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核心特点是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学科紧密相连,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之中,特别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中,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一、准确定位,明晰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手工制作类课程主要是运用设计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创客类课程则偏重于应用和创新层面,对科学概念方面的学习强调力度不够,通常是面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则尤为关注科学原理的运用和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方面,使学生感悟技术的巨大魅力,与STEM教育的理念更为一致。因此,把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其内涵和外延都能得以深化和扩张,使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合作交流,经历设计、论证、改进等过程。教师要明确“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出发点是科学与技术,落脚点是工程建造,不能用“手工”与“创客”等这些类型校本课程代替“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教学。
二、任务驱动,构建高效课堂
“技术与工程”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我们的课堂设计可以基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知识与经验,采用生活任务驱动的形式,从生活出发学习科学知识,又回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PBL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这一领域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各项目探究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和运用的学习体系,通过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如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一课中,以“用开瓶器打开一瓶汽水”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因为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直观,大部分学生都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激发后面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引出杠杆原理的学习,开展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通过了解生活中的这些杠杆类工具,激发学生科学创造的灵感。在课堂最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制作一件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如榨汁机、剪刀、小杆秤等,让科学探究更有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开展项目式研究,像工程师一样经历设计、论证、制作、反思与修正的过程,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教学。学生运用到跨学科的知识,贯彻落实STEM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科学选材,阐述课程的意义
兰本达教授对科学教学“材料”作了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結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如精心挑选、巧妙搭配、合理隐藏、有序出示等,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更加注重材料和工具的支撑。如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这一单元,学生在学习了各种材料以及材料的特点和功能后,通过《做一顶帽子》一课,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加深对这一单元科学概念的形成,提高其探究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各种材料性质和用途的自主认识能力有限,教师应挑选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材料,并要保证材料安全和可塑性,如纸盒、卡纸、纸袋、报纸、塑料袋等。通过多种材料为学生提供多种制作可能,尽可能启发学生的创意。如果个别材料的制作难度较大,还要适当地准备半成品材料,帮助学生更快地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帽子。除了制作帽子的原材料,还要准备好制作时需要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绳子、软尺等。另外,为了能更好地给学生做参考和启发,教师还可以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帽子实物,如鸭舌帽、草帽、毛毡帽、头盔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对科学探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逐步优化,注重工程思维的培养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核心思维。在“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前,教师要先关注学生对作品的设计与想法。学生在方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工程的实用性和制作成本等实际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一步步修改、完善、优化工程设计。通过工程设计图可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具象化和可视化,把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板演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思维间的碰撞与交流。如在教科版六年级《用纸造一座桥》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设计一座横跨市桥河两岸的桥,在用材、承重、高度、人性化和稳定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在自己小组的演示白板上完成设计图,并演示和解说设计原理和想法,各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和建议等,然后再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学生通过多次的变量控制和数据记录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桥与用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直接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探究不能再流于浅表,而是要不断优化、实践、反思和改进,以追求工程设计的最佳方案。
另外,画图是组织工程项目的重要活动,后续的施工与完善都需要根据工程图来进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使其学会用图解决科学问题。也可通过画图活动呈现实验探究过程,认真设计实验方案,以流程图规范科学实验步骤,也可以用图来交流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结论。
责任编辑
一、准确定位,明晰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宗旨就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要强调操作性和实用性。手工制作类课程主要是运用设计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创客类课程则偏重于应用和创新层面,对科学概念方面的学习强调力度不够,通常是面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则尤为关注科学原理的运用和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方面,使学生感悟技术的巨大魅力,与STEM教育的理念更为一致。因此,把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其内涵和外延都能得以深化和扩张,使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合作交流,经历设计、论证、改进等过程。教师要明确“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出发点是科学与技术,落脚点是工程建造,不能用“手工”与“创客”等这些类型校本课程代替“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的教学。
二、任务驱动,构建高效课堂
“技术与工程”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我们的课堂设计可以基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知识与经验,采用生活任务驱动的形式,从生活出发学习科学知识,又回到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PBL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这一领域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各项目探究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和运用的学习体系,通过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如在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一课中,以“用开瓶器打开一瓶汽水”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因为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直观,大部分学生都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激发后面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引出杠杆原理的学习,开展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研究。通过了解生活中的这些杠杆类工具,激发学生科学创造的灵感。在课堂最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制作一件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如榨汁机、剪刀、小杆秤等,让科学探究更有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开展项目式研究,像工程师一样经历设计、论证、制作、反思与修正的过程,以项目学习的方式推进教学。学生运用到跨学科的知识,贯彻落实STEM教学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科学选材,阐述课程的意义
兰本达教授对科学教学“材料”作了界定:“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結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如精心挑选、巧妙搭配、合理隐藏、有序出示等,是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更加注重材料和工具的支撑。如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这一单元,学生在学习了各种材料以及材料的特点和功能后,通过《做一顶帽子》一课,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经历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加深对这一单元科学概念的形成,提高其探究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各种材料性质和用途的自主认识能力有限,教师应挑选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材料,并要保证材料安全和可塑性,如纸盒、卡纸、纸袋、报纸、塑料袋等。通过多种材料为学生提供多种制作可能,尽可能启发学生的创意。如果个别材料的制作难度较大,还要适当地准备半成品材料,帮助学生更快地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帽子。除了制作帽子的原材料,还要准备好制作时需要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绳子、软尺等。另外,为了能更好地给学生做参考和启发,教师还可以准备几个不同形状的帽子实物,如鸭舌帽、草帽、毛毡帽、头盔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对科学探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逐步优化,注重工程思维的培养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和研究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核心思维。在“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前,教师要先关注学生对作品的设计与想法。学生在方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工程的实用性和制作成本等实际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一步步修改、完善、优化工程设计。通过工程设计图可将学生的抽象思维具象化和可视化,把学生的科学思维活动板演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思维间的碰撞与交流。如在教科版六年级《用纸造一座桥》一课教学中,让学生设计一座横跨市桥河两岸的桥,在用材、承重、高度、人性化和稳定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在自己小组的演示白板上完成设计图,并演示和解说设计原理和想法,各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和建议等,然后再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学生通过多次的变量控制和数据记录和分析,得出合理结论:桥与用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直接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探究不能再流于浅表,而是要不断优化、实践、反思和改进,以追求工程设计的最佳方案。
另外,画图是组织工程项目的重要活动,后续的施工与完善都需要根据工程图来进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画图、识图能力,使其学会用图解决科学问题。也可通过画图活动呈现实验探究过程,认真设计实验方案,以流程图规范科学实验步骤,也可以用图来交流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结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