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关村论坛是政府、民间、企业可以聚在一起沟通的平台。 ——夏颖奇
夏颖奇先生是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同时也是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席顾问。他曾经长期担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等领导职务,对中关村的建设尤其是国际合作、留学生管理等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次2012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他依然担负着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早在半年以前就开始为中关村论坛年会做准备。在2012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之际,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这位中关村的重要人物。
《中关村》杂志:从第一届到现在第六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每年都有各自精彩,我们回溯下过去,举办这样的大型年会的初衷是什么?
夏颖奇:中关村是个特殊的地方,它为中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最早的时候,有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联想的汉卡、四通的打印机,后来还有集成电路、互联网、无线通讯等科技,以及软件外包等业务,都起源于中关村。因此,中关村引人注目,地位特殊。中关村崛起之后,肯定要关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问题、国际化问题、市场化问题、项目融资、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有很多政府、民间、企业可以沟通的关注点,所以有必要把一些人聚集起来说一说,于是就出现了中关村论坛年会这样一个平台。
另外,中关村也已经日益国际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1995年海淀园(那时候还没有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举办过一次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年会,2005年中关村管委会又主办过了一次,再后来没举办过。而今年,我们请了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斯来这里开会,我们还要为申请主办2015年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年会作铺垫和准备,作为一个国家,若能每十年办一次这样的国际会议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有一百多个国家、四百多个会员,需要会员投票才能决定在哪里办,还要对对科技创新环境、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但我们是有可能做到的。
《中关村》杂志:您经历了那么多论坛,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夏颖奇:十几年来,中关村是论坛不断,比较著名是2002年的纳斯达克总裁来到中关村,当时他在翠宫饭店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关村与纳斯达克”( Nasdaq Meets Zhongugancun),在那个时候,中关村没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到纳斯达克上市就更少。所以这次演讲吸引了中关村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为了烘托气氛,我把联想、四通等负责人都拉来了,但场子里都是年轻人为主,他们是为了上市。我们开始还请了高级翻译,但最后举手的都是海归,都是英语发问,不需要翻译。我记得第一个发言的就是百度CEO李彦宏,百度是2005年上市的,2002-2003年百度还在困难时期,但李彦宏是第一个举手。后来每年我们都开各种各样的国际论坛,有双边的,有多边的,那时候不叫中关村论坛,而是各种国际会议、国际研讨会,一般规模也就是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到了2007年,北京举办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有一部分活动就交给了中关村管委会。你不能让他们一个人讲,我们又找了另外一些人讲,我们就扩大成了中关村论坛。到现在已经6届了。
这个事情现在弄得规模挺大,一个年会,中关村管委会各个部门和领导都大力参与。论坛正式开始的那天全体人员都参加,尤其是国际合作处、宣传处、办公室、研究室等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中关村》杂志:每年主题有没什么精心的设计?
夏颖奇:我们有永久主题“创新与发展”,每一年都持续。每年的主题是管委会讨论拟定的。2007年以“创新、合作与发展”为主题,2008年以“科技—全球创新挑战”为主题,2009年以“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2010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为主题,2011年以“创新驱动”为主题,都和科技创新有关系。
今年的主题有关国际合作,我们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改革开放时期,这里还没有市场化,学校里书声琅琅,学生毕业了包分配,中关村只有教书育人和搞研究的地方,没有办企业,国际交流也不多。到了现在,已经有2万多家企业,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比如微软都设立在这里。这是国际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使国门打开,很多外来东西进来和本土相结合。现在是个世界性的市场,中国的产品已经必须面对世界各国产品的竞争。所以,现在我们要邀请国际性的嘉宾过来,我邀请过甲骨文的副总裁、日立的副总裁等。2008年,我们还请了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来,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的趋势。2009 年,我们还请硅谷银行的总裁来,他一开始不肯来,我还借助硅谷著名的“PETER 刘”和李开复去邀请。此外,像斯坦福的威廉·米勒、中国的李开复、李彦宏、丁健等都来讲过。这些人的观点贡献给论坛,让论坛的高度和广度得到了提升。
《中关村》杂志:今年的论坛年会有什么新亮点?
