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28日,第十届PRAD国际学术论坛、第二届PRSC学术年会暨第四届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在武汉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新加坡、菲律宾、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非洲加纳,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50多位海内外学者与业界人士济济一堂,以“信任与对话:移动智能时代的整合创意传播”为主题,立足全球视野,就国际近年来在公共关系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国内外大咖齐聚武汉 围绕公关理论建言献策
PRSC副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徐明华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主办方代表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媒介系主任李喜根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Kineta Hung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PRSC会长、PRAD联席主席陈先红教授分别致辞。
李喜根教授对第十届PRAD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认为,任何高校与学科的建设都需要脚踏实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Kineta Hung教授则简述了公共关系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他坦言,当今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互联网和AI技术渗透到方方面面,公共关系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张昆院长则谈到,人是一种关系的动物,关系的维持既要物质的链条,也需要精神的纽带。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各种关系的聚合和统一。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充满着风险,就是因为沟通不够,以至于各种关系紧张,难以和谐共生,因此,我们的世界需要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我们的社会需要积极、阳光的公共关系。陈先红教授则认为,“好公关如同好瓷器一样,价值连城,而好公关的学术价值则源自‘求真’‘求是’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理论贡献,源自公关学科的‘学术性’和‘学术力’是否充分或足够,一个理论、一套丛书、一群学者,这样的学术力就是公关人手中的好瓷器,我们可拿之与其他学科对话,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
大会精心组织了2场主题演讲、9场分会场报告,以及4场圆桌讨论和特邀报告。在主题演讲环节,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分享了丰富的学术观点。
被誉为欧洲公关之父的Günter Bentele教授从对话与信任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集中讨论了两个层面的对话与信任关系:人际传播和公众传播,并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归因可能不同、组织的“条件”是什么、未来公关研究的挑战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ublic Relations Review》联合主编、美国著名公关学者Maureen Taylor教授则分析了数字社会背景下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美国著名对话公共关系学者Michael Kent分享了何谓真实的对话与真实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声音”与“社会临场感”制约着共情与关怀;德国莱比锡大学传播与媒体学院的Ansgar Zerfass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教授、新西兰梅西大学洪君如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陈怡如副教授等四人课题组则从全球传播监测研究的路径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和亚太地区传播趋势的洞见;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的Gregor Halff教授探讨了公关专业人士如何建立信任与对话;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周树华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李海容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赖建都教授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媒体学院的姚正宇副教授则从新技术、新思维范式、智能传播、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等角度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九场分论坛精彩纷呈 多样议题共话公关新理论
大会以“Dialogue and Trust in Political,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Situations”“公共关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面向”“风险沟通中的信任与对话”“Dialogue and Trust in Public Relations: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Educational Issues”“国家公共关系与创意传播”“移动智能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认同”“媒介发展趋势与方法创新”为主题,组织了7场中外学者分会场报告。
同时,以“政治与文化领域的战略传播”“新闻媒体、公共关系与社会”为主题,组织了2场中外硕博士研究生专场报告。在上述9个分会场中,70位代表报告了他们在相应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议题多样,内容丰富,成果水平高,为与会人员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此外,大会还组织了“SSCI论文发表分享”和“业界案例分享”两场圆桌讨论和第四期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上的“公关基础理论:历史脉络与未来想象”与“展望公关研究:理论拓展与方法创新”两场特邀报告。11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应邀参加了圆桌讨论,7位学者展示了他们聚焦于公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某个特定主题的思考结晶。在这4个分会场上,对话深入,报告精彩,氣氛热烈。
会议期间,PRSC学会举行了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赋能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伊品传奇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6家单位,成为PRSC学会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单位。正如许多常务理事代表所说,这些单位的加盟使得学会的构成更加多元化,对于今后学会在拓展社会服务、开展科学研究和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在29号中午落下了帷幕。在一天半的时间中,五湖四海的学术思想既产生了碰撞,又统一在本次论坛的主题“信任与对话:移动智能时代的整合创意传播”之中,闪耀着时代的光芒。香港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陈怡如担任了闭幕式的主持人,PRSC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教授张明新从本届会议的规模、会议主题等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感谢了参会的所有嘉宾、老师、同学以及为大赛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随后进行的第十届PRAD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二届PRSC学术年会优秀硕博论文的颁奖典礼中,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祝佳琪、武汉大学的方爱华和华中科技大学江薇薇获得本次会议的优秀硕博论文奖。
“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揭牌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自2007年起,PRAD国际学术论坛已经在武汉、香港、澳门、美国、台湾、泰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十届,如今PRAD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台湾世新大学四所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2017年,PRSC被评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优秀二级学会,目前已有150家理事单位加入,涉及百余家国内外高校与几十家业界单位。由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国际中华传播协会与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发起的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还在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宣布“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此外,开幕式上,陈先红教授还传达了两个喜讯:一则喜讯是由PRSC、华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网联合发起的“第一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颁奖典礼即将在11月16日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另一则是中国首部集大成的奠基性公共关系理论工具书《中国公共关系学》(上下册)将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智慧结晶,分为元理论、方法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四大板块,涵盖了52个理论和研究议题。大会邀请了《中国公共关系学》一书中的20位作者,参加了首发式。
