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北海岸,属于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地一渤海湾产地的南部产区,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葡萄酒名城”。蓬莱气候适宜,目前已种植酿酒葡萄9533公顷,葡萄酒生产企业达60家,销售企业77家,葡萄酒年销量14万吨,是国内外著名葡萄酒企业最集中的原料基地和生产所在地:是我国最为开放的葡萄酒名城。
1 适宜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
蓬莱市年日照时数2825小时,葡萄生长季节有效积温3726℃,日光能系数7.66。特别适宜葡萄生长。在这样条件下种植的葡萄糖酸协调,酿出的酒酒香馥郁,口感清爽。大多数情况下,葡萄采收前1个月平均降雨量低于100毫米,采收前2个月水热系数与法国波尔多地区非常相近。而且,蓬莱酿酒葡萄的成熟期多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避开了降水高峰。适宜各种酿酒葡萄的种植,更宜于中、晚熟葡萄品种种植。
蓬莱是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区域之一,同时,蓬莱还拥有海岸优势,完全符合优质海岸葡萄的“3S法则”,即:阳光、沙砾、海洋。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部,属内海海岸,在葡萄生长的季节,湿润的海风、和煦的阳光。赋予了海岸葡萄特有的品质。蓬莱的土壤构成多样化,尤其是丘陵地区土壤中性偏酸,以棕壤土最多,这类土壤质地较粗、砾石含量高,但土质较轻、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吸收全面,极有利于发展酿酒葡萄。
2 产业集群化显著堪称中国葡萄酒名城
蓬莱属中国最佳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著名葡萄酒大型生产企业最集中、最看好的原料基地和酒厂所在地,已发展为规模较大、运行规范、效益显著、辐射性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蓬莱“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葡萄栽培)”称号,2006年蓬莱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我国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名城”,2008年蓬莱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2009年,蓬莱入选“中国百佳期产业集群”。自2008年起,国际著名的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暨葡萄种植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青睐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每2年在蓬莱举办1次活动,推进了蓬莱的国际化进程,对整个产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 葡萄酒基地建设标准化、优质化
中外葡萄酒的主要差距在于酿酒葡萄的品质,在中国80%的酿酒葡萄不归属于葡萄酒生产企业,而国际葡萄酒生产国的酿酒葡萄80%隶属于葡萄酒厂或酒庄,有效保证了原料的品质。蓬莱市近些年一直在努力缩小国内外基地建设方面的差异和拉近这段距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3.1 蓬莱市企业配套基地发展迅速
现有葡萄种植基地面积9533公顷,企业配套基地面积比例高,中粮长城、君顶酒庄、烟台张裕、天津王朝、华东、香格里拉及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知名葡萄酒企业先后在蓬莱建设企业及配套基地。
3.2 国内栽种嫁接苗面积最大产区
产区基地建设按照蓬莱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发展的意见》,使用抗性强、生命周期长,能显著提高葡萄品质的优质嫁接苗建园,现已成为国内栽种嫁接苗面积最大的产区。
3.3 葡萄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模式
大行距、中密度、干型架式,葡萄的采光、通风条件都很好,出产的葡萄品质优秀。依托各镇(街道)葡萄技术推广站,建立市、镇、村三级病虫害的防治体系,全面减轻病虫害的危害:成立园艺师协会,不断提高全市酿酒葡萄的管理技术水平。
3.4 引进适栽品种,突出产区特色
蓬莱产区还以突出产区特色为重点,引导企业依托中粮阿海威苗木公司,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合蓬莱产区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和砧木,除优化本地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品种外,还引进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新品种,如泰纳特、泰姆比罗、马萨兰等。
4 葡萄酒企业聚拢发展
(1)产业集群效应显著:蓬莱市政府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来培育,促进了产业飞速发展,目前,蓬莱产区境内有60余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有大有小,有酒堡式,有酒厂型,形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烟台中粮长城自成立以来,每年的销售额、利税指标快速增长,成为蓬莱第一纳税大户:天津王朝、新天国际、华东百利酒庄、香格里拉、意大利罗迪公司、法国奥赛斯公司及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也已在蓬莱投资建设酒厂和酒堡。
(2)企业发展规范:截至目前,全市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获得山东省名牌称号的企业5家,山东省著名商标7家。蓬莱被媒体和消费者公认为中国“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
