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十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系统(ITS)的、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领域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公司之一。2007年12月,公司整体搬迁至上海。
ITS一词来自美国,即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原意为“智能交通系统”。美国是智能交通大国,研究使用早,应用广泛。现在智能交通的先进产品在实际使用上已经接近80%的覆盖率,并且许多标准已经被世界承认。
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制定“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智能交通的7大领域和30个用户服务功能。7大领域分别是: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交运营系统、商务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各国使用的交通控制系统,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其交通信号指示部分由红、绿、黄和箭头灯作为终端显示装置。由于其采用的显示方式为静态方式,不能使司机驾驶车辆与交通系统同步运转,解决交通堵塞并不理想。
既然传统方案不能解决交通管理的现存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ITS),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上日程。美国、欧洲、日本针对道路交通的现状,列入欧美发达国家的计划开始对ITS进行研究。针对国内情况,政府已提出将ITS作为国家的重点扶持行业,大力发展ITS的研究,使之成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建立可靠的城市交通运输控制体系,优化交通控制,减少能源浪费,缓解交通堵塞和拥挤,缩短出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5年的时间里,我国将有约400亿元人民币投入,用于完善智能交通建设。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清洁汽车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直接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服务。
根据欧洲对华交通控制系统主要出口商对中国的市场调查报告,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商评估,到2008年,前述相关产品的市场约250亿人民币;在未来6年内有400亿元;未来十年,中国交通控制相关产品的市场约700亿人民币。未来20年仅仅美国相关市场,将超过4200亿美元,相关项目超过60万个,市场可观。
国内城市交通控制装置增长趋势
国内智能联网交通信号灯工程所含系列产品的市场前景,以近5年内有30%城市;每城市内30%设施改造;大、中、小平均每城市最低估算投资6000万元:其中50%用于智能联网信号灯部分工程,统计结果是5年中智能信号灯联网设备国内市场空间,最低为90亿元营业额。技术领先,错位竞争
中国ITS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正在吸引众多国内外厂商的关注和参与。目前,国内智能交通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大公司抢占,以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设备厂商为首的巨头,已在中国智能交通市场上展开了全方位的渗透。
公司已投入六百多万元,开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道路路口(I期)智能动态交通控制系统:“卓徽ITS”。该系统具有6项主要技术和2项辅助技术;其中1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其余的正在申报专利中(专利技术直接用双方新公司名义申请)。公司I期系列产品已完成小样的测试,并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认证,即将进入市场。
公司所研发基础产品是一种双向、动态、同步和可控的交通指示装置,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产品融合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电视监控、交通优化管理于一体的交通管理系统。新型动态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信号机和即将完成的动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使司机驾驶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同步运行。它的投入使用,将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市容市貌,减少污染,降低交通事故率,使整个城市交通处于最佳状态。新技术产品的智能动态标准接口,可以为ITS其他分支领域系统的配合应用,节约难以计数的资金,节省数年的开发时间。
公司新型信号灯以及相关的动态控制技术已通过公安部的检验与测试。由于ITS技术属于新兴行业,国内外现有的开发单位目前也处于摸索试验阶段。2008至2009年度,在完善公司现有I期主导产品的基础上,将已经具备专利资格的6项主要技术及2项辅助技术申请国际和美国的发明专利,并首先完成动态随机的信号机,编制程序、制造接口板,连接传感器、进入市场。
公司希望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内,推广自主开发研制的“动态城市交通管理系统(ITS)”,并成为该行业一流的系统集成商。2008至2009年度,利用原有客户资源,首先巩固已有意向订单,重点完成黑龙江、山东的客户订单任务,并积极参加国内外交通产品展览会,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同时通过地域布局,5年内在全国建立20个系统推广应用中心,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以上。同时利用参加国内外展会机会,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力争在五年内将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800多个)占有率达到10%。
针对国内外智能交通控制领域研究现状,在市场需求、同行业竞争对手、企业自身优势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在未来五年内,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对国内外竞争者采取差异化战略,重点是产品的差异化、品种的差异化、品质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是指企业开发出处于国内外同行技术最前沿的产品,促使目前市场产品的升级换代;品种差异化是指企业实施产品品种的专业化、节能化和成套化战略,规避国内产品集中在中间层面的恶性竞争;品质差异化是指企业大力开发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低的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服务差异化是指企业对不同的产品采取更准确的客户需求分析和市场的再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块。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全面提升企业产品、服务、品牌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对国外竞争者采取全面成本领先战略。所谓全面成本领先,指在与国外品质接近的情况下,产品以较合理的销售价格进入市场,利用产品的高性价比参与竞争。通过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控制管理成本、财务成本和利用关系营销网络降低营销成本,以保持和加强公司产品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