夏颖奇:这次我们搞了中关村指数发布会。中关村指数是受硅谷指数的启发而发布的。硅谷指数对硅谷的全面情况,尤其是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的情况做了总结和描述,借助它你能了解硅谷创新、创业的土壤,而且可以对未来产生预期,深受硅谷企业家的重视。中关村指数不容易做好,它不能照搬硅谷的,也要避免干干巴巴的,我们考虑到了中关村的人才情况、中关村各个行业分类的情况等等。我们希望我们是客观和公正的,希望它成为权威的公正的第三方数据统计报告。我希望中关村指数能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关村企业和政府都会关注它。因为这个反映的东西能影响到大家。
中关村的硅谷指数应该是政府信息之外的一个补充,政府有政府的眼光和口径,那么社会怎么看中关村的,我们现在就让民间的中立的学者来描述这个事情。
这件事就给各省市做了榜样,可能会是一个里程碑。以后也可能会有某些演变。慢慢的,很多社会化的事情就会给民间组织去做,希望这样做会带来独立的视角、独立的思维、独立的眼光。
另外,创新孵化新模式分论坛的举办,也和目前一些大背景有关。现在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外边买房子,办孵化器,这些新模式都有待观察、研究。而国内如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新生创新创业模式,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总结。
《中关村》杂志:作为中关村的“元老”和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织者,这几年来组织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个人体会没有?
夏颖奇:我个人的体会是,论坛需要非常精心的准备,嘉宾们来的只是一、二天,而我要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另外,我们会牢牢记住:1、中关村论坛是为中关村尤其是中关村企业服务的,我们引入各种世界先进要素,是为我们自己服务的。我们的演讲都是和这一目标相关的。有很多世界性的话题,比如臭氧层保护、比如希腊冰岛的经济危机,因为与我们不是那么很紧密相关,我们就先不做这样的话题安排了;2、必须是高水平的,因为中关村是中国最大的科技、最活跃的科技创新集中地,所以,我们要请来发言的必须是一流的人才。另外,我们请外国企业的时候,还希望国别尽量多一点;3、覆盖面要足够。论坛的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办了分会场。此外,会务组织要严密,声、光、电等要配合好。因为很多嘉宾的要求也比较高。
《中关村》杂志:您对中关村论坛的将来有什么展望?
夏颖奇:这样的模式会持续一段时间,即由政府主办、非盈利、为园区服务,并坚持国际化。每年都要抓新出来的世界经济、科技的热点问题,人物要换,话题也要换。
夏颖奇先生是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同时也是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首席顾问。他曾经长期担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等领导职务,对中关村的建设尤其是国际合作、留学生管理等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次2012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他依然担负着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早在半年以前就开始为中关村论坛年会做准备。在2012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行之际,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这位中关村的重要人物。
《中关村》杂志:从第一届到现在第六届,中关村论坛年会每年都有各自精彩,我们回溯下过去,举办这样的大型年会的初衷是什么?
夏颖奇:中关村是个特殊的地方,它为中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最早的时候,有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联想的汉卡、四通的打印机,后来还有集成电路、互联网、无线通讯等科技,以及软件外包等业务,都起源于中关村。因此,中关村引人注目,地位特殊。中关村崛起之后,肯定要关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问题、国际化问题、市场化问题、项目融资、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有很多政府、民间、企业可以沟通的关注点,所以有必要把一些人聚集起来说一说,于是就出现了中关村论坛年会这样一个平台。
另外,中关村也已经日益国际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1995年海淀园(那时候还没有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举办过一次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年会,2005年中关村管委会又主办过了一次,再后来没举办过。而今年,我们请了国际科技园区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斯来这里开会,我们还要为申请主办2015年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年会作铺垫和准备,作为一个国家,若能每十年办一次这样的国际会议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有一百多个国家、四百多个会员,需要会员投票才能决定在哪里办,还要对对科技创新环境、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但我们是有可能做到的。
《中关村》杂志:您经历了那么多论坛,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夏颖奇:十几年来,中关村是论坛不断,比较著名是2002年的纳斯达克总裁来到中关村,当时他在翠宫饭店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中关村与纳斯达克”( Nasdaq Meets Zhongugancun),在那个时候,中关村没有那么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到纳斯达克上市就更少。所以这次演讲吸引了中关村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为了烘托气氛,我把联想、四通等负责人都拉来了,但场子里都是年轻人为主,他们是为了上市。我们开始还请了高级翻译,但最后举手的都是海归,都是英语发问,不需要翻译。我记得第一个发言的就是百度CEO李彦宏,百度是2005年上市的,2002-2003年百度还在困难时期,但李彦宏是第一个举手。后来每年我们都开各种各样的国际论坛,有双边的,有多边的,那时候不叫中关村论坛,而是各种国际会议、国际研讨会,一般规模也就是在几十人到几百人。到了2007年,北京举办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有一部分活动就交给了中关村管委会。你不能让他们一个人讲,我们又找了另外一些人讲,我们就扩大成了中关村论坛。到现在已经6届了。
这个事情现在弄得规模挺大,一个年会,中关村管委会各个部门和领导都大力参与。论坛正式开始的那天全体人员都参加,尤其是国际合作处、宣传处、办公室、研究室等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中关村》杂志:每年主题有没什么精心的设计?
