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ue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乃中国诗词史上的一大家,同样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不仅在诗词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见微知著地反映着唐宋美学的精神面貌。现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参照,着重分析其作品蕴含的儒、佛、道三家哲学思想,以期更为深入地探索苏轼思想的美学意义。
  作为林语堂最为骄傲的作品之一,《苏东坡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的滥觞,也正是因为林语堂了解苏轼,喜欢苏轼,所以才能在这本书中向读者展示出一位与众不同的东坡居士。“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这些只是林语堂笔下苏东坡魅力的一部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林語堂笔下的苏轼,可谓是泱泱华夏麒麟子,赤县神州只一人,而苏轼也的确担得起这些。
  一、儒、道、佛合一的哲学思想
  苏轼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佛、道的思想,儒、道、佛兼收并蓄,互补互用。
  (一)儒家的大成
  苏轼是当之无愧的圣人君子,林语堂这样形容他:“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及其他许多言行……”苏轼为国出仕,凭着手中狼毫,激扬文字,涤荡世间不平之事,以期实现那太平盛世的宏愿。他光明磊落,洁身自好,宠辱偕忘,以至于一生历经了风雨,如浮萍飘摇。
  世人皆以东坡居士为文人墨客,其实苏轼更是一位清廉父母官。他饱读圣贤之书,怀抱儒家大义,触摸生民疾苦,孑然长叹。在《工程与赈灾》《百姓之友》两章中,林语堂集中描述了苏轼在杭州当政期间,修官舍建城门缮谷仓、实施公共卫生方案、兴修水利、改善供水系统、疏竣运河、改造西湖、设立医院、公布药方、赈济灾民、破除陋习等有利于社会安定发展的举措,这些都表明了苏轼是实实在在的“百姓之友”。他也曾七次上表朝廷,希望能够减免贫民的债务,以此来削弱新政的不良影响;他未雨绸缪,深信“一份预防胜过十分救济”,灾年饥荒是可以防止的……尽管文字为祸,却嫉恶如仇,遇见不平,虽九死而不悔,而且环境越险恶,诗文越丰富多彩。因此,苏轼除了山水田园的优美诗文,还留下了大量动人的抗暴诗、奏议、政论、札记等作品,用文章说话。他要求“广开言路”,力争文人应独立思考、敢于批评;他要求体恤民生,对社会底层的苦恼劳动者报以同情;他孑然一人、孤胆英豪,直言朝廷的腐败无能,但也流露了对未来的隐忧不安,对无能为力的无奈叹息……
  (二)佛道的自由
  道家强调返归自然。仕途和世故上的受挫让苏轼开始接触佛学和道教并受其影响。因老庄,苏轼不慕荣利,恬静淡然,开始向往陶渊明在南山悠然的生活情调。而佛学又促使他放下,即看穿世间的忧患苦难,不求患得患失,一切随缘。在佛道的思想影响下,他放浪形骸,悠然自得,即使在苦难岁月中也能“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写的最好的文章总是在自然中汲取了力量,他的意象、他的题材、他的精神都来源于自然的给予。他吟诗作画、题字建屋、游山玩水、赏花观月、宴饮歌舞、酿酒造食、练功炼丹、健体养生,无论身处何地,总能自得其乐。苏轼遭贬黄州,贫困并未消其志趣,反而成就了“东坡居士”的美名,他整日与自然为伍,《赤壁赋》一章中,饮酒夜游处处体现了苏轼的旷达自在。
  荣华富贵时的显赫,颠沛流离时的凄孤,不管经历了多少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苏轼依旧保持着他的那颗赤子之心。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使是浪漫潇洒的李白,也不可能放下心里的苦闷忧愁,正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放下,所以才更能显得苏轼的豁达。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一生的风雨成就了他丰富的感情,一生变迁升华了他的理想与抱负。因此,当他以超脱的思想悠然浮于滚滚红尘中时,灵魂也终于摆脱枷锁,自在逍遥。是故林语堂称之为:“为父兄、为丈夫,以儒学为准绳,而骨子里则是一纯然道家。”
  (三)儒、道、佛合一
