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教育就像一场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学校、教室、讲台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道场”。行走其间,每个语文教师,都是语文的代言人,也都是教育的代言人。
关键词:教育;语文;提升
我想过语文教师最好的样子,应该像春天一样,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我们总得先要在心里开垦出一片沃土吧!然后收藏四季的阳光雨露,在冬天慢慢积蓄发酵成肥料,时时耕耘,用心滋养。
一、 内在的修炼与提升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最高境界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确实,外在的形象首先需要的是内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诸子百家、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论语雍容、诗经无邪、宋词婉约,何其源远流长?浸染于儒风雅韵中,才能沉淀人生底色。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就是广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教师,灵魂的工作者,何尝不需要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而使自己有底气,更灵气,变大气。厚实的精神底子,才能“养吾浩然之气”,才能为学生打下结实的“精神底子”。
二、 外在的得体与美丽
“教育无小事。”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外在形象也是“无言之言”“无言之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古语“智如泉涌,行为表仪者,为师也”也是这个道理。
课堂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教师的外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做怪动作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形象。外养,用契诃夫的话说,便是“一切都应该是美的”。自己美,给学生的感觉是美,给身边人的感觉也是美。
三、 保持温暖如春的教育情怀
《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在成就学生理想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就自己。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活着便有了重要意义,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了另一样东西,对我们老师而言,学生的成长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就应该做到关爱学生。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但怎样做才能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 了解是爱的根基
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该是建立在我们对学生的客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怎么了解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善于观察
学生是活动的个体。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可以反映出他的学习态度;下课后,通过学生玩的游戏,学生接触的伙伴,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特点。
2. 谈话沟通
语言是思想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跟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所思所想,并及时地给予关心和鼓励,他们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不管是什么方式的谈心,都应该以帮助教育学生为出发点。
3. 与家庭教育联手
通过家访,手机或各种电讯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家长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孩子的要求,做到家校合力,产生效果。
(二) 尊重是爱的前提
美国教育家愛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开始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浇水、施肥、除虫、修剪,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上课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对他们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们的难处给予理解等等。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
(三) 信任是爱的基石,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相互间的信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无论是对问题学生、后进生还是其他学生,教师都应给予信任,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赏识和帮助,学生就能够自由的发展并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当心中有爱,情怀不改,眼里才有光,手中想有招,脚下才走出路。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有了这爱,才有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者的儒雅,才有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师者的优雅。因为有爱,心中自然充满期待,眼神自然溢满温情,言语常启人心智,举止常见从容,一瞥一笑也动人。
做春天一样的语文教师,内外兼修,保持温暖如春的教育情怀。如春阳般温暖和煦,如春风一样轻柔和顺,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如春花一样绚烂明媚,像春草一样绵绵无尽。把暖,把绿,把希望倾洒在无涯的教育芳草地上,愿这片教育的热土,欣欣向荣,万紫千红。
作者简介:
邓中巧,四川省西昌市,四川省西昌市开元中心小学。
关键词:教育;语文;提升
我想过语文教师最好的样子,应该像春天一样,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这种能力呢?我们总得先要在心里开垦出一片沃土吧!然后收藏四季的阳光雨露,在冬天慢慢积蓄发酵成肥料,时时耕耘,用心滋养。
一、 内在的修炼与提升
著名作家林清玄说:“最高境界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确实,外在的形象首先需要的是内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诸子百家、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论语雍容、诗经无邪、宋词婉约,何其源远流长?浸染于儒风雅韵中,才能沉淀人生底色。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个“无可比拟”,就是广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画家尚且如此重要,何况对于教师。教师,灵魂的工作者,何尝不需要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而使自己有底气,更灵气,变大气。厚实的精神底子,才能“养吾浩然之气”,才能为学生打下结实的“精神底子”。
二、 外在的得体与美丽
“教育无小事。”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外在形象也是“无言之言”“无言之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修养,具备文明礼仪,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古语“智如泉涌,行为表仪者,为师也”也是这个道理。
课堂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教师的外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做怪动作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形象。外养,用契诃夫的话说,便是“一切都应该是美的”。自己美,给学生的感觉是美,给身边人的感觉也是美。
三、 保持温暖如春的教育情怀
《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师在成就学生理想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就自己。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活着便有了重要意义,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了另一样东西,对我们老师而言,学生的成长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就应该做到关爱学生。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但怎样做才能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 了解是爱的根基
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该是建立在我们对学生的客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怎么了解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善于观察
学生是活动的个体。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可以反映出他的学习态度;下课后,通过学生玩的游戏,学生接触的伙伴,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性格特点。
2. 谈话沟通
语言是思想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跟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所思所想,并及时地给予关心和鼓励,他们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不管是什么方式的谈心,都应该以帮助教育学生为出发点。
3. 与家庭教育联手
通过家访,手机或各种电讯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了解家长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孩子的要求,做到家校合力,产生效果。
(二) 尊重是爱的前提
美国教育家愛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一个没有自尊的学生是燃不起奋进的雄心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开始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浇水、施肥、除虫、修剪,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上课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对他们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们的难处给予理解等等。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
(三) 信任是爱的基石,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相互间的信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无论是对问题学生、后进生还是其他学生,教师都应给予信任,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赏识和帮助,学生就能够自由的发展并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当心中有爱,情怀不改,眼里才有光,手中想有招,脚下才走出路。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有了这爱,才有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者的儒雅,才有春风化雨、春雨润物的师者的优雅。因为有爱,心中自然充满期待,眼神自然溢满温情,言语常启人心智,举止常见从容,一瞥一笑也动人。
做春天一样的语文教师,内外兼修,保持温暖如春的教育情怀。如春阳般温暖和煦,如春风一样轻柔和顺,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如春花一样绚烂明媚,像春草一样绵绵无尽。把暖,把绿,把希望倾洒在无涯的教育芳草地上,愿这片教育的热土,欣欣向荣,万紫千红。
作者简介:
邓中巧,四川省西昌市,四川省西昌市开元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