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应达到1600到1800个左右。由此可见,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识字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搭建识字平台,提高识字的效率,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方法:
一、直观导入 激发兴趣
(一)看实物、图画导入。如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二)听音导入。如教学“呱”、“喵”、“汪”时等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三)看录象导入。在学习有关动物、花卉等具象时,我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花的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和花卉的名称。(四)动作演示导入。如教“跑”、“走”、“跳”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我让学生先做这些动作,在随机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动作,记住生字。
二、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一)借助色彩。如教学汉字“踩”“睬”时,将两个偏旁“足、目”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便强化学生对“踩、睬”的记忆。(二)一字带一串。例如教“跟”:“足”是脚,“艮”读“gen”,“艮”后有他人的足在行走;再用“换一换”的方法带出:“根、很、狠、恨、痕”这一串字,让学生仿照“跟”的识字方法,理解、识记这些生字。 由于这一串字中,只需要求学生会写“跟”字,对于别的字只了解构字的道理,记住字形,重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生字。(三)借助顺口溜。比如: “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四)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字义。
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一)猜字谜。如“午“字:远看象头牛,近看牛没头,要是问啥字,看看日当头。“桥”字;天山有点偏,两柱支下边。还有一棵树,架在河两边。(二)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换衣服”、“捉敌人”、“当医生”“摘苹果”等。(三)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四、强调勤查字典,养成识字习惯
对低段学生来说,肯定是有许多生字是不认识的。而从人的惰性来看,可能会采取“混”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就特别对学生强调“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字典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老师),并且在课堂内外有意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情况,加强督促的力度,对自觉查字典的学生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以便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时时刻刻主动去查不认识的生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识字的“金钥匙”。
五、保证阅读时间,增加识字数量
每个学校的时间安排表上都有“读书活动”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将它演变成“作业整理课”。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夺回“读书活动”课。
六、教给阅读方法,促进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我们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内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奴文字。”
总之,要想大幅度提高原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将低段学生置于这样一个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只有将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才会迫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识字。
一、直观导入 激发兴趣
(一)看实物、图画导入。如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二)听音导入。如教学“呱”、“喵”、“汪”时等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三)看录象导入。在学习有关动物、花卉等具象时,我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花的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和花卉的名称。(四)动作演示导入。如教“跑”、“走”、“跳”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我让学生先做这些动作,在随机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动作,记住生字。
二、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一)借助色彩。如教学汉字“踩”“睬”时,将两个偏旁“足、目”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便强化学生对“踩、睬”的记忆。(二)一字带一串。例如教“跟”:“足”是脚,“艮”读“gen”,“艮”后有他人的足在行走;再用“换一换”的方法带出:“根、很、狠、恨、痕”这一串字,让学生仿照“跟”的识字方法,理解、识记这些生字。 由于这一串字中,只需要求学生会写“跟”字,对于别的字只了解构字的道理,记住字形,重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生字。(三)借助顺口溜。比如: “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四)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字义。
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一)猜字谜。如“午“字:远看象头牛,近看牛没头,要是问啥字,看看日当头。“桥”字;天山有点偏,两柱支下边。还有一棵树,架在河两边。(二)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换衣服”、“捉敌人”、“当医生”“摘苹果”等。(三)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四、强调勤查字典,养成识字习惯
对低段学生来说,肯定是有许多生字是不认识的。而从人的惰性来看,可能会采取“混”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就特别对学生强调“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字典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老师),并且在课堂内外有意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情况,加强督促的力度,对自觉查字典的学生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以便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时时刻刻主动去查不认识的生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识字的“金钥匙”。
五、保证阅读时间,增加识字数量
每个学校的时间安排表上都有“读书活动”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将它演变成“作业整理课”。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夺回“读书活动”课。
六、教给阅读方法,促进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我们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内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奴文字。”
总之,要想大幅度提高原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将低段学生置于这样一个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只有将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才会迫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