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粒宝宝是一种新型氨基酸肥料,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壳聚糖、微量元素等。为了研究粒宝宝的最佳使用量及应用效果,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在寒潮前喷施粒宝宝对提高小麦抗低温能力、减轻或缓解低温对小麦危害的效果,以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5个点的示范进一步说明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粒宝宝经小区试验最佳用量为3 000 g/hm2,可使小麦增产12.8%,示范点加权平均增产8.8%,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氨基酸肥料;低温;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09-02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1-5]。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2%和25%左右,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6]。江苏属黄淮海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7]。小麦低温灾害是黄淮海麦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重,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的生长。为了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的抗低温能力,减轻或缓解低温对小麦的危害,增加小麦产量,使小麦高产、稳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针对低温对黄淮海麦区小麦的危害,根据“植物气候障碍化学疗法”理论和作物调控原理,重点解析低温对小麦的致灾机制,研究相应的抗逆减灾定向调优应变栽培技术,成功研发了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本试验旨在探讨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在低温下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该产品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23号,由江苏天丰种业公司提供;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由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4年度在淮安市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土壤(0~20 cm)有机质含量为13.41 g/kg,全氮含量为0.938 g/kg,碱解氮53.8 mg/kg,速效磷7.234 mg/kg,速效钾142.3 mg/kg。粒宝宝分3个处理:A: 粒宝宝4 500 g/hm2,B:粒宝宝 3 000 g/hm2,C: 粒宝宝1 500 g/hm2,叶面喷施浓度为200倍液。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6.7 m2,播种量为112.5 kg/ hm2 ,播期为2013年10月20日,出苗期为2013年10月28日,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粒宝宝喷施时间为寒潮前24 h即2014年3月18日。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受冻叶片、幼穗的调查在喷施粒宝宝7 d后,每小区取20株调查受冻叶片、幼穗情况。
1.3.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用80%丙酮提取,在UV-21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8],该仪器为尤尼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
1.3.3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用硫代巴比妥酸(BTA)比色法。
1.3.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成熟时各小区取20株统计穗粒数,测定各小区3 m2面积穗数,折合单位面积穗数。在各小区实收10 m2,测定实际产量,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并测定千粒质量。
另外在涟水李集、淮阴区凌桥、金湖淮胜、洪泽三河、宝应柳堡的示范点在寒潮来前24 h喷施粒宝宝3 000 g/hm2,进行应用示范试验,明确其增产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粒宝宝对植株叶片、幼穗的影响
测定结果(表1)表明,经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处理,受冻叶片较CK分别减少54.8%、59.1%、34.5%,受冻穗数较CK分别减少55.6%、55.6%、22.2%,其中以处理B效果最为显著,可见粒宝宝处理后极大地缓解了低温对小麦的危害,为小麦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2.2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叶片自然衰老到最终枯萎是小麦生命的必然,然而延长叶片功能期则有利于提高千粒质量和产量[9]。本试验在开花后10、20、30 d 测定小麦旗叶叶片中叶绿素和膜脂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2)表明,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后期的衰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都有所降低,因而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和籽粒灌浆时间,对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有着明显作用。2.3粒宝宝对小麦产量和穗性状的影响
2.3.1粒宝宝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产量是衡量粒宝宝使用效果和小麦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10-11],由表3可知,使用新型氨酸肥粒宝宝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其中处理B增产幅度最高,可增产12.8%,处理C增产幅度最小,增产47%。
2.3.2粒宝宝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小麦穗部性状是反映小麦单株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2-13]。从表4可以看出,使用新型氨酸肥粒宝宝对小麦穗部性状影响不明显。
2.4应用粒宝宝的效益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小麦在寒潮前喷施粒宝宝,小麦产投比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其中以处理B净增产值最高,达2 135.6元/hm2,产投比达4.7 ∶1,可见,该处理效果最好。表4宝宝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处理不育小穗
2.5各示范点应用粒宝宝的增产效果
2014年在江苏高产创建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苏中试验站共计5个示范点上应用了粒宝宝,结果表明:尽管各点品种不一,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差别较大,但在寒潮前喷施粒宝宝均对小麦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7.3%~10.1%,加权平均值为8.8%,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表6)。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粒宝宝处理对小麦均有一定的抗冻、增产效果,其中以处理B(粒宝宝3 000 g/hm2)的效果最为显著。
粒宝宝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外施新型氨基酸,改变小麦生长发育的内源激素的平衡,从而达到调控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未对小麦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同时该项技术的应用要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粒宝宝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效应,我们将加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为
粒宝宝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鸿翔,王龙俊,姚金保,等. 江苏小麦品质现状与提升策略[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3):468-473.
[2]朱科学,朱振,周惠明. 小麦胚芽油及胚芽蛋白质国内外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6(7):6-9.
[3]张勇,张晓,张伯桥,等. 中国弱筋小麦与美国软麦溶剂保持力等品质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2):247-253.
[4]胡廷积.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分析与展望[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4):326-332.
[5]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等.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83-84.
[6]王学强.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7.
[7]郭洪海,宫志远. 黄淮海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27-33.
[8]鱼欢,冯佰利,张英,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J]. 作物学报,2007(10):1729-1732.
[9]张保军,杨文平,梁明勤,等. 天达-2116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1):75-78.
[10]郭彩娟,徐振华,魏静,等. 河北山前平原区农户小麦生产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2):352-357.
[11]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等. 华北平原小麦施肥现状及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8,23(增刊):224-229.
[12]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等. 长期定位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66-68.
[13]罗怀勇,周玉琳,胡学运,等. 小麦几个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39-141.田思勰,罗雪顶,董京铭,等. 夜间增温及免耕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111-114.
