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汉派服装亟待出现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引领时尚生活的知名设计师,有一批由设计师创立的设计师品牌,创办属于自己的“服装文化节”或“服装博览会”,打造服装名城形象。凭籍汉派服装聚合的产业发展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推动汉派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武汉制造”向“中国制造”的跨越。
关键词:汉派服装;经营方式;创新品牌
1994年取消“布票”掀开中国服装业全面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崭新篇章,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对外开放的政策带来了国外市场加工的订单,国际界资本的注入,技术和设备的输入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我国服装业完成了加工贸易阶段的扩张,即第一次产业阶段,并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成衣加工国。1992年,依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了国内服装市场的空前繁荣,民营资本的大量融入,完成了“后加工贸易”即产品贸易阶段的第二次产业升级。出现了一大批的单品种经营为主的内销品牌企业。其中包括“太和”、“雅琪”、“中英”等组成汉派时装的龙头企业。
“汉派服装”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品牌,顾名思义,就是“武汉制造”的服装,全盛阶段旗下约有近2000家服装企业,是中国六大女装生产基地之一,排列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后而位于大连和杭州之前。汉派服装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它的地域优势和传统纺织名城的底蕴。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港口之一。素有“九省通衢,商贾云集”之美称。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商贸批发中心。八十年代中期,从事服装的个体户到南方(广州)批发购进女装并设店铺于汉正街、洋子街商品市场。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也迅速完成了家庭作坊向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二级跳。1991年,当武汉建设大道上的建设银行大楼和国际贸易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刚开始桩基工程的时候,在其周边聚集有许多知名于全国的女装生产企业,构成了汉派服装规模经营的群集阵型,一时成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
汉派服装的走红,还得益于“汉正街”这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年销量屡创新高的武汉商场。从汉正街的服装批发到武汉商场的店中店,店中柜零售,汉派服装不论是销量和产品质量,档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装品质相得益彰。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顺应了国内服装市场兴起和品牌日渐成熟的时机,同时也印证着我国政府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服装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正是在这面镜子中,服装业这块大蛋糕被市场经济“切开”,东西南北的服装密集型生产基地,按区域冠以十分传统而新奇的派系名称:海派服装、粤汉服装、甬派服装、汉派服装等等。汉派服装作为武汉人的骄傲,时常见诸于媒体与报端,成为当时最知名的服装群体而雄居于中国中部。1995年受武汉市政府委托,由武汉商场组织的汉派服装参展团,赴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的服装服饰博览会,并且首次在北京饭店举办大型的服装专场表演,由此吹响了汉派服装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和进军的号角。许多的汉派服装企业都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太和、雅琪等龙头企业甚至开设了自己的专卖店。与此同时,来自于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学院和江汉大学等服装设计专业的新锐设计师,也充实到了汉派服装设计的队伍中,许多企业的经理人、设计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完成和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汉派服装最辉煌的时刻。
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国服装业在短短十几年内便跨过西方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正如一位资深的学者形象比方:对中国人来说,现代派就像一架迟到的班机,而后现代派则像一架早到的班机,它们现在共同拥挤在中国这个航空港口。汉派服装与其他群体的服装也是如此,必须经历这样的慌乱与阵痛;服装业的经理人也许正陶乐于生产设计的超速迈进,却猛然发现生活设计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已然开始。人类设计史上的两次革命都早于我们八十年代吹来的改革开放的东风。而对于正处在服装流行中心的服装设计师来说,也许正在张罗着自己的时装发布会来主掌市场,却不想市场已由卖方转为买方,T台上做秀的应当是消费者。第三次设计革命告诉我们:“时代在前进,服装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自由化、个性化、趣味化及多样组合的形式。服装流行不再以设计师为中心,消费者已具备更多的话语权。消费者依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和气质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师作品。然而,没有作好准备的汉派服装依然以大批量,少品种,用“以销定产”的法则将自己的成衣输送到省外的卖场,却发现市场的变更和运输速度是不可超越的阻碍。热力四射的汉派服装在全国服装市场一体化的道路中,走得不太顺畅,此时那些红了眼的小型服装作坊靠着“模仿抄袭”并堂而皇之的冠以汉派服装,将大批的“水货”服装倾注于汉正街市场,廉价的服装和粗制滥造的质量在汉派服装受伤的创口洒下一层盐。