ITS一词来自美国,即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s原意为“智能交通系统”。美国是智能交通大国,研究使用早,应用广泛。现在智能交通的先进产品在实际使用上已经接近80%的覆盖率,并且许多标准已经被世界承认。
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制定“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智能交通的7大领域和30个用户服务功能。7大领域分别是: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交运营系统、商务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各国使用的交通控制系统,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其交通信号指示部分由红、绿、黄和箭头灯作为终端显示装置。由于其采用的显示方式为静态方式,不能使司机驾驶车辆与交通系统同步运转,解决交通堵塞并不理想。
既然传统方案不能解决交通管理的现存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ITS),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上日程。美国、欧洲、日本针对道路交通的现状,列入欧美发达国家的计划开始对ITS进行研究。针对国内情况,政府已提出将ITS作为国家的重点扶持行业,大力发展ITS的研究,使之成为中国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建立可靠的城市交通运输控制体系,优化交通控制,减少能源浪费,缓解交通堵塞和拥挤,缩短出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交通事故,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5年的时间里,我国将有约400亿元人民币投入,用于完善智能交通建设。重点围绕特大城市智能交通技术应用、高速公路、清洁汽车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直接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服务。
根据欧洲对华交通控制系统主要出口商对中国的市场调查报告,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商评估,到2008年,前述相关产品的市场约250亿人民币;在未来6年内有400亿元;未来十年,中国交通控制相关产品的市场约700亿人民币。未来20年仅仅美国相关市场,将超过4200亿美元,相关项目超过60万个,市场可观。
国内城市交通控制装置增长趋势
国内智能联网交通信号灯工程所含系列产品的市场前景,以近5年内有30%城市;每城市内30%设施改造;大、中、小平均每城市最低估算投资6000万元:其中50%用于智能联网信号灯部分工程,统计结果是5年中智能信号灯联网设备国内市场空间,最低为90亿元营业额。技术领先,错位竞争
中国ITS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正在吸引众多国内外厂商的关注和参与。目前,国内智能交通7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大公司抢占,以西门子、飞利浦等国外设备厂商为首的巨头,已在中国智能交通市场上展开了全方位的渗透。
公司已投入六百多万元,开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道路路口(I期)智能动态交通控制系统:“卓徽ITS”。该系统具有6项主要技术和2项辅助技术;其中1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其余的正在申报专利中(专利技术直接用双方新公司名义申请)。公司I期系列产品已完成小样的测试,并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认证,即将进入市场。
公司所研发基础产品是一种双向、动态、同步和可控的交通指示装置,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产品融合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电视监控、交通优化管理于一体的交通管理系统。新型动态交通信号灯、智能交通信号机和即将完成的动态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可以使司机驾驶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同步运行。它的投入使用,将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市容市貌,减少污染,降低交通事故率,使整个城市交通处于最佳状态。新技术产品的智能动态标准接口,可以为ITS其他分支领域系统的配合应用,节约难以计数的资金,节省数年的开发时间。
公司新型信号灯以及相关的动态控制技术已通过公安部的检验与测试。由于ITS技术属于新兴行业,国内外现有的开发单位目前也处于摸索试验阶段。2008至2009年度,在完善公司现有I期主导产品的基础上,将已经具备专利资格的6项主要技术及2项辅助技术申请国际和美国的发明专利,并首先完成动态随机的信号机,编制程序、制造接口板,连接传感器、进入市场。
公司希望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内,推广自主开发研制的“动态城市交通管理系统(ITS)”,并成为该行业一流的系统集成商。2008至2009年度,利用原有客户资源,首先巩固已有意向订单,重点完成黑龙江、山东的客户订单任务,并积极参加国内外交通产品展览会,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同时通过地域布局,5年内在全国建立20个系统推广应用中心,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以上。同时利用参加国内外展会机会,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力争在五年内将智能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800多个)占有率达到10%。
针对国内外智能交通控制领域研究现状,在市场需求、同行业竞争对手、企业自身优势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在未来五年内,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对国内外竞争者采取差异化战略,重点是产品的差异化、品种的差异化、品质的差异化和服务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是指企业开发出处于国内外同行技术最前沿的产品,促使目前市场产品的升级换代;品种差异化是指企业实施产品品种的专业化、节能化和成套化战略,规避国内产品集中在中间层面的恶性竞争;品质差异化是指企业大力开发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低的高端产品,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服务差异化是指企业对不同的产品采取更准确的客户需求分析和市场的再细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模块。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全面提升企业产品、服务、品牌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对国外竞争者采取全面成本领先战略。所谓全面成本领先,指在与国外品质接近的情况下,产品以较合理的销售价格进入市场,利用产品的高性价比参与竞争。通过进一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控制管理成本、财务成本和利用关系营销网络降低营销成本,以保持和加强公司产品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