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当下,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普遍较差,大多存在应用题解题规则不明、应用题解题时粗心大意、应用题解题时忘记检查验算、应用题解题时审题不明等一系列问题。下面作者结合这些问题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让学生认识世界规律,懂得世界发展之道的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式。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的特点就是应用题解题多,学生如果没有较为扎实的应用题解题和理解能力,做什么题都会出错。小学生由于刚接触数学,对应用题解题规则、方法和思路不太清楚,不知道变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文中所涉及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一、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应用题解题难点
(一)理不清数据关系
很多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时总搞不清数据之间的应用题解题关系,比如小红比小刚多5块钱,小刚比小明少10块钱,问小红比小明多(少)多少钱?这道应用题中因为有多个数据关系,有的学生单靠想象搞不清楚到底谁比谁多还是谁比谁少,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
(二)理解错应用题解题规则
有些学生应用题解题出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清楚应用题解题规则,如数据之间的应用题解题关系、基础的等价运算和数理应用题解题规则等。这些基础的应用题解题规则如果理解错误,做题时肯定要出错,有很多小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就存在这类错误。
(三)审题不清
审题不清可以归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懂题意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第二种是不认真审题漏掉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无论哪种情况,原因都归结为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基础不扎实及做题量太少。
(四)主观性太强导致检查验算无用
有些学生在应用题解题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想法,认为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在检查验算时即使得出的结果不对,也认为是自己的检查验算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以前做题时碰到过类似的题目,把知识混淆了,很容易落人思维误区,导致应用题解题错误。
二、基于学生应用题解题难点的教学策略
(一)融人思维导图,正确理清数据关系和应用题解题规则
数据关系分析和理解解题规则是学生的应用题解题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融入思维导图,如学生解关于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将题目中涉及的运算符号和数据导入思维导图,标明数据之间的加减乘除关系和运算顺序。如根据应用题题意,学生得出一道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题:3 2x5/( 3 8) -2=?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加减乘除和括号当作思维导图的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上标明参与解题的数据(比如x号上标明2和5,表示两个数是相乘关系,对应到应用题中的数据),如此,学生就能将自己的应用题解题思维具象化,在应用题解题的时候能厘清数据关系并正确理解应用题解题规则。
(二)强化审题意识,标画题目关键字
学生只有审好题才能做对题。针对学生不认真审题的情况,教师要让学生在做题之前先把题目的关键字标出来,以一(一)中题目为例,小红比小刚多5块钱,“多”这个字就是关键字,表明小红的钱比小刚多。把题目中关键字画完,学生弄懂了题意,才能有正确的应用题解题思路。
(三)培养学生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
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是做题验题的关键。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就必须检讨白己在教学时有没有用“经验主义”解题的问题,同時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解题态度——把每一道题都当作新题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客观地对待每一道题,减少不必要的应用题解题失误。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
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应用题解题难点。同时,教师要摆脱“课堂说教者”的身份,才能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培养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二)深入分析教材,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对数学教学来说,深入分析教材需要以课本中的经典例题为切人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数学知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囊括了分数知识点的所有内容,还有很多经典例题,所以教材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知识的基本材料。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法和减法》时,以教材中的经典例题为例:小红一家人一起吃午饭,爸爸将一张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自己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这个题目中,学生需要明确分数的定理定义,并学习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思路,还需要运用分数的加减法则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如在解析题目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小红的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一张饼的3/8和1/8,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就意味着要计算3/8 1/8=?。如此,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将分数应用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加减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经典例题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深入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提取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其应用题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较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问别人,自己没有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刻意培养他们的独立解题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不一样的应用题解题问题,例如按学号排序,偶数的计算正方形面积,奇数的计算长方形面积,而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边长应当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同桌或前后位互抄。
(四)建立错题集和掌中宝
错题集和掌中宝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生自学工具。所谓错题集就是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整理成册,里面标注错误点、原因,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所谓掌中宝就是教师将所有计算公式整理成册,方便学生查看。这两类学生自学工具只要运用得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所认为的应用题解题难点,并据此采取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加以纠正,端正学生的做题态度、夯实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基础、丰富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琴.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 (11).
[2]孙涛.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 (31).
