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见死不救”的人学再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剧烈的转型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下,道德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年来屡见报端的“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就是道德滑坡、道德秩序失控的表现。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论证入手,从人学的高度来解读“见死不救”现象,有利于通过对人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见死不救”现象的研究对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见死不救 人学 人性论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出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见死不救?而这一残酷的社会人的行为又是什么东西在作怪?
  在社会剧烈的转型过程中,从哲学高度,从人学角度,从人性论、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对“见死不救”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不断地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从人学角度分析“见死不救”现象就有着强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对“见死不救”现象做一哲学分析。
  一、对“见死不救”现象的人性论解读
  见死不救,辞海定义为:“见到他人面临危险,而不去救助。”在我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见死不救”这一不作为行为只是一种普遍的事实评价,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此行为则上升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评价。而本文关键词“见死不救”基本上是一个从人性角度去定义的道德用语。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研究“现实的个人”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关于人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的“人性”特征之一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从自然属性看,人所具有的机能和本能与动物并无二致。但人还有社会属性,马克思曾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在本文当中提及马克思主义人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原因在于它是我们现实生活正在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知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现在正处在人性“复归”的过程中。正因为我们还处在这个过程之中,所以,某些仅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或者扭曲人的社会属性的违反人性的现象的存在还仍然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本文当中所说的“见死不救”现象。我们只有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才能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批判,也才能保证马克思所预言的那种人性“复归”的过程顺利地进行,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
  二、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所谓价值,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被客体满足这种主客体之间特定关系的范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是因为该事物或现象对个人或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所以,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列宁指出,应用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来表述事物的价值。
  本文所写“见死不救”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从人学角度来看,是因为片面的追求了所谓的“人生价值”,实际上就是狭隘的个人利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所具有的向内和向外的两种不同的价值。一个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人,如果一味索取,对他人、社会毫无贡献,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社会价值。因此,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靠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来体现。很明显,“见死不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没有体现自我价值也没有体现社会价值。“见死不救”没有凸显出一个有正常劳动能力的人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也就没有实现社会价值。在没有施救的多数人来看,“见死不救”从某种程度上维护了自我价值。而在自我价值问题上,马克思反对把自我价值看成是唯一的价值,反对人只看重自我价值问题。同时,马克思还反对把自我价值看成人的价值的主要方面,而认为人有内向价值也有外向价值,对个人来说,外向价值更重要。“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终极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而在生产力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的劳动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马克思曾把人的本质归纳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活动和发展的。人的内在的全面丰富的本质只有在全面的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实现。因此,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也包括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当今在物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文化等关系,那么个人的社会性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也是本文最致力于强调的就是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指人的素质的多元、多层与多样化发展,包括人的生存技能、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乃至情感态度与个性养成。诚然,治疗“见死不救”现象的办法也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而本文侧重于从人学角度从道德观念乃至情感态度与个性养成方面进行完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诚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转型的阵痛依然存在。很多腐蚀着中国社会的道德良心的社会现象时而呈现,比如“见死不救”。作为一位理论学者,以借本文强烈呼吁大众重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注重自身道德和素质的养成,不断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小鑫,一个和我相处了六年的男孩子一一我的学生,他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四年以前,他逐渐表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是:不爱卫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爱劳动,不爱做作业,个性很倔犟。有时还
本文通过高压消解法与干灰化法处理熟食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铅,来比较出高压消解法处理样品的优点。
感恩教育是一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爱的教育,对于我们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有着重大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社会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生活在社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杨贵祺与王小波之间有怎样的共性特征?杨贵祺,何许人也?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子!王小波,中国著名的非主流作家。  谈及王小波其人,不妨来看看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下乡时,养过一只猪,这只猪“两眼炯炯有光”,“像山羊一样敏捷”,吃饱之后就跳到房顶上晒太阳,模仿各种发音,它学会了汽车叫、拖拉机叫。春天的时候,它还学会了汽笛叫。当地人是以汽笛声为下班铃的,它提早一个半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智能、兴趣、个性特点等。在构建与施行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教师不能
【摘 要】幸福感是近年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对普通高校教职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提升高校教职工幸福感的重要意义。从高校教职工面临的压力,工作倦怠程度,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程度及教职工自身原因等四个因素对高校教职工幸福感缺失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入手,提出让高校教职工幸福感回归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 幸福感 缺失  幸福感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甚至
发现教学法主张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结构,注重情感态度对实现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或过程有兴趣,而不是在外界刺激下只关
如今,很多家庭都用上了饮水机,但饮水机”二次污染”问题也让人烦恼。饮水机的清洗消毒一般以夏季3个月1次、冬季半年1次为最佳。开封过的桶装水放置超过15天,就不能再饮用了。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微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悄然走进了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活。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互动性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微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要加强防控学生在微博中传播负面信息。  【关键词】微博 思想政治理论课 防控  一、微博的出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很多家庭装修偏爱白色或者颜色较亮的瓷砖,并且常常把家里的墙体刷成白色。不过,白色虽然能使居室看起来明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反光,造成光污染。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