  儒家是出仕的哲学,佛道则是隐世的生活态度。但在苏轼身上,儒、道、佛是一体的,初而为官,他放达旷逸,遭贬流放,仍忧国忧民。林语堂说:“他是地道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他为儒,则体恤民生疾苦,悬壶济世,则希望大展宏图,实现胸中的凌云壮志;他入佛,则大彻大悟大自在,无花无叶亦无尘;他入道,则浑然自在,超脱自然。他融儒、道、佛为一体,将入世之志,超脱之性,任逍遥之行集于一身。
  二、苏轼诗文的文艺美学思想
  在苏轼的眼里,似乎自然万物,乃天工之造物,一山一水,其各不同也。他赞美巫山是“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称赞白水佛迹是“神工自炉鞲,融液相缀补。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方其欲合时,天匠麾月斧”。苏轼认为,文学艺术之创作,需效仿自然,追求的是文章的浑然天成,不应过多地雕饰。苏轼写西湖,写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首七言绝句将西湖的美丽传神形容得惟妙惟肖,而却不显富华,平淡自然。
  苏轼曾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审美理想,所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才会体现出一种壮烈豪迈之胸怀与激昂澎湃之思想。但实际上,他一生也无法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舍我之志,因为苏轼的一生起伏,壮志未酬,而又放之不下,故难免会生出英雄迟暮之感。苏轼的那个年代,大一统王朝的气运已经消失,盛世不在,而当他被流放岭南之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仕途被贬的郁郁凄苦,又已被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洒脱、淡漠所稀释。这个时候,在哲学思想上,他已经由儒学而转向佛老,同样在艺术的审美领域,他也从对凌云壮志、不羁一生的憧憬迈向对一花一世界、宁静而高远的向往,由追寻李杜之志走向淡薄南山的陶渊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正是寻求一种清新自然、和谐至臻的艺术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我与无我的境界,达到物我两忘、主客浑然一体,超脱内心,只为自在,优美而恬静的审美感受。
  三、苏轼思想的意义
  苏轼天真淳朴,温柔敦厚,终身不渝。朝堂之上的阴谋旋涡卷他不进,他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他的诗词文章,不论是即兴所赋,还是直抒胸臆,都是顺之天性,无需雕琢,即使身陷囹圄,却依然能够以乘风破浪之姿,高越于苟且的政治之上。他与世无争,寄情于山水,却也会忧心于朝廷。他的作品,是他本心、本性的直接流露,四分儒,四分佛老,还有两分悠然自得,所以,虽已过千年,却依然读之切切,震动心弦。苏轼,他用心中的那几经磨难却依然闪耀的豪情,撞击人们的灵魂。他用师法自然、“简远疏淡”的美学原则,影响着后世文艺理论和艺术创造,其更是在后世诗歌与绘画美学理论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
  (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赵敏慧(1994-),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其他文献
杨风军,有作品散见国内多家报刊。出版散文集《封存的记忆》,小说集《杨风军短篇小说选》。散文作品获宁夏文艺作品评奖三等奖。  凝视着父亲艰难地咽了那口气后,我对生与死有了新的认识。仅仅一会儿工夫,父亲故去的消息就四散开去。很快,我家屋里屋外站满了人。门外,下起了鹅毛大雪。夜幕四合,灵前烛光摇曳,贺岁的爆竹声忽隐忽现。  去年大年三十,父亲捎话叫我们回来过年。他换上新衣,脸上喜悦洋溢,背着手在院子里逗
期刊
題传统水稻  泥黑泥黄气贯穿,水嬉虾影进春田。  粪将蔸乳禾争壮,虫被蛙捉蕊斗妍。  臼抖米粑凭味颂,甑蒸谷酒借诗传。  基因本是神龙系,肥瘦难厘绿色缘。  财 运  财神洞里八仙厅,个个金光闪不停。  聚宝盆前人洗手,谁得馅饼应神灵。  中秋魂  日隐莲塘银碎水,搓衫望远儿呼饥。  阿花续吠魂牵影,月送谁家笑语归。  黄鹤楼春咏  黄鹤白云结伴游,汉城秀色望中收。  通衢大道商声厚,凌日高楼笛韵
