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一部记录片《孤村》通过一位高校老师的个人公众号被发布,记录一个村庄的没落和留守老人的故事,幕幕戳中泪点,短短几天,视频在腾讯、搜狐、新浪各大网站不断被转载,引发社会对没落村庄的关注和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它并不是什么大家的大制作,而是杭州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生林如珏等人的作业。意想不到的是,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看到后,致谢《孤村》摄制组人员,并敦促民政局重视“孤村”现象。
初识上金村
2014年6月,老师布置了一项课题作业,让本专业的同学组队完成一部关于自然风光的片子。林如珏立即召集了她的小伙伴,组成六人的摄制组,展开工作。团队共有四名女生和两名男生,分别担任撰稿、拍摄等工作。
一开始,大家就为选题纠结了三个月。在别人已经撰写脚本时,他们还是在搜索合适的题材。直到暑假结束前几天,林如珏百无聊赖地翻着朋友圈,突然,她看到有一个小学同学晒的几张旅游图片。从背景看,村落风光秀丽,美不胜收,这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她立即联系这位同学,才知道这是上金村,位于离温州市区约百公里远的文成县黄坦镇。
当林如珏说出自己的拍摄想法时,那位同学立即劝道:“别去了,那里只有十位老人了,要口水喝都难。”这更加让林如珏好奇了,一个这么美的村子怎么只有十位老人?其他人呢?难道是他们合伙开的景区?
开学后,她带着好奇心,和其他三位女同学,从黄坦镇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绕过六十余公里蜿蜒逼仄的山路,到达了上金村。
站在山上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真有种世外桃源之美。她料想,沿途这么美,到达村子一定更美,可是当他们进入村里,却发现村子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数十栋红砖房和老宅混在一起,高低错落,好像都是危房。
怎么这么破败?他们有些败兴,准备放弃上金村,折回途中另找选题。这时,一个一身布衣的阿婆却在远处向他们招呼:“孩子们,你们是谁?”林如珏想打个招呼就走人,阿婆慈祥地说:“好久没外人来看我们了。”这样的见面语让林如珏他们有些尴尬又有些好奇,他们走上前,与老婆婆攀谈了起来。
这位阿婆姓吴,与老伴马阿福住在一起。据她介绍,以前的上金村常住人口有300多人,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逢年过节,回来的人特别多,村子显得尤其热闹。十几年前,政府动工在这建设水库,建设好后的珊溪水库造福一方却将上金村隔成了一座“孤岛”。于是,村子里的人一家一家地往外搬,人越来越少,2015年春节人最少。吴阿婆和马阿公不肯走,就坚守了下来。吴阿婆儿子小雅已迁往村外,偶尔过来看下,如今村里只剩下十位老人了。
四位女生听了吴阿婆的描述,面面相觑,心中泛起了涟漪,开始重新思考:“这个课题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改变初衷,记录孤村
林如珏回来后,搜索了很多上金村的资料。对于拍不拍,团队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林如珏向专业辅导老师征询意见,回复是:留守老人和消逝的自然村,这样的命题不错,但对林如珏团队而言,可能颇有些吃力。
听到老师的判断,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林如珏,她从小就一直想帮助有困难的人。可是,上金村的自然条件和拍摄的主题确实让人难以驾驭。
那时正值中秋节,她突然惦记起那十位老人,是不是该去慰问下?于是团队一行六人再度进村探访。这次他们一致决定不仅要带着十份慰问礼品进山,还要带着简单的拍摄工具,不为别的,就是记录下老人的生活。
这一次来上金村感觉是——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到声音,有些让人惊悚的荒凉。不久他们在吴阿婆的带领下见到了夏松竹、吴士丰等其他几位老人。可是数来数去怎么就七人,不是说十人么?他们得到的答案是,这两个月已有三人“走了”。死亡的消息让几位同学大为震惊,总共十人的村庄就余七人,他们的生活谁来保障?
