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能否与新课改共舞
编者按:作文考试不仅是对考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也能透视出一个人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在历年的高考中,作文都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参照,也是备受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热点。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也给高考作文带来了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我国的高考作文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站在高考作文走过的田地里,屏息感受,改革的风到底从哪儿吹来?风向怎样?风力如何?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究竟有没有踏上新课程的节奏,在改革的春天里与其一起轻舞飞扬?关于这些,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体味、反思、总结,以及争鸣吧!
我国从2004年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年。作为主要评价的高考,正在试图冲破旧课程时代的坚冰,走向新课程改革的春天。纵观新课程改革前后几年间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可以明显感觉到新课改精神正逐步渗透的趋势。
■ 内容:越来越关注现实人生,注重精神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发挥应有作用;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关注现实人生,注重精神引领,正是对这些精神的最好体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关注现实生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这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2004年上海卷的“忙”反应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湖南卷的“家庭教育”直指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体现了现代人对安定和谐生活的追求;2008年江西卷的“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拟一封写给人类的信”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存理念,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则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
文章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深刻的思想和精神。高考作文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001年的“诚信”,直接将学生的精神引向诚信的美德;2007年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辽宁卷的“我能”,2008年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都在引导学生自信、勇敢、坚强、理性;2006年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8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都在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而2008年辽宁卷“有关青少年价值观”的新材料作文更是对年轻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关注和引领。这些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引领精神的作文命题导向。
而2008年全国卷一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新材料作文和四川卷的话题作文“坚强”,则把关注时代、注重精神引领的命题导向推向新的高度。命题内容直指刚刚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灾难,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生活,引向精神的崇高——让他们在决定人生命运的考场上感悟生命、责任、爱心、坚强、民族、团结等,意义非常!这次作文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人格的升华、灵魂的洗礼!许多考生是在泪水伴随下、在深深感动和震撼中写作的,可以说,这样的命题才是真正触动心灵、引领精神成长的命题,这样的文字才是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真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只会在“象牙塔”内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关心国家和社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同学少年”!
■ 形式:在限制和自由之间寻找平衡
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之前,全国高考多为命题作文,而且全国只有一个题目,限制性太强。从1999年开始,这种局面开始有所转变。1999年的高考作文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题目的开放性给学生带来了比以往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极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当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高考作文,好评如潮。到了2003年出现了话题作文,并且出现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三个题目,全国一种试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2004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成为命题形式的主要形式。试卷由2003年的三种试卷一下子变成了全国十五种试卷。命题的内容也多彩多样,有注重思辨能力的,如全国卷一的话题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注重时代生活的,如上海卷的“忙”;有注重人文素养的,如浙江卷的“人文素养与发展”;有注重诗意表达的,如江苏卷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一时间可谓百花齐放,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话题作文在写作的自由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它在还给学生自由的同时,有时又造成写作范围过于宽泛、命题立意不够相对集中的问题。甚至有人这样戏说:话题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也许是为了纠正这种局面,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它给定一个材料,提供多个可供写作的角度,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度写作。这种作文命题形式有一定的限制性,让学生不至于围绕话题随意散漫地闲聊;但因可自选角度写作,又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广阔的写作空间。现在,新材料作文已成为话题作文后新的相对成熟的作文形式。而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高考作文的形式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的确,解放思想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只有把思想的自由还给了学生,他们才能在精神成长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近年来命题形式的不断变化,正是在为学生自由恰切的表达寻找最佳的着力点。
■ 思维:从注重理性思辨到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并重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查其思维的品质和特点。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其创造力的高下。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理应在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多作努力。
但是, 1999年之前,很少有明显把考查思维品质放在突出位置上的高考作文。从1999年开始,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开始成为命题的热点。当年的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侧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2000年的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式话题作文,开始把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2004年全国大部分试卷的作文都是考查思辨能力的关系式话题作文,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题目。这种命题的缺点是:过于注重理性思维的考查,限制了不擅长这种思维方式的学生,且给人清谈的感觉。
