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前年搬到现在这个地方——觉生寺旁边一个小楼的三层,正对着窗外一片玉兰的树梢,风景不错。
  搬来后不久,我们便请了保洁阿姨,早晚各来一次,给我们收拾办公室。时间久了,她和大家熟悉起来,小同事都叫她阿姨。我岁数太大,叫不出口,便称张老师或者张姐。
  张姐很和善,也很热心,比如问她:“阿姨,看到我的手机了吗?”“哦,手机壳后面写着‘心忒累’的那个吧?在乒乓球桌上。”
  “阿姨,我的茶杯找不到了……”“哦,就那个能装两斤开水的大缸子?剛在制作区见过。”
  “阿姨,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小熊熊……”
  张姐不仅热情,还是一个生活家。吃剩的沙窝萝卜尖儿和大白菜根,都能让她在窗台上养得郁郁葱葱。哪些吃的东西应该放在冰箱第几层,绿叶子的菜为什么不能放在外面,她也特别清楚,最重要的是还讲得出道理。小伙伴们喜欢听她说,这相当于做保洁的同时,给我们做了生活科普。
  公司的员工大多年轻,没有什么生活经验。比如泡茶,在老家炒过茶的张姐会过来给他们教,预泡多久茶汤最为澄澈。有一次,工作室收到一箱鲜鸭蛋,太多,大家怕放坏了,张姐就把去年的泡菜坛子清理干净,再将鸭蛋腌在里面,十几天就变出了蛋黄流油的佳物。
  听张姐的口音,我觉得她应该是长江流域的人。一问,果然是桐城人,和我算同乡。有一天和她聊起桐城美食,大关水碗、刀剁肉等,她都如数家珍。算起年龄,她应该比我小两岁,也算是同一代人吧。
  工作室过一阵儿就能收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它们大多来自朋友和我们的拍摄对象。小伙伴们每次打开,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充满期待——兴奋异常——相互对视——满脸无助。每到这种尴尬时刻,张姐就会走过来瞟一眼,随口说:“这个就是我们老家的粑粑。这个是青团子。”看着无限敬仰的小朋友们,心直口快的张姐有点恨铁不成钢:“这不是蚕豆吗?只是带了个荚,你们怎么就不认识了呢?”
  有一次,大平(就是那个茶杯能装两斤水的主人)的拍摄对象,从皖南给她寄了一条火腿。作为河北人,大平觉得十分棘手,绝望地把它放在了茶水间。过了很长时间,火腿依然无人问津,每次都能看见张姐在那儿发呆:“多好的火腿啊,北方放不住,你们怎么不吃呢?都要出油了。”最后她没忍住,带同事拎着火腿去楼下菜市场,用机器做了切割,把每一块密封好,放在冰箱里。
  “不要再吃方便面调料包了,”她笃定地对大家说,“这个才是真正的鲜。”后来工作加餐,不管是冬笋汤还是冬瓜汤,我们都会切几片火腿打底,让无趣的日子多几分口味上的富足。
  张姐真让人刮目相看。但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
  工作室不大,又是开放式办公,大家都尽量保持安静。张姐做保洁很专业,浇花、扫地、消毒、擦窗台、倒垃圾……基本上都是轻手轻脚,为的是不影响大家的工作。制作区则相对封闭,是另一个样子——导演、剪辑师谈笑风生,张姐照样也是在一旁默默工作。
  有一天,同事小浩浩在剪辑预告片,有个环节出了问题,反复试验还是没有解决。剪辑台前,他不断地撞脑袋、揪头发……突然,他发现张姐站在身后,一手扶着拖把,一手指着屏幕,慢悠悠地对他说:“要不,你试试把现在这个螃蟹镜头倒放上去看看?”
  小浩浩惊呆了!将信将疑一试,果然剪辑得非常流畅。
  从那天起,关于张姐的各种传说,开始在团队里流传。据说她不仅懂倒放和镜像,而且懂节奏,甚至还知道场面调度。有同事说,她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扫地僧”——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的那种人,见识过各种高手出招,也熟读过所有武林秘籍。武功高强,但深藏不露。
  比如我们熟悉的体育解说员贺炜,据说在磁带库工作过20多年,每天面对着海量的足球实况录像做场记,形容枯槁,默默无闻。某次足球现场直播,解说员临时请病假,让他顶替一下。没想到的是,他凭借超强的记忆内存、流利的语言表达,加上对场上战术的透彻理解,瞬间征服了同行。后来他一路绽放才华,最终成为解说世界杯的著名“诗人”。大家觉得,张姐可能就是这么一个人。
  那天晚饭,小浩浩很真诚地请教张姐,什么时候学的剪辑。“我从来没学过,”张姐笑了,“不过我两个儿子都是干你们这行的。”原来张姐的儿子也是互联网影视广告从业人员,张姐的视觉素养来自耳濡目染。小浩浩他们感叹说:“您孩子都这么大了,应该好好享福的啊。”张姐听了,沉默了几秒钟:“享个啥福,他们都跟你们一样,天天熬夜,不回家。”然后叹了口气,“而且,都没对象,也跟你们一样!”
