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費限塑利大於弊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膠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因其廉價、重量極輕、容量大、便於收納的優點被廣泛使用,但又因為塑料袋降解週期極長等因素,被稱為極其不環保的“白色污染”,澳門的塑膠袋使用範圍非常廣泛,大到各個超級市場、手信店、化妝品店、藥房,小到菜場、攤販、便利店……訪澳遊客都是大包小包,各式各樣的袋子,也不難在結賬處聽到客人要求再多拿一個袋子的要求,不少商家悉數滿足。但由於廢棄塑料在焚燒或再加工時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同時還污染環境,所以可以說廢棄塑料的處理至今仍是環保工作中令人頭疼的一大難題。澳門的固體廢物逐年遞增,堆填區接近爆棚,如此嚴峻的形式下,“限塑令”呼之欲出,那麼,“限塑令”真的可以達到顯著效果嗎?香港實施塑膠袋收費多年,如今衍生不少問題,例如膠袋收費後,市民的確少用了膠袋,但有調查顯示,環保購物袋、紙袋、垃圾袋等棄置量卻不斷上升。塑料袋業廠商會也曾指出,在膠袋稅實施後,垃圾袋的生產量飆升六成三,不織布袋更激增九成六。有人認為,這可能會抵銷膠袋稅的成效,變相加重了堆填區的負擔。對於還未實施“限塑令”的澳門,又有何警示?
  長期致力於推廣環保的“綠色未來”副會長袁嘉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先分析為何澳門一直在限塑方面較為落後。他說:“限塑的推行一直處於勢在必行的狀態,但由於政府方面一直拖延至今停止不前。澳門環保局成立於2010年,短短幾年時間,有很多前期工作需要去做,近年來反復提出要諮詢和推行,無奈一季度拖一季度,也就造成澳門與其他地區相比,諸事落後一步的局面。‘綠色未來’曾經做過相關的調查訪問,得悉普遍的居民表示並不抗拒徵費限塑的做法。”
  至於徵費之後的限塑成效,袁嘉浩覺得對於整體塑膠用量來說,數字的下降其實是很輕微的,參考香港或者其他地區的數據,均表明塑膠袋佔整個地區用膠量的比例並不大。而且會出現市民少用普通的塑膠袋,但環保袋、垃圾袋的使用量卻上升,因此對於地區的限塑並沒有大的影響。“但是限塑讓市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是真的,市民從以前使用免費膠袋發展到現在的自備環保袋,漸漸養成了好的習慣和意識,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袁嘉浩肯定的回答道。
  馬黑祐居民聯誼會副會長鄭麗霞認為,塑膠袋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副產品,難以降解,全球已鎖定塑膠袋為環境污染物,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濫用”情況,例如某些物品已預先包裝,再派發膠袋來裝載物品的現象。至於說為何澳門至今才開始籌備限塑,原因很多,但總歸是一個好的開頭,是一個全民可以共同參與的環保行動。未來對膠袋徵收費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濫用”,當然,也會對不攜帶環保袋的市民造成不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膠袋收費之後,在減少膠袋用量的同時,有可能令某些商戶改為派發或自帶紙袋,從而令紙袋使用量增多,間接鼓勵砍伐森林,造成另一種環境破壞。
  從事多年塑膠袋生產的廠商盛隆貿易的代表陳嘉盛,從生產商的立場分析了這個條例。在他看來,塑膠袋的使用對於澳門這樣一個旅遊城市,是可以接受的。基於地小、人口基數小的各方原因,澳門的整體用膠量是少於其他地區的,不排除會有“濫用”的情況,但是也很難去鑒定“濫用”的情況是否嚴重。遊客和市民在平時的購物過程中,無論是超級市場還是手信店,均由員工把商品放入塑膠袋中,這樣相對來說浪費的程度未必很大,均屬需求供應。而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是將塑料袋放在一起,由顧客自取,此種情況下反而會比較浪費,對澳門如今的膠袋使用水平,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
  對於塑膠袋徵費,業界的廠商普遍表示贊同的,據其他地區的環保部門數據顯示,膠袋的使用量會有明顯的下降,但如何達到真正的環保效果,值得思量。業界普遍認為,現下的塑膠袋收費的行政手段並不完善,倘若出臺一些配套措施,去控制膠袋收費之後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其實塑膠袋由於其防水、便攜的特點,能為眾人帶來很大的便利,而這種便利是紙袋、環保袋所不能提供的,另外塑膠袋非常的輕薄,而紙袋或者環保袋難以達到這種水平,成本又高,而且基本市面也很難看到小型的紙袋或者環保袋,如何透過其他的產品來取代塑膠袋的地位,也是需要大家去探討的。
  綠色環境保護協會倫永焱教授指出,其實這兩年來澳門的部分商家已經在自覺的減少塑膠袋的供給,對於想多拿一個袋子的市民來說,就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個費用是商家自己制定的三元到十元不等,但這個方法並不獲政府的重點推行,僅僅用於提醒市民,政府也未出臺其他方案來解決塑膠袋的問題。倫教授分析,推廣環保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誘因,沒有誘因就沒有動力,澳門現下其實缺乏限塑的誘因,市民沒有動力去參與這個活動中,社會各界在要求環保達標的時候,如果能讓眾人在環保的過程中得益的話,會令到他們更踴躍地參與環保活動,所以塑膠袋徵費並不足夠,還應該給社會各界一些誘因,讓大家達成逐漸少用塑膠袋的共識,才能事半功倍。
  由此看來,塑膠購物袋雖然微不足道,但有關塑膠購物袋的公共政策卻非小政策。一個地區想要告別“白色污染”,不僅要有“經濟手段”的抑制,更需“法律手段”的干預,由政府部門主導這一場“限塑活動”,定會給澳門減輕不少環境污染的壓力,值得大力宣傳和推廣。
其他文献