不能不说,20世纪90年代末期,汉派服装这个年轻的品种开始显露疲态和无奈。一些企业的抉择者由于扩张“中心”之外的市场受挫,未能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和创新品牌,反以汉派服装为累,或改换门庭,代理香港、台湾甚至国外的品牌作为企业的升级,或干脆申明与汉派服装决裂,特立独行另谋发展。加上那些没了踪影的知名企业,汉派服装至此再也没有以大规模的群体面貌参加中国的服装诸多盛会的情景出现。汉派服装的霸气只能囿束在本省本市的区域范围,坐山为王倒也落得自在和满足。这是汉派服装最不景气的时刻。或许汉派时装的提法就是错误,它多少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狭隘的地方主义特点,被误解为保守和封闭的代名词。在讨论时下最热门的“中国制造”话题中,“武汉制造”让我们觉得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在汗颜中必须去思考:从“以产定销”的计划配给,到“以销定产”的市场补缺,再到“设计创新”的拉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服装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战略,力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销定产”这个在商品短缺时期的利剑,虽然斩断了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枷锁,也成就了很多的企业家,富裕了很多的个体户,但它绝对不是市场经济的指南针。转瞬间市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短缺变成了物质过剩。不仅如此,国际化的浪潮也在冲击着中国的经营体系,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近在咫尺,引进品牌或冒名贴牌的服装生产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这是中国服装业的现状,也是汉派服装业的现状。怎么办?惟有与时俱进、设计创新、观念创新,重塑这一品牌。
诚然,从事服装的经理人和设计师都知道,做服装其实也很难,市场上,没有一种商品能像服装这样具有鲜明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差异。而且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个性要求,每一个季节又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在这样的条件下创立品牌不易,创新品牌更难。上世纪的90年代末期,坐拥服装王国的法兰西的众多高级时装品牌经营惨淡,江河日下。1997年路易威登集团聘请约翰·加里亚诺和赫迪·苏莱曼加盟其下属的迪奥高级时装公司,前者负责设计迪奥的女装系列,后者负责迪奥男装系列,凭借路易威登的财力支援和两位世界顶级设计大师处心积虑的品牌创新,迪奥公司终于摆脱赤字而重拾尊容。从迪奥公司的衰落到重新崛起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品牌的创新最直接的人物是设计师和企业的经理人。经理人的决策和设计师的路向决定着服装产品的风格和理念。汉派服装的诸多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把握机会,适时地创立了品牌。如今维系品牌生命活力的唯一秘诀就是创新。
有资料显示:80%的服装企业生命周期不足3年;10%左右的成功企业寿命也只有8—10年,而能够经营40年以上的企业大约只有2%。我国现有服装骨干企业大都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私营企业,这些成功的企业即将进入“更年期”,如何顺利度过这一“危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和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刻不容缓。服装经理人应当清醒认识到,私营企业或家族工厂灵活、快捷的财务核算与家长式的经营决策机制,随着企业的扩大而成为经营管理水平的负累,必将制约企业的规模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不论科技、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是疾速的。汉派服装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科学的管理构架和良好的人才交替机制是制胜的关键。服装经理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具备开阔的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感,更是维护和振兴汉派服装的关键。
未来是艺术设计与科学设计结合的时代,是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时代,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设计)作为人类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实现手段,设计者的成果,应为全人类共享。作为企业创新的代表者,服装设计师的队伍是企业经营和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汉派服装亟待出现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引领时尚生活的知名设计师,有一批由设计师创立的设计师品牌。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促使武汉服装协会和武汉服装设计协会创办属于自己的“服装文化节”或“服装博览会”,打造大武汉的服装名城形象。凭籍汉派服装聚合的产业发展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推动汉派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武汉制造”向“中国制造”的跨越。
