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有效的学生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在数学课中的疲劳。本文从有效学生活动在数学教学的作用,有效学生活动的四个要素,有效学生活动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活动 有效性 探索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得已张扬,教学气氛得到活跃。然而,在教學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数学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新型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的基础
加强数学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学生活动的前提。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老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时代要求我们要上数学“好课”。也就是要让课堂充满爱。
二、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四个要素
(一)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
课堂四十五分钟,需要涉及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那么,师生活动时间应如何分配呢?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应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要多于教师的活动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认真确定学生的活动内容
有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我们就要认真来确定一下学生的活动内容了。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安排及训练要点来认真确定每节课让学生活动的内容。
(三)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方式有:板演、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等都是常用的活动。教师让这些常用的活动优化。使它们有效,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初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活动中获得新知。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先让学生画一个△ABC,把三个内角∠A,∠B,∠C分别剪下来,把顶点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己动手,剪下来后,拼在一起后发现得到了一个平角,我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之后,再提问:你们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辅助线的作法:
(1)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2)如图2,过A作DE∥BC。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顺利的进入到逻辑推理的证明,便轻松愉快的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二)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层次性原则,练习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要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获得练习的最佳效果;启发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小结,只有组织好课堂小节的数学课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数学课。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是立足在教师的教学基础上的,从而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愿望;需要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活动,有了有效的学生活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学生活动才会变得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数学习题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3
[3]《 教育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4]《四川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活动 有效性 探索与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学生的个性得已张扬,教学气氛得到活跃。然而,在教學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数学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新型师生关系是数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的基础
加强数学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构筑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学生活动的前提。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以活动促发展是组织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老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时代要求我们要上数学“好课”。也就是要让课堂充满爱。
二、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四个要素
(一)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时间
课堂四十五分钟,需要涉及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那么,师生活动时间应如何分配呢?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间分配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应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要多于教师的活动时间。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再好的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认真确定学生的活动内容
有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我们就要认真来确定一下学生的活动内容了。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安排及训练要点来认真确定每节课让学生活动的内容。
(三)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方式有:板演、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数一数等等都是常用的活动。教师让这些常用的活动优化。使它们有效,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初步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数学课堂有效学生活动的设计思路
(一)新知识的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活动中获得新知。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先让学生画一个△ABC,把三个内角∠A,∠B,∠C分别剪下来,把顶点拼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己动手,剪下来后,拼在一起后发现得到了一个平角,我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验证。之后,再提问:你们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能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呢?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种辅助线的作法:
(1)如图1,延长BC,过C作CE∥AB。
(2)如图2,过A作DE∥BC。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顺利的进入到逻辑推理的证明,便轻松愉快的得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二)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目的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层次性原则,练习设计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又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要使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获得练习的最佳效果;启发性原则,练习设计必须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成功设计好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所以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小结,只有组织好课堂小节的数学课才能算是一堂完整的数学课。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是立足在教师的教学基础上的,从而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有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愿望;需要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学生活动,有了有效的学生活动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学生活动才会变得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报》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数学习题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3
[3]《 教育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4]《四川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