當藝術、文化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甚至融入到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時,這座城市就開始慢慢改變,變得更加熟悉,更加清澈,回歸鄉土的創作,也讓澳門慢慢被發現,被認同。  當藝術、文化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甚至融入到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時,這座城市就開始慢慢改變,變得更加熟悉,更加清澈,回歸鄉土的創作,也讓澳門慢慢被發現,被認同。  在地文化的發掘  澳門這幾年的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很快,但從牛房倉庫的角度看,就可以
期刊
新一屆政府上馬近一年了,萬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政府關於內部架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在有序進行,而從總體而言,各種改革方案與措施的進行,凸顯出行政改革“穩中加快”的特點。  起步,更需要“糧草”  政府在行政改革上不再局限於口號的空轉,而是著力推行實際改革,是明顯的進步,特別是15個部門合併計劃的推出,有效地緩解甚至部分解除了常年困擾澳門社會與居民的機構重疊冗員、低效的問題。其中民政總署與文化局、體育
期刊
社群網路上,上個月還在嘲笑澳門數次過冬失敗的年輕人們,如今正在好好地為自己先前的自信表達十二萬分的歉意,因為這場幾乎是近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寒潮襲擊了大中華區域,由北及南,連向來溫潤如春的冬季澳門也不能倖免,6度、4度、1度甚至直逼零下,廣州不少地方、甚至澳門黑沙海灘都被民眾捕捉到雨夾雪或者小雪的畫面,對於幾乎不見冬雪痕跡的珠三角而言著實稀奇。歷史上廣東地區自宋朝記錄開始共有七次下雪記錄,上一次下雪的
期刊
上月傳來政府與內地研究兩地一檢有新進展的消息,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此有種種猜測。何為兩地一檢?按照保安司黃少澤司長的說法,日後澳門居民出境時只需使用回鄉證進入內地,返回時才用澳門身份證入境澳門。如黃司長所言, 可簡單地理解為:入境由澳門政府負責;出境由內地政府負責。兩關合併為一關,表面上是便利了澳門居民和外地僱員以及旅客出入境,但深思一層,粵澳新通道及港珠澳大橋口岸試行兩地一檢,真的是一件利好的東西嗎
期刊
新春佳節,澳門將有多樣活動,讓市民和遊客在嘉年華般的節日氛圍中一同歡度農曆佳節。春節活動有大三巴大金龍巡遊、猴年花車巡遊匯演及壓軸煙花表演等。  舞金龍 過新年  農曆新年2月8日(年初一),身長238米的大金龍將從大三巴牌坊出發,帶領18頭醒獅,途經議事亭前地、東方斜巷、崗頂前地、龍嵩街、擺華巷、政府總部、卑第巷、聖老楞佐教堂、亞婆井前地、媽閣街、媽閣廟、聖地牙哥酒店、西灣湖景大馬路及西灣湖廣場
期刊
由民政總署、文化局及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合辦的“潔素瑩然——景德鎮御窯博物館藏珠山出土永樂官窯瓷器展”展出永樂時期頗具代表性的白瓷、青花瓷、高溫彩瓷、高溫釉瓷、釉上彩五大類,合共103(套)件展品。  明代時期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鼎盛階段,該時期的工匠將瓷器製作發展到釉下彩的新方式。其中以肥潤甜美的永樂甜白最為出彩,展覽中的甜白釉《三壺連通器》,釉色呈半木光,釉面隱穩可見所謂的桔皮紋。永樂青花的色調深藍
期刊
前 言  一如各界所料,台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佈的正式選舉結果是: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6894744票,以約308萬的大幅差距拋離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順利當選華人地區的首位女總統。不但如此,民進黨還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大勝,在總數113席的國會中,拿下超過半數的68席立委,讓台灣也同時首度出現國會的政黨輪替。國民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大敗,多位資深立法委員紛紛下馬,只餘下35席,但仍然是立法院內的第二大
期刊
為表彰在2015年度參加體育比賽中獲得優秀成績的運動員及教練員,“2015澳門優秀運動員及教練員獎金/獎狀頒發儀式”1月7日晚上七時半於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等出席了頒發儀式,並祝賀獲獎的運動員和教練員。  2015年共有124名優秀運動員及19名教練員,在8個體育項目共10個賽事中,以出色的表現獲得奬金;同時有19個體育項目共281名運動員及83名教練員獲頒發奬狀。中央人民政府
期刊
由旅遊局主辦、民政總署及文化局合辦的“2016浪漫情人節活動之光影童話夢”將利用絢麗的技術,以愛情童話故事為主題,為市民及遊客帶來夢幻般的節日氛圍。屆時氹仔龍環葡韻一帶超過10個地點會點亮愛麗絲夢遊仙境、仙境通道、舞會的階梯、丘比特花園—愛神的祝福、星語傳情、愛情寶座、永恆的愛、姻緣階梯、心心相印、南瓜馬車、戀戀花海的燈飾裝置,浪漫並富有童話趣味。12日至22日在龍環葡韻會上演精彩的“灰姑娘的玻璃
期刊
為加強粵、港、澳三地體育交流,培育三地體育後備人才,讓青少年運動員有更多參賽的機會,在《粵港澳體育交流合作協議書》的框架下,澳門特區政府體育局於2006年開始在澳門舉辦“粵港澳青少年足球交流活動”,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於2008年開始舉辦了“粵港澳青少年籃球交流活動”。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廣東省體育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體育局協辦之“第九屆粵港澳青少年籃球交流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