“自给自足,不靠外人,有点小毛病自己消化就好了。真是大病,菩萨再世也没用。”吴阿婆对于生命的豁达,让林如珏感到十分震憾。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比起他们,爷爷可算是很幸福的。“我家里也有老人,他们受我爸妈和其他姑姑的照顾、尊敬。” 队员们感同深受,看到这几位老人的生存条件,心变得越来越难受。
对老人的心疼之情逐渐改变了团队的拍摄初衷,“我们最想做的就是为老人们争取些什么。”林如珏说。于是他们决定正式开始拍摄,客观地纪录一个自然村的消亡 。为了大量取景,他们后来探村三次,拍摄跨度近半年;耗时最长的一次待了四天三晚。
团队成员们不约而同地用“惨”字形容这段拍摄经历。没有饭馆、商铺,甚至没有诊所。老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钱在这里失去了用处。此外,还有水土不服、物资的匮乏、蚊虫的叮咬。林如珏清楚地记得,有天早上起来,发现袋装挂面的袋子被老鼠咬开,面条被啃了。他们就把老鼠咬的那段切了煮着吃……这些艰难的拍摄经历让他们十分难忘。拍摄虽然艰苦,但村民非常热情和善良,不时为他们送来米和鸡蛋,让他们心里都感到很温暖。“上金村的生活,是我们成长的经历。”林如珏说。
后来的采访中,林如珏发现生活条件困难还只是第一步。他们原本想以吴以丰与独身老人夏松竹为主人公。当写好脚本时,夏松竹老人却又突然离世,而吴以丰老人也面临截肢手术,这令林如珏大哭一场。她没想到的是,生命流失如此之快。才不过四个月时间,最后,上金村十位老人所剩无几。
老人们孤苦无依的清贫生活,即便再自给自足,也只是表面上的安逸,唯有获得家人的关爱才能安享幸福的晚年。而单凭几个学生又如何能够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只能让社会得以关注才能帮助他们。从那刻起,他们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完成拍摄工作。
排除万难,自费航拍
为了展现上金村的整个风景面貌,林如珏和团队决定启用航拍技术,投入无人机进行高空俯瞰拍摄,而这一项开支在学校里是没有预算的。这时,由于路途遥远产生的交通费和其他摄制费用,摄制组的补贴经费已经用完,为了坚持自己的初衷——让更多人关心上金村,他们开始自费拍摄。
在2015年3月底,摄制组再次来到上金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住宿条件的艰苦和纪录片拍摄的随机性让整个拍摄过程显得困难重重。到2015年3月底拍摄完,除去学校补贴,他们六人总自费8800余元。为节省开支林如珏发动了父母亲为其借材料、借拍摄器材,进行拍摄。
2015年6月,他们完成了所有拍摄工作,并把其名定为《孤村》。作品交给指导老师后,得到老师的强烈肯定。
成片后,正是中秋前夕,团队在林如珏的带领下,又到这个村子里看望留守老人。中秋佳节,正是阖家团圆之际,林如珏却发现村里只有夏翠玉和吴士丰两名留守老人,守候着这轮挂在高空的明月。
林如珏见此,心里五味杂陈。从了解上金村到拍摄上金村,历时不过一年,村民的人数却由原来的10人减少到2人。正如纪录片《孤村》中所言:“生老病死,万物更新,是自然界无法阻挡的规律,无论是上金村还是上金村的老人们,以及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去的记忆。”
责任编辑:朴添勤
初识上金村
2014年6月,老师布置了一项课题作业,让本专业的同学组队完成一部关于自然风光的片子。林如珏立即召集了她的小伙伴,组成六人的摄制组,展开工作。团队共有四名女生和两名男生,分别担任撰稿、拍摄等工作。
一开始,大家就为选题纠结了三个月。在别人已经撰写脚本时,他们还是在搜索合适的题材。直到暑假结束前几天,林如珏百无聊赖地翻着朋友圈,突然,她看到有一个小学同学晒的几张旅游图片。从背景看,村落风光秀丽,美不胜收,这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她立即联系这位同学,才知道这是上金村,位于离温州市区约百公里远的文成县黄坦镇。
当林如珏说出自己的拍摄想法时,那位同学立即劝道:“别去了,那里只有十位老人了,要口水喝都难。”这更加让林如珏好奇了,一个这么美的村子怎么只有十位老人?其他人呢?难道是他们合伙开的景区?