[3]杨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
(责任编辑 袁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让学生认识世界规律,懂得世界发展之道的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式。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的特点就是应用题解题多,学生如果没有较为扎实的应用题解题和理解能力,做什么题都会出错。小学生由于刚接触数学,对应用题解题规则、方法和思路不太清楚,不知道变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文中所涉及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一、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应用题解题难点
(一)理不清数据关系
很多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时总搞不清数据之间的应用题解题关系,比如小红比小刚多5块钱,小刚比小明少10块钱,问小红比小明多(少)多少钱?这道应用题中因为有多个数据关系,有的学生单靠想象搞不清楚到底谁比谁多还是谁比谁少,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
(二)理解错应用题解题规则
有些学生应用题解题出错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清楚应用题解题规则,如数据之间的应用题解题关系、基础的等价运算和数理应用题解题规则等。这些基础的应用题解题规则如果理解错误,做题时肯定要出错,有很多小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就存在这类错误。
(三)审题不清
审题不清可以归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懂题意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第二种是不认真审题漏掉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导致应用题解题出错。无论哪种情况,原因都归结为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基础不扎实及做题量太少。
(四)主观性太强导致检查验算无用
有些学生在应用题解题时带有强烈的主观想法,认为这个结果就是正确的,在检查验算时即使得出的结果不对,也认为是自己的检查验算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以前做题时碰到过类似的题目,把知识混淆了,很容易落人思维误区,导致应用题解题错误。
二、基于学生应用题解题难点的教学策略
(一)融人思维导图,正确理清数据关系和应用题解题规则
数据关系分析和理解解题规则是学生的应用题解题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融入思维导图,如学生解关于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将题目中涉及的运算符号和数据导入思维导图,标明数据之间的加减乘除关系和运算顺序。如根据应用题题意,学生得出一道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题:3 2x5/( 3 8) -2=?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加减乘除和括号当作思维导图的节点,在每一个节点上标明参与解题的数据(比如x号上标明2和5,表示两个数是相乘关系,对应到应用题中的数据),如此,学生就能将自己的应用题解题思维具象化,在应用题解题的时候能厘清数据关系并正确理解应用题解题规则。
(二)强化审题意识,标画题目关键字
学生只有审好题才能做对题。针对学生不认真审题的情况,教师要让学生在做题之前先把题目的关键字标出来,以一(一)中题目为例,小红比小刚多5块钱,“多”这个字就是关键字,表明小红的钱比小刚多。把题目中关键字画完,学生弄懂了题意,才能有正确的应用题解题思路。
(三)培养学生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
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是做题验题的关键。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客观的应用题解题态度,就必须检讨白己在教学时有没有用“经验主义”解题的问题,同時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解题态度——把每一道题都当作新题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客观地对待每一道题,减少不必要的应用题解题失误。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
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承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应用题解题难点。同时,教师要摆脱“课堂说教者”的身份,才能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培养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二)深入分析教材,增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对数学教学来说,深入分析教材需要以课本中的经典例题为切人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数学知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教材中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囊括了分数知识点的所有内容,还有很多经典例题,所以教材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知识的基本材料。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加法和减法》时,以教材中的经典例题为例:小红一家人一起吃午饭,爸爸将一张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自己吃了3份,妈妈吃了1份,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这个题目中,学生需要明确分数的定理定义,并学习分数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思路,还需要运用分数的加减法则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如在解析题目时,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讨论小红的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一张饼的3/8和1/8,那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就意味着要计算3/8 1/8=?。如此,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将分数应用题转化成简单的分数加减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经典例题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深入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提取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其应用题解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较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问别人,自己没有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刻意培养他们的独立解题能力。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不一样的应用题解题问题,例如按学号排序,偶数的计算正方形面积,奇数的计算长方形面积,而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边长应当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同桌或前后位互抄。
(四)建立错题集和掌中宝
错题集和掌中宝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生自学工具。所谓错题集就是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整理成册,里面标注错误点、原因,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所谓掌中宝就是教师将所有计算公式整理成册,方便学生查看。这两类学生自学工具只要运用得当,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所认为的应用题解题难点,并据此采取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加以纠正,端正学生的做题态度、夯实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基础、丰富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技巧。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培养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琴.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 (11).
[2]孙涛.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 (31).
[3]杨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6)
(责任编辑 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