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革命时期,宁波由于其在浙江独特的地理政治区域,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区域,在国民党在城市全面夺取政权之后,以卓兰芳为首的宁波地区的共产党人适时调整其工作侧重点,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卓兰芳通过解决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得农民的天然信任,进而在农村站稳脚跟。在农卓兰芳通过培养并发展农村革命骨干分子,传播革命话语,建立农民协会,壮大农民协会的力量,进而开展农民运动,实现农民暴动,夺取农村政权,使农民协会成为农村的自治政治组织。
关键词 农村社会 卓兰芳 农民协会
宁波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在民国时期一直是军阀相互争夺的地区,政局较为动荡这种政治状况给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展提供了空间。但是农村地区仍然是较为稳定的封建传统秩序在维系其统治,地主豪绅的权力不但遍布乡村,而且可以操纵政局,因此农村固有统治秩序不易被打破。农村仍然是传统统治秩序之下的往复,需要借助于外力的推动,打破旧有秩序。农村的安静也显示着暴风雨的即将到来。
(一)革命意识的唤醒
在浙江农村地区,由于宗族、地主、豪绅等的控制,作为单个的经济个体,农民自身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本身对农村的宗族、地主等存在天然的和不自觉的依托和依附关系,被封建政权和封建文化滋养壮大的士绅,地主等阶层,作为乡村社会的一种地方权势力量,始终与社区利益血脉相连,自觉的扮演着民众领袖的角色,而农民则扮演着不自觉的角色。因此在宏观上农村社会思想较为沉闷,没有活跃的因素。这也是中共在农村站稳脚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农村,卓兰芳要在农村打开局面的首要问题是取得农民的信任,将农民自发的个体化行为转化为大众化行为,进而将农村运动和革命活动开展起来。在自发的农民运动中卓兰芳更多的是采取将自发的运动聚拢成群体性运动,并将之持续下去。因为自发的农民运动有其弊端,当尖锐的矛盾事件得到解决,农民自发运动的目标和对象消失的时候,这种集体爆发出来的怨恨情绪又会回归到当时的原始状态。而农民作为单独的个体单位不可能长期持续这种情感。卓兰芳动员农民和启发农民就是将个体化的怨恨发展成为集体化的怨恨情绪,通过整合集体化的怨恨情绪来唤起农民的阶级意识。在奉化松岙卓兰芳把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和田租问题相结合,将农民和地主阶级相互隔离,进而“挑起”尖锐的矛盾,使农民自发的压抑的情绪点燃和爆发。卓兰芳通过实地了解,发现农民较为关注的地租问题和土地承包问题很突出。于是在这一有利契机之下,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地主妥协,但不是即刻将地主放在对立面,以有利于卓兰芳农村运动的开展,即打击和争取相结合。通过解决土地问题给予农民以实际的利益,减轻农民经济压力。
(二)农民协会的队伍建设
卓兰芳首先选择在他的家乡奉化松岙作为他开展农民运动的突破口,一方面固然由于他出身于这里,对这里的情形熟悉;更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奉化松岙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农民与地主矛盾尖锐,农民的情绪比教容易点燃,在这一区域发展农民,建立农民组织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也是卓兰芳选择以卓阿位为代表的这些农民的主要原因。
卓兰饭一方面通过培养农村中的革命骨干力量,通过他们作为载体在农村进行革命话语的宣传,对农民不自觉的意识加以改变,进而塑造革命意识,鼓动农民参加农民协会。另一方面召开农民大会,通过批判地主、通过对农民自身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对农民的直接启发来展示农民协会的力量和作用。这种在农村进行的鼓动宣传更具有示范作用,在将农民纳入农民协会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再教育过程。
(三)农民协会的组织、构建和目标
卓兰芳在农村发动农民,建立农民协会的过程中更注重农民自身的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从卓兰芳一开始在奉化松岙地区发展卓阿位等农村积极分子入党已经开始。卓兰芳等中共党员开始向农村发展,将农村作为以后党在宁波地区活动和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与当时中共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有关。卓兰芳在农村的首要问题就是寻找、发展、培养农民积极分子并加以思想上的启发、教育,培养基层党员,为他建立的农民协会奠定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在早期农民协会的主要成员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卓兰芳的引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之初,卓兰芳积极在奉化建立和发展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基础骨干力量的培养,并亲自介绍了奉化初中教师庄公闾,农民协会骨干分子卓崇德、卓阿位等入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卓兰芳在农村十分注重党组织的建设和革命力量的培养;农民协会的领导者以及革命骨干等都是农村中以他所发展的中共党员为主,形成了一个革命理念较为忠诚的领导核心。为农民协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和指导思想。
卓兰芳在注重农民协会的组织和构建的同时也注重农民思想的再教育过程,这是为其农民运动的最高目标做准备的,而这个目标就是促成农民与地主、豪绅的对立,实现农村的阶级斗争,完成农民掌握农村政权。在实现初步取得农民信任之后,卓兰芳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对农民的不自觉意识进行再改造,将革命的话语和革命理论传播到农民的潜意识中,实现将不自觉的意识改造为自觉的革命意识。进而实现党在农村的革命目标。
(四)小结
