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地处老营盘水库周边的江西省泰和县上圮乡山更青、水更绿、人更精神,事更新奇:就在前两天,石田村村民梁林,郑重地向村、乡两级领导提出,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他们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要退出贫困户行列;无独有偶,西坑村麻布坑组的余鸿华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攻坚辛苦,脱贫光荣;幸福生活靠奋斗,挥汗成雨雨亦甜。泰和县上圮乡干部群众凝聚新合力、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户户不甘落后,人人奋勇当先,共绘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上圮画卷,把贫困的“帽子”扔进老营盘水库里。
屡败屡战,深山蛙鸣终悦耳
脱贫致富会不会一帆风顺?上圯乡棘胸蛙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荣伦回答是否定的。谢荣伦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才能得胜利”。谢荣伦和爱人华攸芳在深山里养殖棘胸蛙,历尽千辛万苦才唱出了一首动听的致富歌。
2015年,西岗村村民谢荣伦、华攸芳夫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不等不靠,成立了棘胸蛙专业合作社。夫妇俩利用科普书籍、网络自学养殖技术,瞄准棘胸蛙市场,投资50多万元,在西岗村深山组建起了占地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棘胸蛙养殖场。
据谢荣伦介绍,棘胸蛙又称石蛙,泰和方言叫“石拐”,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深受消费者青睐。
经过谢荣伦、华攸芳夫妇近两年的摸索,经受了蛙死、棚塌的考验,目前合作社已具规模、养殖场像模像样,在她们的养殖场里,种蛙、商品蛙已有10多万只。目前,谢荣伦、华攸芳夫妇对棘胸蛙养殖进行了仿生态改造。怪石嶙峋、水流湍急、有草有虫,养殖的石拐更接近野生的石拐,市场前景也就更好,华攸芳表示如果市场需求大,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建设和养殖规模,同时带动附近农户加入养殖棘胸蛙行列。
“今天已经有浙江、广东的客户打电话要货了。商品蛙、幼蛙、种蛙、蝌蚪都可以上市了,价格也非常可观,收益不错。”谢荣伦笑着说。
志智双扶,科技上山茶油香
傅家雄,是一位66岁的老年人。早年身体差、做点小木工,老年得子,住土坯房。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对象是乡党委书记肖承浩。扶贫先扶志,通过一次次亲切交谈,一次次贴心的鼓励,傅家雄真的“雄起”了:人老心不老,不甘于现在的生活现状,自己努力摆脱困境,发家致富。
傅家雄发挥资源优势,傅家雄选择了种植油茶树。“选择种油茶树,是缘于油茶的生态和产出效益。”茶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品质天然、营养丰富,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同时,油茶还可作有机肥料,可提取茶皂素,制作高级化妆品油和医药用油。而盛产期的油茶树每亩可榨10公斤茶油,目前卖价140元/公斤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弄饭,六点准时上山,傅家雄与老伴卓九凤一同在责任山上创业。整枝、上肥,他对责任山上原有的老油茶林进行低改。2018年新植优良品种800棵,自家育种的本地老品种200棵。木梓開花不断阳,今年,40亩成林已经挂果,20亩幼林茁壮成长。
在乡村领导和林技人员的帮助下,傅家开启了油茶树种植技术新模式。他的创新就是以短养长,达到双赢的目的。傅家雄引种的全是长了三年的油茶树,去年初买来定植的油茶树今年就开始挂果了。但真正要开始见回报,还得有两年时间。一株株油茶树长势茂盛,傅家雄喜上眉梢。他说:“虽然种油茶前期投入大,但可以通过套种中药材或粮食作物实现一些收入,以短养长。进入盛产期后,我每年可榨取600公斤茶油,实现茶油收入预计在8万元,贫困户的帽子,我是甩到老营盘水库里去了。”
干部带头,共富共赢淘宝忙
提起上圮刘熙贵的淘宝店,村里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刘熙贵热心能干,帮了大家不少忙。”
山上的林木要刀抚,北坑村的张贤斌想要一台割草机。他对村委会主任、村淘宝店主刘熙贵说了这个事,不几天,淘宝店就把割草机送上门来。用这种背负式割草机抚育林木,一机能抵四、五个人,割得又整齐又干净,换上犁铧,还可以翻耕土地。
富足村的杨安福,养了几十箱中蜂,产的深山蜂蜜,质量好却卖不出好价钱。杨安福找到淘宝店主刘熙贵说了这个事,不几天,广西河池的客户来订单了,一下就要了16公斤,每公斤的价格比在当地销售高了80%。
刘熙贵牢记党委、政府的嘱托,自己富带领群众富,扶贫攻坚当先锋。他多年担任村干部,自2017年被群众选为村主任,就一心想为村民做点事,他发现村里的农产品特别多,而且都是山里土生土长的绿色产品,但是由于离县城较远,经常出现滞销,也卖不了好价钱。发现了这个“商机”,刘熙贵灵机一动,决定开个网店,将村民这些宝贝销售出去。
做调研、找产品,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月,刘熙贵的“农村淘宝店”就在淘宝上开张了。刘熙贵为网店的事情忙碌着,走访村民,请教师傅,做超市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3个月,网店销售额突破两万,比传统售卖收入多了30%。
纯天然的蜂蜜、农家散养的土鸡蛋、特色豆腐乳,果干、菜干,货畅其流,价好销快;种子、化肥,农机、农具,养蜂需要的蜂箱,下个定单货就到家了。买不出村,卖不进城,全靠 “农村淘宝店”。刘熙贵翻山越岭,服务上门,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村民增收致富。
作者简介:黄从周,泰和县电视台记者;陈焕梁,泰和县上圮乡党委委员、县派组织员,扶贫攻坚分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