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吕剧创始人,历来有博兴孙中新与广饶时殿元两种说法,其实这也是东营与滨州两地,在历史名人之争上的又一个缩影。由于吕剧作为民间艺术,其早期事迹多不可考,故而争议之处甚多,其创始人之事即是最重要一例之一。
前后……闫坊、纯化、龙居的人们靠艺术谋生。在学习当地民间小调,和山东琴书(北路)的基础上,从1880年到1890年,张宝光、张翔、王道平、张桂兰、刘銮峰三位有影响的艺术家以钢琴书的曲调演唱小节目,并逐步修改情节和歌词,使之接近戏剧化。先是演《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骂鸡》等表现日常生活的小段子;后来发展到《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西关》《三贤》《站花墙》等表现历史叙事的大段子,常用的曲牌也由单一的《凤阳歌》扩展到近10个;一个节目的演唱由原来的二三人增至五六人;演唱形式由原来的演唱人员兼操乐器,以第三人称表叙故事情节,发展为专业人员分角色以第一人称演唱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进而发展到乐手专操乐器退后台,演唱人员化装登前台。当时,这种唱法,被艺术家称为上装扬琴。开场锣鼓乐是用坠琴和扬琴演奏的,这种艺术便又被称为拉梳装。1890年后,孙中新等艺人演唱的曲目又增加了《李怀玉借妻》《看瓜园》《蝴蝶井》《双配合》《孙金定上坟》等,唱腔由琴书曲调进而发展到从凤阳歌演化而来的‘四平’、‘垛子板’和‘娃娃腔’几种固定板式。至此,上装扬琴已初具剧目、固定版式、角色等戏剧之主要组成部分,即形成了吕剧的雏形。从1900年到1917年,孙中新在与其他艺术家演唱“会戏”和流动表演的过程中,带出十几名学徒。1918年,其中9人组建戏班,并于1924年赴济南表演,时间接近两年。1930年,另一代艺术家张长东、张兰田、张传海等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角色,增加了许多以篇章小说为基础的系列剧,发展到了生、旦、净、末、丑等各种各样行当并茂的盛况,且基本唱腔已固定下来。至此,吕剧已趋于成熟。至于吕剧这一名称从何而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吕剧是从说唱艺术“琴书”、“上装扬琴”发展而来的,不管故事的长度如何,故事性都很强,叙述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唱腔清晰。用孙中新和他的徒弟的话来说,这是“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而在配器上,吕剧使用的坠琴在演奏时,是被上下拉动,声音是被捋出来的。因此,戏曲家们称之为“捋戏”。1880年左右,刘銮峰等艺术家模仿了当时流行的牌匾《王小赶脚》的情节,将驴头挂在驴屁股(纸糊)前,类似于当地戏弄中的“跑驴”。他们以秦树曲的曲调演出,一时引起轰动。许多村庄相继效仿。在流动表演中,演员需要经常背驴头、驴臀等道具,所以叫“唱驴子戏”。因为“驴”这个字实在不雅致,艺术家们便把“驴”这个字改为“吕”字,这就是吕剧。1953年7月,博興县政府为纪念吕剧在本县的起源,把刘官、马家、夹河一带命名为吕艺乡。
而与之相对,认为起源于东营时殿元的一方,在1995年出版的《广饶县志》中,亦称吕剧是由说唱艺术——扬琴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坐唱”阶段: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琴书艺人商秀岭将扬琴艺术带入县内。当时的表演形式是坐着演唱。演员通常由两个人组成,有说有唱。起初使用扬琴,后加坠琴,用挎板拍击节奏,所用曲调是明代和清初流传下来的民间小曲,如凤阳歌、垛子板等。演员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使扬琴逐渐发展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之分,北路琴书就是吕剧的起源。而随着这一扬琴艺术由坐唱发展到化装演唱,便为后来吕剧的形成做好了准备。在时殿元根据《王小赶脚》改编化装扬琴后,人们根据其中的道具“驴子”,将这种化装扬琴命名为“驴戏”;而又有根据拉扬琴时手指上下“捋”的特点,又称其为“捋戏”;后来又根据所演唱的剧目中,大都是爱情之类的情节又称为“侣戏”。最后人们根据“驴”“捋”“侣”之谐音雅称“吕戏”。吕戏的创始人时殿元,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吸取了河南小调、东北民歌、五音戏等戏种的曲调,改进并创造了吕剧的四平调等,使吕剧更加优美婉转。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从全省20多个地方剧种中,选定吕戏为重点改革发展的剧种,并正式定名为吕剧。
尽管时殿元说目前较为正统,且进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甚至2004年山东省文化厅已经确认广饶县时家村为“山东吕剧发源地”,但吕剧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仍有较大争议,亦有学者主张模糊处理。而笔者认为,时殿元为吕剧重要创始人无疑,但是否为首创及独创值得商榷。且广饶与东营地方志中时殿元创始吕剧的时间,与博兴、滨州一方(1880年)相比亦较晚,但若称孙中新为吕剧创始人,亦有不妥之处,正如刘洪艳所指出的,1880年孙中新的化妆演出是杂调小曲的化妆演出,其中有山东琴书的曲牌成分;1900年时殿元的化妆演出,依然只是琴书表演的化装形式。以上都不能称为吕剧艺术的诞生标志。
吕剧起源时间、标志及其创始人,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大的问题,但从已有资料来看,博兴一说时间确实早于广饶一说,尽管吕剧在两地的早期发展,都不能看作吕剧起源的确切时间,但无疑孙中新等人早于时殿元,故而对时殿元作为吕剧创始人的地位,应肯定其为共同创始人之一为好。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滨州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滨州地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山东省广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4]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M].黄河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赵慧(1995—),女,山东济南,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研究。
