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国宝档案》。说起象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棋种即国棋和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这件民间国宝,它就和象棋有关。
在中国,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在公园里、马路边,或农家小院或炕头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段现场下棋的同期画面)
人们三五成群,横车跃马,厮杀正酣——下棋的人神情专注,看棋的人也不甘示弱,有支招的,评论的,还有叫好的。真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象棋运动的迷人魅力。
中国象棋作为中国的国棋,不仅平民百姓喜爱,就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喜欢纹枰对弈,陶冶情操。
这看似不大的棋盘,学问可是不小。想赢棋的人,除了头脑灵活,还要有丰富的下棋经验。这就不能不提到棋谱了,一本好的棋谱就相当于一本武林秘籍,上面总结了前人对于下棋的所有经验,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据记载,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棋制多有变迁。近代象棋自宋代定型以来,历经元明,到了清代中叶“康乾盛世”之际,棋艺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境界。这时的名手辈出,佳谱迭现,尤其残排局的造诣,几乎达到了顶峰。清代排局四大名谱即《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渊深海阔》、《竹香斋象戏谱》也应运而生。
这其中,最珍贵的要数清代陈文乾编著的《渊深海阔》了。作者广泛采集古代排局精华、民间佳构和江湖名局,于1791年开始手工抄录,呕心沥血,历时17年,到1808年才最终完成了这部多达16册的巨著。可是由于陈文乾家境贫苦,无力刊印,《渊深海阔》最终没能刻印成书,只有这部手稿流传下来,成了世上仅存的孤本,非常珍贵。
●主持人:这套棋谱一经问世,各地棋友争相传看。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在成书100多年之后,令许多棋手梦寐以求的象棋秘籍《渊深海阔》,在江湖上突然销声匿迹了。那么,它到底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经过多方的联系,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知道棋谱下落的人。
●张丁:这套象棋古谱啊,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珍贵,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么一套,还是手抄本。那么它在哪呢,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象棋古谱收藏家,名叫刘国斌,现在这套《渊深海阔》就在他的家里。
根据张丁先生提供的线索,2007年5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国斌的家中。
走上小楼,敲开了一扇铁门,听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的记者,刘先生热情地请我们进了屋。他说,自己算是《国宝档案》的热心观众,几乎天天都看这个节目。
在进一步的聊天中,我们才知道,今年75岁的刘先生,年轻的时候还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守门员。他在绿茵场上拼搏了十几年,曾在国内率先掌握鱼跃扑球技术。在1955年与前苏联老牌劲旅泽尼特队的一次比赛中,由于发挥出色,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现在在刘国斌的家里,就保存着这张和毛主席握手时留下的珍贵合影。
那么,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刘国斌又是如何喜欢并开始收集象棋古谱的呢?
刘国斌老人告诉我们,5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下棋,但开始他对棋谱并不重视,直到5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才彻底改变了他对棋谱的看法。
那时的刘国斌还在辅仁大学读书。在一次全校象棋比赛中,刘国斌在争夺冠军的决赛中不幸落败。比赛结束后刘国斌才知道,冠军走的招法都是从棋谱《韬略元机》里面学来的。刘国斌这才明白,原来棋谱是这么重要!
从此,刘国斌开始研究象棋古谱,越研究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于是他渐渐地迷上了收集古谱。
进入刘国斌老人的书房,我们四下观察,不大的房间,摆满了各种古旧书籍。柜子里、书架上、桌子上……凡伸手可及的地方都是书。那么,我们此行的目标——16册《渊深海阔》孤本,在哪里呢?
●刘国斌:这个书啊,平时我给它收藏起来,因为它比较珍贵,所以比较精心,一般我不拿出来,除非特殊需要的时候,咱们拿出来看看。
刘国斌老人把古谱从盒子里一一取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套象棋古谱一共16册,在成书的100多年时间里,几经易手,如今虽然边缘处有些小的破损,但是保存得基本完好。翻开古谱,卷首的述意、神仙对弈图、作者的印章、各式招法和图解,都是清清楚楚。
●刘国斌:这是卷首,这个书啊,因为是作者的稿本,如果按照这个样子去刻印的话,不用变就行。这是述意,就是序文的意思,非常有意义,说的就是人生。
《渊深海阔》是作者陈文乾的手抄本,由于家境贫苦,无力刊印,只有这部《渊深海阔》手稿流传下来,成了世上仅有的孤本。
刘国斌老人说,迄今为止,《渊深海阔》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手抄本象棋著作,里面收录了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著名棋局、棋谱、棋经等,为后人确定象棋的历史发展和棋局变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主持人:直到今天,这一套16册象棋古谱《渊深海阔》,依然是象棋专家研究的对象,是名副其实的珍贵国宝。那么,刘国斌老人又是怎样得到这套旷世孤本的呢?
