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置管方式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下肢DVT患者90例,按照入路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其中A组选择小隐静脉入路,B组选择经腘静脉入路,C组选择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比较三组患者的消肿率、静脉通畅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的大腿周径差、血栓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B组的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均P0.05).结论:三种入路置管方式治疗急性下肢DVT,均
【机 构】
:
宝鸡市人民医院介入科,陕西 宝鸡 72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置管方式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下肢DVT患者90例,按照入路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其中A组选择小隐静脉入路,B组选择经腘静脉入路,C组选择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比较三组患者的消肿率、静脉通畅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的大腿周径差、血栓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B组的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均P0.05).结论:三种入路置管方式治疗急性下肢DVT,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腘静脉入路静脉通畅率高,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Ⅲ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后行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收治的Ⅲ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辅助化疗后行腔镜手术者38例,设为观察组;单纯行腔镜手术者4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或狭窄、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发生率、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食管癌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OES18)]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