夏颖奇:我们有永久主题“创新与发展”,每一年都持续。每年的主题是管委会讨论拟定的。2007年以“创新、合作与发展”为主题,2008年以“科技—全球创新挑战”为主题,2009年以“创新创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为主题,2010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为主题,2011年以“创新驱动”为主题,都和科技创新有关系。
今年的主题有关国际合作,我们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改革开放时期,这里还没有市场化,学校里书声琅琅,学生毕业了包分配,中关村只有教书育人和搞研究的地方,没有办企业,国际交流也不多。到了现在,已经有2万多家企业,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比如微软都设立在这里。这是国际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使国门打开,很多外来东西进来和本土相结合。现在是个世界性的市场,中国的产品已经必须面对世界各国产品的竞争。所以,现在我们要邀请国际性的嘉宾过来,我邀请过甲骨文的副总裁、日立的副总裁等。2008年,我们还请了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来,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经济的趋势。2009 年,我们还请硅谷银行的总裁来,他一开始不肯来,我还借助硅谷著名的“PETER 刘”和李开复去邀请。此外,像斯坦福的威廉·米勒、中国的李开复、李彦宏、丁健等都来讲过。这些人的观点贡献给论坛,让论坛的高度和广度得到了提升。
《中关村》杂志:今年的论坛年会有什么新亮点?
夏颖奇:这次我们搞了中关村指数发布会。中关村指数是受硅谷指数的启发而发布的。硅谷指数对硅谷的全面情况,尤其是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的情况做了总结和描述,借助它你能了解硅谷创新、创业的土壤,而且可以对未来产生预期,深受硅谷企业家的重视。中关村指数不容易做好,它不能照搬硅谷的,也要避免干干巴巴的,我们考虑到了中关村的人才情况、中关村各个行业分类的情况等等。我们希望我们是客观和公正的,希望它成为权威的公正的第三方数据统计报告。我希望中关村指数能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引起重视,中关村企业和政府都会关注它。因为这个反映的东西能影响到大家。
中关村的硅谷指数应该是政府信息之外的一个补充,政府有政府的眼光和口径,那么社会怎么看中关村的,我们现在就让民间的中立的学者来描述这个事情。
这件事就给各省市做了榜样,可能会是一个里程碑。以后也可能会有某些演变。慢慢的,很多社会化的事情就会给民间组织去做,希望这样做会带来独立的视角、独立的思维、独立的眼光。
另外,创新孵化新模式分论坛的举办,也和目前一些大背景有关。现在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外边买房子,办孵化器,这些新模式都有待观察、研究。而国内如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新生创新创业模式,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总结。
《中关村》杂志:作为中关村的“元老”和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织者,这几年来组织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个人体会没有?
夏颖奇:我个人的体会是,论坛需要非常精心的准备,嘉宾们来的只是一、二天,而我要从半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另外,我们会牢牢记住:1、中关村论坛是为中关村尤其是中关村企业服务的,我们引入各种世界先进要素,是为我们自己服务的。我们的演讲都是和这一目标相关的。有很多世界性的话题,比如臭氧层保护、比如希腊冰岛的经济危机,因为与我们不是那么很紧密相关,我们就先不做这样的话题安排了;2、必须是高水平的,因为中关村是中国最大的科技、最活跃的科技创新集中地,所以,我们要请来发言的必须是一流的人才。另外,我们请外国企业的时候,还希望国别尽量多一点;3、覆盖面要足够。论坛的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办了分会场。此外,会务组织要严密,声、光、电等要配合好。因为很多嘉宾的要求也比较高。
《中关村》杂志:您对中关村论坛的将来有什么展望?
夏颖奇:这样的模式会持续一段时间,即由政府主办、非盈利、为园区服务,并坚持国际化。每年都要抓新出来的世界经济、科技的热点问题,人物要换,话题也要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