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儿流浪记》由法国作家埃克多·马洛创作。马洛是以写情节剧小说而载入法国近代文学史的作家,虽不及我们所熟悉的巴尔扎克、雨果等法國小说家那样声名显赫,但他却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了70多部小说,其中《苦儿流浪记》更是家喻户晓。
《苦儿流浪记》的主人公雷米是一个不明身份的弃儿,他被法国一位水泥匠收养,在慈爱的养母的呵护下在山村过着贫穷却安宁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水泥匠工作时受伤了,还打败了官司,就瞒着养母像卖牲口一样将雷米贱卖给了一位流浪艺人维泰利斯。
雷米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维泰利斯师傅教他学文识字,感受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让他健康地成长。可是不久,维泰利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饥寒交迫地死去。之后,雷米在花农阿根老爹那儿当小花农,在加斯巴尔大叔那儿当挖煤工,在米丽根夫人那儿当童仆。他目睹了伽罗福里班主对孩子的虐待,也和忠诚的爱狗卡比一起在街头卖艺……流浪路上险象环生。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不幸之后,雷米终于成长为一个能为别人着想、懂得感恩、阅历丰富、充满智慧、身体健壮、有所担当的男子汉。
天使之爱
维泰利斯师傅爱雷米的方式是带他去流浪,教他识字、唱歌,让他领会罪过和孤独,保持一种尊严,区别什么是乞丐、什么是艺术家。这位歌唱艺术家带给小雷米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他的逃避,他的沉沦,以及他对于死亡的选择,使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风雨交加的夜晚,维泰利斯和雷米两个人冻得胸膛都要被雪片刺穿。雷米建议去敲花农的门,可是被维泰利斯阻止了。“别去敲,人家不会给我们开门的,这儿住的都是花农和菜农,这时候他们才不会起来呢,还是往前走吧!”可是,维泰利斯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仅仅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我得歇歇了,我支持不住了。”第二天早上,当雷米醒来时,收留了他的花农告诉雷米,维泰利斯已经冻死了。
尽管在那个时代的法国,富人和穷人的社会层次分明,但是,花农的善良是否足以让敲门的雷米他们在这样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走进温暖的房间,而不至于冻死、饿死?想到这,我很为维泰利斯感到“可怜”。后来,每次当雷米提起师傅时,他总是说“可怜的维泰利斯”,这是否包含了作者本人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同情而又批判的态度呢?
雷米接受的爱还来自更多的人。水泥匠工人的妻子,巴博兰妈妈,虽然不识字、不懂风雅,但总会想尽办法用最好的食材做又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给雷米吃,以至于雷米一想到他的巴博兰妈妈,就会想到她做的美食——油炸鸡蛋薄饼和炸糕。那简直是“天堂的味道”!
阿根老爹虽然不富裕,但是他像我们印象里的花农一样,有着一颗像花一样美丽的心。他已经有四个孩子了,但仍然对雷米视如己出。所以,在阿根老爹出事被关进监狱,家破人亡之后,雷米不愿意邻居收留他,因为他怀念“待他就像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的阿根老爹!
是的,爱有那么多,拥有爱的孩子,就像天使那样浸染在幸福之中。
淳朴之心
雷米在流浪的过程中遇见的孩子们,他的小伙伴们,也都那么无私地把一颗善良、淳朴的心袒露给他,给他帮助,给他鼓励:丽丝、马西亚、阿瑟,以及花农的孩子们,只是他们有时候也一样身不由己,常常“午饭也没有吃,昨天晚上就没有吃了”。
幸福仿佛是一只萤火虫,抓着的时候很美丽,一瞬间却又飞走了,不见了。于是,孩子们只得不停地寻找。无论贫穷,还是病残,他们都一如既往地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相信作者马洛一定很爱孩子,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孩子们总是像星星一样美丽,面对困难甚至是灾祸,永远不放弃,他们的笑容里永远带着阳光。当小主人公雷米弹奏手风琴的时候,他俨然就是一个小小艺术家。是的,他从来不是一个乞丐,他从来都沉醉在艺术里,淳朴而美丽。
人性之美
“尽管他还是个孩子,可是一切都还得由他自己来做主。”小雷米是不幸的,但是生活的苦滋味从来没有摧残掉他追求美好的信念。正是生活的苦难磨练出了他的智慧,锻炼了他的意志。
雷米跟着师傅,从一个乡镇跑到另一个乡镇,从这个城市转到那个城市,经受着生活的各种磨练,他学到了不少东西,胳膊和腿也变得有力了,已经能够忍受寒冷和炎热、日晒和雨淋、饥饿和劳累。这对雷米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它使雷米不止一次地经受了落在头上的沉重、致命的打击。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年纪里,雷米却要不断面对死亡的威胁。“孩子到哪都一样”,非法虐待、劳动力被剥削,这些,对雷米来说,的确是司空见惯了。可是,就在这个凶残的班主家里,他却从另外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言语里,感受到了“死亡”的另一种意义:那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苦难的告别!