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诸如“留给明天”、“一叶 一枝 一世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提篮春光看妈妈”等适于感性表达的话题作文;也出现了诸如“三字成语的启示”、“从一则寓言中感悟”、“一步与一生”之类的哲思作文;更出现了诸如“纪念”、“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凤头 猪肚 豹尾”、“双赢的智慧”等既适合感性表达也适合理性表达的作文题目。无论是擅长抽象思维,还是擅长形象思维,学生都有话可说,都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2008年全国卷一的“抗震救灾”、湖南卷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海南卷的“母女养鸟放生故事的感悟”的新材料作文,也都是既可偏重感性表达、也可偏重理性思考的题目。而北京卷围绕“瓶子满了吗”展开的材料作文,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创新能力、理性思考能力等多方面思维品质的考查。
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都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相互协调、并重发展,它们是支持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考试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 语言:从朴素平实到诗意审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追求,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高考作文中,审美追求不仅表现在构思上,更表现在语言上。
2000年到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本身的语言表述都非常平实,对作文的语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到了2004年,出现了江苏卷的话题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虽然这只是命题语言上的诗意表述,学生可以用诗意的语言来写,也可以用平实的语言来写,但这无疑发出了一个信号——追求诗意审美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2005年浙江卷的“一叶 一枝 一世界”、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都透露出追求诗意表达的信息。
酝酿了几年之后,2007年的高考作文,追求诗意表达已蔚为大观。全国卷一“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的思考”、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等。2008年依然如此,无论是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还是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悟,作文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意。诗意的命题很容易引导学生作出诗意的表达,而诗意的表达最终体现在语言的诗意上。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两年出现了很多富有诗意的高考作文。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追求语言的诗意与审美,理应成为高考作文的一个命题导向。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高考作文已成为新课改的另一道风景。我们也很欣慰地发现隐约蕴含于作文命题中的新课改精神——以人为本,培养真正的人。对现实人生的密切关注,对精神的积极引领,旨在培养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做负责、高尚的人;不束缚学生,放飞他们的心灵,旨在让学生解放大脑,做自由的人;注重感性表达与诗意审美,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做诗意的人;注重理性的思辨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做智慧的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也应在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精神上进一步发展,让我们翘首期待。
编者按:作文考试不仅是对考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也能透视出一个人的思想及价值取向。在历年的高考中,作文都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参照,也是备受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热点。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也给高考作文带来了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我国的高考作文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站在高考作文走过的田地里,屏息感受,改革的风到底从哪儿吹来?风向怎样?风力如何?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究竟有没有踏上新课程的节奏,在改革的春天里与其一起轻舞飞扬?关于这些,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体味、反思、总结,以及争鸣吧!
我国从2004年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年。作为主要评价的高考,正在试图冲破旧课程时代的坚冰,走向新课程改革的春天。纵观新课程改革前后几年间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可以明显感觉到新课改精神正逐步渗透的趋势。
■ 内容:越来越关注现实人生,注重精神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发挥应有作用;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关注现实人生,注重精神引领,正是对这些精神的最好体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关注现实生活,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这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2004年上海卷的“忙”反应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湖南卷的“家庭教育”直指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北京卷的“说‘安’”体现了现代人对安定和谐生活的追求;2008年江西卷的“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拟一封写给人类的信”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存理念,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则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
文章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深刻的思想和精神。高考作文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2001年的“诚信”,直接将学生的精神引向诚信的美德;2007年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辽宁卷的“我能”,2008年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不’”,都在引导学生自信、勇敢、坚强、理性;2006年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山东卷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8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都在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而2008年辽宁卷“有关青少年价值观”的新材料作文更是对年轻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关注和引领。这些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引领精神的作文命题导向。
而2008年全国卷一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新材料作文和四川卷的话题作文“坚强”,则把关注时代、注重精神引领的命题导向推向新的高度。命题内容直指刚刚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大灾难,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生活,引向精神的崇高——让他们在决定人生命运的考场上感悟生命、责任、爱心、坚强、民族、团结等,意义非常!这次作文不仅是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人格的升华、灵魂的洗礼!许多考生是在泪水伴随下、在深深感动和震撼中写作的,可以说,这样的命题才是真正触动心灵、引领精神成长的命题,这样的文字才是从学生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才是真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只会在“象牙塔”内读死书的“书呆子”,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关心国家和社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同学少年”!
