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脑皮质撞击致不同损伤程度颅脑创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CCI)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颅脑创伤(TBI)大鼠模型,为探索TBI病理生理进程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应用电子控制性皮质撞击仪(eCCI-6.3),设定不同打击参数,对大鼠顶叶大脑皮质区进行精确撞击。其中,实验组打击速率分别为4 m/s、5 m/s、6 m/s,打击时间均为200 ms,打击深度均为2 mm。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行撞击。致伤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SS)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应用多普勒流量计测定大鼠脑损伤周围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致伤48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脑组织缺损程度,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大鼠脑损伤程度与打击强度相关,打击速率4 m/s模拟轻度TBI、5 m/s模拟中度TBI、6 m/s模拟重度TBI。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局部脑血流量降低(均P<0.01),脑组织神经元皱缩、细胞周围空泡、线粒体结构异常,而且损伤程度随打击速率增强而递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eCCI脑皮质撞击仪成功建立TBI大鼠模型,通过调整打击速率给予轻度、中度和重度TBI分级,为进一步研究TBI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TBI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差异,探讨整体加工与执行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合成面孔任务(CFT)对56名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4名正常人进行测试,同时
目的探究ZNF804A基因rs7597593多态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rs7597593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DSM-IV为诊断标准,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767例和健康对照组690例。使用RFLP实验方法对ZNF804A基因的rs7597593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使用1-back任务错误率为认知功能评定指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研究改良Masters-Johnson性感集中训练治疗早泄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改良Masters-Johnson性感集中训练治疗,为期8周,同时口服舍曲林50 mg,每晚1次,连服8周。对照组:口服舍曲林50 mg,每晚1次,连服8周。治疗前后及治疗半年后,根据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正常成年男性对正性情绪是否存在注意偏向以及可能的加工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18名成年健康男性,实验任务是对正性及中性情绪图片的边框颜色进行判断,系统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及正确率,Neuroscan32导脑电仪同时记录其脑电特征。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正常男性对两种情绪图片反应时分别为[(628.11±55.46)ms] vs [(628.81±53.92)ms],正确率分别为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