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中通过“身边的化学物质” 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而“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如何开展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教学中一大挑战。
传统复习过程,可能就是由教师或请几个学生按部就班,简单罗列出有关物质的性质,如复习二氧化碳性质就是从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性质简要回顾入手,说说性质、用途,讲讲例题,做做练习。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教师教的无聊,学生学的无趣,更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笔者将“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选择教学最佳时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促进他们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巩固,使复习的过程充满意义。以下以“二氧化碳性质”复习片段为例,初探“抛锚式教学”对有意义学习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这种教学也被称为“抛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 。
抛锚式教学可以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抛锚式教学”过程实质是学生根据真实情境与问题开展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可以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可以直接反应出学习效果;教师把握教学最佳时机,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动态,适时抛出新“锚”,让真实情境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利用。
“二氧化碳性质”复习设计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精心设计了碳酸饮料、菜窖中的气体等真实情境,从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力求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化学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物质。如:
情境1: 某农村一个男孩将一些蔬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窑,半个小时后未见孩子回家。父母先后进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人生还。
锚1: (1)菜窖中什么气体让他们丧失生命?气体是怎么产生的?气体有什么性质?
(2)怎样简便检验这种气体?
(3)怎么防止菜窖中这种危险的产生?
(4)你如何评价气体的这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1:
对于菜窖中的气体,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菜窖中存在某种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认真思考后认为是二氧化碳气体,学生相互之间存在争议。
(学生的争议就是教学的机会,教学最佳时机常常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因此对教学最佳时机的捕捉可视为“时机未出现时有意识地寻找,出现时及时发现并迅速作出选择和科学决策,将其付之行动”。)
教育的一个最佳时机来了。教师适时再给个“锚”,你认为这种气体怎么产生的?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讨论、交流认识到菜窖中原有的空气没有什么其它条件产生有毒的气体;而存储在菜窖的蔬菜因为没有光照发生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扩散到外面空气中,沉积在菜窖中。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不供给呼吸,所以进入菜窖中的一家人因为缺少氧气而窒息死亡。
对于气体的检验,他们有的认为可以利用石灰水来检验,因为二氧化碳可以让它变浑浊;有的认为用燃烧的木条或蜡烛来检验,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会熄灭。教师此时再次抓住教学最佳时机,给个“锚”,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顷刻之间,大家不约而同支持“灯火试验”来检验菜窖中的二氧化碳。
(可见,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过程,教师还是要充分紧抓教育时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高一层次或多角度的分析,进而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如何防止菜窖中这种危险的产生?学生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要经常开启菜窖的门通风;还有的学生很快就表示反对,认为菜窖中空气流通不利于蔬菜的保存,氧气含量过高容易引起蔬菜腐烂。讨论、交流中,他们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共鸣,在平时要关紧菜窖,进入菜窖前要进行一定的通风,最好做一个灯火试验。
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有的学生仅是根据原有情境“菜窖夺命”认为有危害,是“过”;有的学生认为虽然它不供给呼吸,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保存好蔬菜,是“功”;还有的学生认为它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些性质可以为人类作出有益的贡献,比如“灭火”。
情境2:
锚2: (1)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生产过程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化学性质请尽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打开碳酸饮料罐过程有什么变化?
(3)饮料中加二氧化碳有益吗?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2:
构建了学习情境与问题的“锚”后,针对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做独立思考分析,表达出自己见解;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表达不同的见解,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
有的学生会认为碳酸饮料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有的认为二氧化碳全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在协作学习中他们开展交流: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打开饮料罐过程,有的学生根据他自身的掌握资料进行判断,在生产过程加压进行生产,打开罐子时压力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跑出来。还有的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认为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所以此时饮料中气体是碳酸分解产生的。
(教师在课堂中抛出“锚”后并不是无事可干,要紧抓教学最佳时机,参与到他们学习活动中。如,表扬学生的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态度,如打开罐子,确实因为压力降低,部分溶解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当然也有碳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如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否与碳酸形成、碳酸不稳定分解同时存在有关系?还有碳酸形成与分解的同时存在是不是在化学变化中存在一种平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做好衔接。)
有的学生认为饮料中添加二氧化碳是有利的,因为天气炎热时喝碳酸饮料既可以解渴,又可起到防暑降温作用,它可以带走身体中的热量,比其它饮料能起到更好的降温作用;有的学生认为是有弊的,碳酸饮料对胃有刺激作用,过量饮用会造成身体不适或疾病。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使物质的性质学习或复习更有意义,在学习过程领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物质。
所以,教学中合理设置真实情境、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抛好“锚”,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主能动性,他们自己学习,自己讨论,从已有的知识中分析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交流、评价,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知识的过程学会利用物质的特性为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教学利用“抛锚式教学”,以生活、社会任务或问题为情境,将教材内容的学习镶嵌在真实情境、问题中完成,使学生按照背景问题解决的逻辑路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实现真实情境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特别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化学知识的有趣,体验化学知识的有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的构建,有效的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收稿日期:2016-05-15)
传统复习过程,可能就是由教师或请几个学生按部就班,简单罗列出有关物质的性质,如复习二氧化碳性质就是从二氧化碳物理、化学性质简要回顾入手,说说性质、用途,讲讲例题,做做练习。这样的课堂毫无生气,教师教的无聊,学生学的无趣,更不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笔者将“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选择教学最佳时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促进他们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巩固,使复习的过程充满意义。以下以“二氧化碳性质”复习片段为例,初探“抛锚式教学”对有意义学习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所以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这种教学也被称为“抛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 。
抛锚式教学可以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抛锚式教学”过程实质是学生根据真实情境与问题开展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可以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可以直接反应出学习效果;教师把握教学最佳时机,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动态,适时抛出新“锚”,让真实情境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利用。
“二氧化碳性质”复习设计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精心设计了碳酸饮料、菜窖中的气体等真实情境,从熟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进行展示,力求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化学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物质。如:
情境1: 某农村一个男孩将一些蔬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窑,半个小时后未见孩子回家。父母先后进入菜窑查看,结果无一人生还。
锚1: (1)菜窖中什么气体让他们丧失生命?气体是怎么产生的?气体有什么性质?