前后……闫坊、纯化、龙居的人们靠艺术谋生。在学习当地民间小调,和山东琴书(北路)的基础上,从1880年到1890年,张宝光、张翔、王道平、张桂兰、刘銮峰三位有影响的艺术家以钢琴书的曲调演唱小节目,并逐步修改情节和歌词,使之接近戏剧化。先是演《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骂鸡》等表现日常生活的小段子;后来发展到《卖油郎独占花魁》《小西关》《三贤》《站花墙》等表现历史叙事的大段子,常用的曲牌也由单一的《凤阳歌》扩展到近10个;一个节目的演唱由原来的二三人增至五六人;演唱形式由原来的演唱人员兼操乐器,以第三人称表叙故事情节,发展为专业人员分角色以第一人称演唱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进而发展到乐手专操乐器退后台,演唱人员化装登前台。当时,这种唱法,被艺术家称为上装扬琴。开场锣鼓乐是用坠琴和扬琴演奏的,这种艺术便又被称为拉梳装。1890年后,孙中新等艺人演唱的曲目又增加了《李怀玉借妻》《看瓜园》《蝴蝶井》《双配合》《孙金定上坟》等,唱腔由琴书曲调进而发展到从凤阳歌演化而来的‘四平’、‘垛子板’和‘娃娃腔’几种固定板式。至此,上装扬琴已初具剧目、固定版式、角色等戏剧之主要组成部分,即形成了吕剧的雏形。从1900年到1917年,孙中新在与其他艺术家演唱“会戏”和流动表演的过程中,带出十几名学徒。1918年,其中9人组建戏班,并于1924年赴济南表演,时间接近两年。1930年,另一代艺术家张长东、张兰田、张传海等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角色,增加了许多以篇章小说为基础的系列剧,发展到了生、旦、净、末、丑等各种各样行当并茂的盛况,且基本唱腔已固定下来。至此,吕剧已趋于成熟。至于吕剧这一名称从何而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吕剧是从说唱艺术“琴书”、“上装扬琴”发展而来的,不管故事的长度如何,故事性都很强,叙述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唱腔清晰。用孙中新和他的徒弟的话来说,这是“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而在配器上,吕剧使用的坠琴在演奏时,是被上下拉动,声音是被捋出来的。因此,戏曲家们称之为“捋戏”。1880年左右,刘銮峰等艺术家模仿了当时流行的牌匾《王小赶脚》的情节,将驴头挂在驴屁股(纸糊)前,类似于当地戏弄中的“跑驴”。他们以秦树曲的曲调演出,一时引起轰动。许多村庄相继效仿。在流动表演中,演员需要经常背驴头、驴臀等道具,所以叫“唱驴子戏”。因为“驴”这个字实在不雅致,艺术家们便把“驴”这个字改为“吕”字,这就是吕剧。1953年7月,博興县政府为纪念吕剧在本县的起源,把刘官、马家、夹河一带命名为吕艺乡。
而与之相对,认为起源于东营时殿元的一方,在1995年出版的《广饶县志》中,亦称吕剧是由说唱艺术——扬琴演变而来。它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坐唱”阶段: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西商村琴书艺人商秀岭将扬琴艺术带入县内。当时的表演形式是坐着演唱。演员通常由两个人组成,有说有唱。起初使用扬琴,后加坠琴,用挎板拍击节奏,所用曲调是明代和清初流传下来的民间小曲,如凤阳歌、垛子板等。演员在演出实践中,不断地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使扬琴逐渐发展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有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之分,北路琴书就是吕剧的起源。而随着这一扬琴艺术由坐唱发展到化装演唱,便为后来吕剧的形成做好了准备。在时殿元根据《王小赶脚》改编化装扬琴后,人们根据其中的道具“驴子”,将这种化装扬琴命名为“驴戏”;而又有根据拉扬琴时手指上下“捋”的特点,又称其为“捋戏”;后来又根据所演唱的剧目中,大都是爱情之类的情节又称为“侣戏”。最后人们根据“驴”“捋”“侣”之谐音雅称“吕戏”。吕戏的创始人时殿元,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吸取了河南小调、东北民歌、五音戏等戏种的曲调,改进并创造了吕剧的四平调等,使吕剧更加优美婉转。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文联戏曲研究室从全省20多个地方剧种中,选定吕戏为重点改革发展的剧种,并正式定名为吕剧。
尽管时殿元说目前较为正统,且进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条目甚至2004年山东省文化厅已经确认广饶县时家村为“山东吕剧发源地”,但吕剧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仍有较大争议,亦有学者主张模糊处理。而笔者认为,时殿元为吕剧重要创始人无疑,但是否为首创及独创值得商榷。且广饶与东营地方志中时殿元创始吕剧的时间,与博兴、滨州一方(1880年)相比亦较晚,但若称孙中新为吕剧创始人,亦有不妥之处,正如刘洪艳所指出的,1880年孙中新的化妆演出是杂调小曲的化妆演出,其中有山东琴书的曲牌成分;1900年时殿元的化妆演出,依然只是琴书表演的化装形式。以上都不能称为吕剧艺术的诞生标志。
吕剧起源时间、标志及其创始人,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大的问题,但从已有资料来看,博兴一说时间确实早于广饶一说,尽管吕剧在两地的早期发展,都不能看作吕剧起源的确切时间,但无疑孙中新等人早于时殿元,故而对时殿元作为吕剧创始人的地位,应肯定其为共同创始人之一为好。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滨州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滨州地区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山东省广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4]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5]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M].黄河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赵慧(1995—),女,山东济南,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研究。