HBF资助的就是陈凯歌的电影。二十五年来,接受过HBF资助的中国导演名单很长,从王小帅、张元、何建军到贾樟柯、王兵等等。亲历中国独立电影几十年来的发展,葛文说:“目前中国独立电影的圈子发展得并不好。90年代末一段时间来,这个圈子似乎在变大,一些资金在帮助有故事要说的导演,但最近几年的状况不乐观。”
这些年,更多人在学习如何做电影,但比起回报率极低的独立影片,规则相对完善的商业影片更吸引投资,也带来大量的观众,“对年轻艺术家而言,制作独立电影并不受到鼓励”。
“独立电影的观众在任何国家都是少数。”但艺术院线的发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独立电影的存活,葛文说,“至少上世纪40年代前,中国只有一种影院。现在则是商业院线快速发展,而艺术院线尚未建立起来,独立影片很难上大银幕。”
与许多影迷一样,葛文也相信电影可以教育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而独立影片所富含的多元价值观是很有益的选择。“电影节仍然是起步的好平台”
本届,杨恒的新电影《那片湖水》得到HBF的支持,也是葛文眼中这位导演目前最好的作品,“比之前更积极,是一个不那么‘中国特色’的故事,但延续了他对镜头和时空的处理”。杨恒凭处女作《槟榔》在2006年的韩国釜山影展获奖,随即接触到了鹿特丹影展。
“影展基金的支持代表着来自国际舞台的认可,但电影制作总是在各方权衡中进行的。理想的情况下,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支持会带来好的效果。”葛文看到的国际影展带给中国独立电影圈子的影响,更多的是“做不一样电影的可能性”。
“一些人尝试做不同的东西,并得到认可,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葛文说。“希望做电影不要那么草率”
新生代导演成长在全新的环境里,“张艺谋那时候不是看着电影长大的”,但现在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几乎与电影生活在一起。每年看很多导演递来的片子,葛文最希望的是中国独立电影的制作不要那么草率。 中国当下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说,难的是做出属于个人的东西,而不受限于模仿。两年前,黄骥的《鸡蛋与石头》获得了金虎奖,她是葛文所欣赏的,聪明并勇敢的导演。
“在中国,总会有人像这些成长中的年轻导演一样,天赋大过艰难的处境。这点很重要,因为在一些其他地区,你会看到很多并不太有才华的年轻导演,依赖于完善的制作体系,才有看似不错的效果。”
今年,参加鹿特丹国际影展的中国电影有王兵的《疯爱》、顾桃的《犴达罕》、贾樟柯的《天注定》,也有青年导演杨恒的新片《那片湖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鹿特丹国际影展越来越受到中国独立电影人的青睐,张元、娄烨、韩杰和黄骥等都曾获得过“金虎奖”。不过今年中国导演在鹿特丹上没有收获,“金虎奖”由日本导演Akira Ikeda的《曲别针的邻居》、韩国导演Lee Su-Jin的《韩宫菊》和瑞典导演Ester Martin的《必须打破》获得。
中国导演获鹿特丹国际影展最佳影片“金虎奖”作品
《邮差》,何建军,1995年
冯远征夫妇、濮存昕等演员在出演这部电影时都还未走红。片中一个烦躁的邮差开始拆阅信件并通过信件来干涉别人的生活,一个很冷静的故事。已于2004年公映。《儿子》,张元,1996年
张元把一个父亲从精神病院接出来,让这个四口之家的故事在这个情境下重演,电影交替着叙事和记录。张元的处女作《北京杂种》由崔健主演,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部独立影片。《苏州河》,娄烨,2000年
娄烨的处女作,也是周迅的第一部电影。如果希望剥开上海这个城市的层层血肉,《苏州河》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周迅分饰两角,横跨截然不同的现实及幻想,是极具娄烨风格的片子。《赖小子》,韩杰,2006年
可能韩杰的片子中,更让中国观众熟悉的是几年前王宝强主演的《Hello!树先生》。《赖小子》由贾樟柯监制,讲的是北方小镇三个小混混的故事。《鸡蛋与石头》,黄骥,2012年
黄骥非常年轻(1984年),她在《鸡蛋与石头》中对青少年女孩在面临性侵犯、怀孕、流产经历的微妙刻画,被认为极具“女性主义”(几乎是女导演拍女性的成见),有着对少女生理反应的精准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