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犬儒理性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以来的德国思想界,彼得·斯洛特戴克可谓最富挑衅性的一个声音.他以自谓的左派保守主义立场,对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生态以及时代精神状况展开往往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反思与批判,被许多媒体冠以当代德国“最富争议的公共知识分子”之称.
其他文献
李文杰探讨晚清朝会与文书制度的新书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辨色视朝”.这个出自《礼记·玉藻》的典故,说的是君臣天色方明即开始理政,具体到晚清,醇亲王奕列举他所亲见亲闻的几位皇帝的作息时间表,说道光年间“每日请驾,例于寅正三刻(4:45);咸丰年间召见,常在卯辰之交(7:00),盈廷诸臣皆系卯正(6:00)以前入朝.近闻自(慈禧)归政后,每日寅正(4:00),早事即由奏事处传出,是以臣工无不丑刻(1:00-3:00)趋朝,寅刻(3:00-5:00)备齐”.
期刊
《史阁部遗墨》印本刊于《国粹学报》一九○九年第五卷第一期,右有识语:“史公此墨迹,今藏三衢某姓.余门人歙州许石秋得之,寄余于越中,因付铸铜.去病识.”去病,即陈去病(一八七四至一九三三),原名庆林,字佩忍,又字病倩、巢南,别号垂虹亭长,江苏吴江人,南社发起人之一.识语为《陈去病全集》所不载.许石秋,名清藻,字石秋,安徽歙县人,陈去病弟子.
期刊
近读陈平原的新书《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发现该书对人文学的社会实践可能性做了一次重要的思考.在这个人文学科不敌自然与社会科学而日渐式微的时代,陈平原不只呼吁“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也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科观察,提供了一个人文学“人世”去创造“事功”的方案——文学教育.人文学者通过文学教育的中介,是可以改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况,从而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人心的改造不能量化考评,但这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困难而重要的方面.
期刊
“黑白的双重标准是美国人道德体系中的一根毒刺.”一九四七年,费孝通先生在《美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写下这句话.多次访问并十分了解美国的他,目睹了种族隔离时代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对待.即使华盛顿·卡佛这样的大科学家出门开会,也只能委身于廉价旅馆,无法睡火车卧铺车厢.费老不禁质疑,号称民主自由的美国,何以要维持这种近乎种姓的结构呢?在他看来,这确是一根有违其价值纲领的毒刺了.
期刊
抗战军兴以后,沿海高校纷纷内迁,开始流徙不定的非常态办学.广州中山大学自一九三八年十月播迁,先经粤西罗定,复迁云南澄江.一九四○年八月,在代理校长许崇清主持下,中大启程回迁粤北乐昌县的坪石镇.至十二月,全体师生经过滇、黔、桂、湘数省安抵坪石,并于次年一月正式开课.
期刊
十九世纪以来,英帝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印度测绘局(the Survey of India)的地理调查和地图测绘,将印度从异国情调和未知区域转变为明确且可知的地理实体.地图是英帝国获取海外本土知识,进行殖民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创造历史,绘制领土:英属印度的制图实践(一七五六至一九○五)》一书中,美国学者伊恩·巴罗(Ian J.Barrow)利用丰富的档案文献、个人传记、旅行日记以及大量的地图手稿,考察了十八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即从英国统治孟加拉开始到寇松被任命为印度总督的约一百五十年间,英帝国利用制图技术
期刊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我在波恩大学汉学系跟着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做我的论文,当时上了一门他有关中国文学批评的课程,我做了一个关于《文心雕龙》的报告.在顾彬给我们的重要参考文献中,除了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国文学思想读本》(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外,还有就是浦安迪(Andrew H.Plakes)的《中国叙事》(with Kenneth J.DeWoskin,Chinese Narrative:Critical and
期刊
苏辙晚年诗中多次提到“老卢”,如《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云:“自见老卢真面目,平生事业有无中.”(《苏辙集》,中华书局二○一七年版,1158页)学界对“老卢”所指尚有疑问,如曾枣庄等选注的《三苏选集》中说:“老卢:未详其人,而苏辙晚年屡用之.《早睡》:\'老卢下种法,从古无此妙.\'《十月二十九日雪》:\'珍重老卢留种子,养生不得问王江.\'王江为苏辙任陈州教授时所认识的\'善养生\'者(见《龙川略志》卷二),疑老卢也是类似的人.”(巴蜀书社二○一八年版,284页)
期刊
书法史上,李阳冰篆书独步唐朝,与秦朝李斯并称“二李”.rn李阳冰生年不详.晚唐舒元舆《玉箸篆志》盛赞李阳冰篆书,说他生于“皇唐开元天子时”.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推测:李阳冰“约生于开元九年、十年(七二一、七二二)”.rn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卷一收录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自称“年垂五十”,“愿刻石作篆,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不刊之典,号日《大唐石经》”.又说“皇唐圣运,逮兹八叶,天生克复之主,人乐维新之令”.按,唐高祖至代宗正“八叶”;安史之乱(七五五至七六三)在代宗朝得以平息,则“克
期刊
一rn博尔赫斯曾写过一则短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描述了一片遥远的陆地,那里的地图学达到了荒谬的极端:地图师们雄心勃勃地绘制了一张精确的地图,跟整个帝国的比例是一比一.博尔赫斯讽刺地写道:子孙后代根本找不到这张笨重地图的实际用处.于是,这张地图就这样烂在了沙漠中,并和它代表的地图学一起随风而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