国内外大咖齐聚武汉 围绕公关理论建言献策
PRSC副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徐明华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主办方代表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媒介系主任李喜根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Kineta Hung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PRSC会长、PRAD联席主席陈先红教授分别致辞。
李喜根教授对第十届PRAD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认为,任何高校与学科的建设都需要脚踏实地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Kineta Hung教授则简述了公共关系的发展及其重要性。他坦言,当今媒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互联网和AI技术渗透到方方面面,公共关系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张昆院长则谈到,人是一种关系的动物,关系的维持既要物质的链条,也需要精神的纽带。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各种关系的聚合和统一。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充满着风险,就是因为沟通不够,以至于各种关系紧张,难以和谐共生,因此,我们的世界需要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我们的社会需要积极、阳光的公共关系。陈先红教授则认为,“好公关如同好瓷器一样,价值连城,而好公关的学术价值则源自‘求真’‘求是’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理论贡献,源自公关学科的‘学术性’和‘学术力’是否充分或足够,一个理论、一套丛书、一群学者,这样的学术力就是公关人手中的好瓷器,我们可拿之与其他学科对话,作出自己独有的贡献。”
大会精心组织了2场主题演讲、9场分会场报告,以及4场圆桌讨论和特邀报告。在主题演讲环节,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分享了丰富的学术观点。
被誉为欧洲公关之父的Günter Bentele教授从对话与信任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集中讨论了两个层面的对话与信任关系:人际传播和公众传播,并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归因可能不同、组织的“条件”是什么、未来公关研究的挑战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ublic Relations Review》联合主编、美国著名公关学者Maureen Taylor教授则分析了数字社会背景下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美国著名对话公共关系学者Michael Kent分享了何谓真实的对话与真实的关系,他认为“人的声音”与“社会临场感”制约着共情与关怀;德国莱比锡大学传播与媒体学院的Ansgar Zerfass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先红教授、新西兰梅西大学洪君如副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陈怡如副教授等四人课题组则从全球传播监测研究的路径分享了他们对中国和亚太地区传播趋势的洞见;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的Gregor Halff教授探讨了公关专业人士如何建立信任与对话;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周树华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李海容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的赖建都教授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媒体学院的姚正宇副教授则从新技术、新思维范式、智能传播、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等角度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九场分论坛精彩纷呈 多样议题共话公关新理论
大会以“Dialogue and Trust in Political, Cultural, and Commercial Situations”“公共关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面向”“风险沟通中的信任与对话”“Dialogue and Trust in Public Relations: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Educational Issues”“国家公共关系与创意传播”“移动智能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认同”“媒介发展趋势与方法创新”为主题,组织了7场中外学者分会场报告。
同时,以“政治与文化领域的战略传播”“新闻媒体、公共关系与社会”为主题,组织了2场中外硕博士研究生专场报告。在上述9个分会场中,70位代表报告了他们在相应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议题多样,内容丰富,成果水平高,为与会人员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此外,大会还组织了“SSCI论文发表分享”和“业界案例分享”两场圆桌讨论和第四期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上的“公关基础理论:历史脉络与未来想象”与“展望公关研究:理论拓展与方法创新”两场特邀报告。11位学界和业界专家应邀参加了圆桌讨论,7位学者展示了他们聚焦于公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某个特定主题的思考结晶。在这4个分会场上,对话深入,报告精彩,氣氛热烈。
会议期间,PRSC学会举行了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北京赋能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伊品传奇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6家单位,成为PRSC学会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单位。正如许多常务理事代表所说,这些单位的加盟使得学会的构成更加多元化,对于今后学会在拓展社会服务、开展科学研究和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在29号中午落下了帷幕。在一天半的时间中,五湖四海的学术思想既产生了碰撞,又统一在本次论坛的主题“信任与对话:移动智能时代的整合创意传播”之中,闪耀着时代的光芒。香港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陈怡如担任了闭幕式的主持人,PRSC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学院教授张明新从本届会议的规模、会议主题等方面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感谢了参会的所有嘉宾、老师、同学以及为大赛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随后进行的第十届PRAD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二届PRSC学术年会优秀硕博论文的颁奖典礼中,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祝佳琪、武汉大学的方爱华和华中科技大学江薇薇获得本次会议的优秀硕博论文奖。
“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揭牌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自2007年起,PRAD国际学术论坛已经在武汉、香港、澳门、美国、台湾、泰国、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十届,如今PRAD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台湾世新大学四所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之一。2017年,PRSC被评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优秀二级学会,目前已有150家理事单位加入,涉及百余家国内外高校与几十家业界单位。由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国际中华传播协会与密歇根州立大学联合发起的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还在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宣布“战略传播国际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此外,开幕式上,陈先红教授还传达了两个喜讯:一则喜讯是由PRSC、华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网联合发起的“第一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颁奖典礼即将在11月16日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另一则是中国首部集大成的奠基性公共关系理论工具书《中国公共关系学》(上下册)将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智慧结晶,分为元理论、方法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四大板块,涵盖了52个理论和研究议题。大会邀请了《中国公共关系学》一书中的20位作者,参加了首发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