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城市周边耕地逐年减少,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因此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全力推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现就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做以浅述: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产业空间布局相对松散,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区域形成了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但各产业空间布局相对零散,主导产业、地方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明显不足。
1.2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健全,制约着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农田基础设施和保护地、灌溉等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持续增产增收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农业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防灾能力较差,容易受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1.3加工销售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造成产品低价滞销
目前部分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个别产品只是经过初加工,精深加工少,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销售基本上停留在传统销售模式上,培育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销售作用。
1.4农业品牌意识不强,农业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随着农业用地的减少,受农民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制约,对品牌认识不强,农产品的注册商标不多,导致农产品品牌较少。
2整体构想和对策
2.1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1.1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主线,兼顾服务城市和乡村,以建设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促进近郊农业从生产到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和从一产到一二三产共进两大转变,打造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能力,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果盘子”安全。
2.1.2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物质装备和科技应用水平,促进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协调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为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和精品农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中心”作为农业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前沿平台,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注入活力及提优增效奠定良好基础。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提高现有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 农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实行农产品质量追塑体制追塑产品源头。加大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电商平台 采摘体验园”运营模式,实现产销网上交易、零售与批发结合,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空间,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2主要对策措施
2.2.1明确发展目标,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一是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特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农业资源。二是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体系。三是引导农民积极应对耕地逐年减少的局面,逐步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不断提升全区农村经济在城市经济的比重,使农民切实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中获益。
2.2.2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一是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创特色。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是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形成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特色农业的发展。按照“科学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彰显魅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2.2.3发挥集聚优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把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尽快成立农业合作社,将“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闯市场”。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走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建立农产品超市直销,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让周边群众得到实惠,提高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设功能齐全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联通全市、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2.2.4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整合惠农政策,确保政策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设施农业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模式、档次和标准,以园区、龙头企业为平台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转变生产方法,提高标准化水平,使设施农业向工厂化方向迈进。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侧,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和完备的农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全面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业与产业联动机制,构建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形成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加大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制定新农村人才建设规划,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戰略和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战略,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涉农专业人才队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五是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不断加大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
(作者单位:116000 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产业空间布局相对松散,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区域形成了规模不一、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但各产业空间布局相对零散,主导产业、地方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明显不足。
1.2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健全,制约着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农田基础设施和保护地、灌溉等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农业持续增产增收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农业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防灾能力较差,容易受洪涝、干旱、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1.3加工销售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造成产品低价滞销
目前部分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个别产品只是经过初加工,精深加工少,加工增值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产品销售基本上停留在传统销售模式上,培育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销售作用。
1.4农业品牌意识不强,农业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随着农业用地的减少,受农民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制约,对品牌认识不强,农产品的注册商标不多,导致农产品品牌较少。
2整体构想和对策
2.1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1.1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主线,兼顾服务城市和乡村,以建设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促进近郊农业从生产到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发展和从一产到一二三产共进两大转变,打造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提高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能力,确保城乡居民“菜篮子”、“果盘子”安全。
2.1.2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物质装备和科技应用水平,促进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协调发展。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开展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为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和精品农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把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中心”作为农业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前沿平台,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注入活力及提优增效奠定良好基础。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提高现有农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 农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实行农产品质量追塑体制追塑产品源头。加大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电商平台 采摘体验园”运营模式,实现产销网上交易、零售与批发结合,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空间,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2主要对策措施
2.2.1明确发展目标,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一是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特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做精有限农业资源。二是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搞活三产服务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体系。三是引导农民积极应对耕地逐年减少的局面,逐步向城市集聚,以“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为目标,借鉴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整治乡容村貌,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不断提升全区农村经济在城市经济的比重,使农民切实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中获益。
2.2.2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农村品牌效应。一是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在种植结构上创特色。随着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延伸,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是坚持在发展上有特色,在特色上有差别,在差别上创优势,形成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特色餐饮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推动城郊特色农业的发展。按照“科学布局、扩张规模、完善功能、彰显魅力”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2.2.3发挥集聚优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把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尽快成立农业合作社,将“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闯市场”。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走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建立农产品超市直销,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让周边群众得到实惠,提高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设功能齐全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联通全市、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2.2.4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整合惠农政策,确保政策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设施农业标准,进一步提高农业设施模式、档次和标准,以园区、龙头企业为平台加强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转变生产方法,提高标准化水平,使设施农业向工厂化方向迈进。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侧,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和完备的农业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全面整合生产、加工、流通力量,建立行业与产业联动机制,构建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形成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加大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制定新农村人才建设规划,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戰略和城市人才服务农村战略,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涉农专业人才队伍、农村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五是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通过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不断加大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
(作者单位:116000 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