  前几天节目开播,张姐和我们留守的几位工作人员一起小小纪念了一下。我端着水杯过去说:“谢谢张姐,还帮我们剪片子……”张姐拿着橙汁和我碰了杯,很真诚地说:“剪片子太难了,我搞不懂。不过审片子我会,那东西简单,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我赶紧背过脸去,没敢让张姐看到我一脸黑线。
  (芊 芊摘自微信公众号“人老猪黄”,马明圆图)
其他文献
最近我开始看《简·奥斯丁传》,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奥斯丁太太一生育有8个子女,为了让牧师公馆更整洁,更容易管理,她会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四个月亲自哺乳,然后把婴儿交给村里的乳母照顾一年或18个月。换句话说,她没那闲工夫亲自照料婴儿。  简·奥斯丁出生3个月后,被送到村庄里的养父母家抚育。她要等到能开口说話,会和人沟通,稍明事理时,才回自己家。那个时代的母亲,好像很容易持有这样的观点,“想方设法摆脱他
期刊
沿着清晨的查尔斯河,我依照自己的步调信步慢跑,却被大概是哈佛新生的女生们从背后一一赶超过去。她们大多娇小玲珑,苗条瘦削,身穿印有哈佛标志的深红色T恤,一头金发扎成马尾辫子,一面听着崭新的iPod,一面英姿飒爽地沿着道路向前直奔。  人们无疑从中感觉到了某种具有攻击性和挑战性的东西。她们似乎习惯一个个地超越别人,而不习惯被别人超越。她们一望便知是优秀的,是健康的,深具魅力,严肃认真,而且充满自信。她
期刊
治疗中的阿尔  在“《读者》光明行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义诊现场,一个长得虎头虎脑,却总是眯着一只眼睛,走路也有些偏斜的小男孩引起了医疗队专家的注意。经过检查,小男孩被确诊患有重度弱视,左眼视力仅0.1。  小男孩名叫阿尔,刚满10岁。阿尔的爸爸在他两岁时因病去世,妈妈是一名环卫工人,为了维持生计,还打着几份零工。  其实从上一年级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开始,阿尔就知道自己的视力不好,但因为还
期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这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并引起巨大的争议。原因是文章用词生僻,长句叠加,这种晦涩复杂的表达方式,给大部分普通理解水平的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  首先,我并
期刊
有两名登山者。第一个人掉进一个冰川的缝隙里,你本来可以帮助他、营救他,但你没有这么做,結果他死了。你将第二个人主动推进冰川的缝隙,不久后,第二个人也死了。这两种行为的错误程度哪种更严重呢?理性地看,这两种行为同样应该遭到谴责,无论是放弃不救,还是主动谋杀,二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某种直觉告诉我们,放弃不救不如后者严重。这种思维上的错误人们称之为不作为偏误。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
期刊
我时常觉得要完成一件艺术品是困难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充斥着艺术。各种以艺术为名的论坛、出版物、演出、用品、食品,纷纷涌现,仿佛什么都可以是艺术。除此之外,还有治理公司的艺术、做董事长的艺术、炒股的艺术等。还有一些大师,不停展现其高超的说话或指导艺术。仿佛艺术成了唾手可得之物。但在一些真正的艺术家那里,谈艺术反而成了奢侈。  我最近读日本演员树木希林的自传式随笔《一切随缘》,她写道:“我喜欢‘匠人’
期刊
我15岁时,哥哥在高山中学当了临时代课教师。他上课的班里有个学生的家长是福清薛港林场的场长,场长在林场里给我找了个职位。这个职位的活儿很轻松,每天只是数大人们挖好的树坑,就能拿到5角钱。  别看数树坑这活儿简单,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数错。刚开始,我也数错过,但后来我找到了不出错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就是手拿一根树枝,一个坑一个坑地点数过去,我再也不会因为看不清树坑或数花了眼而出错。大人们都夸我聪明。 
期刊
我在一家琴行教吉他,顺便卖钢琴。  去年7月,琴行来了一位老婆婆,说要买钢琴。从年龄上判断,我们以为她是要给孙女买。结果她说自己想学,学会以后教女儿弹琴。  当她用粗糙的食指在琴键上敲出几个杂乱的音符时,我意识到于她而言,学钢琴将是非常困难的事。婆婆说自己姓胡,今年60岁有余,我们便管她叫胡阿姨。  胡阿姨看上一台黑色的立式钢琴,9000多元。她轻敲琴键,侧耳听了一下,然后说身上没有那么多现金,希
期刊
归与书院窗外一景建一座书院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小沙江镇江边村,是一个位于高寒山区的瑶汉杂居村,神秘的花瑶世代生活在这里。年少的黄勇军走出大山,北上求学,漂洋过海,在不惑之年又回到这里。  妻子米莉是他的同窗。19年前,还在读大三的陕北姑娘米莉,跟着男友黄勇军回到他的家乡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见到了她从未曾见过的风景。  从此,小沙江成了黄勇军和米莉共同的眷恋。  2014年,已在高校任教的夫妻俩
期刊
漫漫暑假,孩子们精力旺盛,四处游山玩水,玩得不亦乐乎。  外子和我唯恐金钱的大量支出会养成他们浪费的习性,于是,由我召集孩子们,晓以大义:“最近,我们花了很多钱,爸爸妈妈必须要很努力,才能再赚回来。从今以后,大伙儿都得节省点儿,知道吗?”  儿子出国旅游一趟,花费最多,连连点头称是。女儿则无限同情地回房里,拿出扑满要“救济”我。  过了好些天,外子有应酬,不回家吃晚饭,我因写文章,耽误了做晚饭。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