5 产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从国际葡萄酒行业的现状看,惟有公认的优良产区,才能孕育出让市场认可的优秀葡萄酒企业与品牌。推广产区品牌,能够实现产区和企业的共赢发展。近年来,在品牌推广中,蓬莱产区选择“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特色和“中国葡萄酒名城”品牌进行宣传,通过组织企业外出参会参展、举办葡萄酒主题活动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引导,而企业也通过扎实的运作、踏实的酿酒进一步烘托出整个产区形象。为有效整合资源,蓬莱市还联合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中小葡萄酒企业建立起统一的品牌联盟,共同打造和推广蓬莱产区品牌,以减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该标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经过严格审查,目前共有24家中、小企业获准使用该标志,联合打造蓬莱产区品牌,这在国内葡萄酒界尚属先例。目前“蓬莱产区”品牌已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形象和口碑,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蓬莱产区品牌也有较高的认知度。
6 打造精品酒庄集群是产区未来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葡萄酒知名产区,都是以酒庄为阵地,精品酒庄和旅游业紧密结合发展。如法国波尔多、美国那帕山谷都拥有数量众多、大小各异、各具特色的酒庄群,构成当地独特的风景,不仅带动当地葡萄酒产业向高端迈进,每年还可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为产区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占国家旅游收入的1/10。
我国十大葡萄酒产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形成规模化的高档酒庄群,蓬莱具有适合葡萄生长的“3S”特质,境内多丘陵山地,地形变化多样,易形成葡萄生长的小气候。相比国内其他产区,我们在大规模葡萄基地建设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但蓬莱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氛围浓厚,具备发展酒庄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在国内率先打造精品酒庄群,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2007年君顶酒庄的揭幕,开启了蓬莱产区酒庄发展的新纪元。法国拉菲酒庄的落户标志着国际化高端葡萄酒庄进驻中国。随着瑞枫奥塞斯酒庄、苏各兰酒庄的投产。蓬莱已建成的酒庄达到5个:在建的酒庄项目有华东猎王谷等5个:2010年新开工酒庄项目有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庄、香格里拉水境酒庄、北京用友龙亭酒庄、香港龙湖酒庄、新加坡太阳岛酒庄等,还有一批储备酒庄项目。
规划到2015年,全市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1.33万公顷,葡萄酒生产企业发展到80余家,葡萄酒产量达到25万吨,葡萄与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利税15亿元。形成一批拉动作用大、发展能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成一条配套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产业集群高度发展;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品牌知名度,产区成为高品质葡萄酒的代名词:建设30多个特色突出的精品酒庄,绵延的绿色葡萄园和具有建筑美感的酒庄构成亮丽的风景。处处体现葡萄酒名城的浪漫与魅力,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
1 适宜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
蓬莱市年日照时数2825小时,葡萄生长季节有效积温3726℃,日光能系数7.66。特别适宜葡萄生长。在这样条件下种植的葡萄糖酸协调,酿出的酒酒香馥郁,口感清爽。大多数情况下,葡萄采收前1个月平均降雨量低于100毫米,采收前2个月水热系数与法国波尔多地区非常相近。而且,蓬莱酿酒葡萄的成熟期多在9月10日至10月10日,避开了降水高峰。适宜各种酿酒葡萄的种植,更宜于中、晚熟葡萄品种种植。
蓬莱是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区域之一,同时,蓬莱还拥有海岸优势,完全符合优质海岸葡萄的“3S法则”,即:阳光、沙砾、海洋。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部,属内海海岸,在葡萄生长的季节,湿润的海风、和煦的阳光。赋予了海岸葡萄特有的品质。蓬莱的土壤构成多样化,尤其是丘陵地区土壤中性偏酸,以棕壤土最多,这类土壤质地较粗、砾石含量高,但土质较轻、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吸收全面,极有利于发展酿酒葡萄。
2 产业集群化显著堪称中国葡萄酒名城
蓬莱属中国最佳的酿酒葡萄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著名葡萄酒大型生产企业最集中、最看好的原料基地和酒厂所在地,已发展为规模较大、运行规范、效益显著、辐射性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蓬莱“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葡萄栽培)”称号,2006年蓬莱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我国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名城”,2008年蓬莱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2009年,蓬莱入选“中国百佳期产业集群”。自2008年起,国际著名的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暨葡萄种植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青睐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每2年在蓬莱举办1次活动,推进了蓬莱的国际化进程,对整个产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 葡萄酒基地建设标准化、优质化
