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是我国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具有独特的美感。陶诗无论是平淡生动的语言,热爱田园的纯朴情感,还是率真自然的意境,都给人超脱世俗的美感,这是当代都市人的一味“心灵鸡汤”。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代的山水田园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纯朴;率真;意境
晋代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历来为大家所喜爱,笔者认为原因是陶诗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美、朴实生动的语言之美和率真自然的意境之美。
一、热爱田园的纯朴美
东晋末年,贵族统治阶级控制着整个上层社会。陶渊明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先后五次出仕,但最终因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归隐,躬耕田亩。俗话说“字如其人”,但我要说“诗如其人”。如果我们不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个性特点,就不能深入地了解陶诗的思想情感及艺术境界。陶诗从思想情感上来说,主要是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憎恶和对纯朴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到陶渊明从小就向往自然,不同流俗。在他眼里,官场、上层社会就是“尘网”;自己误入仕途,就像那笼中的“羁鸟”,供人玩赏的“池鱼”。最后,他终于冲破了“樊笼”,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对田园的热爱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他对田园的劳动生活也充满了热爱,否则他怎会亲自“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呢?这一点陶渊明与封建士大夫迥然不同,他不仅不歧视劳动,而且热爱劳动。《归园田居》第三首最具代表性: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披星戴月地劳作,却无丝毫后悔。他对劳动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一往情深可见一斑。“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反映出诗人终于摆脱官场羁绊、归隐田园的欣慰。可见对官场、对世俗的厌恶是陶渊明隐居田园、热爱田园的重要原因。
二、率真自然的意境美
陶诗描写的意象大多是乡村平常的事物,如村舍、树木、炊烟、菊花、青山、飞鸟,甚至鸡狗之类。作者用客观白描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不禁让人心旷神怡。陶诗的意境就是从他描写的这些乡村平常事物、生活图景中呈现出来的。意境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是诗人思想情感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仍居住在人群聚集之地,换句话说,还是在尘世之中。但因田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达官贵人的车马,在诗人看来,心已和尘世远离了,居住的田园仿佛也远离了尘世。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观看傍晚的山色、鸟影,找到了人生的欣慰、闲适,心境恬淡自然。从以上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归结出陶诗的意境:率真自然。
我们欣赏田园诗,不仅是欣赏作者笔下白描的意象,更主要的是欣赏从诗中流露出的那种率真自然、返璞归真的意境。人是自然中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真正体味人性中与生俱来的那份宁静与纯洁。而这种感受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正如诗人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天人合一的“真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悟。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我们欣赏陶渊明的隐逸洒脱,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隐居世外桃源。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陶渊明式淡泊功名利禄之后恬淡自然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唐淑莉.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流变[J].文教资料,2011(3).
[2]何小五.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征浅析[J].语文学刊,2009(3).
作者简介:杜秋云(1971— ),女,河北唐山人,文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学。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纯朴;率真;意境
晋代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历来为大家所喜爱,笔者认为原因是陶诗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美、朴实生动的语言之美和率真自然的意境之美。
一、热爱田园的纯朴美
东晋末年,贵族统治阶级控制着整个上层社会。陶渊明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先后五次出仕,但最终因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归隐,躬耕田亩。俗话说“字如其人”,但我要说“诗如其人”。如果我们不了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个性特点,就不能深入地了解陶诗的思想情感及艺术境界。陶诗从思想情感上来说,主要是表达了他对官场的憎恶和对纯朴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到陶渊明从小就向往自然,不同流俗。在他眼里,官场、上层社会就是“尘网”;自己误入仕途,就像那笼中的“羁鸟”,供人玩赏的“池鱼”。最后,他终于冲破了“樊笼”,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对田园的热爱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他对田园的劳动生活也充满了热爱,否则他怎会亲自“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呢?这一点陶渊明与封建士大夫迥然不同,他不仅不歧视劳动,而且热爱劳动。《归园田居》第三首最具代表性: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披星戴月地劳作,却无丝毫后悔。他对劳动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一往情深可见一斑。“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反映出诗人终于摆脱官场羁绊、归隐田园的欣慰。可见对官场、对世俗的厌恶是陶渊明隐居田园、热爱田园的重要原因。
二、率真自然的意境美
陶诗描写的意象大多是乡村平常的事物,如村舍、树木、炊烟、菊花、青山、飞鸟,甚至鸡狗之类。作者用客观白描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不禁让人心旷神怡。陶诗的意境就是从他描写的这些乡村平常事物、生活图景中呈现出来的。意境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是诗人思想情感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仍居住在人群聚集之地,换句话说,还是在尘世之中。但因田园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达官贵人的车马,在诗人看来,心已和尘世远离了,居住的田园仿佛也远离了尘世。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观看傍晚的山色、鸟影,找到了人生的欣慰、闲适,心境恬淡自然。从以上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归结出陶诗的意境:率真自然。
我们欣赏田园诗,不仅是欣赏作者笔下白描的意象,更主要的是欣赏从诗中流露出的那种率真自然、返璞归真的意境。人是自然中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真正体味人性中与生俱来的那份宁静与纯洁。而这种感受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正如诗人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天人合一的“真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悟。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我们欣赏陶渊明的隐逸洒脱,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隐居世外桃源。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陶渊明式淡泊功名利禄之后恬淡自然的心境!
参考文献:
[1]唐淑莉.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流变[J].文教资料,2011(3).
[2]何小五.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征浅析[J].语文学刊,2009(3).
作者简介:杜秋云(1971— ),女,河北唐山人,文学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