在中国,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在公园里、马路边,或农家小院或炕头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段现场下棋的同期画面)
人们三五成群,横车跃马,厮杀正酣——下棋的人神情专注,看棋的人也不甘示弱,有支招的,评论的,还有叫好的。真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象棋运动的迷人魅力。
中国象棋作为中国的国棋,不仅平民百姓喜爱,就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喜欢纹枰对弈,陶冶情操。
这看似不大的棋盘,学问可是不小。想赢棋的人,除了头脑灵活,还要有丰富的下棋经验。这就不能不提到棋谱了,一本好的棋谱就相当于一本武林秘籍,上面总结了前人对于下棋的所有经验,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据记载,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棋制多有变迁。近代象棋自宋代定型以来,历经元明,到了清代中叶“康乾盛世”之际,棋艺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境界。这时的名手辈出,佳谱迭现,尤其残排局的造诣,几乎达到了顶峰。清代排局四大名谱即《心武残编》、《百局象棋谱》、《渊深海阔》、《竹香斋象戏谱》也应运而生。
这其中,最珍贵的要数清代陈文乾编著的《渊深海阔》了。作者广泛采集古代排局精华、民间佳构和江湖名局,于1791年开始手工抄录,呕心沥血,历时17年,到1808年才最终完成了这部多达16册的巨著。可是由于陈文乾家境贫苦,无力刊印,《渊深海阔》最终没能刻印成书,只有这部手稿流传下来,成了世上仅存的孤本,非常珍贵。
●主持人:这套棋谱一经问世,各地棋友争相传看。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在成书100多年之后,令许多棋手梦寐以求的象棋秘籍《渊深海阔》,在江湖上突然销声匿迹了。那么,它到底流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经过多方的联系,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知道棋谱下落的人。
●张丁:这套象棋古谱啊,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珍贵,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么一套,还是手抄本。那么它在哪呢,在北京有一个著名的象棋古谱收藏家,名叫刘国斌,现在这套《渊深海阔》就在他的家里。
根据张丁先生提供的线索,2007年5月,我们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刘国斌的家中。
走上小楼,敲开了一扇铁门,听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的记者,刘先生热情地请我们进了屋。他说,自己算是《国宝档案》的热心观众,几乎天天都看这个节目。
在进一步的聊天中,我们才知道,今年75岁的刘先生,年轻的时候还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守门员。他在绿茵场上拼搏了十几年,曾在国内率先掌握鱼跃扑球技术。在1955年与前苏联老牌劲旅泽尼特队的一次比赛中,由于发挥出色,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现在在刘国斌的家里,就保存着这张和毛主席握手时留下的珍贵合影。
那么,作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刘国斌又是如何喜欢并开始收集象棋古谱的呢?
刘国斌老人告诉我们,5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下棋,但开始他对棋谱并不重视,直到5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才彻底改变了他对棋谱的看法。
那时的刘国斌还在辅仁大学读书。在一次全校象棋比赛中,刘国斌在争夺冠军的决赛中不幸落败。比赛结束后刘国斌才知道,冠军走的招法都是从棋谱《韬略元机》里面学来的。刘国斌这才明白,原来棋谱是这么重要!
从此,刘国斌开始研究象棋古谱,越研究越觉得其中奥妙无穷,于是他渐渐地迷上了收集古谱。
进入刘国斌老人的书房,我们四下观察,不大的房间,摆满了各种古旧书籍。柜子里、书架上、桌子上……凡伸手可及的地方都是书。那么,我们此行的目标——16册《渊深海阔》孤本,在哪里呢?
●刘国斌:这个书啊,平时我给它收藏起来,因为它比较珍贵,所以比较精心,一般我不拿出来,除非特殊需要的时候,咱们拿出来看看。
刘国斌老人把古谱从盒子里一一取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套象棋古谱一共16册,在成书的100多年时间里,几经易手,如今虽然边缘处有些小的破损,但是保存得基本完好。翻开古谱,卷首的述意、神仙对弈图、作者的印章、各式招法和图解,都是清清楚楚。
●刘国斌:这是卷首,这个书啊,因为是作者的稿本,如果按照这个样子去刻印的话,不用变就行。这是述意,就是序文的意思,非常有意义,说的就是人生。
《渊深海阔》是作者陈文乾的手抄本,由于家境贫苦,无力刊印,只有这部《渊深海阔》手稿流传下来,成了世上仅有的孤本。
刘国斌老人说,迄今为止,《渊深海阔》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手抄本象棋著作,里面收录了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著名棋局、棋谱、棋经等,为后人确定象棋的历史发展和棋局变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主持人:直到今天,这一套16册象棋古谱《渊深海阔》,依然是象棋专家研究的对象,是名副其实的珍贵国宝。那么,刘国斌老人又是怎样得到这套旷世孤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