■ 形式:在限制和自由之间寻找平衡
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之前,全国高考多为命题作文,而且全国只有一个题目,限制性太强。从1999年开始,这种局面开始有所转变。1999年的高考作文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题目的开放性给学生带来了比以往更自由的写作空间,极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当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高考作文,好评如潮。到了2003年出现了话题作文,并且出现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三个题目,全国一种试卷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2004年到2005年,话题作文成为命题形式的主要形式。试卷由2003年的三种试卷一下子变成了全国十五种试卷。命题的内容也多彩多样,有注重思辨能力的,如全国卷一的话题作文“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注重时代生活的,如上海卷的“忙”;有注重人文素养的,如浙江卷的“人文素养与发展”;有注重诗意表达的,如江苏卷的“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一时间可谓百花齐放,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话题作文在写作的自由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它在还给学生自由的同时,有时又造成写作范围过于宽泛、命题立意不够相对集中的问题。甚至有人这样戏说:话题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也许是为了纠正这种局面,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它给定一个材料,提供多个可供写作的角度,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角度写作。这种作文命题形式有一定的限制性,让学生不至于围绕话题随意散漫地闲聊;但因可自选角度写作,又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广阔的写作空间。现在,新材料作文已成为话题作文后新的相对成熟的作文形式。而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高考作文的形式在自由与限制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的确,解放思想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只有把思想的自由还给了学生,他们才能在精神成长的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近年来命题形式的不断变化,正是在为学生自由恰切的表达寻找最佳的着力点。
■ 思维:从注重理性思辨到感性表达与理性思考并重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查其思维的品质和特点。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其创造力的高下。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理应在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多作努力。
但是, 1999年之前,很少有明显把考查思维品质放在突出位置上的高考作文。从1999年开始,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开始成为命题的热点。当年的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侧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考查。2000年的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广度。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关系式话题作文,开始把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2004年全国大部分试卷的作文都是考查思辨能力的关系式话题作文,如“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题目。这种命题的缺点是:过于注重理性思维的考查,限制了不擅长这种思维方式的学生,且给人清谈的感觉。
从2005年开始,出现了诸如“留给明天”、“一叶 一枝 一世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提篮春光看妈妈”等适于感性表达的话题作文;也出现了诸如“三字成语的启示”、“从一则寓言中感悟”、“一步与一生”之类的哲思作文;更出现了诸如“纪念”、“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凤头 猪肚 豹尾”、“双赢的智慧”等既适合感性表达也适合理性表达的作文题目。无论是擅长抽象思维,还是擅长形象思维,学生都有话可说,都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2008年全国卷一的“抗震救灾”、湖南卷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海南卷的“母女养鸟放生故事的感悟”的新材料作文,也都是既可偏重感性表达、也可偏重理性思考的题目。而北京卷围绕“瓶子满了吗”展开的材料作文,更是对学生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创新能力、理性思考能力等多方面思维品质的考查。
在“表达与交流”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每个学生都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相互协调、并重发展,它们是支持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考试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 语言:从朴素平实到诗意审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追求,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高考作文中,审美追求不仅表现在构思上,更表现在语言上。
2000年到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本身的语言表述都非常平实,对作文的语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到了2004年,出现了江苏卷的话题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虽然这只是命题语言上的诗意表述,学生可以用诗意的语言来写,也可以用平实的语言来写,但这无疑发出了一个信号——追求诗意审美成为高考作文的一大亮点。2005年浙江卷的“一叶 一枝 一世界”、辽宁卷的“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北京卷的“北京的符号”都透露出追求诗意表达的信息。
酝酿了几年之后,2007年的高考作文,追求诗意表达已蔚为大观。全国卷一“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北京卷“春夜细雨的思考”、湖南卷“诗意的生活”、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等。2008年依然如此,无论是浙江卷的“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还是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悟,作文题目本身就充满了诗意。诗意的命题很容易引导学生作出诗意的表达,而诗意的表达最终体现在语言的诗意上。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两年出现了很多富有诗意的高考作文。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追求语言的诗意与审美,理应成为高考作文的一个命题导向。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高考作文已成为新课改的另一道风景。我们也很欣慰地发现隐约蕴含于作文命题中的新课改精神——以人为本,培养真正的人。对现实人生的密切关注,对精神的积极引领,旨在培养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做负责、高尚的人;不束缚学生,放飞他们的心灵,旨在让学生解放大脑,做自由的人;注重感性表达与诗意审美,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做诗意的人;注重理性的思辨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做智慧的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也应在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精神上进一步发展,让我们翘首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