中外葡萄酒的主要差距在于酿酒葡萄的品质,在中国80%的酿酒葡萄不归属于葡萄酒生产企业,而国际葡萄酒生产国的酿酒葡萄80%隶属于葡萄酒厂或酒庄,有效保证了原料的品质。蓬莱市近些年一直在努力缩小国内外基地建设方面的差异和拉近这段距离,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3.1 蓬莱市企业配套基地发展迅速
现有葡萄种植基地面积9533公顷,企业配套基地面积比例高,中粮长城、君顶酒庄、烟台张裕、天津王朝、华东、香格里拉及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知名葡萄酒企业先后在蓬莱建设企业及配套基地。
3.2 国内栽种嫁接苗面积最大产区
产区基地建设按照蓬莱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发展的意见》,使用抗性强、生命周期长,能显著提高葡萄品质的优质嫁接苗建园,现已成为国内栽种嫁接苗面积最大的产区。
3.3 葡萄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模式
大行距、中密度、干型架式,葡萄的采光、通风条件都很好,出产的葡萄品质优秀。依托各镇(街道)葡萄技术推广站,建立市、镇、村三级病虫害的防治体系,全面减轻病虫害的危害:成立园艺师协会,不断提高全市酿酒葡萄的管理技术水平。
3.4 引进适栽品种,突出产区特色
蓬莱产区还以突出产区特色为重点,引导企业依托中粮阿海威苗木公司,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合蓬莱产区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和砧木,除优化本地主栽的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等品种外,还引进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新品种,如泰纳特、泰姆比罗、马萨兰等。
4 葡萄酒企业聚拢发展
(1)产业集群效应显著:蓬莱市政府把葡萄及葡萄酒产业作为“百年立市”产业来培育,促进了产业飞速发展,目前,蓬莱产区境内有60余家葡萄酒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有大有小,有酒堡式,有酒厂型,形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烟台中粮长城自成立以来,每年的销售额、利税指标快速增长,成为蓬莱第一纳税大户:天津王朝、新天国际、华东百利酒庄、香格里拉、意大利罗迪公司、法国奥赛斯公司及英国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也已在蓬莱投资建设酒厂和酒堡。
(2)企业发展规范:截至目前,全市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获得山东省名牌称号的企业5家,山东省著名商标7家。蓬莱被媒体和消费者公认为中国“最具竞争力葡萄酒产业之都”。
5 产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从国际葡萄酒行业的现状看,惟有公认的优良产区,才能孕育出让市场认可的优秀葡萄酒企业与品牌。推广产区品牌,能够实现产区和企业的共赢发展。近年来,在品牌推广中,蓬莱产区选择“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特色和“中国葡萄酒名城”品牌进行宣传,通过组织企业外出参会参展、举办葡萄酒主题活动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引导,而企业也通过扎实的运作、踏实的酿酒进一步烘托出整个产区形象。为有效整合资源,蓬莱市还联合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中小葡萄酒企业建立起统一的品牌联盟,共同打造和推广蓬莱产区品牌,以减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该标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经过严格审查,目前共有24家中、小企业获准使用该标志,联合打造蓬莱产区品牌,这在国内葡萄酒界尚属先例。目前“蓬莱产区”品牌已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内树立了较好的形象和口碑,部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蓬莱产区品牌也有较高的认知度。
6 打造精品酒庄集群是产区未来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葡萄酒知名产区,都是以酒庄为阵地,精品酒庄和旅游业紧密结合发展。如法国波尔多、美国那帕山谷都拥有数量众多、大小各异、各具特色的酒庄群,构成当地独特的风景,不仅带动当地葡萄酒产业向高端迈进,每年还可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为产区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占国家旅游收入的1/10。
我国十大葡萄酒产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形成规模化的高档酒庄群,蓬莱具有适合葡萄生长的“3S”特质,境内多丘陵山地,地形变化多样,易形成葡萄生长的小气候。相比国内其他产区,我们在大规模葡萄基地建设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但蓬莱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氛围浓厚,具备发展酒庄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在国内率先打造精品酒庄群,抓住机遇,抢占先机。
2007年君顶酒庄的揭幕,开启了蓬莱产区酒庄发展的新纪元。法国拉菲酒庄的落户标志着国际化高端葡萄酒庄进驻中国。随着瑞枫奥塞斯酒庄、苏各兰酒庄的投产。蓬莱已建成的酒庄达到5个:在建的酒庄项目有华东猎王谷等5个:2010年新开工酒庄项目有罗斯柴尔德男爵中信酒庄、香格里拉水境酒庄、北京用友龙亭酒庄、香港龙湖酒庄、新加坡太阳岛酒庄等,还有一批储备酒庄项目。
规划到2015年,全市酿酒葡萄基地面积达到1.33万公顷,葡萄酒生产企业发展到80余家,葡萄酒产量达到25万吨,葡萄与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利税15亿元。形成一批拉动作用大、发展能力强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成一条配套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产业集群高度发展;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品牌知名度,产区成为高品质葡萄酒的代名词:建设30多个特色突出的精品酒庄,绵延的绿色葡萄园和具有建筑美感的酒庄构成亮丽的风景。处处体现葡萄酒名城的浪漫与魅力,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