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正畸情况(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牙龈指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MP、SNA、SN、SNB、ANB、Z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磨牙移位(3.26±0.71)mm、上中切牙倾角差(12.78±6.55)°、上中切牙凸距差(2.49±0.93)mm均小于对照组的(5.59±1.51)mm、(26.60±7.38)°、(3.85±1.3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咀嚼效率(0.93±0.16)及咬合力(155.53±23.48)Ibs均大于对照组的(0.74±0.13)、(108.05±25.12)I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分别为(1.10±0.36)、(1.09±0.53)、(0.86±0.20),均低于对照组的(1.37±0.29)、(1.41±0.26)、(0.99±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P、SNA、SN、SNB、ANB、Z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1/19)低于对照组的36.84%(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可提高正畸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价值.方法 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1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微创组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脊柱侧弯角度及手术耗时、出血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较本组治疗前升高,脊柱侧弯角度较本组治疗前变小,且微创组椎体前缘高度(94.45±0.83)%、椎体后缘高度(97.13±0.27)%高于传统组的(89.45±1.12)%、(91.21±0.61)%,脊柱侧弯角度(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