从被迫离开夏凡侬巴博兰养母温暖的怀抱,跟着维泰利斯师傅到处流浪,离别米丽根伯爵夫人,师傅死后,又在巴黎阿根老爹家当一名勤奋的小花农,老爹在一场天灾中破产之后,又来到了瓦尔斯煤城,和加斯巴尔大叔等矿工在矿洞里经历了生死……这一切,无不让小雷米对生存与死亡有了比常人更深刻的体会。
可是最后,故事的结局却很圆满。一个曾经不断被命运捉弄、几次死里逃生的穷孩子,最后恢复了他的姓氏,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试想,倘若襁褓中的小雷米穿的是华贵的衣服,水泥匠把他捡回家后,是否会坐等哪位贵人来找到小雷米并索要一大笔酬金?或者势利的水泥匠没有捡到小雷米,那么,奄奄一息的小雷米是否还有时间等到其他善良的人发现他并收养他?也许这位善良的穷人自己都养活不了,他能够养活小雷米吗?
其实,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作者只是用他那颗平等之心、自由之心、大爱之心,批判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丑陋,他想呼唤的是一种人性的美。这个美在哪里呢?也许等你感受到了书中的孤独之后,你多少会领略到其背后的完满人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人民小学)
《苦儿流浪记》的主人公雷米是一个不明身份的弃儿,他被法国一位水泥匠收养,在慈爱的养母的呵护下在山村过着贫穷却安宁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水泥匠工作时受伤了,还打败了官司,就瞒着养母像卖牲口一样将雷米贱卖给了一位流浪艺人维泰利斯。
雷米从此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维泰利斯师傅教他学文识字,感受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让他健康地成长。可是不久,维泰利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饥寒交迫地死去。之后,雷米在花农阿根老爹那儿当小花农,在加斯巴尔大叔那儿当挖煤工,在米丽根夫人那儿当童仆。他目睹了伽罗福里班主对孩子的虐待,也和忠诚的爱狗卡比一起在街头卖艺……流浪路上险象环生。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不幸之后,雷米终于成长为一个能为别人着想、懂得感恩、阅历丰富、充满智慧、身体健壮、有所担当的男子汉。
天使之爱
维泰利斯师傅爱雷米的方式是带他去流浪,教他识字、唱歌,让他领会罪过和孤独,保持一种尊严,区别什么是乞丐、什么是艺术家。这位歌唱艺术家带给小雷米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他的逃避,他的沉沦,以及他对于死亡的选择,使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风雨交加的夜晚,维泰利斯和雷米两个人冻得胸膛都要被雪片刺穿。雷米建议去敲花农的门,可是被维泰利斯阻止了。“别去敲,人家不会给我们开门的,这儿住的都是花农和菜农,这时候他们才不会起来呢,还是往前走吧!”可是,维泰利斯已经力不从心了,他仅仅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我得歇歇了,我支持不住了。”第二天早上,当雷米醒来时,收留了他的花农告诉雷米,维泰利斯已经冻死了。
尽管在那个时代的法国,富人和穷人的社会层次分明,但是,花农的善良是否足以让敲门的雷米他们在这样一个饥寒交迫的夜晚走进温暖的房间,而不至于冻死、饿死?想到这,我很为维泰利斯感到“可怜”。后来,每次当雷米提起师傅时,他总是说“可怜的维泰利斯”,这是否包含了作者本人对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同情而又批判的态度呢?
