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技能与体能的层面上,这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强调“健康第一”的同时,健康知识的传授往往被教师不完整、不系统的知识点所替代,健康知识的教学被游戏和学生自修所替代,相当部分体育教师缺少传授健康知识的意识和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专业知识结构。本文针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探索健康知识传授的三个着力点。
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水平
1.明确一个认识: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基本权利。据笔者对多所同类学校调查,相当部分学校未能按规定学时完成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内容,甚至只有计划没有教学。新课程继承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主旋律,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能力上,提出了与健康生活、社会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同步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的功能、健康的意义、增强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应成为体育学科育人目标之一。
2.提升三个能力:其一,健康教育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体育学科应适应教育目标的需要,拓展传授健康知识的范围,提升对健康知识相关理论的探究和在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健康知识储备适应教学的需要。其二,室内传授健康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可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集体备课、骨干引路、制作课件、相互听课与跨学科听课,扎实提升室内课教育教学能力。其三,高中阶段18个学时的健康教育专题,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健康教育应与体能训练、技能教学有机结合,传授相关内容的健康知识,在实践课中提升传授健康知识的能力。
二、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强化知识点
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未能系统地传授健康知识与方法,是造成学生意识、能力与行为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由于学校教育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课堂教学只能以基本教学内容为载体,强化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1.按内容性质分类教学。水平五健康教育专题,按内容性质可分为三类:(1)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与能力,其知识点主要有:健康的概念与理解、相关的定义和亚健康的行为与表现,了解多种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知识点有: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及简单营养配餐方法;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创设良好的健康环境;不良嗜好的危害和避免恶习的方法与途径。(3)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性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消除的方法,性心理的变化与表现、性道德观和守法观念的形成,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
2.按年级实施分步教学。高中阶段将一个单元的健康教育专题集中传授的方法是不够科学的,将以上三类教学内容分布在高中阶段的三个学年中,制定18个学时的单元教学计划,按学期分步传授较为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每学期安排3—4个学时,每学时重点传授1—2个知识点。授课采取文字教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相结合。
3.按男女性别分班教学。实施健康的性心理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正常现象,安全度过“危险期”,是健康教育的必修内容。依据高中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国内各类学校实施健康的性教育处于起始阶段,采取同轨班级男、女生分班授课,有条件的学校采取分男、女生上大课或专题讲座。
4.按知识单元综合评价。知识单元是将健康教育专题按内容性质划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各知识单元以学生的健康意识、能力和行为;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高中阶段以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案例分析的问卷测试为主的综合评价内容。
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拓展知识面
面向社会生活与未来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由之路,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仅靠课堂的健康知识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健康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健康教育专题应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了解社会。结合知识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社会、家庭、相互间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采用更多的问题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哪些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哪些是健康生活的规范行为;哪些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做到身心健康、安全生活、预防疾病、抵制不良行为。
2.学会学习。健康教育中许多知识的获得来源于社会、媒体和家庭教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社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答辩,教师小结与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通过问题的设定,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3.健康做人。做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是健康专题教育主要目标。在传授健康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具有健康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之才。
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水平
1.明确一个认识: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之一,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基本权利。据笔者对多所同类学校调查,相当部分学校未能按规定学时完成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内容,甚至只有计划没有教学。新课程继承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主旋律,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能力上,提出了与健康生活、社会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同步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真正理解体育的功能、健康的意义、增强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方法,应成为体育学科育人目标之一。
2.提升三个能力:其一,健康教育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体育学科应适应教育目标的需要,拓展传授健康知识的范围,提升对健康知识相关理论的探究和在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教师的健康知识储备适应教学的需要。其二,室内传授健康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可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加强集体备课、骨干引路、制作课件、相互听课与跨学科听课,扎实提升室内课教育教学能力。其三,高中阶段18个学时的健康教育专题,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健康教育应与体能训练、技能教学有机结合,传授相关内容的健康知识,在实践课中提升传授健康知识的能力。
二、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强化知识点
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未能系统地传授健康知识与方法,是造成学生意识、能力与行为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由于学校教育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课堂教学只能以基本教学内容为载体,强化知识点的教学过程。
1.按内容性质分类教学。水平五健康教育专题,按内容性质可分为三类:(1)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与能力,其知识点主要有:健康的概念与理解、相关的定义和亚健康的行为与表现,了解多种疾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知识点有: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及简单营养配餐方法;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创设良好的健康环境;不良嗜好的危害和避免恶习的方法与途径。(3)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性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预防和消除的方法,性心理的变化与表现、性道德观和守法观念的形成,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
2.按年级实施分步教学。高中阶段将一个单元的健康教育专题集中传授的方法是不够科学的,将以上三类教学内容分布在高中阶段的三个学年中,制定18个学时的单元教学计划,按学期分步传授较为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每学期安排3—4个学时,每学时重点传授1—2个知识点。授课采取文字教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相结合。
3.按男女性别分班教学。实施健康的性心理教育,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正常现象,安全度过“危险期”,是健康教育的必修内容。依据高中生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国内各类学校实施健康的性教育处于起始阶段,采取同轨班级男、女生分班授课,有条件的学校采取分男、女生上大课或专题讲座。
4.按知识单元综合评价。知识单元是将健康教育专题按内容性质划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各知识单元以学生的健康意识、能力和行为;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高中阶段以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案例分析的问卷测试为主的综合评价内容。
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拓展知识面
面向社会生活与未来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由之路,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仅靠课堂的健康知识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健康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健康教育专题应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了解社会。结合知识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社会、家庭、相互间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采用更多的问题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哪些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哪些是健康生活的规范行为;哪些是提高生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能力;做到身心健康、安全生活、预防疾病、抵制不良行为。
2.学会学习。健康教育中许多知识的获得来源于社会、媒体和家庭教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社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答辩,教师小结与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通过问题的设定,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3.健康做人。做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是健康专题教育主要目标。在传授健康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在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具有健康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