(2)怎样简便检验这种气体?
(3)怎么防止菜窖中这种危险的产生?
(4)你如何评价气体的这些性质对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1:
对于菜窖中的气体,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菜窖中存在某种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认真思考后认为是二氧化碳气体,学生相互之间存在争议。
(学生的争议就是教学的机会,教学最佳时机常常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因此对教学最佳时机的捕捉可视为“时机未出现时有意识地寻找,出现时及时发现并迅速作出选择和科学决策,将其付之行动”。)
教育的一个最佳时机来了。教师适时再给个“锚”,你认为这种气体怎么产生的?学生通过协作学习讨论、交流认识到菜窖中原有的空气没有什么其它条件产生有毒的气体;而存储在菜窖的蔬菜因为没有光照发生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扩散到外面空气中,沉积在菜窖中。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不供给呼吸,所以进入菜窖中的一家人因为缺少氧气而窒息死亡。
对于气体的检验,他们有的认为可以利用石灰水来检验,因为二氧化碳可以让它变浑浊;有的认为用燃烧的木条或蜡烛来检验,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蜡烛会熄灭。教师此时再次抓住教学最佳时机,给个“锚”,请用最简便的方法?顷刻之间,大家不约而同支持“灯火试验”来检验菜窖中的二氧化碳。
(可见,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过程,教师还是要充分紧抓教育时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高一层次或多角度的分析,进而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如何防止菜窖中这种危险的产生?学生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要经常开启菜窖的门通风;还有的学生很快就表示反对,认为菜窖中空气流通不利于蔬菜的保存,氧气含量过高容易引起蔬菜腐烂。讨论、交流中,他们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共鸣,在平时要关紧菜窖,进入菜窖前要进行一定的通风,最好做一个灯火试验。
二氧化碳对生活的影响,有的学生仅是根据原有情境“菜窖夺命”认为有危害,是“过”;有的学生认为虽然它不供给呼吸,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保存好蔬菜,是“功”;还有的学生认为它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些性质可以为人类作出有益的贡献,比如“灭火”。
情境2:
锚2: (1)二氧化碳在碳酸饮料生产过程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化学性质请尽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打开碳酸饮料罐过程有什么变化?
(3)饮料中加二氧化碳有益吗?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2:
构建了学习情境与问题的“锚”后,针对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做独立思考分析,表达出自己见解;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表达不同的见解,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评价学习。
有的学生会认为碳酸饮料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有的认为二氧化碳全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在协作学习中他们开展交流: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打开饮料罐过程,有的学生根据他自身的掌握资料进行判断,在生产过程加压进行生产,打开罐子时压力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跑出来。还有的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认为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所以此时饮料中气体是碳酸分解产生的。
(教师在课堂中抛出“锚”后并不是无事可干,要紧抓教学最佳时机,参与到他们学习活动中。如,表扬学生的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态度,如打开罐子,确实因为压力降低,部分溶解的二氧化碳跑到空气中,当然也有碳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更高一层次的学习,如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否与碳酸形成、碳酸不稳定分解同时存在有关系?还有碳酸形成与分解的同时存在是不是在化学变化中存在一种平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做好衔接。)
有的学生认为饮料中添加二氧化碳是有利的,因为天气炎热时喝碳酸饮料既可以解渴,又可起到防暑降温作用,它可以带走身体中的热量,比其它饮料能起到更好的降温作用;有的学生认为是有弊的,碳酸饮料对胃有刺激作用,过量饮用会造成身体不适或疾病。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使物质的性质学习或复习更有意义,在学习过程领会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会合理利用物质。
所以,教学中合理设置真实情境、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抛好“锚”,就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主能动性,他们自己学习,自己讨论,从已有的知识中分析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交流、评价,提高学习效果,在巩固知识的过程学会利用物质的特性为社会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教学利用“抛锚式教学”,以生活、社会任务或问题为情境,将教材内容的学习镶嵌在真实情境、问题中完成,使学生按照背景问题解决的逻辑路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实现真实情境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特别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感受化学知识的有趣,体验化学知识的有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科学认识的构建,有效的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收稿日期:2016-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