关键词:小麦;氨基酸肥料;低温;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109-02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1-5]。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2%和25%左右,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6]。江苏属黄淮海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7]。小麦低温灾害是黄淮海麦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发生频繁、面积大、危害重,严重影响和制约小麦的生长。为了提高黄淮海麦区小麦的抗低温能力,减轻或缓解低温对小麦的危害,增加小麦产量,使小麦高产、稳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针对低温对黄淮海麦区小麦的危害,根据“植物气候障碍化学疗法”理论和作物调控原理,重点解析低温对小麦的致灾机制,研究相应的抗逆减灾定向调优应变栽培技术,成功研发了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本试验旨在探讨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在低温下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该产品在小麦生产上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淮麦23号,由江苏天丰种业公司提供;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由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提供。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2014年度在淮安市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土壤(0~20 cm)有机质含量为13.41 g/kg,全氮含量为0.938 g/kg,碱解氮53.8 mg/kg,速效磷7.234 mg/kg,速效钾142.3 mg/kg。粒宝宝分3个处理:A: 粒宝宝4 500 g/hm2,B:粒宝宝 3 000 g/hm2,C: 粒宝宝1 500 g/hm2,叶面喷施浓度为200倍液。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6.7 m2,播种量为112.5 kg/ hm2 ,播期为2013年10月20日,出苗期为2013年10月28日,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粒宝宝喷施时间为寒潮前24 h即2014年3月18日。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受冻叶片、幼穗的调查在喷施粒宝宝7 d后,每小区取20株调查受冻叶片、幼穗情况。
1.3.2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用80%丙酮提取,在UV-21型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8],该仪器为尤尼柯(上海)有限公司生产。
1.3.3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用硫代巴比妥酸(BTA)比色法。
1.3.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成熟时各小区取20株统计穗粒数,测定各小区3 m2面积穗数,折合单位面积穗数。在各小区实收10 m2,测定实际产量,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并测定千粒质量。
另外在涟水李集、淮阴区凌桥、金湖淮胜、洪泽三河、宝应柳堡的示范点在寒潮来前24 h喷施粒宝宝3 000 g/hm2,进行应用示范试验,明确其增产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粒宝宝对植株叶片、幼穗的影响
测定结果(表1)表明,经新型氨基酸叶面肥粒宝宝处理,受冻叶片较CK分别减少54.8%、59.1%、34.5%,受冻穗数较CK分别减少55.6%、55.6%、22.2%,其中以处理B效果最为显著,可见粒宝宝处理后极大地缓解了低温对小麦的危害,为小麦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2.2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叶片自然衰老到最终枯萎是小麦生命的必然,然而延长叶片功能期则有利于提高千粒质量和产量[9]。本试验在开花后10、20、30 d 测定小麦旗叶叶片中叶绿素和膜脂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2)表明,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后期的衰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都有所降低,因而延长了叶片功能期和籽粒灌浆时间,对提高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有着明显作用。2.3粒宝宝对小麦产量和穗性状的影响
2.3.1粒宝宝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产量是衡量粒宝宝使用效果和小麦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10-11],由表3可知,使用新型氨酸肥粒宝宝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其中处理B增产幅度最高,可增产12.8%,处理C增产幅度最小,增产47%。
2.3.2粒宝宝对穗部性状的影响小麦穗部性状是反映小麦单株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12-13]。从表4可以看出,使用新型氨酸肥粒宝宝对小麦穗部性状影响不明显。
2.4应用粒宝宝的效益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小麦在寒潮前喷施粒宝宝,小麦产投比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其中以处理B净增产值最高,达2 135.6元/hm2,产投比达4.7 ∶1,可见,该处理效果最好。表4宝宝对小麦穗部性状的影响
处理不育小穗
2.5各示范点应用粒宝宝的增产效果
2014年在江苏高产创建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苏中试验站共计5个示范点上应用了粒宝宝,结果表明:尽管各点品种不一,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差别较大,但在寒潮前喷施粒宝宝均对小麦有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7.3%~10.1%,加权平均值为8.8%,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表6)。 3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粒宝宝处理对小麦均有一定的抗冻、增产效果,其中以处理B(粒宝宝3 000 g/hm2)的效果最为显著。
粒宝宝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外施新型氨基酸,改变小麦生长发育的内源激素的平衡,从而达到调控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未对小麦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同时该项技术的应用要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粒宝宝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效应,我们将加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为
粒宝宝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马鸿翔,王龙俊,姚金保,等. 江苏小麦品质现状与提升策略[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3):468-473.
[2]朱科学,朱振,周惠明. 小麦胚芽油及胚芽蛋白质国内外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2006(7):6-9.
[3]张勇,张晓,张伯桥,等. 中国弱筋小麦与美国软麦溶剂保持力等品质比较[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2):247-253.
[4]胡廷积. 河南小麦生产发展分析与展望[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33(4):326-332.
[5]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等. 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83-84.
[6]王学强. 河南小麦生产潜力及发展战略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7.
[7]郭洪海,宫志远. 黄淮海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27-33.
[8]鱼欢,冯佰利,张英,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J]. 作物学报,2007(10):1729-1732.
[9]张保军,杨文平,梁明勤,等. 天达-2116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3,23(1):75-78.
[10]郭彩娟,徐振华,魏静,等. 河北山前平原区农户小麦生产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2):352-357.
[11]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等. 华北平原小麦施肥现状及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8,23(增刊):224-229.
[12]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等. 长期定位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66-68.
[13]罗怀勇,周玉琳,胡学运,等. 小麦几个重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7):139-141.田思勰,罗雪顶,董京铭,等. 夜间增温及免耕对冬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