雷米接受的爱还来自更多的人。水泥匠工人的妻子,巴博兰妈妈,虽然不识字、不懂风雅,但总会想尽办法用最好的食材做又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给雷米吃,以至于雷米一想到他的巴博兰妈妈,就会想到她做的美食——油炸鸡蛋薄饼和炸糕。那简直是“天堂的味道”!
阿根老爹虽然不富裕,但是他像我们印象里的花农一样,有着一颗像花一样美丽的心。他已经有四个孩子了,但仍然对雷米视如己出。所以,在阿根老爹出事被关进监狱,家破人亡之后,雷米不愿意邻居收留他,因为他怀念“待他就像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的阿根老爹!
是的,爱有那么多,拥有爱的孩子,就像天使那样浸染在幸福之中。
淳朴之心
雷米在流浪的过程中遇见的孩子们,他的小伙伴们,也都那么无私地把一颗善良、淳朴的心袒露给他,给他帮助,给他鼓励:丽丝、马西亚、阿瑟,以及花农的孩子们,只是他们有时候也一样身不由己,常常“午饭也没有吃,昨天晚上就没有吃了”。
幸福仿佛是一只萤火虫,抓着的时候很美丽,一瞬间却又飞走了,不见了。于是,孩子们只得不停地寻找。无论贫穷,还是病残,他们都一如既往地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相信作者马洛一定很爱孩子,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孩子们总是像星星一样美丽,面对困难甚至是灾祸,永远不放弃,他们的笑容里永远带着阳光。当小主人公雷米弹奏手风琴的时候,他俨然就是一个小小艺术家。是的,他从来不是一个乞丐,他从来都沉醉在艺术里,淳朴而美丽。
人性之美
“尽管他还是个孩子,可是一切都还得由他自己来做主。”小雷米是不幸的,但是生活的苦滋味从来没有摧残掉他追求美好的信念。正是生活的苦难磨练出了他的智慧,锻炼了他的意志。
雷米跟着师傅,从一个乡镇跑到另一个乡镇,从这个城市转到那个城市,经受着生活的各种磨练,他学到了不少东西,胳膊和腿也变得有力了,已经能够忍受寒冷和炎热、日晒和雨淋、饥饿和劳累。这对雷米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它使雷米不止一次地经受了落在头上的沉重、致命的打击。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年纪里,雷米却要不断面对死亡的威胁。“孩子到哪都一样”,非法虐待、劳动力被剥削,这些,对雷米来说,的确是司空见惯了。可是,就在这个凶残的班主家里,他却从另外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言语里,感受到了“死亡”的另一种意义:那是一种解脱,一种对苦难的告别!
从被迫离开夏凡侬巴博兰养母温暖的怀抱,跟着维泰利斯师傅到处流浪,离别米丽根伯爵夫人,师傅死后,又在巴黎阿根老爹家当一名勤奋的小花农,老爹在一场天灾中破产之后,又来到了瓦尔斯煤城,和加斯巴尔大叔等矿工在矿洞里经历了生死……这一切,无不让小雷米对生存与死亡有了比常人更深刻的体会。
可是最后,故事的结局却很圆满。一个曾经不断被命运捉弄、几次死里逃生的穷孩子,最后恢复了他的姓氏,还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试想,倘若襁褓中的小雷米穿的是华贵的衣服,水泥匠把他捡回家后,是否会坐等哪位贵人来找到小雷米并索要一大笔酬金?或者势利的水泥匠没有捡到小雷米,那么,奄奄一息的小雷米是否还有时间等到其他善良的人发现他并收养他?也许这位善良的穷人自己都养活不了,他能够养活小雷米吗?
其实,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作者只是用他那颗平等之心、自由之心、大爱之心,批判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丑陋,他想呼唤的是一种人性的美。这个美在哪里呢?也许等你感受到了书中的孤独之后,你多少会领略到其背后的完满人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人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