开学后,她带着好奇心,和其他三位女同学,从黄坦镇出发,驱车一个半小时,绕过六十余公里蜿蜒逼仄的山路,到达了上金村。
站在山上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真有种世外桃源之美。她料想,沿途这么美,到达村子一定更美,可是当他们进入村里,却发现村子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数十栋红砖房和老宅混在一起,高低错落,好像都是危房。
怎么这么破败?他们有些败兴,准备放弃上金村,折回途中另找选题。这时,一个一身布衣的阿婆却在远处向他们招呼:“孩子们,你们是谁?”林如珏想打个招呼就走人,阿婆慈祥地说:“好久没外人来看我们了。”这样的见面语让林如珏他们有些尴尬又有些好奇,他们走上前,与老婆婆攀谈了起来。
这位阿婆姓吴,与老伴马阿福住在一起。据她介绍,以前的上金村常住人口有300多人,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逢年过节,回来的人特别多,村子显得尤其热闹。十几年前,政府动工在这建设水库,建设好后的珊溪水库造福一方却将上金村隔成了一座“孤岛”。于是,村子里的人一家一家地往外搬,人越来越少,2015年春节人最少。吴阿婆和马阿公不肯走,就坚守了下来。吴阿婆儿子小雅已迁往村外,偶尔过来看下,如今村里只剩下十位老人了。
四位女生听了吴阿婆的描述,面面相觑,心中泛起了涟漪,开始重新思考:“这个课题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改变初衷,记录孤村
林如珏回来后,搜索了很多上金村的资料。对于拍不拍,团队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林如珏向专业辅导老师征询意见,回复是:留守老人和消逝的自然村,这样的命题不错,但对林如珏团队而言,可能颇有些吃力。
听到老师的判断,他们有些不知所措,尤其是林如珏,她从小就一直想帮助有困难的人。可是,上金村的自然条件和拍摄的主题确实让人难以驾驭。
那时正值中秋节,她突然惦记起那十位老人,是不是该去慰问下?于是团队一行六人再度进村探访。这次他们一致决定不仅要带着十份慰问礼品进山,还要带着简单的拍摄工具,不为别的,就是记录下老人的生活。
这一次来上金村感觉是——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到声音,有些让人惊悚的荒凉。不久他们在吴阿婆的带领下见到了夏松竹、吴士丰等其他几位老人。可是数来数去怎么就七人,不是说十人么?他们得到的答案是,这两个月已有三人“走了”。死亡的消息让几位同学大为震惊,总共十人的村庄就余七人,他们的生活谁来保障?
“自给自足,不靠外人,有点小毛病自己消化就好了。真是大病,菩萨再世也没用。”吴阿婆对于生命的豁达,让林如珏感到十分震憾。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比起他们,爷爷可算是很幸福的。“我家里也有老人,他们受我爸妈和其他姑姑的照顾、尊敬。” 队员们感同深受,看到这几位老人的生存条件,心变得越来越难受。
对老人的心疼之情逐渐改变了团队的拍摄初衷,“我们最想做的就是为老人们争取些什么。”林如珏说。于是他们决定正式开始拍摄,客观地纪录一个自然村的消亡 。为了大量取景,他们后来探村三次,拍摄跨度近半年;耗时最长的一次待了四天三晚。
团队成员们不约而同地用“惨”字形容这段拍摄经历。没有饭馆、商铺,甚至没有诊所。老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钱在这里失去了用处。此外,还有水土不服、物资的匮乏、蚊虫的叮咬。林如珏清楚地记得,有天早上起来,发现袋装挂面的袋子被老鼠咬开,面条被啃了。他们就把老鼠咬的那段切了煮着吃……这些艰难的拍摄经历让他们十分难忘。拍摄虽然艰苦,但村民非常热情和善良,不时为他们送来米和鸡蛋,让他们心里都感到很温暖。“上金村的生活,是我们成长的经历。”林如珏说。
后来的采访中,林如珏发现生活条件困难还只是第一步。他们原本想以吴以丰与独身老人夏松竹为主人公。当写好脚本时,夏松竹老人却又突然离世,而吴以丰老人也面临截肢手术,这令林如珏大哭一场。她没想到的是,生命流失如此之快。才不过四个月时间,最后,上金村十位老人所剩无几。
老人们孤苦无依的清贫生活,即便再自给自足,也只是表面上的安逸,唯有获得家人的关爱才能安享幸福的晚年。而单凭几个学生又如何能够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只能让社会得以关注才能帮助他们。从那刻起,他们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完成拍摄工作。
排除万难,自费航拍
为了展现上金村的整个风景面貌,林如珏和团队决定启用航拍技术,投入无人机进行高空俯瞰拍摄,而这一项开支在学校里是没有预算的。这时,由于路途遥远产生的交通费和其他摄制费用,摄制组的补贴经费已经用完,为了坚持自己的初衷——让更多人关心上金村,他们开始自费拍摄。
在2015年3月底,摄制组再次来到上金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住宿条件的艰苦和纪录片拍摄的随机性让整个拍摄过程显得困难重重。到2015年3月底拍摄完,除去学校补贴,他们六人总自费8800余元。为节省开支林如珏发动了父母亲为其借材料、借拍摄器材,进行拍摄。
2015年6月,他们完成了所有拍摄工作,并把其名定为《孤村》。作品交给指导老师后,得到老师的强烈肯定。
成片后,正是中秋前夕,团队在林如珏的带领下,又到这个村子里看望留守老人。中秋佳节,正是阖家团圆之际,林如珏却发现村里只有夏翠玉和吴士丰两名留守老人,守候着这轮挂在高空的明月。
林如珏见此,心里五味杂陈。从了解上金村到拍摄上金村,历时不过一年,村民的人数却由原来的10人减少到2人。正如纪录片《孤村》中所言:“生老病死,万物更新,是自然界无法阻挡的规律,无论是上金村还是上金村的老人们,以及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去的记忆。”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