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后期,由于清朝在一系列国际政治外交活动的失败,晚清进步知识分子普遍抱有一种穷则思变的心态。文学一直是国民情感的晴雨表。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的“乌托邦”理论,我们不仅能通过《孽海花》中的日本义士形象透视到作者曾朴对晚清国民平庸懦弱的精神品格的不满,以及对传统“重文轻武”观点的反驳,还能由此探索晚清小说中的日本人形象发展嬗变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