期刊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政治局势的推动,原有的君臣关系和进谏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君权逐步扩大,为人臣者直言批评君主成为一种危险的选择;另一方面,阶层开始流动,因进言而获用的普通士人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为进谏而磨炼文辞成为一种风气,出现了众多讽劝君主的委婉修辞,“倒反”即是其中一种。据吴礼权《委婉修辞研究》,“倒反”是一种“正意而用反语来表现的修辞手法”,运用于讽谏和讽谏文辞中时,通常表现为将当前的错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越来越重视。电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视文学也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电视文学是文学与电视的融合,是指通过电视荧幕来呈现诗词歌赋的诗意化场景。本文分析了电视文学中诗歌散文的特征,简明解析其未来的道路。  电视文学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类电视节目模式,它是一种比较时尚的文娱节目形式,电视文学是恒久的、唯美的。其不需要装饰,也没有
期刊
研究中国台湾当代文学时,人们总是绕不过作家白先勇,他积极推广昆曲,制作的《牡丹亭》已经进行了世界巡回演出。作为当代作家,白先勇凭借自身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大众视野。本文以白先勇小说语言风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并从色彩斑斓、南腔北调和古今结合方面详细阐述白先勇的小说语言风格。  1958年,白先勇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金大奶奶》,这是他第一部小说,随后与王文兴等人创办了《现代文学
期刊
陈书良笺注《姜白石词笺注》中《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一句“自种古松根,待看黄龙,乱飞上、苍髯五鬣”的解释有笔误之嫌疑;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南山”是一种用典,表达陶渊明对社会的控诉;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幽人”,不仅点明自己的身份,也带有深刻的明哲保身思考;《宋词举》之《旧时月色斋词谭》中“其一用豪迈疏宏(按:当做“宕”字)之致,中冷(按:当做“泠”字)孽子和《庚子秋词》韵为“
期刊
白驹过隙,仿佛刚收了暑假,寒假又忽地蹦到眼前。在愉快的大假到来之前,师生和家长们都要“历劫”,“期末老妖”准时准点来会战。虽说我方已经做好迎战准备,但每次“期末老妖”都有出其不意的新武器,想想就不寒而栗……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我来说,和孩子们一起历经的备考过程是一份美好的记忆,将永驻心田。一幅幅画面如一张张旧时宝贵的黑白照片,深烙我心。有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奋笔疾书的画面;有因某道题目解法不同而争论
期刊
《废都》作为贾平凹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刚一出版就因露骨的“身体”书写招致铺天盖地的道德批判。时隔多年,回顾这一批判,人们不难发现,批评者并未切实理解贾平凹的意旨所在。其实,贾平凹将历来缄口不言的“身体”呈现在读者面前并非想只言身体,而是想借助于身体来表达现代人身体与身份的抵牾。在身体和身份的纠缠与抵牾中,贾平凹关注和思考着现代人在身份束缚下的精神萎靡与堕落。  《废都》讲述
期刊
灰尘  也有生活  它们在风中舞着  在烟中恋爱  在暖气上抚摸  它们在好几个地方  找我  ——顾城《神说》  受朋友超哥邀请,去一趟新西兰。第一个念头就是,那个“孤悬”意识之外的激流岛,那个充盈着无数谜团和困惑的激流岛,一定要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激流岛是个陌生的词,它并没有出现在我们所认知的知识谱系中。然而在1993年10月3日之后,激流岛“横空出世”,成了绝望的代名词。  搅动朦
期刊
一  大叔,是我父亲的堂兄弟,我意识上对死亡的认知,就是从他才开始的。  我们两家关系非常好——农活儿经常一起干,他家给我家耩地、耙草,我家给他家帮耧、翻红薯秧、拨玉米。从我小学到高中毕业,两家一直共用一个麦场。日常中你来我往,借借讨讨,鸡毛蒜皮子的事情更是难以计数。孩子们也是整日腻在一起,一起上学、割草、洗澡、玩耍。曾经,大叔家儿子夏夜里去看瓜,一个人害怕,总喊我给他做伴儿,我可没少吃他家的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