关键词:汉派服装;经营方式;创新品牌
1994年取消“布票”掀开中国服装业全面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崭新篇章,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对外开放的政策带来了国外市场加工的订单,国际界资本的注入,技术和设备的输入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我国服装业完成了加工贸易阶段的扩张,即第一次产业阶段,并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成衣加工国。1992年,依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了国内服装市场的空前繁荣,民营资本的大量融入,完成了“后加工贸易”即产品贸易阶段的第二次产业升级。出现了一大批的单品种经营为主的内销品牌企业。其中包括“太和”、“雅琪”、“中英”等组成汉派时装的龙头企业。
“汉派服装”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品牌,顾名思义,就是“武汉制造”的服装,全盛阶段旗下约有近2000家服装企业,是中国六大女装生产基地之一,排列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之后而位于大连和杭州之前。汉派服装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它的地域优势和传统纺织名城的底蕴。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汉,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港口之一。素有“九省通衢,商贾云集”之美称。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商贸批发中心。八十年代中期,从事服装的个体户到南方(广州)批发购进女装并设店铺于汉正街、洋子街商品市场。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也迅速完成了家庭作坊向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二级跳。1991年,当武汉建设大道上的建设银行大楼和国际贸易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刚开始桩基工程的时候,在其周边聚集有许多知名于全国的女装生产企业,构成了汉派服装规模经营的群集阵型,一时成为武汉市的支柱产业。
汉派服装的走红,还得益于“汉正街”这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年销量屡创新高的武汉商场。从汉正街的服装批发到武汉商场的店中店,店中柜零售,汉派服装不论是销量和产品质量,档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装品质相得益彰。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办,顺应了国内服装市场兴起和品牌日渐成熟的时机,同时也印证着我国政府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服装是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正是在这面镜子中,服装业这块大蛋糕被市场经济“切开”,东西南北的服装密集型生产基地,按区域冠以十分传统而新奇的派系名称:海派服装、粤汉服装、甬派服装、汉派服装等等。汉派服装作为武汉人的骄傲,时常见诸于媒体与报端,成为当时最知名的服装群体而雄居于中国中部。1995年受武汉市政府委托,由武汉商场组织的汉派服装参展团,赴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的服装服饰博览会,并且首次在北京饭店举办大型的服装专场表演,由此吹响了汉派服装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和进军的号角。许多的汉派服装企业都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太和、雅琪等龙头企业甚至开设了自己的专卖店。与此同时,来自于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纺织学院和江汉大学等服装设计专业的新锐设计师,也充实到了汉派服装设计的队伍中,许多企业的经理人、设计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完成和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汉派服装最辉煌的时刻。
诚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国服装业在短短十几年内便跨过西方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正如一位资深的学者形象比方:对中国人来说,现代派就像一架迟到的班机,而后现代派则像一架早到的班机,它们现在共同拥挤在中国这个航空港口。汉派服装与其他群体的服装也是如此,必须经历这样的慌乱与阵痛;服装业的经理人也许正陶乐于生产设计的超速迈进,却猛然发现生活设计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已然开始。人类设计史上的两次革命都早于我们八十年代吹来的改革开放的东风。而对于正处在服装流行中心的服装设计师来说,也许正在张罗着自己的时装发布会来主掌市场,却不想市场已由卖方转为买方,T台上做秀的应当是消费者。第三次设计革命告诉我们:“时代在前进,服装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于自由化、个性化、趣味化及多样组合的形式。服装流行不再以设计师为中心,消费者已具备更多的话语权。消费者依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和气质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师作品。然而,没有作好准备的汉派服装依然以大批量,少品种,用“以销定产”的法则将自己的成衣输送到省外的卖场,却发现市场的变更和运输速度是不可超越的阻碍。热力四射的汉派服装在全国服装市场一体化的道路中,走得不太顺畅,此时那些红了眼的小型服装作坊靠着“模仿抄袭”并堂而皇之的冠以汉派服装,将大批的“水货”服装倾注于汉正街市场,廉价的服装和粗制滥造的质量在汉派服装受伤的创口洒下一层盐。