在农民协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农会活动规模更大,层度更高之后,卓兰芳相应的制定了更为健全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农民协会的构建趋于成熟,组织更加严密和完善。在基层党组织完善之后,卓兰芳适时开展规模更大更频繁,水平层度较高的农民运动和斗争;通过经济斗争、思想文化斗争进而发展为政治斗争,在斗争中将三者有机结合,打开农村运动的新局面,把农民协会发展成为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即将到来的农民暴动和农村政权的割据做准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大学)
关键词 农村社会 卓兰芳 农民协会
宁波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在民国时期一直是军阀相互争夺的地区,政局较为动荡这种政治状况给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展提供了空间。但是农村地区仍然是较为稳定的封建传统秩序在维系其统治,地主豪绅的权力不但遍布乡村,而且可以操纵政局,因此农村固有统治秩序不易被打破。农村仍然是传统统治秩序之下的往复,需要借助于外力的推动,打破旧有秩序。农村的安静也显示着暴风雨的即将到来。
(一)革命意识的唤醒
在浙江农村地区,由于宗族、地主、豪绅等的控制,作为单个的经济个体,农民自身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本身对农村的宗族、地主等存在天然的和不自觉的依托和依附关系,被封建政权和封建文化滋养壮大的士绅,地主等阶层,作为乡村社会的一种地方权势力量,始终与社区利益血脉相连,自觉的扮演着民众领袖的角色,而农民则扮演着不自觉的角色。因此在宏观上农村社会思想较为沉闷,没有活跃的因素。这也是中共在农村站稳脚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农村,卓兰芳要在农村打开局面的首要问题是取得农民的信任,将农民自发的个体化行为转化为大众化行为,进而将农村运动和革命活动开展起来。在自发的农民运动中卓兰芳更多的是采取将自发的运动聚拢成群体性运动,并将之持续下去。因为自发的农民运动有其弊端,当尖锐的矛盾事件得到解决,农民自发运动的目标和对象消失的时候,这种集体爆发出来的怨恨情绪又会回归到当时的原始状态。而农民作为单独的个体单位不可能长期持续这种情感。卓兰芳动员农民和启发农民就是将个体化的怨恨发展成为集体化的怨恨情绪,通过整合集体化的怨恨情绪来唤起农民的阶级意识。在奉化松岙卓兰芳把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和田租问题相结合,将农民和地主阶级相互隔离,进而“挑起”尖锐的矛盾,使农民自发的压抑的情绪点燃和爆发。卓兰芳通过实地了解,发现农民较为关注的地租问题和土地承包问题很突出。于是在这一有利契机之下,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地主妥协,但不是即刻将地主放在对立面,以有利于卓兰芳农村运动的开展,即打击和争取相结合。通过解决土地问题给予农民以实际的利益,减轻农民经济压力。
(二)农民协会的队伍建设
卓兰芳首先选择在他的家乡奉化松岙作为他开展农民运动的突破口,一方面固然由于他出身于这里,对这里的情形熟悉;更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奉化松岙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农民与地主矛盾尖锐,农民的情绪比教容易点燃,在这一区域发展农民,建立农民组织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这也是卓兰芳选择以卓阿位为代表的这些农民的主要原因。
卓兰饭一方面通过培养农村中的革命骨干力量,通过他们作为载体在农村进行革命话语的宣传,对农民不自觉的意识加以改变,进而塑造革命意识,鼓动农民参加农民协会。另一方面召开农民大会,通过批判地主、通过对农民自身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对农民的直接启发来展示农民协会的力量和作用。这种在农村进行的鼓动宣传更具有示范作用,在将农民纳入农民协会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再教育过程。
(三)农民协会的组织、构建和目标
卓兰芳在农村发动农民,建立农民协会的过程中更注重农民自身的的组织性与纪律性,这从卓兰芳一开始在奉化松岙地区发展卓阿位等农村积极分子入党已经开始。卓兰芳等中共党员开始向农村发展,将农村作为以后党在宁波地区活动和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是与当时中共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有关。卓兰芳在农村的首要问题就是寻找、发展、培养农民积极分子并加以思想上的启发、教育,培养基层党员,为他建立的农民协会奠定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在早期农民协会的主要成员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卓兰芳的引导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之初,卓兰芳积极在奉化建立和发展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基础骨干力量的培养,并亲自介绍了奉化初中教师庄公闾,农民协会骨干分子卓崇德、卓阿位等入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卓兰芳在农村十分注重党组织的建设和革命力量的培养;农民协会的领导者以及革命骨干等都是农村中以他所发展的中共党员为主,形成了一个革命理念较为忠诚的领导核心。为农民协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和指导思想。
卓兰芳在注重农民协会的组织和构建的同时也注重农民思想的再教育过程,这是为其农民运动的最高目标做准备的,而这个目标就是促成农民与地主、豪绅的对立,实现农村的阶级斗争,完成农民掌握农村政权。在实现初步取得农民信任之后,卓兰芳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对农民的不自觉意识进行再改造,将革命的话语和革命理论传播到农民的潜意识中,实现将不自觉的意识改造为自觉的革命意识。进而实现党在农村的革命目标。
(四)小结
在农民协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农会活动规模更大,层度更高之后,卓兰芳相应的制定了更为健全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农民协会的构建趋于成熟,组织更加严密和完善。在基层党组织完善之后,卓兰芳适时开展规模更大更频繁,水平层度较高的农民运动和斗争;通过经济斗争、思想文化斗争进而发展为政治斗争,在斗争中将三者有机结合,打开农村运动的新局面,把农民协会发展成为党在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即将到来的农民暴动和农村政权的割据做准备。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