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教师在朗读课文时故意将重点的字词读错,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待学生提出疑问时才启发学生为什么不能用老师读错的字词,从而顺利将学生引入解读文本的顺境之中,让学生能借此“举重若轻”地把握本文,揭开文本的重重帷幕而洞悉其中的奥秘。教师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称为差异事件。“差异事件”是指呈现的现象或结果是人们意想不到的、与人的前概念或潜意识相违背的事件,它具有强烈的探究激励效应,能激发体验者产生一种要知道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差异事件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探寻的良好环境。
一、善用慧眼发现差异,实施深度教学
在解读文本时,有一些字词或文段会给人突兀之感,费人思量。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来识别,甚至咬文嚼字,嚼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
例如在教《氓》时,学生发现其中有一句“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于是提出疑问:虽说古代女子出嫁之后如同泼出去的水,但娘家毕竟是她最坚实的依靠,此处的娘家兄弟的“笑”为什么那么诡异呢?
按一般的常理来说,此诗中“兄弟”的行为是不能理解的,是不近常情的。自己的同胞姐妹落难,理应给予宽慰与同情,帮助其想办法摆脱困境,怎么会幸灾乐祸地大笑呢?这就是教学中的“差异事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差异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课文中,这样的差异还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让学生发现这种差异,便能很好地将看似复杂的文本梳理得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教会学生发现差异,对违反常理习惯的地方作大胆质疑,他们的想象力、推断力也会因此发散开来。实践证明,这些差异事件一经发现,学生的思维马上进入更深一层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有力地训练了他们见微知著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巧设情境生成差异,进行另类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提供便于学生各种能力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创设和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生成差异事件,进行另类教学。
如何形成差异事件?这首先需要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学生的困惑和差异冲突之所在。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是产生差异事件的重要手段。问题情境是指与学生原有认知有一定距离的问题,它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适用又难以适应”,从而形成差异冲突。
曲问多见巧思,差异事件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巧设情境生成差异,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通过真实情境的实践发展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另类的、深度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差异推动课堂,进行曲线教学
正常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当学生面对差异事件时,就会产生各种冲突体验,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新的观点,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问题,从而出现心理失衡,生成新的学习需要,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读书、观察、操作、实验、查阅、合作研讨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使全身心的潜能得到调动和发掘,实现内心的平衡。
及时利用差异事件,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深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能加强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
四、利用差异巧搭支架,进行发散教学
学生需要的是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有学生提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是想归往哪里呢?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他想归于哪儿?学生的回答是:归于家?归于朝廷?归于田园?还是归于佛门?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课堂暂时陷入了僵局,这时需要教师架设一个桥梁——与“归”有关的其它诗词,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思路:
通过对比,进行思维的发散后,当再一次引出“苏轼想归于哪儿?”这一问题时,学生很自然便能回答——归于心。这又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同时这里还可以解答衍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苏东坡为何不躲雨?学生很快便能悟出——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让人无可躲藏,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并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这里和六祖慧能的禅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无一物”、“无风雨”,给人一种空蒙和超脱之感。
在这里教师利用差异巧搭支架,将学生活跃的思维推向高潮,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对差异事件,要善于发现,创设生成,合理利用,顺水搭桥,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只要教师能够巧用“差异”事件,努力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保持在高段位运行,在“师——生——文本”三维立体的碰撞中实现高效课堂。
一、善用慧眼发现差异,实施深度教学
在解读文本时,有一些字词或文段会给人突兀之感,费人思量。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来识别,甚至咬文嚼字,嚼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
例如在教《氓》时,学生发现其中有一句“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于是提出疑问:虽说古代女子出嫁之后如同泼出去的水,但娘家毕竟是她最坚实的依靠,此处的娘家兄弟的“笑”为什么那么诡异呢?
按一般的常理来说,此诗中“兄弟”的行为是不能理解的,是不近常情的。自己的同胞姐妹落难,理应给予宽慰与同情,帮助其想办法摆脱困境,怎么会幸灾乐祸地大笑呢?这就是教学中的“差异事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差异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课文中,这样的差异还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让学生发现这种差异,便能很好地将看似复杂的文本梳理得条理清晰、明白易懂。教会学生发现差异,对违反常理习惯的地方作大胆质疑,他们的想象力、推断力也会因此发散开来。实践证明,这些差异事件一经发现,学生的思维马上进入更深一层的空间。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而且有力地训练了他们见微知著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巧设情境生成差异,进行另类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提供便于学生各种能力得以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创设和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生成差异事件,进行另类教学。
如何形成差异事件?这首先需要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分析学生的困惑和差异冲突之所在。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是产生差异事件的重要手段。问题情境是指与学生原有认知有一定距离的问题,它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适用又难以适应”,从而形成差异冲突。
曲问多见巧思,差异事件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巧设情境生成差异,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通过真实情境的实践发展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另类的、深度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差异推动课堂,进行曲线教学
正常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当学生面对差异事件时,就会产生各种冲突体验,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新的观点,原有的方法不能解决新问题,从而出现心理失衡,生成新的学习需要,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读书、观察、操作、实验、查阅、合作研讨等)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使全身心的潜能得到调动和发掘,实现内心的平衡。
及时利用差异事件,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深化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能加强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
四、利用差异巧搭支架,进行发散教学
学生需要的是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时有学生提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是想归往哪里呢?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他想归于哪儿?学生的回答是:归于家?归于朝廷?归于田园?还是归于佛门?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课堂暂时陷入了僵局,这时需要教师架设一个桥梁——与“归”有关的其它诗词,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思路:
通过对比,进行思维的发散后,当再一次引出“苏轼想归于哪儿?”这一问题时,学生很自然便能回答——归于心。这又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同时这里还可以解答衍生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苏东坡为何不躲雨?学生很快便能悟出——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让人无可躲藏,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并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这里和六祖慧能的禅语:“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无一物”、“无风雨”,给人一种空蒙和超脱之感。
在这里教师利用差异巧搭支架,将学生活跃的思维推向高潮,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对差异事件,要善于发现,创设生成,合理利用,顺水搭桥,驱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教学有效性得以彰显,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只要教师能够巧用“差异”事件,努力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保持在高段位运行,在“师——生——文本”三维立体的碰撞中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