不能不说,20世纪90年代末期,汉派服装这个年轻的品种开始显露疲态和无奈。一些企业的抉择者由于扩张“中心”之外的市场受挫,未能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和创新品牌,反以汉派服装为累,或改换门庭,代理香港、台湾甚至国外的品牌作为企业的升级,或干脆申明与汉派服装决裂,特立独行另谋发展。加上那些没了踪影的知名企业,汉派服装至此再也没有以大规模的群体面貌参加中国的服装诸多盛会的情景出现。汉派服装的霸气只能囿束在本省本市的区域范围,坐山为王倒也落得自在和满足。这是汉派服装最不景气的时刻。或许汉派时装的提法就是错误,它多少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和狭隘的地方主义特点,被误解为保守和封闭的代名词。在讨论时下最热门的“中国制造”话题中,“武汉制造”让我们觉得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在汗颜中必须去思考:从“以产定销”的计划配给,到“以销定产”的市场补缺,再到“设计创新”的拉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服装企业不得不调整经营战略,力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销定产”这个在商品短缺时期的利剑,虽然斩断了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枷锁,也成就了很多的企业家,富裕了很多的个体户,但它绝对不是市场经济的指南针。转瞬间市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短缺变成了物质过剩。不仅如此,国际化的浪潮也在冲击着中国的经营体系,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近在咫尺,引进品牌或冒名贴牌的服装生产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为继。这是中国服装业的现状,也是汉派服装业的现状。怎么办?惟有与时俱进、设计创新、观念创新,重塑这一品牌。
诚然,从事服装的经理人和设计师都知道,做服装其实也很难,市场上,没有一种商品能像服装这样具有鲜明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差异。而且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个性要求,每一个季节又有不同的流行特征。在这样的条件下创立品牌不易,创新品牌更难。上世纪的90年代末期,坐拥服装王国的法兰西的众多高级时装品牌经营惨淡,江河日下。1997年路易威登集团聘请约翰·加里亚诺和赫迪·苏莱曼加盟其下属的迪奥高级时装公司,前者负责设计迪奥的女装系列,后者负责迪奥男装系列,凭借路易威登的财力支援和两位世界顶级设计大师处心积虑的品牌创新,迪奥公司终于摆脱赤字而重拾尊容。从迪奥公司的衰落到重新崛起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品牌的创新最直接的人物是设计师和企业的经理人。经理人的决策和设计师的路向决定着服装产品的风格和理念。汉派服装的诸多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把握机会,适时地创立了品牌。如今维系品牌生命活力的唯一秘诀就是创新。
有资料显示:80%的服装企业生命周期不足3年;10%左右的成功企业寿命也只有8—10年,而能够经营40年以上的企业大约只有2%。我国现有服装骨干企业大都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私营企业,这些成功的企业即将进入“更年期”,如何顺利度过这一“危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的制度和转变企业经营方式刻不容缓。服装经理人应当清醒认识到,私营企业或家族工厂灵活、快捷的财务核算与家长式的经营决策机制,随着企业的扩大而成为经营管理水平的负累,必将制约企业的规模发展。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不论科技、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是疾速的。汉派服装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立科学的管理构架和良好的人才交替机制是制胜的关键。服装经理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具备开阔的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感,更是维护和振兴汉派服装的关键。
未来是艺术设计与科学设计结合的时代,是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时代,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设计)作为人类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实现手段,设计者的成果,应为全人类共享。作为企业创新的代表者,服装设计师的队伍是企业经营和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汉派服装亟待出现一批具有良好艺术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引领时尚生活的知名设计师,有一批由设计师创立的设计师品牌。在省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促使武汉服装协会和武汉服装设计协会创办属于自己的“服装文化节”或“服装博览会”,打造大武汉的服装名城形象。凭籍汉派服装聚合的产业发展物质和人力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装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推动汉派服装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实现“武汉制造”向“中国制造”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